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

崇禎二年年底的後金第一次破關入侵,崇禎發出勤王令,有不少的軍隊本來就沒糧餉,怎麼可能甘心去送死,所以,大部分半途就叛亂,成了明末起義的中堅力量。

大明的崛墓人李自成,也正是在崇禎二年部隊赴京城之中,跟着大夥一塊叛亂的。

明朝天啓年間,陝北地區災荒連年,官府糧差分文不減。李家生活非常困難,李自成小時候曾被舍入寺廟當小和尚,名黃來僧,並給本邑姬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幾歲喪母,不久父親又去世。二十一歲那年(天啓七年),無依無靠的他應募到銀川驛站當一名驛卒。

崇禎元年(1628年)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 ,他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年底,李自成殺死債主艾詔。接着,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人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李自成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

李自成因能力出衆,很快被提升爲軍中的把總。

崇禎二年(1629年)冬,後金大舉南下,京師吃緊。爲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調四方軍隊赴北京防守。李自成所在部隊隨參將王國向京師進發,途經金縣(今甘肅榆中),兵士們要求發餉,參將王國卻剋扣不發。於是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被殺,士兵發動了兵變。

兵變之後,除侄兒李過,跟在李自成身邊的還有兩百多人,這些人都願意跟着李自成。

“叔,我們去哪?是不是佔一座山當山大王?”李過問道。

“沒出息,當山大王與當猴子有什麼區別。我想好了,投義軍去。當年陳勝王曾喊過‘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我相信,我們也能闖出一個前途的。”李自成胸有成竹地說道。

李過和其他人都信服地點頭,無論李自成去哪,他們都願意跟着。

經過一番考慮,李自成帶着身邊的兩百多人,加入最近的王左掛這一支義軍。

王左掛這一支義軍雖然號稱萬人,其實人數只有三千多人,而王左掛核心的兵力不過三百。對於李自成的加入,王左掛既歡迎又有些擔心,因爲李自成身邊的兩百多人都是軍士出身,實力不比自己的三百人馬差。

王左掛與李自成幾次交談,得知李自成是殺官造反,是鐵了心要滅了大明朱氏江山,這造成他與李自成不能一心。因爲王左掛自造反以來,心中想的就是等朝廷的招降,自己能當大官。

雖然與李自成不是一路的,可王左掛並沒有說出來,仍是將李自成留在自己身邊。

三個月的時間,王左掛在破了幾個小鎮之後,還真等到了機會,三邊總督楊鶴向他發出招降。王左掛立馬就降了。

王左掛能降,可李自成不能降,在王左掛降後,李自成帶着這一支義軍,繼續他的造反之路,而此時他身邊不僅僅是兩百人,核心人員達到四百多人,這些都是他的老底。

王左掛降完之後才發現,朝廷基本是把他當閒人養了起來,而且還不給錢,所以,他又叛了,可後來被洪承疇誅殺。

在王左掛降朝廷之後,李自成帶着人馬轉投奔張存孟(不沾泥)。

不沾泥這一支隊伍規模更大,人數達到六千多人,有名的首領就有雙翅虎,紫金龍等。

對於李自成的到來,不沾泥當然非常歡迎。李自成身邊只有區區四百多人,並不在不沾泥的眼裡。

崇禎四年四月,不沾泥戰敗之後降朝廷,李自成再一次單獨作戰,而此時,他身邊跟着的着達到八百,最重要的是,這八百人中,有三百騎兵。

李自成最重視騎兵,每次破城分贓,他都只選馬匹,對金銀女人全都不在意。因爲他深知,在這個亂世,實力纔是最根本的,而騎兵則是實力的基礎。

崇禎三年,於陝西省定邊縣郝灘鄉劉渠村人張獻忠聚集十八寨農民組織了一支隊伍響應王嘉胤等暴動,自號“八大王”。

張獻忠年少時曾讀書,後參軍,當過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職,便至延綏鎮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觀其狀貌奇異,爲之求情於總兵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他回到家鄉之後,揭竿起義。

