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攻陷其城

猜耶傷心哀愁之極,京城在他的守衛之下,居然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失守了,主力盡喪,南方半島盡失,大王被俘,現在京城又被攻破,他們這是滅亡的前兆呀!

猜耶自問能力不在歷代首相中的任何一位之下,但是他竟成亡國之相,猜耶只想立即一抹脖子,一死了之。

但是左右勸道:“大人尋短見,王上怎麼辦?”

猜耶長嘆一聲,若他等自盡,暹羅就是真的完了。他知道事不可爲,敵人火力太猛,根本不是他們這些拿着冷兵器的可以抵擋的,他命令不再抵抗,他帶着佗耶王,大軍撤出王城,往城西逃去。

南洋軍水陸並進,但是兵力並不是太多,沒有對大城實施全面包圍,他們只是圍了南城,然後全力攻打北門,至於東門和西門,只有少量的守兵。

猜耶命令部隊帶着皇上,率領數萬人,從西門撤出,他們只帶一些簡單的隨身財物,這便狼狽而逃。

既出北門,他們看中城中塵頭大起,濃煙處處,各處廟宇都響起了噹噹噹的鐘聲,一片末日來臨的景象,猜耶放聲大哭,跪地不起,哭喊道:“王上呀……。”他們這棄城而去,不知何日纔可以迴歸了。

左右道:“大人快走!敵人隨時追來。”

猜耶無奈,只好抹了抹眼淚,上馬馳去,他們大概兩三萬人,帶着細軟行李,悽悽慘慘的沿着官道向西而行,只是人頭涌涌,隊伍長達七八里,他們滿心悲傷,向着西方遷陡。

突然之間,蹄聲大起,兩隊南洋騎兵衝至,他們衝入逃亡隊伍之中,先是用弓箭疾射,然後是衝殺至,一邊策馬,踩踏逃民,一邊使用馬刀,大砍大殺,殺得長長的逃亡隊伍亂成一團,哭爹喊娘,紛紛逃命。

南洋騎兵人又多,只有兩營人馬,不過一千人左右,但是他們卻是勢如猛虎入羊羣,左衝右突,如入無入之境,策騎狂奔,揮舞馬刀,斬殺人頭,如切西瓜,刀光閃過處,血光迸現,人頭落地。

猜耶看見對方人不多,卻壓着他們幾萬人打,他氣得大怒,指揮三千人馬,前去圍住對方,拖住對方,只要圍住了,他們三萬多人,就是赤手空拳,也可以將對方打死。

誰知這些騎兵們極其狡猾,你想圍困他們,他們卻遠遠的閃開,不讓你帶,在你軍陣七八十米之外,你人多去驅趕,他們便逃走,你不追了,他們又殺回來,在七八十米之外使用弓箭射殺暹羅兵,這些就是蒙古騎兵的拿手好戲,用在了暹羅人身上,讓他們苦不堪言,死傷慘重。

三萬多人,居然讓一千南洋騎兵咬着,打不了,走不得,許多士兵見勢不妙,乾脆把武器一扔,軍服一脫,就往官道旁的林子和村落逃跑,看見南洋騎兵並不抯攔,許多人加入了逃兵的行列。

看見敵人如此狡猾,這應該就是傳聞中的蒙古騎兵戰術了,猜耶命令部隊護着王上,且戰且退,因爲他們人多,這樣被拖着,等敵人的援軍一至,他們就只有死路一條。

他們剛退出一里多,南洋騎兵又追上來,他們始終貫徹,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的戰術,像是一個吸血蝨子,死死的吸附在暹羅軍身上,打不死,甩不去,令他們苦不堪言,慘得懷疑人生。

他們指揮軍隊西撤,目標是撤向信武裡府、北欖坡府一帶,如果讓敵人這麼拖着,估計他們未到信武裡府,敵人便會將他們弄得筋疲力竭,殺個精光。

幸好皮諾切特和蓬功素率領的火槍手部隊趕至,他們對南洋騎兵發動了逆襲。

騎兵們看見對方火槍手殺至,他們又作戰了半天,早己疲憊不堪,援兵又久久不至,他們只好後退,以避兵鋒,他們這些輕騎兵,對付對方的火槍手,佔不到什麼便宜,這就見好就收,主動後退。

