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戰略佈局

葉向高可以突圍而出,因爲他獲得了皇帝、米柱、魏忠賢、王體乾的一票,他自己加上暗中的支持者,才獲得了七票,如果他們的票支持劉一燝,他同樣可以上位。

只是這位實在是令朱由校和米柱失望,說好意屬於你了,卻在大臣罷朝之中首鼠兩端,真正好見大利而惜身,這會麼行,作爲首輔,就必須是領導羣臣,引導與論,這方面葉向高都做得遠比他好。

以朱元璋之能,他權力慾望大,精力過人,自然可以廢丞相,設六部,再折騰出一個內閣,由五品官員擔任,出任皇帝的書記官,以小制大,用五品制衡二品(六部),所有權力收歸皇帝,這樣的手段,朱元璋那是玩得賊溜,他的子孫可沒有這本事。

最後變成皇帝以內閣爲盾,抵禦制衡羣臣,令內閣權勢日大,土木堡之變後,內閣權力大增,首輔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皇帝又折騰出一個內廷,將批紅之權下放給司禮監秉筆,以內相制外相。

雖然這麼說,但首輔依舊是百官之首,領導羣臣,協助皇帝,處理朝政,太剛不行,太軟不行?過於強勢,會成爲另一個張居正和海瑞,如果軟弱,則會出現另一個“洗屌相公”(萬通),“棉花閣老”(劉吉劉棉花)。

像葉向高、方從哲這樣就好,本身勢力不大,政治手段卻高明,老奸巨滑,八面玲瓏,借力打力,遊弋於各大勢力之間,忽悠拐騙,借刀殺人,玩得不亦樂乎,這纔是朱由校和米柱心目中完美的首輔,面對複雜的形勢,只好讓這位奸滑至成精的傢伙提前上馬。

原版裡他是在劉一燝、韓爌先後玩崩後,才上位的,面對魏忠賢的強勢狠毒,他都可以全身而退,這真正的權術高手。

這種人有一個好處,唯利是圖,務實,可以合作,不像韓爌過於意氣用事,劉一燝則是軟,過於畏首畏尾,這或許是與他在內閣長久被方從哲、韓爌壓制有關。

在未投票前,米柱就趁人不注意,向葉向高伸出四個手指,他應該明白,皇帝手裡的四票全給他了,纔有今日的風光,投桃報李,皇帝提名的,葉向高也是積極的支持,纔有熊廷弼出掌兵部,米禮義坐鎮遼東,兩大重鎮巡撫,皆出東宮之局勢。

像李逢春、米柱等一律被人稱爲東宮舊臣,潛祗相伴,又有從龍之功,明日一片光明。

作爲東廠督主,米柱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機密,當然不會視葉向高爲東林魅首,這貨是利用東林黨,以達到其目的,所以東林黨大佬們,都是說這個人,老奸巨猾,首鼠兩端,下層的人則認爲,葉閣老空有及時雨之名,無及時雨之實也。

米柱知道,這個人,是真正的骨灰級政客,世界級騙子,手腕比之方從哲,只高不低,作爲首輔,他是有能力領導羣臣,作出迅速應變,應付大事要事。

但是他控制不了東林黨,而且日漸勢大的東林黨會與他這首輔發生衝突。

在大臣們退出去之後,米柱立即前去御馬監找父親,告知他被外調的事情,他這個御馬監提督當不久了,明年就改爲皇家衛隊了,他依舊是皇家衛隊的總司令,不過不會駐在皇宮了,而是駐紮在遼陽,兼任東北軍區司令,手掌皇家衛隊和皇家陸軍,在這裡爲皇帝的軍事改革而努力工作。

米禮義深以爲憂,他只是錦衣衛百戶出身,並無領兵作戰的經驗,他當御馬監老大,這是按着規矩來,守衛皇宮,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大事,但當這東北戰區司令,這可是要指揮十萬大軍與最兇狠的建奴打仗,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一將無能,害死三軍,他猶豫了一會兒,說道:“我的能力並不足以擔此要職,也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能力,爲恐壞皇上大事,我馬上向皇上請辭吧?”