張獻忠身長瘦而面微黃,須一尺六寸,僄勁果俠,軍中稱爲‘黃虎’。

起義之後,張獻忠帶隊伍加入王嘉胤的義軍,王嘉胤對張獻忠很看重,讓他自領一軍,自成一營。

張獻忠武力過人,謀略也不差,幾次戰鬥之後,他所率的營,成爲王嘉胤義軍中最強的一營。

崇禎元年,陝西安塞人高迎祥率衆起義。他曾以販馬爲業,善騎射,膂力過人。上陣時白袍白巾,身先士卒,自號‘闖王’。

高迎祥爲人仁義,對手下親如兄弟,很快就聚集幾千人,成了衆多義軍中實力較強的一支。

面對蜂擁而起的民變,大明命令三邊總督楊鶴負責鎮壓,朝廷卻給出“剿撫兼施、以撫爲主”的方針。多數義軍首領都知道朝廷以撫爲主的方針,所以,多是降後又叛。

崇禎四年,朝廷看到民變越剿越多,他們當然不承認自己當初方針的錯誤,而是讓楊鶴背鍋,卻換上一個更鐵血的人,延綏巡撫洪承疇。

崇禎四年(1631年),三邊總督楊鶴因鎮壓民變不力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

洪承疇曾給楊鶴打下手,可他從來都反對‘以撫爲主’的方針,他認爲只有‘全力清剿’,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洪承疇上任之後,開始對各支義軍開展圍殺,不招降,不納降。

面對洪承疇的強硬態度,各支義軍都覺得有必要聯合起來,大家都知道合在一起力量才足夠強大。

各支義軍之中王嘉胤的威望最高,崇禎四年四月,王嘉胤向各義軍發出集結令,秘密聯繫各義軍會聚于山西。

可是崇禎四年六月,王嘉胤爲叛徒所害,王自用被推爲這一支的首領。

義軍會聚于山西,推王自用爲盟主,定出三十六營,比較有名的營頭首領有:老回回、八金剛、掃地王、射塌天及高迎祥、張獻忠等。

三十六營總人馬接近二十萬,在義軍聯盟之後,洪承疇就感覺到了壓力,他再也不能只憑兩千兵馬,就將一支義軍全部吃掉。

西北動亂,可江南仍是一片歌舞昇平。

崇禎四年三月,唐峰從豪鏡出發,回到家鄉浙江寧波府象山縣大徐鎮唐家村,這是他離開這裡十年之後,再次回到這裡。他帶着母親唐張氏、妻子茱莉、兒子唐瑜一起回家,身邊還跟着十幾名孔武有力的護衛,算是衣錦還鄉。

唐峰這次是回來掃墓的,同時也是讓第一次回鄉的妻子和兒子給祖宗上一柱香。

唐家村有一半的人都已經遷到榆林港,但還有一半留在這裡,多數人還是捨不得祖上留下的田地。

唐家村的人都知道唐峰發了財,也當了官。但具體唐峰到底有多少身家,他做了多大的官,大家都不太清楚。

這一次唐峰迴來,就被大家圍着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唐家村雖然是小村,可也經常有人到寧波府去,大明如今天的狀況,成年的男人都是清楚的,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後金是否繼續南下,這裡是否安全。

