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前朝秘聞

朱棣表面相信朱允炆死了,這是因爲只有朱允死了,他纔可以合法的登上皇位,但並不意味着他相信朱允炆己死,他暗地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爲了追殺建文帝。

朱棣繼承了老爹的多疑性格,對於人們傳說的朱允炆出逃十分上心,害怕這個侄子將來積蓄力量又翻了自己的天或是自己子孫的天下,於是從他上位後就開始派人尋找朱允炆下落,而關於朱允炆的下落,有這樣兩個說法,一是在皇宮的大火中喪生,那場大火就是他自己點的。

當年朱棣到達南京金川門,當他進入皇宮中時,這裡已經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消失在此,甚至連他手中的玉璽也不見蹤影,在正史中,建文帝就是葬身火海,而在朱棣上位後按照皇帝的待遇將自己這個侄子厚葬。

在朱棣與朝鮮王國的文書中,朱棣說自己侄子是在奸臣的威逼下放火自殺的,但是在皇宮大火熄滅後,這裡只有馬皇后和朱文奎二人的屍體,再沒有找到第三個皇家人員,當年朱棣爲了讓天下的人相信自己侄子已經死了,曾親自寫過一篇祭文,但是將他埋在了哪,大概只有朱棣知道了。

這個墓只是一個衣冠冢,朱棣心中是清楚地,所以他沒有公佈地點,在他登基後不止一次派人前往各地區探查,不管有打着官方旗號的,就像是鄭和,也有很多他私下派出去的民間搜查隊,甚至每個錦衣衛所都有尋找的責任在身上,他甚至還下令整合天下的寺院和道觀,爲的就是了解每一個他認爲可能是朱允炆的人,光是宗教人口整合就花了他20年時間。

據傳他任命了胡瀅去尋找建文帝,胡濙爲建文二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永樂元年遷戶科都給事中。建文帝生死不明,一說削髮爲僧外逃,朱棣派遣胡濙四處訪查建文帝的下落,以行醫名義進行私訪,永樂十四年乃還。

永樂十六年六月,成祖又遣禮部左侍郎胡濙巡江浙,臨行前,皇帝告訴他:“人言東宮多失德”,胡濙暗中調查結果認爲並無此事,“以皇太子誠敬曉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

永樂二十一年,胡濙似乎已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史載:“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從正史上來說,朱棣應該是知道了朱允炆下落,此時他己坐穩皇位,朱允炆又不具威脅,所以命人監視居住,畢竟是皇室一脈,所以饒其一命。

但從皇室秘檔來說,建文帝下落另有說法,米柱身爲東廠、錦衣衛提督,有權限調閱和知道許多事情,所以對於這秘聞也聽到一些風聲。

現在據他推測,這駱思恭居然是皇室指定的監視人員,難怪他們駱家三代,可以擔任指揮使一職,掌錦衣衛五十年,原來人家是高級看護人呢?

米柱覺得這幫人另有所圖,捧高級看護人是假,分他的權是真,掌管東廠和錦衣衛,米柱的勢力擴張得極快,其它的人忌憚不己,這事不能再拖了。

米柱離開軍機處,立即去找魏忠賢,說起了此事,魏忠賢完全當米柱是心腹,自己人,他爲之大怒,喝道:“無恥!把手伸到內廷來了!”

王體乾也有一種領地受到侵犯的感覺,他不悅道:“這隻怕是軍機處緩和與內閣關係的手段。”

有機構就有權鬥,軍機處的出現,等於把內閣的軍事大權分走,這是真正的大頭,權力的核心,內閣不着急,不眼紅纔怪。

但軍機處有內廷、兵部、戶部的支持,強力部門都在一塊兒了,他們不走內閣的路子,加上皇帝陛下也喜歡呆在軍機處,確是讓內閣十分尷尬,所以他麼給了軍機處幾位大佬非常大的壓力,有鑑於此,孫承宗拋出這位子討好內閣,也不道什麼稀奇事。

一個東廠己是厲害,東廠加錦衣衛,這太令人恐懼了,不應該出現這等權臣。

朝廷運營下去的基本是平衡,然後皇帝居中調度。

魏忠賢道:“王公!這是咱們內廷的事,輪不到內閣的人插手,錦衣衛不聽話,咱們的聲音傳不出宮牆之外。”

