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

bookmark

大暑之下的汝陽城靜悄悄的,地上彷彿起了流火,炙熱將一切都捲走了,沒有聲息、沒有犬吠,這裡已彷彿是一座空城,往年的大暑天雖然比這還熱,但大街上總歸有求食的乞丐和走街竄巷的貨郎,但今年什麼也沒有,死一般的寂靜,這是因爲在炙熱之下還隱藏着另一種更令人恐懼的氣氛,飢餓和死亡,是的,從開春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個月未下一滴雨了,周圍十幾條河流隨之斷流,無數麥田枯死絕收,夏收已過,收成比去年銳減八成,但崔慶功對軍糧的需求卻比去年增加了三成,見機早的,在軍隊未封鎖邊境前已舉家逃亡山南,見機慢或眷戀家園的,當他們已經開始面臨死亡威脅時,崔慶功的大軍已經封鎖了邊界,不準任何人逃亡。

比飢餓更可怕的是兵亂,當軍糧難以爲繼之時,能採取的應對辦法只有兩條,一是裁減兵員;二就是士兵自食,很不幸,崔慶功採取了後一種策略,只供給每支軍隊一半的軍糧,另一半由部將自己解決,這無疑是放開了軍亂的口子,從五月開始,在淮北大地上亂軍肆無忌憚地施虐暴行,姦淫、搶掠,甚至吃人,無數的流兵散勇成羣結隊地在城池與鄉村間遊蕩,在暮色的掩護下進行他們的罪惡,甚至連地方官員也不放過,到六月中,被滅門的縣令以上官員已達十三戶。無數彈劾崔慶功地摺子象雪片般飛入朝廷。太后崔小芙隨即派御史責問。但得到地回答只有冷冰冰的四個字:饑民所爲!

與此同時,陳留的韋德慶也遭遇了與崔慶功一樣的困局,糧食減產甚至超過了淮北,但韋德慶卻採取了一種相對溫和的做法,他裁減了兩萬老弱士兵,又派人裝扮山匪劫掠官倉,同時向大戶借糧,對於治下的百姓。他儘量約束士兵不去擾民,這一系列舉動激起了無數的淮北居民向北逃亡,崔、韋二人的矛盾也因此日益尖銳,終於,在五月底處置一批越境地饑民時,韋德慶的軍隊和崔慶功的軍隊發生了流血衝突,新仇舊恨的積累,兩軍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數匹快馬旋風般衝進了汝陽城,大街上靜悄悄的。騎兵沒有任何阻攔,他們一路狂馳趕到了崔慶功的府邸,興奮之情溢於顏表。不等下馬便大聲對守衛道:“速稟報王爺,顧將軍在宋城縣擊敗韋賊,殺敵兩萬,特向王爺報喜。”這是近一個多月來少有的喜報,守衛不敢怠慢,接過信報便飛奔進了王府。

崔慶功幾個月來皆處於一種狂燥不安的情緒之中,動輒暴跳如雷,以殺罰下人和親兵出氣。讓他焦慮地不僅僅是旱災的影響,他從來就沒有把升斗小民的死活放在心上,真正讓他寢食難安地是對軍隊的控制,由於手下部將開始自謀生路,帶來最直接的後果便是部將對軍隊的控制加強了,換而言之,他崔慶功開始有被架空的危險。這種趨勢從這次與韋德慶的交戰中便可看出來。手下大將各自爲陣,皆以搶掠民財爲己任。對於打仗卻是互相推諉、互不配合,使得韋德慶在短短的十天內便三戰三捷,以各個擊破的方式殲滅了自己近五萬軍隊。

“王爺,有喜報!”親兵知道他地脾氣,老遠便大聲彙報,將崔慶功從地圖前的沉思中驚醒。

喜報?崔慶功眉頭一皺,幾天前馬大維說有喜報,殲敵一萬,並獻上人頭,讓他歡喜若狂,但事後在人頭中發現了爲數衆多的女人和老幼,才知道大維是殺了流民來抵數冒功,並騙走了他的五萬石獎勵糧食,他只得大發一通雷霆了事,卻不敢真的處置他。

這才隔幾天,又有人送喜報來,崔慶功不敢再輕易相信,只冷冷道:“是什麼喜報?”

親兵進屋將信報高高舉過頭頂跪下道:“顧將軍在宋城縣大破韋賊,殺敵兩萬餘人!”

“兩萬餘人!”崔慶功重重地哼了一聲,韋德慶一共才四萬兵力,他居然能殺兩萬,不用說,他這是在效仿馬大維,以流民來充數,這時,崔慶功忽然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馬大維殲敵一萬,騙得五萬石糧食,自己最後也就忍了,現在顧城卻效仿殺敵兩萬,那自己是不是要給他十萬石糧食呢?若給了,過幾天,再有人來報殺敵三萬、四萬,那又該怎麼辦?

若不給,顧城手下的五萬軍隊還會再屬於自己嗎?

信報上大紅了一個喜字就在眼前直晃,崔慶功卻覺得它異常刺眼,他一把奪過信報,一腳便將親兵踢翻出去,“給我滾!滾!”

崔慶功揹着手在房間裡疾速踱步,思考着擺脫這個泥潭地辦法,最好地辦法是進攻淮南,從那裡奪取糧食和物資,但此一時已非彼一時,北面有韋德慶虎視眈眈,南面有張煥在山南、江南共部署十萬大軍,爲楚行水撐腰。

崔慶功不禁深爲後悔,早知道當初一咬牙,不理會裴俊與張煥的壓力,一鼓作氣拿下淮南便好了,哪會有今天這般麻煩?

