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解釋

“齊王陳越?”李過試探着問道。

陳越微微一笑:“正是本王,對面可是大順權將軍李過當面?”

李過點頭:“正是,多謝齊王稱呼在下大順權將軍而不是順賊。”

陳越笑道:“令叔李自成也是一代梟雄,若不是運氣不佳,說不定能夠取代大明也爲未可知。爾等雖然是大明叛逆,既然已經開國稱帝,自當給予一些尊重。所謂叛逆流賊,所謂官軍,只不過勝王敗寇罷了。”

李過讚道:“齊王胸襟開闊,不愧是能夠爲大明力挽狂瀾驅逐滿躂的英雄!”

對順軍諸將,陳越事實上一直很是讚賞,並沒有後世網上對農民軍動輒稱呼流賊那種態度。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明末之時百姓們卻是活不下去,鋌而走險起來造反也是理所當然。

很多人把對農民軍動輒辱罵污衊,說他們是禍害的根源,走到哪裡就禍害到哪裡,純屬站着說話不腰疼不腰疼。說這話的人先自己餓上一星期,再來談談極端飢餓之後會有什麼感覺。

很多時候並不是百姓要造反,而是政府不作爲,大明政府要是做得好,百姓們要是能吃飽飯,又會有多少人願意造反?畢竟野心家只是少數。

想當年李自成不過是驛站馬伕,李過也只是種地的農夫,哪裡又有推翻大明取而代之的心思,若不是崇禎裁撤天下驛站使得李自成失業,若不是連年大災之下苛捐雜稅還是不斷,又會有多少百姓願意鋌而走險?

所以,陳越一直對農民軍抱着理解的態度,當然這種態度也不妨礙他對農民軍舉起屠刀,畢竟很多時候是屁股決定腦袋。

而現在,在對農民軍終於取得絕對優勢,在有把握掌控整個天下局勢之時,陳越不介意發一發善心,釋放一下自己的善意。

而李過,自從隨着叔父李自成造反以來,早把官軍當做死敵。不過官軍是死敵,擊敗順軍直接導致順國敗亡的滿躂更是生死仇寇,所以陳越滅殺數十萬滿人的作爲,也等於間接爲順軍報了仇。所以對陳越驅逐滿躂,李過也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雙方雖然敵對,卻惺惺相惜,便是陳越和李過現在的情形。

寒暄過後,李過便問起陳越約見的意圖。

“齊王,你要見我有什麼事便直說吧。”李過爽直的道。陝北的漢子,不喜歡兜圈子。

陳越笑容斂去,神色嚴肅了起來:“權將軍,雖然陳越對令叔侄很是敬仰,但現在你我雙方還是敵對。

眼下貴軍雖然佔據了陝西全境,兵力也發展到了數十萬人。不過現在的情形權將軍你也清楚。驅逐滿躂之後,大明接下來必然要對付順軍還有佔據四川的西軍,以消弭戰亂,使得天下重現和平。

順軍也算兵強馬壯,但權將軍你心中也清楚,絕對無法和我擊敗滿躂八旗兵的數十萬北伐軍相比。

所以,接下來的戰鬥,貴軍的結果可想而知。

權將軍,事已至此,難道你不爲貴屬下幾十萬士兵和家屬想一想嗎?”

李過冷笑了起來:“齊王,我承認你的屬下戰力強過我軍。但我軍雖然有小敗,卻實力無損,現在還有潼關和黃河天險可守。而明朝情形恐怕也不如你說的那麼好吧?據我所知,艾能奇所部西軍現在正在福建浙江攻城略地,兵威直逼南京。齊王,現在你不急着回南京勤王,還有時間和我軍作戰,難道你就不怕你的皇帝老子責怪於你?還是你真的像傳聞那樣有取大明而代之的野心?”

