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再返長安

蜀郡刺史陳少遊年已近六十,在數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處事幹練,爲政善於變通,又喜歡結交權貴,因此屢獲升遷,但他厚斂財賦,在民間口碑不好,所以雖爲崔黨一份子,卻不被崔圓所喜,一直無法成爲崔黨的骨幹,在崔圓倒臺後,陳少遊見人人投奔裴俊,想着大樹下已無乘涼之地,他便押個冷門,投靠了崔小芙,一步便成爲崔小芙的心腹。

這兩日陳少遊聽說張煥已經返回隴右,他頗爲心驚膽顫,起因當然是那封請地的奏摺,他做了幾十年的官,豈能不懂得在人屋檐下爲官的道理,依他的本意,是斷斷不會去做這種自毀前程的蠢事,但崔小芙的旨意他又不敢不從,他也終於知道了崔小芙視他爲心腹的真正用意何在?竟是看中了他蜀郡刺史這個身份,用他在張煥的後院點火。

如果知道張煥會在年底前回來,他寧可得罪崔小芙也不會上這份奏摺,他當然明白蜀中的那些無主之地對張煥意味着什麼,也明白挖了張煥的牆角對自己意味着什麼,但事情已經做了,他只能硬着頭皮應對到底,就看崔小芙有沒有辦法護住他了。

此刻陳少遊正在返京的路上,一方面是接到崔小芙的懿旨,他進京城向朝廷詳述蜀中無主之地的情況,另一方面他也要找找從前的人脈關係,給自己多準備幾條後路。

“老爺前面就是鳳翔城了。”隨從地稟報聲打斷了他的沉思。陳少遊拉開車簾,探頭向遠方望去,鳳翔城巍巍的城牆在晨霧中依稀可見。此時已是十二月初,正是一年中最嚴寒地日子,樹木凋零、河水冰凍,原野裡一片蕭瑟,儘管天寒地凍,但陳少遊的心中還是涌起了一股暖意,到了鳳翔也就意味着即將進入天子腳下,意味着他已離開了張煥所控制的核心地段。在漢中的山道上,他曾經整夜整夜地無法入睡,唯恐被張煥派來的人所殺,雖然鳳翔也是張煥控制之地,當陳少遊知道,張煥若想殺他,早在漢中便動手了,這一路上只是有人在盯着他,但現在,一切的噩夢都過去了。

“速速進城!”陳少遊乾枯的臉龐終於露出了一絲興奮。他要好好地吃一頓,再美美睡上一覺。

忽然,一名隨從指着後面驚聲道:“使君,快看後面。”

陳少遊見他表情驚惶,不由探頭向後望去,心卻猛地一沉,彷彿一腳踩空,只見後面官道上空塵土瀰漫,數裡外,一支大軍正向這邊開來。

“使君。這可怎麼辦?”十幾名隨從都驚惶失措了。

“莫慌!莫慌!”陳少遊連連安慰衆人道:“他如果要殺我,用不着如此興師動衆。”話音剛落,一隊騎兵疾速奔來,攔住了陳少遊他們的去路。當先一名軍官上前施禮道:“請問這裡可是蜀郡陳刺史地車駕?”

陳少遊心中惶惶不安,他勉強笑道:“在下便是,請問將軍找我何事?”

軍官客氣地欠身道:“我家都督聽說陳刺史在這裡,特請一見。”

“是張尚書麼?”陳少遊頭皮一陣發麻,真是冤家路窄,居然在這裡遇到了張煥。

“正是我家都督。”

陳少遊心中雖叫苦不迭,但臉上卻作出欣喜狀,他擺出一副老官的架子呵呵笑道:“沒想到居然在這裡遇到張尚書。人生何處不相逢。快快引我去見。”

軍官微微一笑,手一擺。“陳刺史請!”

