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

晨曦微明,雨已經停了,轟隆隆的鼓聲開始在長安上空響起,鼓聲意味着今天將有大朝召開,而今天的大朝是三天前決定,並已通知了所有的七品以上在京職官,這也是張煥登基大半個月來的第一次正式朝會,意義非同尋常

鼓聲響起後不久,各個大街開始有上朝的馬車出現了,戶部尚書韓幾乎是隨着鼓聲出門,今天朝會的內容他略略知道了一點,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將決定新的相國體制。

韓的府第位於安業坊,出了坊門便是朱雀大街,朱雀大街上已開始有馬車川流不息,大多是上朝的官員,也有部分是辦事的商人或平民。

韓的馬車在朱雀大街上不緊不慢地行駛,不時有馬車停下給他讓路,“韓尚書早!”一輛馬車的車簾拉開,露出一個官員的笑臉,韓微微點頭,算作回禮。

到了大明宮前,馬車更多了,但隨從護衛都不準再進入丹鳳門,使丹風門前變得十分擁擠,許多官員都下了馬車直接走進去。

韓等了片刻,見前面還是紋絲不動,便拉開車簾對護衛長道:“你們回去吧!我就直接走進去了。”

他下了馬車,很快便走進了丹鳳門,丹鳳門廣場上到處都是三三兩兩的官員,他們彼此猜測,正竊竊議論今天可能會發生的大事。“韓尚書!”鴻臚寺少卿鄭浦見韓走來,急忙迎了上去,他的父親曾做過餘杭郡長史,而當時韓是刺史,兩家的關係十分要好,在他身後也跟上來了五六名官員,所有人都知道韓是目前皇上最信賴的重臣之一,從他口中或許能知道一點將來朝廷的走勢。

鄭浦上前深施一禮。“參見韓尚書!”後面幾名年輕的後輩官員也紛紛上前施禮,韓擺了擺手笑道:“各位都早早到來,這很好,勤勉方能興國,望諸君繼續保持。”

“韓尚書。今天大朝會有什麼大事發生,能否透露一二?”鄭浦先後,其他官員紛紛附和,“是啊,韓尚書就給我們透露一二吧!”

這時,旁邊又有十幾人圍了上來,伸長脖子眼巴巴望着尚書,韓微微一笑道:“陛下準備給中低層官員加薪,這算是好消息吧!”

他話音剛落。好幾個年輕的官員便忍不住歡呼起來,大唐官員的年薪共有十八級,開元年間一品高官每月可領錢三十一貫。年底還有七百石祿米,而到了從九品小官每月月薪則不到兩貫,年底有祿米五十二石,時間過去幾十年,官員地薪酬祿米雖然略有增加,但問題是開元年間鬥米不過十錢,可現在鬥米一百五十錢,去年甚至到了六七百錢,高官們家底雄厚。或許沒有什麼感覺,但中低層官員卻生活壓力極大,雖有一些田產補貼,但上有老下有小,家族中人或妻妾孃家人來求助,看面子上也得幫濟一點吧!還有平常的人情往來、年底的官場打點,哪樣不要錢,如此,錢就明顯地捉肘見襟了。前幾年裴俊當政偏偏又是朝廷財政最拮据之時,能按時發薪就感謝上天了,哪裡還能指望加薪,所以新帝即位,大家最盼望之事就是加薪,更何況張煥這幾個月着實搞了不少錢,左藏充盈,漲薪的機會也就成熟了。

韓是戶部尚書。掌管大唐地財政。他有新聞要發佈。衆人焉能不感興趣?很快。圍上來地官員越來越多。足足有兩三百人。連一些四品地官員也湊了上來。韓見人人關心加薪之事。便輕輕咳了一聲又昂聲道:“這次加薪只限於五品以下。陛下考慮到各位地家境。所以幅度不會小。但陛下卻希望朝中能掀起勤儉之風。現在宮中地開支已是大唐建國以來最低。甚至還不到崔太后時地一半。大家也看到了。宮中地宦官和宮女加起來還不足三百人。甚至連我們地皇后娘娘都主動放棄了薪俸。車不過一輛。僕不過三五人。各位。陛下和皇后都能以身作則。希望大家更要嚴格律己。不要讓陛下一番苦心白費。”

韓地話在百官中引起了一片嗡嗡聲。加薪固然可喜。但削減開支往往伴隨着裁撤冗官。人人都心知肚明。朝廷地官員實在太多了。自從五年前門蔭制擴大後。朝廷各署衙地官員急劇膨脹。尤其是在中低層職位中。一個職位往往就有兩三個官員。這還僅僅是職官。還有散官、閒官、養老官等等。別地不說。太子還沒有冊立。可東宮地官員就有二百多人了。整天無所事事。還有各王府地屬官。都有品階在身、都是要財政養活。可現在皇上連嬪妃也只有五六人、宮人不到三百。所以韓雖然沒有明言。但他言外之意卻說得很清楚。既然皇上要以身作則。那就意味着吏治整頓即將開始了。