陳越笑道:“權將軍果然消息靈通,不過你的消息也只是道聽途說罷了,根本不瞭解真相。”

“哦?願聞其詳。”李過冷笑道。

陳越微微沉吟,感覺和李過說了也無所謂,雖然雙方分屬兩個陣營,但李過和大明朝廷根本無關,現在大勢已定,便是讓李過知道自己的圖謀也是無所謂。而且要想勸動李過,也不能不把情況和他說清楚。

於是,陳越便把艾能奇叛軍的真相摘要對李過說了。

“現在陛下已經妥協,封公主爲皇太女,召我帶兵回京之後爲我和公主完婚。現在可以說整個大明都在我的控制中,不過考慮到你們順軍始終是個威脅,我打算解決此事以後再還京。”陳越末了道。

聽着陳越講述大明朝廷發生的驚濤駭浪的事情,直使得李過眼睛越睜越大,簡直歎爲觀止。明朝內部鬥爭之劇烈,簡直超乎他的想象。

“天下都傳聞齊王你是大明的忠臣,沒想到竟然也能做出這等謀逆的事情,真是讓人意想不到。”最後,李過只能嘆道。

李過自己便是明朝的反賊,所以對陳越反抗明朝皇帝的事情也沒有什麼逆反心理,而且在李過的意識中,他和叔叔李自成之所以會鋌而走險造反,完全是被大明皇帝和官府逼得。而陳越能夠反抗明朝皇帝,讓他心中隱約生出認同感。

“所以,這麼說齊王你準備取代大明自立爲帝了嗎?所以纔想來勸我們投靠你的新朝?”李過目光炯炯看着陳越。

“自立爲帝?”陳越微微一笑:“我對當皇帝沒有什麼興趣。”

見李過一臉不相信的樣子,陳越不得不解釋:“真的,你沒見過皇帝,不知道皇帝過得是什麼日子。

一輩子呆在紫禁城中,雖然錦衣玉食,其實沒有多少自由。雖然富有四海,可國庫時常一貧如洗,日子過得連很多士紳都不如?

黃河發水,陝西乾旱,河北地震,流賊叛亂,外敵入侵,事事都要操心。

整天和一幫大臣們都心眼,深怕被人坑了,這種日子一般人難以想象。”

這是陳越發自內心的感覺,李過卻只是搖頭不信。這天下哪有人不想當皇帝的,不想當皇帝,你搞出那麼多事情做什麼?李過在心中暗暗道。

“總之,皇帝並不是一個什麼好勾當。我逼迫陛下不是爲了當皇帝,而是爲了這整個天下。”見李過一臉的不信,陳越最後只能勉強道。

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322章 南京攻略(3)第787章 消除鄭家之隱患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四章 打虎不死反被噬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907章 佈局(上)第557章 準第一百一十三章 吹牛逼吹大發了!強推感言第192章 青石口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四十八章 趕盡殺絕第274章 抉擇第956章 戰正酣第417章 異心第943章 走投無路的西軍第525章 蔣幹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292章 船隊南行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725章 絕望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583章 還有選擇嗎第905章 賣地籌餉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557章 準第361章 寇白門第七十一章 不可思議的任職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546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466章 接應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下可解決了難題第431章 劉能西行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863章 抵達金州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十四章 少年吳平第十五章 家丁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483章 定計第456章 撤退第334章 激戰第354章 陪未來岳丈吃飯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239章 坤興哭了第351章 起駕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621章 按計劃進行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203章 大雪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677章 攔截糧船第518章 援兵到第370章 離京前第193章 範天宇第237章 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614章 山東遷民第1000章 被迫
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322章 南京攻略(3)第787章 消除鄭家之隱患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四章 打虎不死反被噬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907章 佈局(上)第557章 準第一百一十三章 吹牛逼吹大發了!強推感言第192章 青石口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四十八章 趕盡殺絕第274章 抉擇第956章 戰正酣第417章 異心第943章 走投無路的西軍第525章 蔣幹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292章 船隊南行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725章 絕望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583章 還有選擇嗎第905章 賣地籌餉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557章 準第361章 寇白門第七十一章 不可思議的任職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546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466章 接應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下可解決了難題第431章 劉能西行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863章 抵達金州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十四章 少年吳平第十五章 家丁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483章 定計第456章 撤退第334章 激戰第354章 陪未來岳丈吃飯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239章 坤興哭了第351章 起駕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621章 按計劃進行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203章 大雪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677章 攔截糧船第518章 援兵到第370章 離京前第193章 範天宇第237章 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614章 山東遷民第1000章 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