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各逞心機(上)

次日傍晚,一輛馬車悄悄地駛進了張煥府的側門,馬車停下,兩名侍衛陪着黃雲卿從馬車上走了下來,黃雲卿的心中頗爲緊張,他昨天才在效忠書上按了手印,沒想到今天張煥就接見了他,他怎麼也想不通這是什麼緣故,他只是一個洛王府小小的文書郎,難道是自己最後所說,李俅三年沒有組織宗廟祭祀的緣故嗎?

在胡思亂想中,黃雲卿被帶到了張煥的書房,門口的親兵讓他單獨進了房間,書房裡十分安靜,飄蕩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兒,香味來自桌上一束怒放的梨花,花瓣晶瑩潔白,在古樸的花瓶裡洋溢着燦爛的生命力,正是這一束梨花,使心懷敬畏的黃雲卿忽然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傳聞中的第一大地方軍閥原來也有一顆平常人的心。

在案桌的背後,他看到了這位傳奇般的人物,正低頭寫着什麼,沒有一身鐵盔鐵甲,也沒有紫臉膛、豹眼獅鼻般的軍閥模樣,相反,他穿着一身青色的寬身禪衣,頭戴黑紗帽,三縷長鬚飄於胸前,竟是一個儒雅知性的文官,大大出乎黃雲卿的意料。

此時,張煥已經感到有人近前,他放下筆,看了看黃雲卿,微微一笑道:“你就是李俅的文書郎?”

黃雲卿急忙上前深施一禮,“在下黃雲卿,參見張尚書。”

“坐吧!”張煥輕輕一擺手。命他坐下。

“聽說黃先生是慶治十年進士?”

“是!”黃雲卿欠身道。

張煥點點頭,微微嘆道:“我在慶治十六年參加進士考,可惜失之交臂。一直以來我都引以爲憾。”

“張尚書過謙了,尚書雖未取功名,卻南征北討,洗河湟之恥、平朱賊之亂,大功於唐,官至極品,我卻碌碌無爲十數年,取得了功名又如何?”

兩人寒暄了幾句。漸漸地,黃雲卿懼意已去,對張煥地好感大增,見氣氛已經融洽,張煥話題一轉便笑道:“聽黃先生說,李俅已三年未曾組織皇族祭祀宗廟,這是什麼緣故?”

黃雲卿猛然醒悟過來。自己竟然忘記了身份,他惶惶要站起來答話,張煥卻一把將他摁住,歉然道:“昨日對先生無禮,我已嚴厲斥責過他們,先生儘管坐下答話。”

說完,他取過桌上黃雲卿的效忠書。當着他的面撕得粉碎,慨然長嘆道:“古來大才難爲用,豈能視爲走卒販夫而待之。”

黃雲卿心中異常感動,只低頭默然無語,半晌。他便解釋道:“洛王自己常對人說,他不組織宗室是因爲財政拮据,無錢操辦,加之宗廟破敗,使他無臉去見祖宗,但事實上真正地原因,卻是宗室內部的矛盾所致。”宗室內部的矛盾。張煥一怔。他怎麼不知道?

黃雲卿彷彿明白張煥心中的驚異。他微微一笑道:“其實一般人都不知曉,表面上宗室之間一團和氣。也少有往來,彼此之間也無利益衝突,按理並沒有矛盾纔是,可事實上他們內部的矛盾極深,我也是偶然才得知,說起來,這矛盾還和張尚書多少有一點關係。”

“與我有關?”張煥也忍不住笑了,“黃先生請直言,我真有點糊塗了。”

黃雲卿神秘地一笑,提醒他道:“張尚書再想一想,當今皇上被先帝立爲太子之時,發生了什麼事?”

張煥一凝神,他忽然恍然大悟,當年李系被困西受降城,朝中立太子之聲驟起,崔圓一派主張立李俅幼子李邈爲太子,而裴俊一系則堅決立嗣壽王李之子李遙爲太子,兩派僵立不下,後來李系得救返回長安後,爲與崔圓達成張破天替代張若鎬爲禮部尚書一事,同意了立李邈爲太子,後來李就沒有了聲音。

張煥又想了一下,便問道:“黃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指李俅和李之間的矛盾?”