後悔藥是沒得賣了,如今之計,只能想着怎麼脫困,發展是以後地事,這時,崔慶功眼一瞥,似乎見門口閃過一個人影,他心中不悅,忍不住大聲喝道:“你再敢躲,我就殺了你。”

“王爺息怒,是屬下。”只見門口慢慢吞吞走進一人,卻是他的幕僚馬思疑。

崔慶功見了他,更是忍不住一陣惱怒,劈手便將顧城的喜報砸了過去,“你躲什麼!難道我是鬼嗎?”

當初就是他出的主意,讓手下部將自己設法就食,才造成了今天大將各人擁兵自重的局面,現在讓自己怎麼收場。

馬思疑彷彿知道崔慶功心中對自己的不滿,他不敢躲開,硬着頭皮捱了一下,深施一禮道:“王爺不要煩惱,屬下特來給王爺解疑。”

“說!”崔慶功雖然對他十分不滿,但他現在也是無計可施了,也只能姑且聽一聽。

“屬下想獻三策,可分別稱爲近、中、遠,近策是與韋德慶立即停戰,阻止大將再以作戰爲名屠殺百姓,中策是向李希烈借糧,我想在王爺的壓迫下,他不敢不借,可讓我們暫時度過眼下這個難關,而遠策是要尋找到一種犀利的武器,以對付韋德慶的日益強大。”

“什麼犀利武器?”前兩策崔慶功勉強贊成,但第三策他卻有了十分的興趣,他知道馬思疑既然這樣說,必然是心中有了腹稿,剛說完,他忽然想到一事,便急着問道:“你說的可是當年張煥奪取開陽城時所放的那個天雷嗎?”

“正是!”馬思疑緩緩點了點頭,“如果屬下沒猜錯的話,那種東西並不是什麼祁連山深處開採,而是王爺也可以配製出來的玩意。”

“那是什麼?”崔慶功大喜,如果他有了張煥的天雷,何愁天下不歸自己?他一把揪住馬思疑的衣領,他的眼睛異常兇惡地瞪着他道:“你快說,那是什麼?”

“屬屬下暫時也不知,但

馬思疑一時被崔慶功畢露的兇相嚇着了。

“但個屁!”崔慶功一陣泄氣,一把將他推開,臉上異常失望,張煥的天雷天下人人皆知,可誰都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

“王爺不要失望,屬下問過很多匠人,好幾個人都說,或許那就是火藥,一般的火藥只會燃燒冒煙,可是經過改良後,就能爆炸。”

“是嗎?”崔慶功剛剛熄滅的心,又騰!地冒起了希望之火,他拍了拍馬思疑的肩膀,呵呵笑道:“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如果你能搞出來,那我就封你爲長史。”

“是!”馬思疑遲疑了一下,卻沒走。

“你還有什麼事嗎?”

“屬下還有一事要稟報。“馬思疑猶豫着該不該說,最後他一咬牙便道:“屬下剛得到了消息,顧城所謂的殲敵兩萬人實際上是他屠殺了宋城和虞城兩縣的百姓。”

“我當然知道。”崔慶功不以爲然地道:“憑他的本事,怎麼可能是韋德慶的對手,無非是想效仿馬大維騙我軍糧罷了,此事我會自有主張。”

“屬下的意思是不等馬思疑說完,崔慶功便不耐煩地揮揮手打斷他的話,“此事你就別管了,把張煥的天雷給我弄出來纔是正經,我會記你大功一件。”

馬思疑見他根本就不把屠城之事放在心上,也不再重視自己,他不由暗暗嘆了口氣,崔慶功果然是做不成大事,他竟不知道此事的嚴重性麼?

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92章 馬球隊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58章 小酒肆第41章 故人信第83章 探家主第46章 大湖築城第43章 左相國第36章 風不止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56章 新朋友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39章 綁佳人(下)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247章 一步怪棋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6章 碎葉築城.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4章 第三勢力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32章 慈恩寺第30章 唐兵營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397章 明遠歸來第72章 爭兵權(一)第43章 意外發現.第416章 筆筒案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43章 意外發現.第68章 射胡月(一)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31章 長安行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46章 大唐帝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95章 崔小芙第25章 賭意氣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12章 殺人風波.第186章 新式武器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14章 小聚會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69章 射胡月(二)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57章 君不知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140章 真假糧商
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92章 馬球隊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58章 小酒肆第41章 故人信第83章 探家主第46章 大湖築城第43章 左相國第36章 風不止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116章 裴俊的策略第56章 新朋友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39章 綁佳人(下)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247章 一步怪棋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6章 碎葉築城.第356章 兩處佈局第4章 第三勢力第140章 真假糧商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32章 慈恩寺第30章 唐兵營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397章 明遠歸來第72章 爭兵權(一)第43章 意外發現.第416章 筆筒案第359章 家族利益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43章 意外發現.第68章 射胡月(一)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37章 綁佳人(上)第354章 右相隕落第31章 長安行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46章 大唐帝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95章 崔小芙第25章 賭意氣第402章 明遠薦賢第199章 備戰隴右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12章 殺人風波.第186章 新式武器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14章 小聚會第331章 長安信使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69章 射胡月(二)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57章 君不知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140章 真假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