第92章 實力與站隊

夏日的清晨,鐵嶺總是霧朦朦的,像罩上了一層薄紗似的,天剛破曉的時候,一架“飛行者”偵察機,在鐵嶺城週日軍的陣地上空盤旋了很久,沒有槍聲,也沒有炮聲,現在和過去一樣,對於頭頂上的飛機,日本人依然沒有任何反制的手段。到天亮完全亮起的時候,又有幾架偵察機從空中掠過,隨後又朝着幾個方向飛去。

上午7點鐘,在第二師團的陣地前沿,新來了一名上尉,他穿着新式三八式制服,戴着新式的軍帽,任何人從他身上那全新的卡其布軍裝以及新式軍銜,都能看出一點,這是一位從本土來到前線的軍官。

過去的幾天中,緣緣不斷的新軍官補充到鐵嶺,儘管撤軍已經開始,但是卻不妨礙在撤軍的同時,各個師團補充損失慘重的中下層軍官。

冷槍,自戰爭爆發以來,中國人的冷槍奪去了太多人的‘性’命,而居多的卻是中下層軍官,爲此,幾乎在停戰協議達成、聯合公報發佈後,日軍做的第一件事,除去用貨船向朝鮮運去大量的軍需之外,同時又動員了大量的專科生以及大學生,甚至於連免服兵役的理科生,也在文科生被一徵而空後,被徵調進軍隊充當基層軍官。

“好了,做好準備吧今天下午離開”

到達前線在第三中隊作了一番自我介紹之後,康本下行看着那些衣着破爛的士兵們,只說了這麼一句話。

“啊”

要撤軍了

會去什麼地方呢?

“沒準是勝利歸國吧”

“閉上你的嘴,這是勝利嗎?”

“我們畢竟擊退了‘露’國人不是……”

在種種議論聲中,部隊開始撤軍了,但零零碎碎的輜重被裝上馬車,無論如何對於這些日本兵來說,他們怎麼也捨不得丟棄自己的物資——舊皮鞋和塞滿破布的布袋。將那些所謂的物資裝上馬車的各個角落裡,咒罵聲又再一次響了起來。

“沒有馬怎麼辦?難道說他們要讓我們拉馬車嗎,前面還要走多少路啊。”

沒人知道要走多少路,儘管中國方面同意向他們提供火車,但任誰都明白,南滿鐵路上,能夠跑動的火車非常有限,那鐵路是俄式的寬軌,中國人的準軌火車根本沒辦法在這樣的寬軌鐵路上運行。

儘管咒語聲不斷的戰線上響起,可他們還是默默地在翠綠草地上歇下,悄悄地‘抽’着煙,收拾自己的東西,重新纏好綁‘腿’,然後隨着一道命令的下達,這些日本失離開了自己的陣地。

“哎,真不捨得離開這裡啊”

“是啊,這麼遼闊的土地,要是日本的那該有多好啊”

“可不是這麼多荒地,支那人真是太‘浪’費了”

“別做夢了,我們是被他們打跑的”

一句殘酷無情的話語打碎了他們的幻想,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他們曾自我安慰着自己並沒有被擊敗,但誰都知道,他們沒被擊敗的原因是中國人根本沒有要消滅他們的意思。

第二師團的防禦陣地,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便再也不存在了,除去在軍用地圖上畫出的弧線、曲線相‘交’叉扇面。他們們‘花’了30個晝夜挖成的、用3塊或4塊蓋板蓋住並竭力用草和樹枝僞裝起來的工事,現在一切都沒有用了。

再過幾天,它就會變成藏滿污泥臭水、青蛙出沒的地方了,就要坍塌了,在戰壕兩側已經長滿青草會變得更加茂密,也許還會有一些孩子們纔會跑到這個曾經不知上演了多少人間慘劇,不知上演了多少罪惡的地方來遊玩,他們收集那些生了鏽的子彈,也許會爲一個銅製的彈。而這一切都是我們未經戰鬥、未放一槍而留下來的。

當日本兵推着沉重的馬車,沿着鐵路朝着大連、旅順撤軍的時候,在鐵路旁俄國人修建鐵路時遺留夯土公路邊站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老百姓,他們的看着這些給他們帶來災難的東洋兵。

而在平民前方,是荷槍實彈的穿着筆‘挺’軍裝的近衛軍人,這些近衛軍人無一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身高都在180左右,他們看着身高普遍在155以下的日本兵時,甚至需要俯視,得益於軍隊高強度的訓練和良好的伙食,儘管路邊的軍人穿着軍裝,但單薄的單軍衣還是顯出他們結實的肌‘肉’,他們看着這些日本兵時,眼中盡是輕蔑之意。