黃雲卿緩緩地點了點頭,“尚書說得一點不錯,李俅和李之間爲當年立太子之事結仇極深,據說李還曾派人冒充太子的乳孃進宮準備對李邈不利,李俅便派人扔刀到李遙地住處,以示威脅。”

張煥已經完全明白過來,前段時間自己提議元載爲兵部侍郎時,崔小芙也提議由濟陽郡王李懷來擔任兵部侍郎一職,而李懷正是李的兄長,當時還以爲她是爲了和自己爭奪兵部,現在看來,崔小芙其實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她是想造成一個兩方都與自己同仇敵愾的局面,從而讓李與李俅和解。

“原來是這麼回事!”張煥暗暗吃了一驚,看來自己還是把崔小芙想得太簡單了一點,這時,他似乎隱隱想到了什麼,就彷彿一個謎底即將猜到,可一時又看不清楚,他便暫時放下這個念頭,又問黃雲卿道:“這件事情黃先生怎麼會知曉?”

“說起來此事着實有趣。”

黃雲卿忍不住笑道:“上元夜宮廷賞燈,據說崔太后特地將兩人的位子排在一起,可李俅卻不屑一顧,跑去坐在皇上的背後,事後李寫來一信,大罵李俅愚蠢無知,李俅也回了一信,卻是讓我替他所寫,只有兩個字,尚書不妨猜一猜寫的是什麼?”

“莫非是白癡麼?”張煥笑着猜道。

黃雲卿搖了搖頭,他想到那兩個字,臉上不由露出了對李俅鄙夷地神情,“算了,尚書不用猜了,也不會猜得到,說出來污人耳朵。”

“不妨說出來聽聽!”張煥地興趣卻更加濃厚了。

猶豫了半天。黃雲卿才勉強從牙縫裡擠出了兩個字:狗屎!

張煥一怔,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他站起身。向黃雲卿拱手謝道:“今天多謝黃先生,改日再向先生請教!”

“不敢!不敢!”黃雲卿急忙站起來回禮,“尚書禮賢下士、以誠待人,黃某沒齒難忘!”

張煥笑着點了點頭,他隨即命親兵道:“把黃先生好好送回去,千萬不可怠慢了,聽到沒有!”

“遵命!”親兵即刻恭謙地將黃雲卿請出了房間,黃雲卿肅然向張煥拱拱手。轉身去了,張煥揹着手,笑容和藹可親,一直等他走遠了,臉上的笑意才漸漸淡了下來,他頭也不回便問道:“大姐以爲李可能利用?”

只見李翻雲從裡屋走出,她點點頭道:“此事我看可行。但要考慮得精密一點,弟只管吩咐,我去做就是。”

“你說得不錯,此事容我再好好想一想。”

張煥暫時放下此事,他揹着手走了幾步又道:“還有兩件事要你去做,第一,立即派人去隴右去將李僑替我請到京城來;第二。也要多派人手去保護元載、張延賞等人的安全,賀婁無忌殺了李承業,崔小芙豈能打碎牙嚥進肚裡去,要謹防她地報復。”

“此兩件事我即刻去辦!”李翻雲剛要走,張煥卻又叫住了她。冷冷道:“還有剛纔那個黃雲卿,要派人去盯住他,他若兩面三刀,比如李俅派人來保護他的妻兒,就給我立即殺了他!”

李承業自去了隴右後,一直都沒有消息,他的從人也一個沒有回來。等了五天。沒有動靜,李俅有些沉不住氣了。他派人去隴右尋找李承業一行,可等了十天,派去找他們地人也回來了,只說沒有半點消息,李俅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他開始着急了,又過了兩天,他再也忍不住了,連夜進宮去求見崔小芙。

此時崔小芙已經要歇息了,聽到李俅緊急求見他,她也隱隱猜到,可能和李承業之事有關,她即刻起身趕去了麟德殿,這件事情她非常重視,如果能策反賀婁無忌,不僅是斷張煥一臂那麼簡單,而且隴右是河西、朔方、河湟、關中、蜀中五地的結點,若能得到它,說不定張煥就將全線崩潰。

這段時間,她也不斷派人去催促李俅,但李俅總告訴他,事情需要機會,請她稍安勿躁,現在他來了,無論成與不成,崔小芙都想知道賀婁無忌的態度是什麼。

“什麼!李承業失蹤了?”崔小芙騰地站了起來,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不可置信地確認道:“你的意思是說李承業沒有了消息?”