就在韓在給衆多年輕地官員們施加胡蘿蔔和大棒時。含元殿地內宮。張煥正在接見崔寓地緊急求見。崔寓想了整整一夜。他終於明白了大哥爲何要讓他辭去左相之位。張煥貶去裴佑地右相併不是他要向裴家下手。而是這個右相之職妨礙了他地制度佈局。他不要獨相。而是要衆相。所以在貶去右相後又任命裴佑爲吏部尚書這個最重要地尚書職位。並保留了他地相國資格。那自己呢?這個左相之位也同樣妨礙了衆相體制地實行。與其被張煥找藉口免去。不如主動辭職。

“臣絕對贊同陛下地想法。政事筆決不能執在一人手中。爲配合陛下地革新。臣願意辭去左相之位。”

張煥半天沒有說話。他知道這必然是崔圓地意思。只有崔圓才能看得透自己地佈局。可是崔寓說得太直接了。讓他一時下不了臺。不過這樣也好。倒省得自己費心找他地茬了。張煥忽然淡淡一笑道:“既然崔愛卿理解朕地良苦用心。那朕就成全了愛卿。”

他隨手取過今天地朝會議程。在最後面添加了一行字。這時。上朝地鐘聲已經敲響了。一名宦官快步走來稟報:“陛下。該出行了。”

張煥將筆放下,這才站起身對崔寓道:“崔愛卿,朕很欣賞你的素直,雖然將來不會有左相這個官稱,但朕還是會讓你主管門下省,列班相國。”

“臣謝陛下隆恩!”

張煥笑了笑,轉身向大殿走去,但崔寓地臉色卻陰晴不定,他見皇上即將走遠,忽然鼓足了勇氣大聲道:“陛下,張府刺殺案不是崔家所爲。”

“你說什麼?”十幾步外張煥停住了腳步,他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也不回頭,只冷冷道:“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崔寓撲通!跪下,哀哀道:“陛下!臣願意以崔家列祖列宗的名譽發誓,這件事確實不是我們崔家所爲。”

“朕從來也沒有說過是你們崔家所爲。”

張煥的心中也被崔寓的毒誓震動了,他慢慢轉過身,依然不露聲色地道:“這是崔圓的話,還是你的意思?”

崔寓見張煥在急着上朝時竟然停下了腳步,他知道事實已經有點轉機了,便由立刻趁熱打鐵道:“回稟陛下,這也是我們家主的意思,他已經命人去查清此事,絕不讓真兇嫁禍之計得逞。”

“那好,朕就等你們的調查報告。”張煥丟下一句話,便快步離去。

含元殿上,黑壓壓地官員站滿了半個大殿,七品以上地職官足足有兩三千人,也有很多是來京辦事的地方官吏,適逢其時也一起參加這場朝會,適才韓地暗示已經傳遍了百官,人人心中都是喜憂參半,不知即將掀起的吏治整治是否會波及到自己的頭上

“陛下駕到!”當值宦官一聲長喝,含元殿上立刻安靜下來,很快,八名宦官端着金盤魚貫而入,又有十六名宮女及宦官簇擁着張煥出現在玉階上,崔寓也已悄悄從另一個側門入了列班,裴佑一直便在注意他,見他從側殿進來,眼中似乎若有所悟。

張煥坐在龍位上,輕輕一擺手令道:“開朝!”

“陛下有旨,開朝!”

數千人一起躬身行禮,聲勢浩大,“臣等參見皇帝陛下,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衆愛卿平身!”

“謝陛下!”衆官禮畢起身,這時,張煥朗聲對衆人道:“議事之前,朕首先要請各位愛卿見幾個人。”

大殿裡一片寂靜,許多人的目光都瞟向殿外,不知皇上要讓他們見什麼人。

“宣杜環等四人上殿。”

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35章 利與情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39章 綁佳人(下)第25章 賭意氣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87章 長孫家(上)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195章 飛奴客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179章 磨刀(上)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6章 林芝堂(上)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58章 小酒肆第24章 同船渡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50章 鳳翔行第22章 離別日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98章 崔計裴謀第97章 翠雲居第60章 殘月如血第73章 爭兵權(二)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5章 張家主第150章 談判(上)第7章 初建戰功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76章 返長安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352章 兵分兩路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26章 仗刀行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195章 飛奴客第45章 年夜飯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19章 瘋狂的代價.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320章 葛邏祿人(四)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86章 置新宅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柳條箱第239章 三方角力
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35章 利與情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153 章 重返長安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39章 綁佳人(下)第25章 賭意氣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87章 長孫家(上)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256章 鳳翔之變(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202章 得隴望蜀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195章 飛奴客第283章 各逞心機(中)第179章 磨刀(上)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93章 真相如何第269章 風雨將至(下)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6章 林芝堂(上)第347章 渤海求助(下)第58章 小酒肆第24章 同船渡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330章 安西戰略(二十)第50章 鳳翔行第22章 離別日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98章 崔計裴謀第97章 翠雲居第60章 殘月如血第73章 爭兵權(二)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275章 兩支奇軍(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5章 張家主第150章 談判(上)第7章 初建戰功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76章 返長安第294章 風起星星峽第352章 兵分兩路第189章 朱泚造反第26章 仗刀行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195章 飛奴客第45章 年夜飯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19章 瘋狂的代價.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320章 葛邏祿人(四)第270章 風雨驟起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86章 置新宅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柳條箱第239章 三方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