“東洋小矮子”

無論是士兵或是路邊的百姓,看着的這些東洋兵時,再看到兩國軍隊的一方高大威武,一方個頭矮小,形同乞丐,鮮明的對比讓他們忍不住在心裡嘀咕着,而路邊的電影攝影師、攝影師更是用攝影機、照相機忠實的記錄下這一幕。

當他們用輕蔑的眼神打量日本軍隊的時候,日本兵同樣也看着他們,對方身上筆‘挺’的軍裝、高大的身軀、強壯的體魄,無不令穿着破舊軍裝日本兵生出自行相慚之心,原本氣勢還算不錯的部隊,竟然在行軍幾個小時後,變得沒有一絲生氣,幾乎所有的日本心裡都浮現出一種自慚之感。

此時周圍是一片靜寂,驚人的靜寂,甚至狗也不吠,只有人羣后方的卡車或是敞篷轎車上架着的機槍手們,用警惕的眼神注視着這些日本兵,每隔百米設置的機槍車,一但發生意外的時候,這些拿着三零式步槍的日本兵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挺’起‘胸’膛,像是軍人的樣子”

透過眼鏡看到周圍的中國軍人以及中國人眼中流‘露’出的輕蔑之‘色’,雖說身高不及150,心下同樣有着自行相慚之感,但是康本下行依然喝令着部下像個軍人的模樣。

儘管有着軍官們的的督促,但這些日本兵仍然底氣不足的默默地走着,好像是認罪似的,眼睛朝下,不再聊着天,更不再去打量周圍的那些讓他們自慚形穢的中國軍人,而是底着頭拖着腳步朝着南方進發。

石井軍曹走到康本下行的旁邊。他身上揹着皮質揹包,破舊的揹包、破舊的軍裝使得他和周圍的士兵一樣,都像是個乞丐而不是軍人。

“中尉閣下,我總覺得,中國人根本就沒安好心。”

儘管說不出個理由來,但是感覺到部隊士氣的變化,還有中國軍人慢慢顯現出的一種驕意,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白的感覺讓石井覺得,這所謂的沿途護送,就像……嗯,就像是押着犯人遊街一般。

“嗯”

康本下行點了點頭,在經過一名中國軍人身邊時,看了一眼那個人。這些人可不是“又高又傻”的‘露’國人,而是在戰場上打的他們的沒有還手之力的中國軍,他們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中國的孫子兵法中曾提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們是想用這種方面壓下皇軍心頭之勢,以其‘精’壯之兵士讓我軍生出自慚之心,……”

他們成功了

說出這番話時,康本下行的臉上盡是苦‘色’,他知道經過這場“遊街”之後,中國軍人就會刻在所有人的心裡,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只要一提到他們,就會想起這些高大威武的兵士,還有那一輛輛機槍車,到那時,還有和他們打仗的勇氣嗎?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

陽光把站在山坡上的肖炘韌的臉照得通亮。他嘴裡叼着一根雪茄,這雪茄煙是陛下派人送飛機給他送來的,只是一盒雪茄煙,但他卻知道陛下的意思,當然這意思只是他個人才能體會。

“聯合公報,日本政fǔ不甘心,日本人不甘心,日本兵也不甘心,舉國上下皆是不甘,日俄一但停戰,短則半年,長則一年,日本就有可能借機向我國宣戰,到那時,咱們還是要在戰場上再會上一會”

肖炘韌在說話的時候,臉上帶着一絲憂意,一定程度上,他並不贊同與日本徹底決裂,畢竟現在中國的實力有限,表面上,中國無論是經濟或是工業都遠超過日本,甚至就是軍力也超過日本,但這隻侷限於陸軍,而海軍卻是中國的軟肋,而中國的經濟卻嚴重依賴外貿。

中國的工廠離不開進口的機器,而國家獲取外匯又必須要出口的絲綢、農礦產品以及汽車、這些無不需要海運,一但中日爆發全面戰爭,日本海軍封鎖海軍,中國的經濟……

但這是陛下的決定,他不能去違背陛下的命令,所以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爲將來的那場戰爭作一些準備,藉着“護送”日軍離境的機會,給予他們一定的心理上的暗示,不惜在全軍挑選最英俊、最高大、最強壯的官兵擔任警戒任務,最低身高1.82米,最高者1.95米,這會給這些早已疲憊的日本兵一種心理上的暗示。