張煥當然不是爲了堵陳少遊而來鳳翔,僅僅只是巧合,他是接到裴俊的急件,爲崔慶功與韋德慶將要發生的戰爭而催開內閣會議,張煥自從進了這個內閣就沒有參加過一次會議,他倒也有幾分興趣,便帶着家人一起往長安而來。

這次他帶了三千人進京,但早在他剛從安西返回後沒多久,他的三萬精銳便已悄悄地進駐到鳳翔以東、長安以西的各個重要城市,這其實是一種對潛規則的確認過程,裴俊的千牛衛駐紮在長安以東,而崔家已經淡出核心政治,那麼作爲三足鼎立的第二強者,他的軍隊取代金吾衛也是在情理之中,故三萬隴右軍進駐關中也自然波瀾不驚,就象春雨潛入夜一般細無聲息。

張煥沒有坐馬車,長長地馬車隊裡坐的是女人和小孩,他騎在馬上,輕鬆愉快地享受着清晨的冷風和陽光,以及關中地區溫暖溼潤的空氣,用夫人們私底下的話說,他的臉就像在沙漠裡烤焦的牛皮。

“啓稟都督,陳刺史帶到。”親兵大聲稟報,帶上來了一輛陳舊簡陋的馬車,老遠,陳少遊就從馬車裡鑽出來,向張煥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下官蜀郡刺史陳少遊,參見張尚書!”

如果僅僅從職位上說,陳少遊是上州刺史,爲從三品,而張煥是正三品兵部尚書,兩者只相差半級,但張煥的爵位卻是從一品地張掖郡王,散官也是從從一品的驃騎大將軍,而陳少遊曾做過浙東觀察使、被封爲太子少傅,從二品,兩人還是隻相差一級,更不用說陳少遊爲官數十年,但在實力面前,任何頭銜身份都變成了虛無縹緲的東西。

蜀中地方官雖還是朝廷任命,但絕大部分都是隴右節度使行轅以張煥的名義所推薦,不過是用吏部任命地方式貼個正牌標籤罷了,而這個陳少遊就是絕大部分中所漏掉的幾個特例之一,是蜀中仍然歸中央朝廷管轄地一個象徵、一面牌坊。蜀郡有三萬常駐軍,他陳少遊又能有什麼作爲?

張煥瞥了一眼這個想把蜀郡數十萬頃無主之地獻給朝廷爲官田的大膽刺史,他淡淡一笑道:“陳刺史千里進京。卻乘坐如此簡陋的馬車,不愧是清廉之官,本都督失敬了。”

陳少遊老臉一紅,他是爲掩蓋身份才坐此車,他從前名聲在外,誰人不曉,張煥這是在諷刺他呢!

“卑職不敢,從漢中過來。一路山賊頗多,卑職不敢大意。”

張煥冷笑了一聲,“我看漢中並沒有什麼山賊,倒是陳刺史心中有賊纔對。”

陳少遊地心砰砰直跳,但他還是硬着頭皮道:“卑職不明白都督的意思。”

張煥仰天大笑起來,笑得陳少遊心驚膽顫,忽然,張煥的笑聲一斂,口氣變得溫和起來,“我也進京述職。不如我們同行,一方面可保護陳刺史地安全,另一方面我也隨便問問蜀郡地民生,陳刺史可嫌我鴰噪?”

“不敢,尚書有令,卑職怎敢不從。”

張煥一揮手,大軍繼續東行,也不在鳳翔城停留,直接向長安而去,一路上。張煥問了許多蜀郡的民生民情,諸如蜀郡人口幾何?一丁人家稅賦幾何?又問了駐軍有無擾亂地方等等等等,卻絕口不提土地二字,弄得陳少遊心神不寧。一路狐疑,更加睡不着覺、吃不下飯,兩天後抵達長安,他竟象大病初癒一般。

這天中午,隊伍過了三橋鎮,終於看見了雄偉地長安城牆,精神萎靡的陳少遊再也忍不住,向張煥拱手道:“一路多謝張尚書地照顧。已到了長安。卑職還要趕去中書省報到,就先走了一步了。”

張煥微微一笑。點點頭道:“一路上陳刺史讓我受益非淺,既到了長安,陳刺史儘管自便。”

聽到這句話,陳少遊就像孫悟空跳出五行山一般,渾身輕如羽毛,他不敢再客氣,施一禮,便匆匆而去,張煥望着他的背影走遠,冷冷一笑,便回頭對一親兵道:“去告訴內務司,務必盯住此人的一舉一動,隨時向我報告。”

這時,牙將李定方從後面飛馳而來,向張煥行一禮道:“都督,夫人有請!”

