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另有看法

歷代皇帝叫天子,是上天之子龍的化身,是代天之名統治世間的,又叫真龍天子。

所以只有皇帝的旗號爲龍,只有皇帝有資格穿龍袍。

大明以火德而興,火龍正是大明圖騰信仰。

朱由校不是龍吟計劃知情者,他是被這件事驚到了,也像正常人的反應一樣不信,但聽聞有數十萬軍民看見,他驚疑不定,火龍現世,還有這操作?皇帝就是真龍天子,別人信這一套,但是他自己知道,這是一個屁話。

什麼真龍天子!還不是一樣的人,一樣的吃飯睡覺拉屎,能當上皇帝,只因爲生在皇家,如果是天子,父皇爲什麼當皇帝才二十九天就死了?蒙古人皇帝是不是天子?宋徽宗和宋欽宗是不是天子!但誰人家的真龍天子會這麼受人折辱?

別人信這一套,他心裡倍兒明,忽悠得了別人,可是忽悠不了他。

歷史上有過幾位據說是真龍天子的皇帝,漢高祖劉邦母親夢見與神相遇,天上電閃雷鳴,有蛟龍在天上,遂有孕,生下劉邦。《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劉邦左腿上有72顆黑痣,《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朱由校在書上看到此處,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只怕是病變了,得醜成什麼樣子?

又有隋文帝楊堅,楊堅出生時紫氣充滿院子,出生後頭上長角,身上長鱗,手心上寫個“王”字。

《隋書·高祖本紀》:“皇妣呂氏,以大統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有尼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尼將高祖舍於別館,躬自撫養。

皇妣嘗抱高祖,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皇妣大駭,墜高祖於地。尼自外入見曰:已驚我兒,致令晚得天下。爲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出生時有兩條龍在門外遊戲,三天後才離開。《舊唐書·太宗本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順聖皇后竇氏。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於武功之別館。時有二龍戲於館門之外,三日而去。”

有兩條龍在門口,這蛋扯的,偏生更詭異的是,門口有兩條龍,卻沒有什麼人看見,這是隴氏李家呀?五宗七姓中的李家呀!

這些正史上言之鑿鑿的事,朱由校敢與他們賭剁屌,這是他們得勢之後神化自己而說的,反正看見的人不多,他們又是皇帝,怎麼說都行啦!除非史書上有寫明,他們是不吃飯睡覺拉屎,他這便信了,要不然還是凡人一個。

朱由校道:“火龍現世!這是米提督整出來的好事吧?”

魏忠賢心裡道:“皇上聖明!”他說道:“維新在南邊打仗呢?他還有三頭六臂不成?”

朱由校道:“還有他東廠和錦衣衛辦不成的事?”

魏忠賢道:“這火龍十餘丈,在天上飛,廠衛有這能耐,早就飛天了。”

朱由校看見魏忠賢言之鑿鑿,他一怔:“你真不是來開玩笑的?”

魏忠賢道:“奴婢有幾個腦袋,敢深夜來開皇上的玩笑?現在滿城的百姓都看見了,皇上呀!這可不是史書上那些神蹟,只有一兩個人看見,這是京城十幾萬百姓都看見了,現在滿城百姓都在議論紛紛。”

朱由校道:“這麼說,朕還真是真龍天子?”

魏忠賢道:“誰敢說不是,我請斬之。”

朱由校道:“此事過於離奇謊誕,待會上朝之後,再聽聽大夥怎麼說?”

今天早朝,像是過節一樣熱鬧,大臣們都滿臉喜色,都在不約而同討論火龍現世之事,朝拜之後,立即有欽天監上具奏本:“今早子時四刻,天文臺夜觀天相,發現城北火龍現世,繞城飛至南門,消失於夜空之中,神龍現世,大明當興,恭喜皇上,太平盛世將至!”

朱由校道:“竟然有此事?”

黃門郎道:“慶陵鎮守太監王好問、衛指揮謝爾雅、大匠黃守護有本奏,在子時一刻,慶陵……”

“北安門鎮守副將農文超有本奏,子時二刻神龍……。”

“南安門鎮守副將李方有本奏,子時三刻神龍現於南門附近……。”

東廠掌刑千戶李鐵也上報:“全城百姓在議論子時神龍現世之事,見者言之鑿鑿,不似有假!”