你們無法擊敗他們

無論是個人體魄上還是武器裝備上,你們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那場不可避免的戰爭中,贏得一些先機,從而藉助陸地戰場上的優勢,用日本無法接受的損失去結束那場戰爭。

“主任,您多慮了,這場戰爭之後,日本還有進行另一場戰爭的本錢,這一次,他們在朝鮮我敢說,他們不打到兩敗俱傷,也會打個筋疲力盡,到那時,想就算是騰出手了,想來打咱們,也得自己掂量一下任何一個明智的將軍,都不會在本國軍隊筋疲力盡時繼續作戰,當然要是想打敗仗是一方面”

林延仁在一旁笑說道,他顯然沒有主任這麼悲觀,甚至於他還非常樂觀。

“主任,你沒去過日本,你不知道那裡的情況,日本……嗯,怎麼說呢?”

在沉‘吟’片刻後,他才繼續說道。

“日本國小地貧,他們是比我們更早的工業化,但是他們根本離不開我們日本的鋼鐵廠,鐵礦石、焦炭、紡紗廠的棉‘花’,絲廠的生絲,絕大部分都來自中國……”

“正因如此,他們纔要進攻中國啊中國是日本的命脈”

打斷林延仁的話,肖炘韌不無憂慮的說道,在西維吉亞軍校,他曾研究過南北戰爭的起因,從始至終不是爲了解放奴隸,而是爲了棉‘花’

“可以他們的實力能吃下去嗎?”

林延仁看着遠方說了一句。

“他們打俄國時,就沒想過打贏,現在的日本國力、軍力,都無法支撐起一場全面戰爭,尤其是擊敗一個大國的戰爭,畢竟現在的中國,並不是十一年前的滿清”

“防患於未燃還是有好處的”

在林延仁說完自己的看法後,肖炘韌沉思片刻方纔說道。

“以起義之前,陛下曾說過,面對事情時,要做最充分的準備,最壞的打算,然後纔去做一件事情,只有如此,才能在失敗時有充分的準備,不至於滿盤皆輸,中國輸不起啊”

長長的一嘆,肖炘韌朝着遠方看去。

“日本人輸一場,他們輸不掉本錢,可是我們若是輸了,那一個個如惡狼似的友邦,就會立即撲上來,分食了咱們,在進行這場戰爭之前,陛下甚至已經做好了,一但事敗,就是遷都四川,打八年、十年,也要把戰爭進行下去,所幸一切都還計劃之中,我們僥倖贏了第一場,下一場……”

“主任,你的意思是……”

從肖炘韌的話中,林延仁聽出了主任話裡的話,主任是陛下的心腹,如果他說……那以後肯定還有一場大戰,但問題是和誰?

“日本和俄羅斯他們在中國的利益,這場戰爭十去八九,可還有英國、法國、德國、美國,這四個列強國家在中國皆享有利益,上海、天津、武漢等地的租界,北平的東郊民巷,威海衛、青島、九龍、香港,這都是咱們中國的地方,想要讓他們把吃到嘴裡的東西吐出來,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打仗在戰場上擊敗他們”

在主任這麼說時,林延仁注意到主任的語氣中甚至沒有流‘露’出太多的自信,反倒是語帶隱憂,這事輪着誰,誰也開心不起來,一個弱國的崛起要挑戰的不是一個強國,而是主宰這個世界的四大列強,誰會不擔憂。

“暫且就這四個國家,其中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商人國家,他們不會爲了在中國些許利益進行一場戰爭,足夠的商業利益便可以‘交’換這個國家放棄他們在中國的特殊利益,而且美國在國外享有的特殊利益,本身在美國國內就不受廣泛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美國是一個天真而單純的國家,當年他們在中國也有租界,但是國會卻不支持,民衆也反對,就是吞併菲律賓,也是‘弄’了一個“幫助其獲得最終獨立”的僞裝,這個國家……可懼,而又不可懼,可懼的是他的工業力量,和這個國家打仗,要先去數數他的煙囪,要是比美國多,那就打,要是比他少,那就當朋友,陛下也瞭解這一點,我們的對外機械進口美國佔到四成,所以美國暫時不用去考慮他至少未來十幾二十年內,他都會是咱們的朋友”

此時的肖炘韌就像是一名外‘交’官一樣,在這裡用軍人的身份去點評着未來可能面對的敵人,準確的來說是必將面對的敵人。

“剩下的就是英國,德國、法國英國是世界第一列強,而且在華享有的利益最多,可以說是最大頭,別看咱們現在和英國關係看似不錯,甚至還皇后都是英國貴族,可如果咱們要去動威海衛或者香港、九龍,這個國家就會和咱們死扛,扯到國家間的本質利益,別說皇后是英國貴族,就是皇后是英國國王的‘女’兒這場仗也會打下去,”

