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改變策略

馬裡卓圖毫不遲疑,馬上和吳克善推舉卜力兔臺吉爲阿拉坦汗,意爲黃金家族可汗,他們殺白馬爲盟,祭拜長生天。

第一任阿拉坦汗孛兒只斤.格根是大元汗(達延汗)之孫,兀良哈萬戶偏處北方,每於蒙古南下進攻明朝邊境時,兀良哈就乘機在後方襲擾其他蒙古萬戶,因此,成爲其他萬戶的征討對象。

格根與其兄麥力艮濟農擊潰兀良哈,將其併入其他五萬戶中。蒙古大汗博迪汗封他爲索多汗(此爲護衛汗庭的小汗之意,與蒙古大汗有原則性的區別),這是格根爲阿拉坦稱汗之始。

只是他們家族到了卜力兔這一代,衰弱得很,還分爲東西土默特,再也無能得阿拉坦汗之稱。

卜力兔道:“馬裡卓圖,你爲什麼肯這麼做?”

馬裡卓圖道:“現在已到了最危險的時侯,我們不是爲了爭奪草場和牛羊,而是爲了生存而戰,不奮起而戰,咱們只能退往漠北了,像突厥人一樣,消失在這片土地上,或者被明人殺盡,然後被別的部落同化,幾十年之後,再無蒙古人,蒙古只是一個傳說。”

吳克善也道:“明人趕咱們祖先出中原後,一直窮追不捨,趕盡殺絕,沒有土木堡之捷,就沒有其後的二百年的太平,現在明人居然敢深入草原打仗,打破了二百年太平格局,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阿拉坦汗卜力兔道:“現在咱們該怎麼辦?糧草還有多少。”

馬裡卓圖道:“咱們糧草夠用。”

大夥兒都沉默了,糧草夠,是少了十萬張吃飯的口,以前他們與衛特拉聯盟打個你死我活,現在他們當着麪糰滅,又生起狐死兔悲之感,這是脣寒齒亡呀!

現在衛特拉部滅亡了,他們直接面對大明軍的兵鋒了,明軍挾空前大勝之威,居然出城挑戰,將他們逼退得出五十里之外。

卜力兔道:“現在應該攻擊明軍那一處,東移至科爾沁,圍攻賀世賢部?”

馬裡卓圖道:“現在我們不會與明軍重兵集團決戰,而是攻擊他們薄弱環節,咱們鬥不過明軍重兵集團,但是他們也追不上咱們的輕騎兵,咱們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攻擊他們防守空虛的城市,大明能打的,就七萬多人,叫皇家軍,其它的,依舊是那麼弱雞,咱們就打這些弱雞,打仗就像打狼,必須有自己的計劃,不應該按明軍的意思打!”

卜力兔道:“察罕浩特里的林丹汗怎麼辦?”

馬裡卓圖道:“不能爲了一個林丹汗,賠上了幾十萬人,咱們發誓,世代保衛大汗,但是大汗卻是無法護蔭咱們了,黃金家族是給蒙古帶來無上榮光,但是咱們不可能爲了他們,賠上全族,一切看長生天的意思吧?白城中有近六萬俘虜,這等於綁住了這些明軍的手腳,他們只能倚城而戰,不敢追逐咱們。”

吳克善道:“萬一他們殺盡城中俘虜呢?”

馬裡卓圖道:“這更好,以後草原上就沒有投降的人了,不殺他們必須抽出大量人手看守養這些人,白城中的米禮義部,算是被拖在這裡了,他們敢出來,就陪他們玩玩,這是咱們的地盤,教他們玩遊戲。明人追、咱們逃、明人停、咱們擾、儘量晚上交戰,避免主力決戰,以偷襲襲擾爲主,以地方換時間,積小勝爲大勝,這樣對咱們更有利。”

卜力兔道:“着呀!你怎麼突然變聰明的了?”