李俅低着頭,他不敢看崔小芙地眼睛,膽怯地說道:“不是失蹤,也不是沒有消息,我懷疑他是被賀婁無忌殺了。”

崔小芙頹然坐下,確實,他帶了十幾個隨從,就算遇到什麼事也會有人回來報信,現在彷彿泥牛入海,那隻能是一種結果,他勸降失敗,反被殺了。

“太后!”李俅忽然暴怒起來,他瞪着血紅的眼睛惡狠狠道:“這賀婁無忌膽大妄爲,他竟敢擅殺宗室,李承業是正二品郡公,高宗皇帝的重孫,他竟也敢動手,絕不能輕饒他!”

“是他殺的,你又能怎麼樣?”

崔小芙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她不喜歡李俅這種裝腔作勢的態度,更反感他說出這等幼稚的話,“不能輕饒他,那你又有什麼證據說是人家所殺,難道讓我崔小芙向天下人宣佈,是我派李承業去拉攏賀婁無忌,結果反被殺了嗎?哼!說話要動動腦子,給我提一點有用的建議。”

李俅地臉脹得通紅,他垂手而立,卻不敢再多說一句話。

崔小芙揹着手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收買失敗,那張煥必然也知道了,不知道他又會怎麼行棋,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離四月一日地大朝不遠了,他要奪下朔方節度使一職。時間也已不多,熊掌和魚不可得兼,兵部和朔方節度使他只能選一樣。

想到這。崔小芙驀然回身道:“他既然能殺掉李承業,那我們也不妨幹掉元載,一報還一報!”

李俅大喜,元載地府第在新昌坊,那裡人少多荒地,正合動手,他連忙道:“我在田莊裡養有數百武藝高強之士,可用他們來下手。”

“不!不用你來動手。要學會保存自己地實力,知道嗎?”崔小芙陰陰一笑道:“此事就讓李承業的兄長李承宏去做,我想,他一定非常樂意。”

元載地府第位於長安最東面的新昌坊,緊靠延興門,新昌坊原本多有胡人聚居,安史之亂和回紇亂華中。新昌坊兩次被亂兵洗劫,建築大多焚燬,隨着大唐地衰落,許多胡人也離開大唐回國,新昌坊也就成了長安人口十分稀疏的一坊,大片大片的土地都空着,甚至很多地方都被居民開闢爲菜地。種些瓜果蔬菜,以補貼家用。

在新昌坊的東南角,有一座寺院,叫做青龍寺,在長安衆寺院中只能排爲中等。香火也不甚旺,寺裡的僧人便在寺院周圍種滿了糧食蔬菜,元載地府第就在青龍寺對面。

這座府第是他原來做禮部郎中時張若鎬爲他爭來地宅子,雖然地方不是很好,但元載卻看中了周圍空地較多,林木茂盛,可使他在喧囂的都城中享受山野之靜。

元載出身貧寒。多年來始終官運不佳。雖然當了幾年的禮部侍郎,但又因爲妻子的緣故。所以一直不得裴俊的重用。

元載的妻子是張若鎬地族妹,與他育有兩子,都是準備明年參加科舉,由於家中條件並不富裕,元載每日上下朝只有十幾名家人護送,騎劣馬、拿鈍刀,幾年來都平安無事,但從前日起,他地護衛忽然變成了近百名除去盔甲的騎兵,元載也知道,張煥與崔小芙地矛盾開始尖銳了,他小心翼翼爲官,勤奮處理公務,對家人嚴加管束,唯恐被人抓到把柄,每天他天不亮就要出門,回來時天已經黑了。

這天晚上,他和平時一樣,一直處理公務到天黑才起身回府,他又飢又累,疲憊地躺在車廂裡休息,這幾天,各地團練使的報告都陸續送京,兵員、衣甲、武器、馬匹、各地方官府的糧食供應,他要將這些數據先彙整成冊,再和往年數據一一覈對,這才能交給張煥。