“那陛下這下可虧大了”

死??直接開了一句玩笑,但話一說完,他後悔的差點沒想咬自己的舌頭,但肖炘韌卻像沒聽到他的話一樣,只是繼續說着自己的看法。

“不虧,現在英國爲什麼會保持基本中立,實際上也有這層關係在其中影響着,一方面中國是個弱國,另一方面就是皇后的因素,英國認爲這樣可以在未來向中國施加更多的影響力,從而獲得他國企及的利益,只不過,大家都明白,中英之間,若是舊的問題不解決,戰爭只是遲早的事,所以英國在保持基本中立的時候,纔會一個勁的遊說我們和日本人和談,目的就是爲了保持遠東的均勢,英國人玩了幾百年的平衡之道,可謂是得心應手,歐洲的平衡快要被打破了,自然要維持亞洲的平衡了”

“歐洲的平衡快要打破了,主任,您是說德國?”

“沒錯,摩洛哥危機,英國人是站法國人這邊的,德國急‘玉’打破世界秩序,從而獲得殖民地和海外市場的舉動已經嚴重損害到英法兩國的利益,歐洲針對德國的同盟正在形成,不出十年,必定有一場大戰,到時候,咱們的問題就是站隊的問題,站在那一邊,可以說,那場戰爭纔是真正的一決國家生死存亡之戰,如果說,站好隊的話……”

“如果站好隊,咱們所有問題都能解決主任,您覺得的咱們應該站在那邊是英法還是德國?”

在朝着山下走去的時候,肖炘韌丟下一句話。

“在沒有實力的時候,要站隊就是站在勝利者的一邊”

第63章 再畫藍圖第4章 正確迴應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234章 戰場第154章 夢魘第149章 集會第50章 家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47章 理由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153章 初戰第71章 三都澳第183章 第一艦隊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57章 交叉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13章 準備第271章 立憲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22章 沙皇第169章 學與工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第130章 劇變第92章 反應第50章 心懷鬼胎第197章 新與舊第212章 矛盾第88章 地方第210章 冷與熱第75章 疲憊第22章 奪橋第2章 出發吧第193章 炮擊第181章 赴考第108章 誤區第34章 老閘巡長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44章 陰謀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213章 攻城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12章 心有餘悸第36章 野心第161章 1對7第87章 米氏父子第228章 啓航!第196章 清流縣第195章 爭執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04章 小泉與柯巴第146章 對話第92章 衝動的代價又是準六千!!第125章 選擇第230章 槍與筆第198章 好戲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40章 解決之道第268章 庫倫城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83章 上海第191章 給予朋友的回報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15章 特使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28章 新董事第141章 打撈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47章 退位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232章 流放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218章 職業化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85章 垂青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5章 斡旋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22章 絕不可能接受第226章 欽定第176章 三都澳第95章 三羽烏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71章 江船話第13章 準備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224章 兄弟第92章 祈禱
第63章 再畫藍圖第4章 正確迴應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234章 戰場第154章 夢魘第149章 集會第50章 家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47章 理由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153章 初戰第71章 三都澳第183章 第一艦隊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57章 交叉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13章 準備第271章 立憲第135章 真理製造者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22章 沙皇第169章 學與工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12章 史上最落魄專家第130章 劇變第92章 反應第50章 心懷鬼胎第197章 新與舊第212章 矛盾第88章 地方第210章 冷與熱第75章 疲憊第22章 奪橋第2章 出發吧第193章 炮擊第181章 赴考第108章 誤區第34章 老閘巡長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44章 陰謀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213章 攻城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12章 心有餘悸第36章 野心第161章 1對7第87章 米氏父子第228章 啓航!第196章 清流縣第195章 爭執第195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04章 小泉與柯巴第146章 對話第92章 衝動的代價又是準六千!!第125章 選擇第230章 槍與筆第198章 好戲第132章 革命!革命!第140章 解決之道第268章 庫倫城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183章 上海第191章 給予朋友的回報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15章 特使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28章 新董事第141章 打撈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47章 退位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232章 流放第16章 北難南安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218章 職業化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85章 垂青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34章 袁世凱的建議第5章 斡旋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22章 絕不可能接受第226章 欽定第176章 三都澳第95章 三羽烏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71章 江船話第13章 準備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224章 兄弟第92章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