張煥當即調轉馬頭來到車隊,裴瑩拉開車簾對張煥笑道:“那位陳刺史終於被你放走了麼?”

“他走了也好,我也實在是煩了。”張煥笑了笑,他探頭看了一下車內又問道:“孩子們怎麼沒有動靜了?”

裴瑩回頭瞧了一眼,嘆了一口氣,無可奈何地道:“兩個小傢伙騎了一上午的馬,早累得不行,這會兒兩人都睡得象小豬一樣。”

張煥點了點頭,便問道:“夫人找我有何事?”

裴瑩指了指後面的崔寧笑道:“昨天我們在咸陽聽說今年的馬球大賽延期到了明年二月,去病有沒有興趣組織一支隊伍參賽?”

“怎麼,難道你們也是馬球迷嗎?”張煥饒有興趣地問道:“我怎麼從來沒有聽你們說過此事?”

“長安人有幾個不是馬球迷,我們又豈能例外?只是跟了你再有沒機會罷了。”

裴瑩一雙妙目望着張煥,笑吟吟道:“如何,反正你有現成的騎兵,就組織一支,讓我們也有鼓勁的球隊。”

張煥心中一動,馬球比賽倒是一次極好的聯絡交際機會,他便點了點頭,轉頭問旁邊的李定方笑道:“你對此事可有興趣?”

李定方也是長安人,說起來還是宗室旁枝,他從小就酷愛馬球,從軍前便是一個馬球高手,昨天就是他在咸陽得知馬球大賽延期之事,便找個機會告訴了夫人,見都督點頭,他心中歡喜得要炸開,連連點頭道:“請都督放心,咱們有大食地駿馬,又有大唐最善戰的騎兵,一定不在話下,屬下願接受此令!”

“那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張煥說罷,他又看了看長安城,便對裴瑩道:“我估計岳父會出城來迎接,那我就先到前面去了,以免失禮。”

“去吧!”裴瑩笑了一笑。便拉起了車簾。

正如張煥所料,裴俊在下急書給張煥後,便日日派人留意。張煥昨日到咸陽時,他便得到了消息,一早便帶了十幾名重臣出城前來迎接。

和張煥前月返回隴右不同,這次張煥進京不是凱旋,而是進京商議國事,但更重要是崔小芙不願張煥風頭太勁,便不同意舉行正式歡迎儀式,官員若想去迎接則悉聽尊便。只屬於個人行爲,與朝廷無關。

但裴俊必須要做出一個姿態,以表示他對安西地重視,除了裴俊、楚行水、崔寓、盧杞、裴佑等一班重臣外,許多張黨的成員,如張破天、元載、楊炎、張延賞等等數十人也相邀來到城外迎接,不僅如此,更有上百名有心加入張黨的中低層官員也自發地趕到了城外。

“來了!來了!”官員們老遠便看見了遠方飛揚地塵土,大家急不可耐地涌上官道,那些底層官員還整裝理帽。得給尚書留下一個好印象。

這時一名快馬飛馳而來,侍衛下馬向裴俊稟報道:“啓稟相國,張尚書已到兩裡外。”

裴俊呵呵一笑,便回頭對衆人道:“諸君,咱們的安西英雄終於回來了,大家今天聽我的,務必將他灌得酩酊大醉。”張煥的大軍在一里外便停了下來,他在十幾名親衛的護衛下,緩緩騎馬而來,張煥老遠便看見了裴俊。他翻身下馬,笑着迎了上去,向裴俊深施一禮,“隴右節度使張煥參見右相國。讓右相國久等了。”

裴俊打量了一下自己地這個女婿,見他回來已近一月,但臉上的征塵還沒有完全消失,可以想象他轉戰安西的艱苦,心中也不由有些感慨,便連忙將他扶起道:“賢侄爲國收復安西,立下了不世之功,應該行禮地是我。本來朝廷應該爲你舉行盛大地歡迎儀式。但太后不願意擾民,就請你多多擔待了。”

張煥搖了搖頭道:“張煥不敢。爲國效力是我分內之事,可惜我遠在安西,未能趕回來爲先帝送行,心中遺憾之極,明日我當去宗廟告慰先帝的靈位。”

裴俊心中猛地一跳,想勸他不可妄動,卻又一時找不到理由,這時,旁邊的楚行水卻嘆一口氣道:“先帝在世最是關心安西戰況,日日駐足在安西地圖前,去病收復安西,當去他靈前告慰。”

裴俊見二人一唱一和,他暗暗嘆了一口氣,便勉強一笑對衆人道:“張尚書一路勞累,我們也不打攪了,大家各敬尚書一杯酒,就算作是爲他接風洗塵。”

“拿酒來!”

