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告子(下) (3)

孟子回答道:“先生說錯了。當初大禹治理水患時,是順着水流順河而下的規律加以疏導,把四海作爲溝壑利用,現在你治理水患卻把鄰國作爲溝壑。倒着流淌的水稱爲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人所厭惡的。所以說你錯了。”

【闡釋】

從方法上說,大禹治水順應水性,重在疏導;白圭治水卻高築堤防,重在堵塞。

從效果上說,大禹最終將水導入四海,而白圭卻把水堵塞後流向鄰國。導入四海造福人民而於人無害,流向鄰國則是損人利己,仁者厭惡的行爲。

所以孟子一再說:“你錯了。”並不承認白圭治水有什麼了不起,更不用說超過大禹了。

從白圭治水“以鄰國爲壑”聯想到我們生活中“以鄰爲壑”的現象,那可真是比比皆是,舉不勝舉的了。比如說,一個普遍現象是,自己家裡裝修得非常豪華舒適,乾淨得一塵不染,但卻把垃圾桶垃圾袋放在與鄰居共用的樓道里;自己家裡的花崗石地面或木地板或純羊毛地毯要保持清潔,卻把一家人乃至客人的臭鞋子都堆在門外樓道上擺展覽,讓上上下下的鄰居都在鞋陣中捂鼻而行。這只是最爲常見最爲普遍的生活小事,至於那商家之間的競爭,同事之間的勾心鬥角,政治鬥爭中的你死我活,“以鄰爲壑”的手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總而言之就是一種損人利己,嫁禍於人的行爲。

當然,你知道“以鄰爲壑”,人家也同樣知道“以鄰爲壑”,結果是人人都成了“鄰”,成了“壑”,到時候,也就沒有一處乾淨,沒有一處不受災害了。由此看來,“以鄰爲壑”的最終結果是害人害己。所以,還是收起這種“仁人所惡”的“以鄰爲壑”手段,“以鄰爲友”,大家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好。

【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1],惡乎執?”

【註釋】

[1]亮:同“諒”,誠信。

【譯文】

孟子說:“如果君子不講信用的話,怎麼能有操守呢?”

【闡釋】

關於“信”的問題,孔子、孟子都有表面上看來自相矛盾的說法:

孔子一方面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另一方面卻又說:“言必信,行必果,孩在然小人哉!”

孟子一方面說:“君子不亮,惡乎執?”另一方面卻又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

這種自相矛盾,正如我們已多次說過的那樣,其實正是原則與變通二者的對立統一。在孔子、孟子看來,一方面,“信”是君子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之一;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於小節小信。所以,應該以“義”來進行調節變通,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唯義所在”。其實,二者的辯證統一,孔子在《論語·衛靈公》裡也已經說到過,這就是“君子貞而不諒”。貞是大信,諒是小信。一句話,要大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則問題上講信用,不要拘泥固守於小節上的一成不變。

這就是孔子、孟子關於“信”的辯證觀,值得我們特別注意.以免引起思想認識上的迷惑不解乃至於混亂。

【原文】

魯欲使樂正子[1]爲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

公孫丑曰:“樂正子強乎?”

曰:“否。”

“有知慮乎?”

曰:“否。”

“多聞識乎?”

曰:“否。”

“然則奚爲喜而不寐?”

曰:“其爲人也好善[2]。”

“好善足乎?”

曰:“好善優[3]於天下,而況魯國乎?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內,皆將輕[4]千里而來,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5],予既[6]已知之矣。’■■之聲音顏色,距[7]人於千里之外。士止於千里之外,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與讒諂面諛之人居,國欲治,可得乎?”

【註釋】

[1]樂正子:複姓樂正,名克,是孟子的學生。

[2]好善:這裡指喜歡聽取善言。

[3]優:充足。

[4]輕:容易、不以爲難。

[5]■■:自滿的樣子。

[6]既:盡、都。

[7]距:同“拒”,拒絕。

【譯文】

魯國國君打算讓樂正子主持國政。孟子說道:“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高興得夜裡都睡不着覺了。”

公孫丑問道:“樂正子能力出衆嗎?”