而且必須趕在四月一日之前完成,工作量十分巨大,每天都要做到天黑。

馬車行使得很快,車廂裡十分黑暗,不時有一道一道的光從車窗縫裡射入,照在元載疲憊的身軀之上,車外,近百名侍衛分兩隊護衛在馬車兩旁,神情嚴肅,警惕地注視着四周地情況,在噠噠的馬蹄聲中,元載幾乎要睡着了。

馬車拐了一個彎,進入了新昌坊,路兩邊野草橫生、足足有半人高,大樹茂密,黑黝黝的房屋零星地分佈在大路兩旁,房屋之間則種着各種農作物,走到這裡,侍衛們的警惕性更高了,他們手上的刀已經出鞘,在夜色中閃着雪亮地光芒。

走到一半時,他們來到一大片空地裡,周圍沒有房子,道路就從空地中央穿過,兩邊只有幾座被焚燬房屋的地基,大片蒿草齊人半腰,夜風吹過,發出一片沙沙!聲,在蒿草中,兩棵三丈高的大樹巍然挺立,就彷彿兩個巨人,一左一右地注視着遠遠走近的馬車和騎兵隊。

忽然,在空地的盡頭射出一支火箭,赤亮的火焰直刺天空,劃過一條漂亮的拋物線,發出尖厲地鳴叫聲。

幾乎是火箭升空地同一時刻,兩邊草叢裡撲出了百名黑衣人,他們各執刀劍,殺氣凜冽地衝向元載地馬車。

騎兵隊臨危不亂,他們迅速結成一個圓圈,將馬車圍在當中,隨即兩人疾馳而去報信,在寂靜的夜裡刀劍聲叮噹!作響,不時傳來中刀地慘叫聲和戰馬的驚嘶,兩處兵馬撲在一處,互相廝鬥,混做一線,在不斷扭曲,可誰也破不了誰的陣,人與人鬥、刀與刀擊,殺得難解難分。

可是這些黑衣人並不是真正的刺客,真正的刺客此時正蹲在大樹上,接着枝葉的掩護,一左一右,兩把鋼弩正冷冷地對準馬車的車窗,箭頭在黑暗中閃着幽幽的藍光。

元載似乎知道外面的危險,他始終沒有露面,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兩支箭仍然萬分耐心地等待着機會,就彷彿兩隻等待捕獵機會的餓狼。

約一刻鐘後,巨大的馬蹄轟鳴聲在遠方響起了,近千騎兵呼嘯而來,將路兩旁的蒿草踐踏成泥,瞬間便趕到了戰場,黑衣人見勢不妙,一聲唿哨聲,紛紛向東逃竄。

跑得慢一點的二十幾人立刻被大隊人馬包圍起來,他們扔下刀劍跪地請降,一場有驚無險的刺殺似乎就這樣結束了。

這時,領隊的軍官上前向元載詢問情況,車簾拉開,露出了元載慘白的臉龐,他擺了擺手,表示自己無事,可就在這時,咔地一聲弦響,一支離弦箭閃電般地射到了,只見一星藍光閃過,弩箭噗!地射中的元載的肩頭。

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60章 罷官職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27章 救少主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81章 巧栽贓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5章 張家主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75章 爭兵權(四)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3章 風波起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172章 私塾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72章 爭兵權(一)第58章 小酒肆第35章 利與情第47章 崔皇后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89章 鬼推磨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61章 楚尚書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49章 挑內亂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43章 意外發現.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98章 崔計裴謀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32章 慈恩寺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80章 穩軍心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187章 蜀郡突變第32章 慈恩寺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5章 不速客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79章 計中計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43章 意外發現.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245章 出其不意
第223章 大軍壓境第60章 罷官職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27章 救少主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81章 巧栽贓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5章 張家主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75章 爭兵權(四)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3章 風波起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315章 安西戰略(五)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172章 私塾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72章 爭兵權(一)第58章 小酒肆第35章 利與情第47章 崔皇后第286章 朝戰風雲(上)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89章 鬼推磨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61章 楚尚書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49章 挑內亂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43章 意外發現.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98章 崔計裴謀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319章 安西戰略(九)第32章 慈恩寺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72章 爭兵權(一)第129章 梟雄本色(下)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226章 絕地反擊(中)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80章 穩軍心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187章 蜀郡突變第32章 慈恩寺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5章 不速客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79章 計中計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43章 意外發現.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245章 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