米柱道:“讓阿爹出掌東北軍區司令,這是咱們自已研究決定的,不是朝廷給咱們下套設局,這是軍事改革的一部分,阿爹擔任司令,主要的計劃是負責軍事改革事宜,上有熊廷弼尚書和內廷支持,下有全體將士和徐大人支持,不會有什麼問題,阿爹爲皇上練出十萬大軍之日,就是功成之時,至於打仗,有一個專用的參謀團隊負責,有戚將軍、賀將軍、尤將軍、毛將軍在,不用擔心建奴,應該是他們擔心我們纔對。”

米柱憑啥這麼有信心?大明這支火槍武裝起來的部隊,還打不贏用刀槍弓箭武裝起來的部隊?瀋陽衛一戰,打破建奴不可戰勝的神話,現在他們是處於戰略守勢,建奴遊騎不敢近瀋陽衛五十里之外,而遼鎮遊騎,則是直至撫順、鐵嶺、開平城下?

而且隨着更多精銳部隊的練成,將會有更多的部隊投入戰鬥,李成樑一萬家丁,己令奴爾哈赤不敢妄動,屆時瀋陽衛有十萬,十萬家丁,這將是奴爾哈赤的惡夢。

說到底,不是建奴有三頭六臂,有多麼的厲害,而是明軍太弱雞了,只要他們不自己作死,正常一點發揮,就可以讓建奴吃不了兜着走。

米禮義道:“維新呀!你可不要騙我,爲父並不是貪慕權勢之人,也沒有多大的野心,人生至此,又有子如此,己是沒有什麼遺憾了,就是馬上讓我交出兵權,打爲原籍,也毫無怨言。”

米柱道:“放心,皇上自有安排,你以爲皇帝是輕視遼鎮嗎?不!他是非常重視,帝王的未來在遼東,過去七百年的歷史告訴咱們,東北靖,天下靖,皇上是重用阿爹,不是放逐,也不是置閒,阿爹纔是皇上未來五年佈局最重要的一環,任重道遠呀!有遼鎮十萬精銳大軍在,皇上纔可以高枕無憂呀。”

米禮義嘆道:“爲父讀書不多,實在不是爲將爲帥之才,誠惶誠恐,實是怕有負皇上所託。”

米柱道:“孩兒會爲阿爹配備一個完整的軍事民政班子,軍事參謀團,民政智囊團,將會發揮作用,阿爹完全可以放心,皇上只是要一個能信任的人,坐鎮一方,另外北鎮撫司的許大人也會全力配合爲阿爹的工作,有不聽號令,不配合工作者,殺無赧。”

米禮義道:“這不成土皇帝了?”

米柱道:“封疆大吏,受皇上重託,當牧一方。”

米禮義驚歎道:“這不相當於巡撫?”

米柱道:“在遼東,軍政分離不如關內明顯,阿爹這經略使纔是最高長官,一把手。皇上還有計劃把遼鎮與薊鎮合併,成立一個大軍區,負責關外的軍事。”

薊之稱鎮,自嘉靖二十七年始。時鎮兵未練,因沼各邊入衛兵往戍。《四鎮三關志》雲:“其謂四鎮三關者,何也,四鎮曰薊也,日昌也,曰保也,曰遼也;三關曰居庸也,曰紫荊也,曰山海也,皆京兆左、右輔也。左、右輔,內地也,非邊也,非邊非鎮也,其謂鎮者何也,自嘉靖庚戌始也。何始庚戌也,庚戌虜闌古北口,直薄都門,薊始謂鎮也,始設督府總三鎮攝之也。

薊鎮設置的目的主要是牽制九邊其他邊鎮及京營,起到防備叛亂的作用。同時,統治者考慮到其餘邊鎮一字拉長,戍守防線長達數千公里,兵員分散,因此設置薊鎮以爲抵禦蒙古入侵的預備防線,與京營起到相互照應的作用。

薊鎮官兵員額,永樂時期初定爲八萬五千人(包括薊州、永平、昌平、密雲),萬曆年間增長至十萬人以上,九邊中僅宣府、大同可與之相比。

原版大明設立薊遼總督,這是因爲遼鎮己丟失殆盡,成爲建奴牧馬之地,而薊鎮也成爲了對抗建奴的最前線。

現在統一,完全沒有必要,這是爲了令軍隊改革,順利進行,也是米禮義繼續擔任皇家衛隊總司令的原因,他可以指揮皇家衛隊,也可以指揮調控皇家陸軍。

米禮義向寢宮方向三跪九叩,說道:“皇上如此信任,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如此重權,唯有兵部尚級一級的文臣纔有,他一個武將,何德何能,聖眷如此,唯以死相報而己。

