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公孫丑(上) (3)

孟子說:“憑藉武力又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天下,因此,稱霸必須具備大國的條件。依靠道德而施行仁義的人可以稱王天下,能稱王的國家不一定要具備大國的條件。商湯憑藉面積只有七十里的國土稱王天下,周文王憑藉面積只有一百里的國土稱王。用武力讓別人服從,別人並不是真心服從,只是力量不夠反抗罷了;用道德讓別人服從,別人纔是心悅誠服的真心服從,就像孔子的七十個弟子服從孔子那樣。《詩經》上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不真心服從的。’說的正是這種情況。”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提出了“以德服人”的“感化謀略”。這一謀略的適用範圍很廣,大到國家的內政外交方面,小到個人的爲人處世方面。歷史上也有很多因“以德服人”而得到好處的事例。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平定了國內鬥越椒的叛亂,爲了慶祝這場勝利,他宴請文武百官。文武百官都來赴宴,宴會一直舉行到日落西山,但衆人依然興猶未盡。於是,楚莊王命令繼續掌燈夜宴。

當文武百官都帶有幾分醉意時,楚莊王讓自己最寵愛的妃子許姬爲他們敬酒。正在這時,突然颳起一陣大風,吹滅了堂上的蠟燭。席間一人見許姬貌美,於是竟然趁着黑暗扯她的裙子,不料卻被許姬順勢揪下了帽纓。許姬很生氣,她快步走到楚莊王跟前,附耳說道:“剛纔,羣臣中有人對我無禮,妾揪下了他的帽纓,請大王快命人點亮蠟燭,看看這個人是誰。”

楚莊王聽罷,急命掌燈者道:“不要急着掌燈,我要和諸卿開懷暢飲!諸卿請統統摘下帽纓,我們喝個痛快!”

當文武百官們都莫名其妙地摘下帽纓之後,楚莊王才讓人點亮了蠟燭。於是,那個調戲許姬的人便被遮掩過去了。

散席後,許姬問楚莊王:“男女之間界限嚴格,況且我是大王的妃子。有人竟敢當着大王的面調戲我,這是對大王的侮辱。大王不僅不察不問,還替他打掩護,這怎麼能肅上下之禮,正男女之別呢?”

楚莊王笑着說:“這你就不懂了。你想,今天是我宴請文武百官,他們從白天喝到晚上,都帶了幾分醉意,酒醉出現狂態也不足爲奇。如果我按你的要求把那個人查出來,顯示你的貞節,卻冷了場,讓文武百官不歡而散,便失去了我舉辦宴會的意義。”

許姬聽了楚莊王的話,十分佩服楚莊王。從此以後,人們便把這個宴會稱爲“絕纓會”。

楚莊王這種容人之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久之後,楚軍討伐鄭國,將軍唐狡,自告奮勇率百餘人充任先鋒。由於唐狡的力戰,楚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節節勝利。於是,楚莊王提出要厚賞唐狡,唐狡不好意思地說道:“我怎麼還敢討賞呢?‘絕纓會’上非禮許姬的那個人就是我啊!蒙大王不殺之恩,我捨命相報也是應該的。”

楚莊王感嘆道:如果當時治了他的罪,今天怎麼會有人效力殺敵呢?

【原文】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閒暇[1],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2]雲:‘迨[3]天之未陰雨,徹[4]彼桑土,綢繆牖戶[5]。今此下民[6],或敢侮予?’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今國家閒暇,及是時,般樂怠敖[7],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8]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9]曰:“天作孽,猶可違[10];自作孽,不可活[11]。’此之謂也。”

【註釋】

[1]閒暇:指國家安定,無內憂外患。

[2]《詩》:這裡特指《詩經·邪風·鴟鴉》篇。

[3]迨:趁着。

[4]徹:剝取。

[5]綢繆牖戶:指修補窗戶。

[6]下民:指下人、普通百姓。

[7]敖:同“邀”,意爲“出遊”。

[8]《詩》:這裡特指《詩經·大邪·文王》篇。

[9]《太甲》:《尚書》中的一篇。

[10]違:躲避。

[11]活:逃。

【譯文】

孟子說:“講仁義就獲得尊榮,不講仁義就招致恥辱。然而現在有人既討厭恥辱,卻又安於不仁,這就好像既厭惡潮溼,卻又安於居於低窪的地方一樣。假如是真的厭惡恥辱,還不如崇尚仁德仁義、尊重士人,讓有賢德的人當官,有才能的人爲國家辦事,再趁國家太平無事的時候修明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制度,這樣的話,大國都會因此而產生畏懼了。