唐峰對大家的回答是,這裡肯定不安全,要儘快遷走。

唐峰再次離開唐家村的時候,唐家村這一次幾乎全村遷空,只留幾個看守祠堂的人。

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十二章 第一房小妾,馮雲第八章 三年目標第五章 蝴蝶翅膀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奪海上霸權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西班牙方陣第一百零四章 士兵王鐵蛋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唐家軍出擊第三十一章 己巳之變第七十八章 鄭家父子第五章 蝴蝶翅膀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七十五章 大順覆沒第五十六章 西北戰況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一百零六章 唐家的反轉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奪海上霸權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七十一章 兄弟團聚第七十一章 兄弟團聚第八十章 身價百倍第七十五章 大順覆沒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五十八章 救下盧象升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九十九章 公務員考試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六十三章 秦淮八豔第十四章 哥的魅力無限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八十四章 兵圍兗州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一百零一章 期待坦克問世第八十六章 海龍王之戰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十一章 超級猛人,鄭一官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三十八章 龍場決戰第二十九章 毛文龍被斬第七十七章 三王並封第十六章 螞蟻般的海盜第一百零一章 期待坦克問世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五十章 盧象升與車廂峽第六十六章 納第二房小妾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九章 黑夜殺機第二十章 水泥與爵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八十一章 拐帶皇子和公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與大清結盟第七十四章 唐家軍出擊第九十五章 大華錢莊第四十八章 炮營與海軍第九十九章 公務員考試第八十七章 離開寧遠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七十七章 三王並封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一百章 清官與好官第五十七章 清軍第四次入侵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六十一章 孫承宗在榆林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海南第九十五章 大華錢莊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與唐家的炮戰第二十四章 天啓七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第十三章 歐洲美女,茱莉第十六章 螞蟻般的海盜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六十五章 這是我的城第八十章 身價百倍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設第十八章 首登馬尼拉第三十九章 西班牙方陣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十九章 岷江口炮戰第四十章 劉香偷襲
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十二章 第一房小妾,馮雲第八章 三年目標第五章 蝴蝶翅膀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奪海上霸權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西班牙方陣第一百零四章 士兵王鐵蛋第二十五章 九千歲的末日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唐家軍出擊第三十一章 己巳之變第七十八章 鄭家父子第五章 蝴蝶翅膀第四十三章 登萊兵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七十五章 大順覆沒第五十六章 西北戰況第三十四章 美女救英雄第三章 製紙秘法第一百零六章 唐家的反轉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奪海上霸權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北分治第七十三章 連失三城第七十一章 兄弟團聚第七十一章 兄弟團聚第八十章 身價百倍第七十五章 大順覆沒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二十二章 榆林港的崛起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五十八章 救下盧象升第九十四章 京營挑兵第九十九章 公務員考試第六十八章 徵南伯第六十三章 秦淮八豔第十四章 哥的魅力無限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八十四章 兵圍兗州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一百零一章 期待坦克問世第八十六章 海龍王之戰第六章 安全火柴第十一章 超級猛人,鄭一官第九十章 最原始的航母第三十八章 龍場決戰第二十九章 毛文龍被斬第七十七章 三王並封第十六章 螞蟻般的海盜第一百零一章 期待坦克問世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語錄》第八十三章 爲何是福臨第四十六章 張壯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五十章 盧象升與車廂峽第六十六章 納第二房小妾第一百零八章 剩下最後一門火炮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九章 黑夜殺機第二十章 水泥與爵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收縮第八十一章 拐帶皇子和公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明與大清結盟第七十四章 唐家軍出擊第九十五章 大華錢莊第四十八章 炮營與海軍第九十九章 公務員考試第八十七章 離開寧遠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明滅亡第七十七章 三王並封第二十七章 黎族人來襲第一百章 清官與好官第五十七章 清軍第四次入侵第五十一章 對上李自成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六十一章 孫承宗在榆林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海南第九十五章 大華錢莊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與唐家的炮戰第二十四章 天啓七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七豔齊聚第七十九章 皇家家宴第三十六章 亂世出英豪第十三章 歐洲美女,茱莉第十六章 螞蟻般的海盜第八十八章 成都突圍第六十五章 這是我的城第八十章 身價百倍第四十五章 陝甘初戰第八十二章 海南大建設第十八章 首登馬尼拉第三十九章 西班牙方陣第七十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十九章 岷江口炮戰第四十章 劉香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