米柱道:“就是這個理。”

王體乾道:“着!咱們去面聖,把這件事定下來,省得有人老是掂記着。”

他們三人進宮,求見皇帝。

朱由校正在批閱奏章,他十分高興,說道:“朕想出了自家的涮鍋套餐,維新須得留下來嚐嚐。”

米柱笑道:“好呀!微臣今日前來,是爲錦衣衛指揮使人選的事,這位子極其重要,不宜懸空過久。”

朱由校道:“正好,這裡有內閣的幾份票擬,他們是推薦前指揮使駱思恭再度出讓此職。”

米柱道:“大不妥,錦衣衛在駱某掌管之下,在朝鮮戰爭期間表現良好,但是在後來的十幾年,只能是以庸碌無爲而說,當年他就是以尸位素餐,庸碌無爲而去職的。”

魏忠賢道:“咱內廷有三個合適人選,許顯純,打開白城城市,引大軍入城,擒林丹汗,拿傳國玉璽;曹隨,十八金剛砥礪出京華,一劍能擋百萬師;李旦,縱橫海上,他的艦隊運回了海量的糧食,現今糧食年年減產還可以令物價穩定,李同知居功至偉。”魏忠賢笑道:“每一位都是人中俊傑,不可多得之才,實在是難以取捨。”

朱由校道:“這裡有一份奏章,內閣推薦駱思恭,其實是另有意。”

王體乾接過密摺,看了一次,他微微動容。

壬午年靖難之役中,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開金川門迎接燕王朱棣,朱棣攻入南京紫禁城內,建文帝朱允炆帶着大兒子朱文奎出逃,同年九月到達廣西柳州,得到柳州武德將軍楊祿安庇護,隨後楊祿安被新皇帝朱棣解職。

楊祿安帶着建文帝去永州找其江西老鄉、永州武德將軍王友慶。王友慶將建文帝暫時安置在永州城西郊的三丘田,楊、王、建文帝三人一起商量接下來的藏身處。建文帝說他有奶媽在寧遠農村,即新田縣金盆圩鄉駱銘孫村。王友慶在永州爲官多年,熟悉當地情況,認爲那裡地處偏遠、地廣人稀,適合躲藏。於是他們三人去了駱銘孫村。

駱氏家族因爲和明朝皇室的關係,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非常富裕。駱銘孫村的鄧氏接待了建文帝一行,由於鄧氏和建文帝的關係,怕招人耳目,於是議定建文帝及其隨從先去當和尚隱藏一段時間。

於是建文帝在洞心村建了龍池寺,帶着朱文奎入寺當了和尚,成了龍池寺主持。其隨從則在龍池寺附近建了景仙寺、三教寺等15座寺廟,以當和尚或道士爲名隱跡當地。建文帝爲這些寺廟、道觀的實際管理者或召集人,和隨從以師徒相稱,有鐵峰、西湖、淨濟、善堅等5個名號。

爲了引開外人的注意力,鄧氏和小兒子駱婆保遷往鄧氏孃家廈源村,並在村後建永安堡,供建文帝躲藏和居住。爲了營造更隱秘的藏身處,也爲建文帝還俗後準備,駱家把大觀堡一帶的田產地產給了建文帝,楊祿安、王友慶就着以前的蕩寇將軍壘重建大觀堡,並在山下安家營造城堡。

這是說當年建文帝其實是逃至了偏遠的永州新田了。

另有說法,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的太子長孫“歲無疾而終。太祖問方士,方土說,如再得一男,必獨乳奶婦哺乳之,方得太平。太祖遣官吏四處尋訪,等尋到駱銘孫村時,果有一獨乳婦人,名爲三姑,又剛生駱姓一小兒叫駱寄保。官吏便帶其與駱寄保一起到京,與新生皇太孫一併哺之。這個皇太孫就是後爲建文帝的朱允炆,皇帝感謝三姑的哺育之恩,封三姑爲一品夫人……。