“《詩經》上說:‘趁着天晴的時候,用桑皮拌着泥土修好窗戶和門戶。今後你們下面的人,有誰還敢欺負我?’孔子也說:‘寫這首詩的人真懂道理呀!能夠治理好國家,誰還敢欺負他呢?’如今國家太平無事,卻趁着這個機會尋歡作樂,這是自找災害,災害和幸福都是自己找來的。《詩經》上說:‘永遠配合着天命,自己尋求到更多的幸福。’《大甲》上也說:‘從天上降臨的災害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就無處可逃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闡釋】

在這一章裡,孟子的本意依然是勸誡統治者要施行仁政,只是是從“惡溼居下”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出發的。

所謂“惡溼居下”,用原文的意思解釋,就是討厭潮溼,卻又住在低窪的地方。孟子將這個道理推而廣之,進一步指出,有些國君既討厭恥辱,卻又安於現狀,不施行仁政,他趁機奉勸諸侯國的國君們,如果是真的討厭恥辱,就應該崇尚道理,尊敬賢士,施行仁政。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章裡,孟子還主張制定刑賞措施,這在孟子的觀點裡是比較少見的。那麼,這一近似法家學說的觀點,與孟子一貫的仁政思想有矛盾嗎?我們知道,施行仁政的目的是讓一個國家的政治清明,什麼樣的政治才能算是清明的呢?很顯然,賞罰分明就是清明政治的一個重要表現。只要注意到,賞罰分明不是嚴刑峻法,兩者完全是兩回事,就能夠看出,賞罰分明與仁政思想是統一的。

通過引述《詩經》裡的篇章,孟子還提到一個道理,可以概括爲: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這就是說,遇到太平無事的年月,國君們也不能一味地盲目享樂,荒廢國事,否則一旦大禍臨頭,就沒有地方躲避了。

不管是“惡溼居下”,還是明確賞罰,甚至於居安思危,說到底,都是在從不同角度規勸統治者要施行仁政。由此可見,施行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中萬變不離其宗的主題。

【原文】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1]而不徵,法而不廛[2],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3],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4],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廛[5],無夫裡之布[6],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爲之氓[7]矣。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如此,則無敵於天下。無敵於天下者,天吏[8]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註釋】

[1]廛:由政府出面修建的供商人們儲藏或堆積貨物的倉庫。

[2]法而不廛:只按法規管理倉庫,但不收取倉庫使用稅。

[3]譏而不徵:只稽查,不徵稅。譏同“稽”。

[4]助而不稅:指幫助政府在公田裡勞作,私田就不必交稅了。

[5]廛:一家所居房屋之地,在這裡指居民百姓。

[6]夫裡之布:古代的一種稅收名稱,相當於土地稅或人頭稅。

[7]氓:從別處遷居而來的百姓。

[8]天吏:順從天意行使管理職責的人。

【譯文】

孟子說道:“如果能尊重賢才和注意使用有才能的人,傑出的人才就都有相應的官職了,這樣的話,全天下的有德之人都願意在這樣的國家爲官;國家在集市上提供儲存貨物的庫房,卻不徵稅,依法收購商人們滯銷的貨物,不讓他們因積壓貨物而發愁,這樣的話,全天下的商人都願意在這樣的集市上做生意;關卡只負責稽查,也不徵稅,這樣的話,全天下的商旅都願意在這樣的路上來往;只按井田制的要求助耕公田,除此之外不再徵稅,這樣的話,全天下的農民都願意在這樣的國家勞動;對百姓不徵收額外的土地稅和勞役稅,這樣的話,全天下的百姓都願意在這樣的國家生活。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些,恐怕就連鄰國的百姓都會把他當父母一樣敬仰了,如果有人想率領他們來討伐他,就像率領着兒子去討伐父母一樣,這在有人類以來就沒有成功的事例。這樣一來,他就做到今天無敵了,天下無敵的人可以被稱爲‘天吏’。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情況。”

【闡釋】

這一章是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中關於“發政施仁”內容的進一步展開,歸納起來就是任人唯賢和“保民”政策。這個問題始終是孟子關注的重點,有不少篇章都談到了這個問題。