馬裡卓圖道:“因爲我想活着,草原上的狼想活着,就必須更聰明。”

白城中多皇家軍,大敗敵人,取得空前勝利,全城震動,所有的士兵齊呼萬歲,而蒙古人們則是嚇得發抖,不敢言語。

雄壯的士氣高昂的大軍押着俘虜們進來,受傷的則由喇嘛們救治,至於他們救不救得了,就看喇嘛們的手段和天意了,明軍是不會提供人手和藥物的。

所有戰俘,在卸下武器和腰帶之後,關押在南北兩座軍營之中,外裡守衛一般,裡面則是戒備森嚴,而且這麼冷的天,提着褲子,根本逃不出去。

衛特拉部十萬大軍一戰而滅,城中蒙古人這是徹底嚇壞了,連囚禁在皇宮中的林丹汗也不敢說話了。

米禮義大勝之後,命令部隊穿城而過,直接衝擊蒙古軍南大營,馬裡卓圖不敢迎戰,後退二十里以避兵威。

一戰轟動天下,皇家軍顯赫到極點。

西南貴州之戰也有如此巨大的斬獲,但是誰人認爲,西南的土番子,可以和名聞世界的蒙古鐵騎相比?

蒙古帝國己經滅亡二百多年了,但餘威赫赫,依舊是各族的惡夢,也是大明最大的敵人。

米禮義返回司令部,正在聽取統計報告,這一傷,他們傷亡也不少,傷亡了五千多人,陣亡有二千多人,受傷三千多,這其中有凍傷和受傷的。

徐光啓下令,把皇宮當作醫館,隨軍郎中和全城郎中盡隨於此,集中照顧傷員,人手不夠,米禮義命令宮中宮女作爲護士幫忙,作爲回報,她們將會免死。

當年蒙古帝國橫掃亞,滅國無數,那國破城之後,不是大舉搶劫屠殺,士兵帳中,堆滿了珍寶,擠滿了女奴。

一旦城破,不管原本是女奴、平民、貴女、一律變爲女奴了。即使是蒙古軍攻破了明軍邊鎮,還不是一律將軍民貶爲奴隸,現在明軍的做法,並不過分。

至於城中的戰俘,他們的生命財產是得不到保證的,明軍隨時可以將他們處死、貶爲奴隸和發賣。

這一戰取得空前勝利,全城官兵爲之興奮不己,米禮義下令,犒賞三軍,現在的白城,糧食足夠,酒水和肉管夠,部隊輪番慶祝,熱鬧之極。

他們將帥官校也擠在食堂裡,與官兵們一起吃飯飲酒,這是皇家軍的規矩,官兵一體,沒有軍官餐廳,沒有小竈,只有病號小竈。

戚金舉杯道:“大帥這一戰,轟動天下,古今名將錄,必有一席之地。”

米禮義回敬道:“某既不勇冠三軍,也無運籌之才,如何敢以名將自古?今日之戰,上賴皇天保佑,下靠將士用命,這才能打敗敵人,獲得勝利。

徐光啓道:“大帥過謙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破白城、擒林丹汗,大破瓦刺十萬大軍,大帥名傳青史矣!”

米禮義這個人一向謙虛,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能成大事,是因爲坐在這位子,適逢其會,並不是沒有他不行,他忙道:“全賴皇天保佑,將士用命,上下一心,咱們目然己打敗了敵北路軍,但對方南路軍依舊有十八萬之衆,同樣的戰術,用不了第二次,接下來都是硬仗了。”

毛文龍大刺刺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今日一戰,讓韃子見識到了咱們的厲害,他們敢來,殺光便是。”

“對!對!對!”騎將韓剛一邊啃着羊腿,一邊附和。

孔有德笑道:“好教大帥得知,這貨就一吃貨,前年居然爲了一口吃的,差點讓賀副司令砍了腦袋,幸得小米大人求情,才保住了他的狗頭。”

韓剛還是那吊兒郎當的樣子,一邊啃烤羊腿一邊道:“天天吃稀飯窩窩頭,不如死了痛快,米大人那紅燒肉,那一個香,砍了腦袋都值,咱這命是大人救的,就爲大人賣命便是了!”

米禮義道:“韓剛!本帥知道你,差點逮住了奴兒哈赤!打仗勇猛無雙。”

韓剛懊惱道:“可惜當時不識是這貨,否則拼命也要將它留下,現在就省事了,末將的命是小米大人的,也是大帥的,願爲大帥效死!”