幾名侍從端來擺滿酒盅和酒壺的盤子,裴俊滿滿斟上一杯酒,遞給張煥道:“你我是翁婿,但更是同殿爲朝廷的重臣,望你繼續以國事爲重,護佑我大唐的長治久安。”

張煥默默無語,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這時,楚行水也端一杯酒上前,微微嘆道:“我們原本戲言將你灌醉,可現在我卻覺得應該敬你兩杯酒,一杯是敬你爲大唐收復安西,另一杯是敬那些爲大唐戰死的將士,你就代他們飲了吧!”

張煥肅然,他接過酒杯,接連着兩杯一飲而盡,低聲對楚行水道:“中原將亂,我擔心會波及廣陵,已經命數萬軍前往廣陵駐紮,舅父也要儘早趕回去纔是。”

楚行水心中一震,他瞥了一眼後面的裴俊,隨即向張煥感激地點了點頭,退了下去,下一個上來地是左相崔寓,他也端起一杯酒遞給張煥道:“崔老相國一直便爲在任內未能收回安西、北庭而遺憾,去病爲他圓了此心願,他特地命我替他敬你一杯,這一杯酒就是他地一片心意。”

張煥接過酒杯,低聲問道:“崔閣老現在何處?”

崔寓也低聲道:“他前日剛剛從山東趕來。”

張煥點點頭,兩人會意一笑,張煥又將酒一飲而盡,接下來衆人連連勸酒下,他一連喝了數十杯,不由豪興大發,舉起一樽大杯對站遠處、特來迎接他的官員們高聲道:“各位來迎接地心意,張煥領了,只可惜不能一一敬酒,我痛飲此杯,以謝諸君美意!”

他端起大杯咕嘟、咕嘟!一口氣喝光,大叫一聲痛快,將酒杯一扔,向衆人抱拳道:“張煥不勝酒力,要先走一步了。”

站在遠處的衆官員響了一片掌聲,元載高聲道:“我等願以張尚書爲楷模,爲大唐效命!”

張煥再向衆人拱手施禮一圈,在親兵的扶持下踉踉蹌蹌要走,就在這時,從遠方奔來數匹馬,皆是宮中宦官,其中一人高聲喊道:“張尚書請留步,太后即將駕到!”

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23章 遇渭河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4章 第三勢力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188章 關隴舊臣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91章 導火線第47章 崔皇后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24章 同船渡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62章 別佳人(上)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79章 計中計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195章 飛奴客第44章 斬草除根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6章 順水情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22章 離別日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63章 別佳人(下)第292章 驛站小事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57章 君不知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49章 挑內亂第43章 左相國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90章 張若錦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86章 新式武器第148章 聞弦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36章 風不止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295章 回紇西至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376章 江淮風雲(三)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168章 抉擇(下)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
第224章 針鋒相對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23章 遇渭河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4章 第三勢力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188章 關隴舊臣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34章 碎葉風雲(十五)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173章 發現金礦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159章 兩日風雲(一)第91章 導火線第47章 崔皇后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24章 同船渡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382章 困獸猶鬥(上)第62章 別佳人(上)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79章 計中計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195章 飛奴客第44章 斬草除根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6章 順水情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22章 離別日第361章 放下武器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63章 別佳人(下)第292章 驛站小事第178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57章 君不知第127章 詭異的行棋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49章 挑內亂第43章 左相國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28章 碎葉風雲(九)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90章 張若錦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86章 新式武器第148章 聞弦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10 章 大年初一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332章 家事曖昧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36章 風不止第396章 項莊舞劍第295章 回紇西至第321章 安西戰略(十一)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50章 重返巴格達.第376章 江淮風雲(三)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168章 抉擇(下)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