孟子回答道:“不出衆。”

於是,公孫丑又問道:“那麼,他有智慧和遠見嗎?”

孟子回答道:“沒有。”

公孫丑問道:“既然如此,他一定是見多識廣了吧?”

孟子回答道:“也不是。”

公孫丑聽了,疑惑地問道:“那先生爲什麼高興得睡不着覺呢?”

孟子回答道:“因爲樂正子這個人喜歡做善事和聽取善言。”

公孫丑問道:“僅憑這些,就足夠治理一個國家了嗎?”

孟子回答道:“這都已經足以治理整個天下了,何況一個魯國呢?假如一個人喜歡做善事聽善言,那麼四面八方的人都會從千里之外趕來,把所有的善事和善言都告訴他;假如一個人不喜歡做善事聽善言,那麼人們就會說:‘他很自以爲是,總是以爲自己知道所有的善事和善言!’因爲志得意滿而流露出來的聲音和臉色就能把人拒於千里之外。有見識的人被拒絕在了千里之外,那麼進獻讒言和慣於阿諛奉承的人就有機會接近他了。如果整日和那些進獻讒言和阿諛奉承的人待在一起,還能治理好國家嗎?”

【闡釋】

爲人好善就能主持國政,這雖是針對當時戰國時期人慾橫流、道德淪喪而言,但始終是理想主義的推論,亦乏實證。其他的如魄力、智謀、知識、經驗等,似乎都可不在考慮之中。看來這種盼望出現好人政治、好人政府,而不是精英政治、精英政府,這種觀念從二千多年前起就已根深蒂固、源遠流長。

有道德的人,受到社會的尊重,這是應該並加以倡導的。但單有好的道德品質也不一定能治好國家的。孟子自己也說過:“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離婁上》)道德只能倡導,不能功利化。道德一旦功利化,流弊不少,僞君子就會多起來。如漢代提倡以孝治國,一個人只要做到“孝”,就可以推薦爲“孝廉”,做官。孝,這個對人基本道德的要求一旦有了功利傾向,人們就會不擇手段去謀取其功利的一面,結果出現了“舉孝廉,父別居”的鬧劇。政治和道德糾纏不清,是中國幾千年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當然是個問題。但若將道德從政治中完全分離出來,這也是錯誤的。理想的做法是,法治應加上德治。這二者並非冰炭之不相容。即以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性醜聞彈劾爲例看,是道德,也是政治,即使是法治國家,二者似乎也不能截然分開。政治與道德有聯繫,也有區別;處理好這二者的聯繫和區別,則是當今政治學、法律學、倫理學的一大研究課題。

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0章 離婁(下)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9章 告子(下) (3)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8章 告子(下)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33章 萬章(下) (1)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27章 離婁(上)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46章 盡心(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9章 告子(下) (3)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31章 萬章(上)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7章 告子(下) (1)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36章 告子(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章 前 言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36章 告子(上) (2)第29章 離婁(下) (1)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0章 離婁(下) (2)第37章 告子(下)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5章 盡心(下)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46章 盡心(下) (2)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43章 盡心(上) (3)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31章 萬章(上)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7章 離婁(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41章 盡心(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44章 盡心(上) (4)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30章 離婁(下) (2)
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0章 離婁(下) (2)第40章 告子(下) (4)第6章 梁惠王(下) (1)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37章 告子(下) (1)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9章 告子(下) (3)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8章 告子(下)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33章 萬章(下) (1)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27章 離婁(上)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46章 盡心(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9章 告子(下) (3)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31章 萬章(上)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7章 告子(下) (1)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36章 告子(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章 前 言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3章 梁惠王(上) (2)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36章 告子(上) (2)第29章 離婁(下) (1)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6章 盡心(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0章 離婁(下) (2)第37章 告子(下) (1)第28章 離婁(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5章 盡心(下) (1)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46章 盡心(下) (2)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43章 盡心(上) (3)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32章 萬章(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31章 萬章(上) (1)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27章 離婁(上) (1)第40章 告子(下) (4)第41章 盡心(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44章 盡心(上) (4)第5章 梁惠王(上) (4)第26章 滕文公(下) (4)第30章 離婁(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