米禮義道:“好漢子!不過你是大明軍人,應該效忠的是皇上,命也是皇上的。”

“咳!咳!咳!”許顯純道:“今日這一戰是打出了大明的威風,韃子的心只怕是寒了,他們以後不敢和咱們打了,只怕是望風而逃,咳!再也無法有這樣大舉圍殲的機會。”

不過這不是他們目前需要考慮和所能控制的,目前他們取得空前大勝利,全軍士氣高昂,豪氣沖天,需要的色犒賞三軍,先吃飽喝飽再說,他們身處異域,在敵人重兵圍困之下,士氣十分重要,蒙古軍受此巨大打擊,他們改變策略,用別的方式打仗,這應該是必然的。

現在應該沒有蒙古人敢認爲,明軍是他以砧板上肉了。

第978章征伐策略第595章強硬第910章卑鄙第488章關係第883章戰略盟友第826章棄明投暗第912章分化第801章豬隊友第191章大官僚第8章計策第958章不堪一擊第473章第200章小小分岐第854章激怒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94章朝廷之上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16章戰鬥帝第872章蓄勢待發第826章棄明投暗第951章信德首府第740章問鼎天下第984章大明政策第159章以小制大第448章支援第972章霸業己成第603章不得不戰第565章進退第59章楚黨入夥第661章宣傳第26章遊說第651章獻城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359章妖孽再現第636章南洋大臣第275章志向第10章佈局第329章邊城遺民第379章國債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786章坑死人第457章白城第399章水西風雲第397章戰後第11章大才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161章出大事了第880章四國艦隊第761章波斯大帝第107章紅衣大炮第698章崩潰在即第420章罪己詔第940章和平解決第303章第23章紅丸進宮第846章風光時刻第637章不服第673章政變第784章出走第967章強大海軍第781章重返南洋第565章進退第518章屈服第538章誓師出擊第635章揚帆南洋第859章皆大歡喜第888章慘被偷襲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698章崩潰在即第596章動手第986章包圍皇宮第478章家事第996章亞盟第21章謠言第707章策反第899章米柱抵達第267章堵決口第978章征伐策略第772章兇險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393章城破第17章皇帝駕崩第485章李旦進京第595章強硬第231章新年第385聞風而逃第946章大局爲重第846章風光時刻第113章傷亡慘重第31章宮廷政變第709章滅國第738章戰爭將至第563章魂歸大明第983章大明改革第269章救援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21章番薯皇帝第24章山雨欲來第704章獨立政體
第978章征伐策略第595章強硬第910章卑鄙第488章關係第883章戰略盟友第826章棄明投暗第912章分化第801章豬隊友第191章大官僚第8章計策第958章不堪一擊第473章第200章小小分岐第854章激怒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94章朝廷之上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16章戰鬥帝第872章蓄勢待發第826章棄明投暗第951章信德首府第740章問鼎天下第984章大明政策第159章以小制大第448章支援第972章霸業己成第603章不得不戰第565章進退第59章楚黨入夥第661章宣傳第26章遊說第651章獻城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359章妖孽再現第636章南洋大臣第275章志向第10章佈局第329章邊城遺民第379章國債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786章坑死人第457章白城第399章水西風雲第397章戰後第11章大才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161章出大事了第880章四國艦隊第761章波斯大帝第107章紅衣大炮第698章崩潰在即第420章罪己詔第940章和平解決第303章第23章紅丸進宮第846章風光時刻第637章不服第673章政變第784章出走第967章強大海軍第781章重返南洋第565章進退第518章屈服第538章誓師出擊第635章揚帆南洋第859章皆大歡喜第888章慘被偷襲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698章崩潰在即第596章動手第986章包圍皇宮第478章家事第996章亞盟第21章謠言第707章策反第899章米柱抵達第267章堵決口第978章征伐策略第772章兇險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393章城破第17章皇帝駕崩第485章李旦進京第595章強硬第231章新年第385聞風而逃第946章大局爲重第846章風光時刻第113章傷亡慘重第31章宮廷政變第709章滅國第738章戰爭將至第563章魂歸大明第983章大明改革第269章救援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21章番薯皇帝第24章山雨欲來第704章獨立政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