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荒長又長,孤魂野鬼淚兩行,百里荒寬又寬,戰馬嘶鳴徹戰壕,百里荒前走一遭,脫胎換骨終滅亡,百里荒上藏嫩草,天神下凡救大王····
我的話不多,就虎功的話更少,好在宴會上澄空坐在了我的身邊,這一桌人幾乎都是就虎功的學生,看每個人的面相便知道都是天命不凡之人,衆人因爲習慣了就虎功的性格倒不感覺尷尬,但澄空怕我在一旁不適便一直在找話題與我聊,最後終於聊到了這桌宴席上的菜餚,在澄空的口中我才知道就虎功節儉到了什麼程度,這十個菜已經是他們見過最奢侈的一次,上次的4葷4素還是寧生將軍來時的接風宴,他的一句話給了我信心,我相信就虎功會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成爲白國勝利的最大助力。
回到休息的地方一位裁縫正在客堂等着我,問過才知道是就虎功將軍請來量製衣裳尺寸的,我也沒有多想,裁縫不知是原本話就不多還是被吩咐了什麼,從頭到尾沒有和我閒聊過任何的事情,沒有下人的軍營中所有的安排恰恰合我心意,我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來思考。
因爲下午休憩過一會兒,故晚飯後坐了很久也沒有感受到倦意,便起身站上城樓,望着荒漠,望着星空,閉上眼感受最美的自然之氣,一聲聲的哀嚎將我載入歷史的長河,這個地方覆蓋太多的傳奇又有太多的悲壯。
冷風並不能把我拉回現實,腦海中是祖父與谷煞家族的約定,是父親及切歸家的熱淚,甚至還有風晴國那未知的殘破,戰爭將這片淨土強加上了厚重感,我來到這兒不爲功名不爲錢財,只爲無憾無悔。
眼前的百里荒究竟埋藏了多少白骨,戰爭又帶走了多少人生命,爲了自己的國民便將別國的生死置之度外是否人道,想起別人對我寧家的評價,上天派來的武神解救蒼生,帶來和平。但我此次前來到底是解救還是讓更多的人爲我的決定陪葬,我知道作爲將領萬不能情感用事,無論何時理智擺在第一位,這是祖父從小就教會我的道理,個人的安危都是小事,萬不能因個人毀掉所有。
憤怒的百里荒可能只承認過一個主人,那就是風晴國的國王,風晴國的國王也被稱爲荒主,至今周邊無人能講出風晴國世代國君的任何暴行,是他們背叛了偉大的風晴國,而不知恥的耶琉國居然認爲風晴國只不過是被時代的變遷所取代,沒有耶琉也會有下個國家取代它,風晴國滅亡後百里荒就像個發怒的獅子一樣報復殘害主人的兇手,這個地方几乎埋藏着每個國家士兵的屍骨,最多的便是耶琉國與白國。
民間對百里荒這片地域有着莫名的恐懼,甚至流傳出有些夜晚會有陰兵過道的景象,當我真正見識到百里荒的壯闊才知道戰爭並沒有改變它,夜晚仍舊是那樣的寂靜與美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人敢出城在這樣的夜景中漫步,我知道自己征服不了百里荒,也沒有打算征服,百里荒的憤怒不過是兩個軍事大國強加到百里區域的情感,終究還是人爲決定着一切,希望我能夠幫助這兒重拾寧靜。
父親一生都希望向世人證明自己,而我卻不需要,我要做的只是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我沒有父親那麼大的壓力,但也知道這一路絕不輕鬆,雖從未參加過實戰,但我預感一場戰爭就要來臨,而這一場戰就虎功絕不會讓我來指揮,我把這次經歷當做重生,既然是重生那就忘掉所有,這段時間要對自己有個交代。
城牆上的夜風還是有些傷人,不一會兒整個身體就涼了下來,回到房間拿起紙筆將最近自己的安排一項一項的羅列出來,因爲祖父吃過沒有學問的虧,便自小找學者教我讀書寫字,每日不間斷,而那個學者教了我2年寫書識字。
因父親曾幫助一個村莊剿除山賊,村民想要表示感謝但寧家卻又什麼也不缺,唯一便是我到了識字的年紀缺了一名教書先生,村中有位秀才願意無償教我讀書,因爲我自小身子虛弱,很少跑出去玩,學習成爲了我最大的樂趣,那是我一生中唯一一位真正的老師,在他的身上不只學會了識字與閱讀,也學到了很多爲人、處事思考的方式。
第一次上課老師便問了一個對於僅3歲的我一個深奧的問題。爲什麼要學習識字?我的回答倒也直接,因爲祖父非要讓我學。老師沒有生氣也沒有告訴我爲什麼要識字,就這樣帶着疑問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堂課。
之後的每個月他都會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每次的回答好像也都不同,有時說祖父強迫我,有時說因爲無聊,有時說我也不知道···
顯然我的答案一直沒有讓老師滿意,直到4歲那年我已經能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閱讀,那日上課老師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爲了閱讀,我看到了他的笑意。
5歲那年他又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爲了發現更多未知的樂趣。沒想到我的回答讓老師如此的欣慰。那一天他告訴了我他理解學習識字的原因,最開始爲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後來是希望解救貧苦的百姓,最後是爲了找到真正的自己,他說他什麼也沒有做到,尋找自己這是他現在一生追逐的方向,自那一天我再也沒有見過老師,而他也並沒有回到村子。
後來聽母親講老師離開那日沒有和任何人告別,只是遇見母親時對她說了一句“年少踏書門,成就擔己任。”
我這與世無爭的心態也是受到他的影響,如果祖父仍在世看到我這沒有雄心壯志的模樣可能早就氣的要打我了。
老師的後半生都在找尋本我,因爲身患疾病所以我經常翻看醫書,沒有找到根治哮喘的方法卻見到了一種未知的病,後來我才知道老師原來患上的是一種叫做厭世的疾病,書中關於這個病很少記載,這類人走進了人的終極追求目標找本我,對世間所有的美好失去樂趣,過程中很少有人能找到真正的本我,大部分人都在痛苦中度過一生,甚至有些人找本我找到了身歸大道爲灰土,我一直希望老師能找到本我成爲一代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