米柱翻白眼,就倆父子在,你做戲給誰看?作爲大明督主,還怕有坐探暗中說你壞話?東廠錦衣衛向掌兵大將身邊布坐探、暗樁這是常例,只是沒有一代督主,會做得像米柱這麼過分,收買了大量的臥底細作,他的情報司逐步完善,對於這地方撫督,掌兵大將,他是瞭如指掌,如果再給他一年的時間,遇上今日的危機,他也不用束手束腳了。

米禮義看見米柱不以爲然的樣子,他喝道:“如此無禮?維新,我觀你每次提到皇上,都不拱手爲禮,以示尊敬,這是大不敬呀!年紀這麼輕,就己學會持寵生驕,飛揚跋扈?”

米柱道:“皇上是個務實的人,他注重才幹和能力,而不是表面功夫和口活,再說,本官在噦鸞殿,與時爲太孫的他有八拜之交,我爲兄長呢!”

“噗!”米禮義剛喝的茶全噴而出。

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183章歡迎宴第668章控制力第759章天道輪迴第129章魔爪伸至第86章調整第588章代表第405章忍辱第983章攻破城牆第339章賞賜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810章暗箭傷人無題第625章鄭和海圖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429章善後督辦第561章歡天喜地第122章回家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705章策略第1008章大敗而回第267章堵決口第524章佈署第223章土司第154章彈劾第699章目標在望第237章丟臉第707章策反第390章攻敵第754章大災難第454章拿下第604章敗走第28章宮變上第296章意料之外第453章王宮激戰第152章利慾薰心第108章血戰到底第453章王宮激戰第233章抵達第458章生存不易第337章捷報第711章良藥第679章驢踢腦袋第988章獻城投降第643章慘敗第901章措手不及第212章女戰神第640章積極備戰第972章霸業己成第831章攻防轉換第725章公投第374章血戰第175章封地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7章皇帝駕崩第472章大破敵軍第239章租界第419章重奪重鎮第20章勾結第331章處境艱難第254章出征第851章忽悠第531章自投羅網第732章東窗事發第337章捷報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25章局勢不好第90章追殺第460章優柔寡斷第568章偏激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384章援軍第916章逃離無題第847章生活方式第611章大計第261章機關槍第457章白城第251章相鬥第413章初次交手第161章出大事了第331章處境艱難第334章猛攻第994章超前理念第304章皇后人選第139章銀行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21章歐洲大勢第974章形勢有變第208章海上舊事第86章調整第166章順天府尹第934章腰挾第930章卑鄙無恥第956章危機突發第355章爭端第260章人格魅力第938章斬首戰術第807章雙方和談第304章皇后人選
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183章歡迎宴第668章控制力第759章天道輪迴第129章魔爪伸至第86章調整第588章代表第405章忍辱第983章攻破城牆第339章賞賜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810章暗箭傷人無題第625章鄭和海圖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429章善後督辦第561章歡天喜地第122章回家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705章策略第1008章大敗而回第267章堵決口第524章佈署第223章土司第154章彈劾第699章目標在望第237章丟臉第707章策反第390章攻敵第754章大災難第454章拿下第604章敗走第28章宮變上第296章意料之外第453章王宮激戰第152章利慾薰心第108章血戰到底第453章王宮激戰第233章抵達第458章生存不易第337章捷報第711章良藥第679章驢踢腦袋第988章獻城投降第643章慘敗第901章措手不及第212章女戰神第640章積極備戰第972章霸業己成第831章攻防轉換第725章公投第374章血戰第175章封地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17章皇帝駕崩第472章大破敵軍第239章租界第419章重奪重鎮第20章勾結第331章處境艱難第254章出征第851章忽悠第531章自投羅網第732章東窗事發第337章捷報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25章局勢不好第90章追殺第460章優柔寡斷第568章偏激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384章援軍第916章逃離無題第847章生活方式第611章大計第261章機關槍第457章白城第251章相鬥第413章初次交手第161章出大事了第331章處境艱難第334章猛攻第994章超前理念第304章皇后人選第139章銀行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21章歐洲大勢第974章形勢有變第208章海上舊事第86章調整第166章順天府尹第934章腰挾第930章卑鄙無恥第956章危機突發第355章爭端第260章人格魅力第938章斬首戰術第807章雙方和談第304章皇后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