朱由校道:“奏摺上有一份乃駱氏族譜,以誠公(駱寄保之父),生於元至正九年己丑四月二十日戊時,明洪武戊申任指揮千戶侯,隨徵明太祖戰陣而亡;妣鄧氏(駱寄保之母),生於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十二月十四日已時,歿於宣德三年戊申二月初二曰,卜葬地名看牛嶺坤山艮,生二子,長子寄保,次子婆保;寄保公,邑武生,成祖時召募鄉勇掃蕩元氛,以軍功賜爵千戶侯,卜居京都順天府瓦窯頭,遺蹟具在駱銘孫村譜內;婆保公(駱寄保弟弟),生於洪武六年,歿於大明正統五年,卜葬地名蔥頭洞,從歷史時間、歷史空間和社會條件三個方面來看,鄧氏撫養過建文帝的傳說,並非無稽之談,駱氏三代守護建文帝,也是不易。“

明面上來說,朱棣是靖難不是造反,朱允炆死了,他才迫不得己當皇帝,所以,這皇位原本應該是建文一系的,駱氏侍俸先帝多年,有功有勞。

第330章遼北風雲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35章爲難第350章百年大計第425章曹隨歸來第765章新發現第704章獨立政體第736章突襲第840章利益使然第119章明君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552章謠言第219章番薯第869章交易第337章捷報第389章開打第332章敵情不明第987章窮途末路第624章南洋號第438章壓力第65章報應第229章朝儀上第840章利益使然第706章椰城生活第503章新戰法第133章極品琉璃第746章第619章變亂第75章不俗亮相第255章新朝大事第827章轟動天下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326章未來構想無題第839章還債方式第253章春第228章出頭第946章大局爲重第625章鄭和海圖第858章償還第401覆雨翻雲第402章爭取第621章新家坡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220小冰河期第876章李旦中風第619章變亂第717章靈魂第507章換將第190章道德君子第679章驢踢腦袋第674章洗劫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979章昏招連出第717章靈魂第791章籌備建國第138章處治第52章不靠譜第987章窮途末路第823章突圍第977章地區霸權第79章頂級殺手第284章選秀無題第409章新計劃第770章君臣相得第123章東廠大神第44章冷酷無情第547章遊說第229章朝儀上第15章冰鑑第946章大局爲重第450章攻擊靶子第616章改變格局第657章勢力範圍第748章合作第147章納妾第357章意氣相投第177章籌劃第932章佯攻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76章經略遼東第810章暗箭傷人第979章昏招連出第423章威震天下第162章搶先告狀第319章快速反應第614章勝利第821章引蛇出洞第649章形勢大好第442章豐收之時第687章婚禮第677章政治聯姻第992章相互扯皮第111章慘烈之烈第507章換將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131章搶錢利器第638章勢成第144章老臣
第330章遼北風雲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35章爲難第350章百年大計第425章曹隨歸來第765章新發現第704章獨立政體第736章突襲第840章利益使然第119章明君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552章謠言第219章番薯第869章交易第337章捷報第389章開打第332章敵情不明第987章窮途末路第624章南洋號第438章壓力第65章報應第229章朝儀上第840章利益使然第706章椰城生活第503章新戰法第133章極品琉璃第746章第619章變亂第75章不俗亮相第255章新朝大事第827章轟動天下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326章未來構想無題第839章還債方式第253章春第228章出頭第946章大局爲重第625章鄭和海圖第858章償還第401覆雨翻雲第402章爭取第621章新家坡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220小冰河期第876章李旦中風第619章變亂第717章靈魂第507章換將第190章道德君子第679章驢踢腦袋第674章洗劫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979章昏招連出第717章靈魂第791章籌備建國第138章處治第52章不靠譜第987章窮途末路第823章突圍第977章地區霸權第79章頂級殺手第284章選秀無題第409章新計劃第770章君臣相得第123章東廠大神第44章冷酷無情第547章遊說第229章朝儀上第15章冰鑑第946章大局爲重第450章攻擊靶子第616章改變格局第657章勢力範圍第748章合作第147章納妾第357章意氣相投第177章籌劃第932章佯攻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76章經略遼東第810章暗箭傷人第979章昏招連出第423章威震天下第162章搶先告狀第319章快速反應第614章勝利第821章引蛇出洞第649章形勢大好第442章豐收之時第687章婚禮第677章政治聯姻第992章相互扯皮第111章慘烈之烈第507章換將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131章搶錢利器第638章勢成第144章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