京兆尹李思恭也道:“京兆府也接到數十宗關於看見火龍現世的報告。”

朱由校道:“難道這是真的,葉先生,您乃飽學之士,對此有何見解?”

葉向高道:“神龍現世,只見於史書中的傳聞,莫不是一二人見之,但這一次萬人相見,衆目睽睽,不似有假,與史書上的傳聞,又有不同。”

劉一燝也道:“昨夜臣也被驚醒,然後翻閱了不少史書,確是如此,現在是滿城百姓看見,慶陵、北門、南門、欽天監都有人看見,絕無作虛假,神龍子時一刻出現在慶陵,這是說,神龍由是在慶陵出現的,此乃絕佳是祥瑞呀!皇上。”

“慶陵!”朱由校雞動了,墳山風火,誰人不信?那個皇帝死,不花上一二百萬兩銀子,將自已的陵墓搞得風光體面,另有,皇帝都是登基之後就大興土木搞陵墓的,他們就是怕後世子孫省錢,不肯認真搞,只有自己搞,才能給自己搞一個舒服的合適的,令自己滿意的陵墓,這事,歷代帝皇都不會假手於人,朱由校也信這一套,開始讓人覓一風水佳穴了。

祖墳冒青煙,這是了不得的大事,現在祖墳冒神龍,朕牛逼了去。

朱由校小心翼翼問葉向高:“慶陵有真龍,這是必然的,先帝就是真龍天子,但這真龍飛走,這是什麼意思,會不會是龍脈轉移了?”

大夥兒一驚,火龍現世,大明屬火得火德以興,這必是屬於大明的祥瑞無疑,大夥兒都高興,盛世將至,但皇帝這麼一解讀,火龍飛走了,這麼怎說?

皇帝這麼一說,大夥兒又愁上心頭了,這該如何是好呢?火龍由慶陵飛走,龍脈轉移,這理由好象也說得通,這麼一說,中和殿上頓時蒙上一陰影。

龍脈轉移,這可是天大的事,輕則遷都以就,重則國破家亡呀。

大夥兒這麼一想,問題就嚴重了,大家都臉色不自然,搞了半天,總不會是隔壁娶親--替人高興吧。

葉向高這個人,據說精通風水術數,他說道:“火龍出於慶陵,乃是源自祖陵,繞城而過,是爲守護,消失於夜空,定是得道迴天庭,只要在我大明之內,便是龍在大明,永保天下。”

朱由校卻是不爽,說道:“也有可能龍入他家。”這句話有些誅心了,不過這一話題確是皇家禁忌,龍之逆麟,觸之必死。

葉向高囁嚅道:“這?”

朱由校臉一沉,喝道:“東廠掌刑官何在?”

李鐵道:“臣在!”

朱由校道:“查,一查到底,火龍由何處而出?由何處而失。”

李鐵道:“喏!”

本來一件大喜事,讓皇帝這麼一解讀,確是另有他意,火龍在慶陵便可,緣何冒出,飛往別處?悲觀的想法是火龍不再庇佑朱家了,而是別尋他處,改歸他人家了。

許多大臣頓時有些不快和悻悻然,東廠緹騎一出,難道又要掀起一次腥風血雨不成?不少人爲之憂心。

滿城百姓爲之興奮,紛紛討論這一盛事,但是在皇城之中,他們卻是愁雲密佈。

皇帝呀!天威難測,他有了猜忌之心,誰也不好搞了,不釋君之疑,必招君之噬,伴君如伴虎,不是開玩笑的。

本來有許多官員,都寫好奏摺,上表具賀,但是都不敢交了,就怕觸了黴頭。

魏忠賢在汪文言耳邊低聲道:“會不會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汪文言道:“公公放心,自有後招,咱們忠於皇上,忠於大明,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魏忠賢道:“應該讓皇上知道,他有知情權,皇上知情,定會配合。”

汪文言道:“君無戲言,皇上不能說誑語,魏公公應該喝一杯濃茶,更大的場面,即將出現。”

魏忠賢道:“其實維新何必折騰這麼多花樣,好好的辦事,順其自然,自會有功勞。”

汪文言道:“大人對大明及皇帝陛下的忠誠自不待言,凡事但求利益最大化,大人深謀遠慮,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這等境界,絕班本官所能度猜。”

魏忠賢道:“這等事如同在火上跳舞,一個搞不好,就會完蛋。”

汪文言信心十足的說道:“大人己有萬全之策,不會有疏漏,公公就等看好戲吧?”