在君主制國家和所有的國家,由於採取的是人治而非法治的政治政策,統治者的能力決定了政治環境和百姓生活的好壞。這樣一來,強調任人唯賢的精英政治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此,生活在君主制時代的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了“尊賢使能”的思想。

其實,孟子“尊賢使能”的思想源於孔子的“舉賢才”思想,但孟子把“尊賢使能”提高到了更高的高度,認爲“尊賢使能”是實現仁政的一項重要措施。孟子認爲,“尊賢”才能“使能”,才能讓德才出衆的人身居相應的位置爲國出力。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是實行了仁政,那麼國君不僅能聚集一大批人才,也能達到稱王天下的目的。

那麼,怎樣纔算是“尊賢”呢?這裡有個例子。

秦昭王一心招攬賢能之士,於是,范雎便來到了秦國。秦昭王早就聽說了范雎的大名,便立即召見了他。范雎到來後,秦昭王立即屏去左右侍從,單獨接見范雎。

這時,秦昭王居然向着范雎跪下道:“請問先生要教給我什麼呢?”

秦昭王用跪表達了他的求賢之誠和對賢之敬,“何以幸教”則表達了希望范雎不吝賜教和自己領教的急切心情。言行之中透露出誠懇之情。

然而范雎卻吱吱唔唔,欲言又止。

於是,秦昭王再次跪倒在地,問道:“先生要教給我什麼呢?”

秦昭王的態度越來越恭敬了,但范雎還是吱唔不言。

於是,秦昭王便第三次跪下,問道:“先生還是不願意指教我嗎?”

范雎見秦昭王敬賢之心這麼誠懇,已經是深受感動了,於是便說出了自己不願進言的真正原因。

針對范雎的顧慮,秦昭王再次跪倒在地懇請范雎,他說道:“秦國地處偏遠的西方,我又非常愚笨,幸虧先生願意忍受恥辱到我這裡來,這是天意要我憑藉先生的恩惠成就大業。我能領受先生的教誨,是上天可憐我的結果,先生爲什麼還不肯教我呢?不論大小事物,甚至包括我的家事和國家大事,先生都可以盡情教導我。”

秦昭王的這番意思是在鼓勵范雎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有所顧慮,他一定用心領教。

即使如此,范雎還是沒敢貿然進言,爲了進一步試探秦昭王的心思,他說道:“大王現在的政策有很多的錯誤。”

秦昭王聽了,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立即再次跪下,說道:“請先生詳細教我,我的政策在哪裡錯了?”

這已經是秦昭王的第五次下跪了。范雎終於被秦昭王的誠懇打動,從此以後全力輔佐秦昭王,爲秦國日後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原文】

第38章 告子(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3章 盡心(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32章 萬章(上)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44章 盡心(上) (4)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1章 盡心(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3章 萬章(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5章 盡心(下) (1)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40章 告子(下) (4)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33章 萬章(下) (1)第1章 前 言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40章 告子(下) (4)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42章 盡心(上) (2)
第38章 告子(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41章 盡心(上)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42章 盡心(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43章 盡心(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32章 萬章(上)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44章 盡心(上) (4)第11章 梁惠王(下) (6)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41章 盡心(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17章 公孫丑(下) (2)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35章 告子(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3章 萬章(下) (1)第31章 萬章(上) (1)第2章 梁惠王(上) (1)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24章 滕文公(下) (2)第47章 盡心(下) (3)第37章 告子(下)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3章 滕文公(下) (1)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10章 梁惠王(下) (5)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33章 萬章(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45章 盡心(下) (1)第8章 梁惠王(下) (3)第19章 公孫丑(下) (4)第15章 公孫丑(上) (4)第40章 告子(下) (4)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25章 滕文公(下) (3)第21章 滕文公(上) (2)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13章 公孫丑(上) (2)第33章 萬章(下) (1)第1章 前 言第9章 梁惠王(下) (4)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43章 盡心(上) (3)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7章 梁惠王(下) (2)第34章 萬章(下) (2)第45章 盡心(下) (1)第46章 盡心(下) (2)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20章 滕文公(上)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4章 梁惠王(上) (3)第40章 告子(下) (4)第12章 公孫丑(上) (1)第14章 公孫丑(上) (3)第38章 告子(下) (2)第31章 萬章(上) (1)第22章 滕文公(上) (3)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5章 告子(上) (1)第16章 公孫丑(下) (1)第30章 離婁(下) (2)第18章 公孫丑(下) (3)第39章 告子(下) (3)第42章 盡心(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