雙方正式的脫離了接觸,南洋軍不再追殺暹羅軍。

首相猜耶率領兩萬多殘兵和文武官員,護着佗耶王,向北方的信武裡方向退卻。

當日在萬倫城下,蓬功素主動殿後,準備與南洋軍決一死戰,誰知南洋軍並不接薦,而是使用火炮,萬炮齊發,轟滅這支殘軍。

蓬功素見事不可爲,在部下的掩護下,突圍而出,逃入山區,丟棄了武器,在山區之中逃生,他們追上了皮諾切特的部隊,準備逃回京城。

聽聞京城被圍,他們也沒有什麼畏懼,毅然往京城方向趕,前去救京城。

途中聽聞猜耶立蒿貪之子爲王,他們認爲這是合理正確的,難不成坐在這裡,讓南洋軍腰挾不成?當他們看見外逃部隊被南洋軍追擊,毫不猶豫出手相救,擊退了追兵,蓬功素和皮諾切特雙雙來到佗耶王面前請罪,作爲南征軍敗軍之將,他們是有罪的。

二十萬南征大軍,只剩下他們這一萬多人,而且是衣衫襤褸,丟盔棄甲,敗軍之將不言勇,他們沒有什麼好說的,齊齊向佗耶王請罪。

佗耶王道:“唉!天道不幸,國事艱難,兩位將軍千辛萬苦北歸,以前的事,就一筆勾銷,既往不究,望你們知恥而後勇,扶保王室,爲暹羅再立新功。”

皮諾切特和蓬功素齊齊謝恩。

其實現在的佗耶王,他本身就是泥胎菩薩,根本是自身難保,他需要人支持,需要將軍們的擁護,那裡敢追究兩位擁兵將軍之罪?沒有這些實力派的支持,他就根本當不了這個阿瑜佗耶之王。

蓬功素道:”首相和皮諾切特將軍護着王上和百官,撤往信武裡府,本將留下來抯敵,防止敵人的騎兵銜尾追殺,接應京城逃出來的義民!”

佗耶王大喜,大夥兒急着逃命,最怕被敵人追殺,有這大將軍率領部將,在此抯擊敵人,這再好不過了,他還沒有開口答應,衆官就交口讚譽:“大將軍果然是忠勇之士?”

在大夥兒的一致同意之下,蓬功素衆望所歸的獲得了留下來狙擊敵人的任務。

蓬功素騎馬衝了出去,厲聲叫道:“是漢子的就留下來與本將抯敵!吾與敵人勢不兩立,死戰到底。”

大將軍果然不同不凡,他大聲呼喝,立即有一大羣士兵聚在蓬功素身邊,大聲道:“我等願隨大將軍,同生共死。”

蓬功素道:“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今日本將與諸君共赴黃泉!”他們這些人自願留下來抯敵,是存了必死之心,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是大義之舉,慷慨赴死,不免產生一種慷慨激昂之氣,這叫國之義士,從容赴死。

對面的南洋軍騎兵再次抵達,他們是準備再次發動衝擊,看見了蓬功素的旗號,頗爲驚訝,猶豫了一會兒,他們撤退而去。

《暹羅史:勇武公列傳》:佗耶元年春,神州淪陷、王都蒙難,佗耶王西狩,受困於京郊,公請纓殿後,與諸君約定,誓以必死,賊酋攝於公威,畏不敢前,乃去。”

其實這是南洋軍有計劃的宣傳推廣,他們發現,這個人是一個莽將勇將,這種人身居高位,對南洋軍有利,這便有意識的加以吹捧宣傳,助其一臂之力上位,有朝一日,終會收回。

在大城,此刻就是戰場,湯正指揮大軍,攻入了內城,攻下了王宮,他們的任務是奪取大城,獲得裡面的財富。

大城迅速的陷落,防止了財富流失的可能,他們迅速攻下了王宮,封存了國庫,封存了內帑,在城中的各大糧食、倉庫也讓他們搶佔,派兵把守,貼上封條,因爲京城陷落得很快,猜耶等連國庫中的金很也來不及搬,這便急急逃命,現在白白便宜了南洋軍。