朱由校這麼一猜測,那是把別人搞得雞飛狗跳,大臣們人人自危,苦不堪言,就怕東廠將火頭扯到自己身上,這就慘了。

因爲這一攤子事,大臣們是無心政事,紛紛猜測這事的各種可能性。

這時錦衣衛急急來報:“中都八百里加急。”

第991章旁帝國時代第362章財政第724章縱橫捭闔第975章大勢所趨第9章各有所長第827章轟動天下第646章自投羅網第302章羞辱第658章政策打擊第249章真禁海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54章拿下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48章色膽包天第587章天下正中第178章形態意識第239章租界第805章公私分明第247章黑胡椒第860章招商引資第626章準備功夫第146章圖謀第294章分肥肉第145章政客第98章官場老手第468章拖時間第189章朝廷爭議第103章偷襲第270章逃命第464章遼東巡撫第941章重新奪回第230章朝儀下第477章駱氏家族第917章秘密潛入第135章搶奪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163章密謀第230章朝儀下第228章出頭第416章破敵第177章籌劃第651章獻城第698章崩潰在即第465章大軍雲集第322章權臣第325章反攻第291章威迫利誘第698章崩潰在即第276章調查方向第882章準備大戰第924章西南局面第190章道德君子第355章爭端第131章搶錢利器第273章災情慘重第687章婚禮第133章極品琉璃第702章遠航艦隊第970章擊潰大軍第192章蒐證第402章爭取第712章特效藥第709章滅國第920章父子相見第727章前線堡壘第795章宴會第33章救駕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21章悲喜劇第370章第203章各有所憂第633章意外決定第591章殺窗事發第950章奇襲重鎮第210章攻擊第210章攻擊第150章佞臣上位第857章新的危機第233章抵達第984章大明政策第831章攻防轉換第304章皇后人選第953章堅決抵抗第512章浮萍上第401覆雨翻雲第234章犟驢脾氣第300章是非成敗第29章宮變下第996章佈局美洲第649章形勢大好第90章追殺第975章和親之議第891章緊急應對第871章徵兵第708章破城第755章危機第815章拉人下水第747章轉變第989章扶持印奸無題
第991章旁帝國時代第362章財政第724章縱橫捭闔第975章大勢所趨第9章各有所長第827章轟動天下第646章自投羅網第302章羞辱第658章政策打擊第249章真禁海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54章拿下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48章色膽包天第587章天下正中第178章形態意識第239章租界第805章公私分明第247章黑胡椒第860章招商引資第626章準備功夫第146章圖謀第294章分肥肉第145章政客第98章官場老手第468章拖時間第189章朝廷爭議第103章偷襲第270章逃命第464章遼東巡撫第941章重新奪回第230章朝儀下第477章駱氏家族第917章秘密潛入第135章搶奪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163章密謀第230章朝儀下第228章出頭第416章破敵第177章籌劃第651章獻城第698章崩潰在即第465章大軍雲集第322章權臣第325章反攻第291章威迫利誘第698章崩潰在即第276章調查方向第882章準備大戰第924章西南局面第190章道德君子第355章爭端第131章搶錢利器第273章災情慘重第687章婚禮第133章極品琉璃第702章遠航艦隊第970章擊潰大軍第192章蒐證第402章爭取第712章特效藥第709章滅國第920章父子相見第727章前線堡壘第795章宴會第33章救駕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21章悲喜劇第370章第203章各有所憂第633章意外決定第591章殺窗事發第950章奇襲重鎮第210章攻擊第210章攻擊第150章佞臣上位第857章新的危機第233章抵達第984章大明政策第831章攻防轉換第304章皇后人選第953章堅決抵抗第512章浮萍上第401覆雨翻雲第234章犟驢脾氣第300章是非成敗第29章宮變下第996章佈局美洲第649章形勢大好第90章追殺第975章和親之議第891章緊急應對第871章徵兵第708章破城第755章危機第815章拉人下水第747章轉變第989章扶持印奸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