爲了成功的控制大城,鄭芝龍留下必要的守備部隊,他們將海軍陸戰隊和水手們進行了武裝,全部派上岸去,支援湯正的部隊控制城市。

鄭芝龍現在打多了幾次勝仗,名聲有了,膽氣也壯了,屬於那種目高於大,架子極大的人,手下向他彙報工作,不行軍禮,不報他全部銜頭,他會勃然大怒,十分生氣,現在他是攻下大城的主要功臣之一,滅國之功是妥妥的了。

如果是別的將軍,他肯定不會這麼捧場賣力,但是現在,他是盡心盡力了,因爲湯正乃米柱第一親將,他再狂也不敢狂到湯正頭上,那次相見,他不是以兄弟相稱?

湯正的地位,讓他巴結,湯正的武力值,讓他畏懼,南洋軍這麼多將領,都是由參謀部的內部評選機制評選出來的,只有湯正,是米柱直接的任命的,南洋軍最強的師,由米柱侍衛隊長擔任,這一點誰也沒有異議。

湯正得鄭芝龍之助,成功的控制大城,控制各處要害部門,迅速的剪除殘敵,完成對大城的控制,中南半島最富裕的城市,阿瑜佗耶王朝第一大重要城市,王國的首都,正式落入了南洋軍之手。

整個南洋,爲之震動。

第66章籌備第401覆雨翻雲第58章準備第978章領先優勢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89章扶持印奸第754章大災難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384章援軍第395章重騎無敵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21章謠言第525章怒火第635章揚帆南洋第720章名將之死第465章大軍雲集第34章登基第796章忠義之人第585章御前侍衛第920章父子相見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61章出大事了第288章平糧價第859章皆大歡喜第196章成親第935章染指美洲第232章宣傳第852章大宗軍購第725章公投第247章黑胡椒第926章隔離對手第35章封賞第93章開戰在即第528章告狀第438章壓力第534章大破敵軍第285章朱常洵第427章交易第937章佔據第177章籌劃第191章大官僚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3章逃婚第444章龍吟計劃第101章設局第984章攻入其城第383章欽差抵達第717章靈魂第40章整頓東廠第980章圍困城市第836章猜疑第401覆雨翻雲第437章形勢不妙第942章面對敵人第350章百年大計第58章準備第684章男人巔峰第889章損失慘重第321章交易合作第822章身陷重圍第657章勢力範圍第614章勝利第796章忠義之人第161章出大事了第120章回京第986章包圍皇宮第51章明升暗降第829章日子難過第118章捷報傳至第107章紅衣大炮第193章迎親第30章妄想第339章賞賜第531章自投羅網第748章合作第228章出頭第855章狡猾第606章坐而論道第621章新家坡第476章吃飯第962章重鎮歸降第697章敗勢己成第883章戰略盟友第758章大計第220小冰河期第432章大殺招第225章驚人消息第639章討打第562章改變策略第968章臨危傳位第317章緊急任務第847章生活方式第650章圍攻王城第891章緊急應對第787章跳坑第269章救援第200章小小分岐第221章番薯皇帝第262章艦隊第968章傳承
第66章籌備第401覆雨翻雲第58章準備第978章領先優勢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89章扶持印奸第754章大災難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384章援軍第395章重騎無敵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21章謠言第525章怒火第635章揚帆南洋第720章名將之死第465章大軍雲集第34章登基第796章忠義之人第585章御前侍衛第920章父子相見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61章出大事了第288章平糧價第859章皆大歡喜第196章成親第935章染指美洲第232章宣傳第852章大宗軍購第725章公投第247章黑胡椒第926章隔離對手第35章封賞第93章開戰在即第528章告狀第438章壓力第534章大破敵軍第285章朱常洵第427章交易第937章佔據第177章籌劃第191章大官僚第1037章大明雄起第3章逃婚第444章龍吟計劃第101章設局第984章攻入其城第383章欽差抵達第717章靈魂第40章整頓東廠第980章圍困城市第836章猜疑第401覆雨翻雲第437章形勢不妙第942章面對敵人第350章百年大計第58章準備第684章男人巔峰第889章損失慘重第321章交易合作第822章身陷重圍第657章勢力範圍第614章勝利第796章忠義之人第161章出大事了第120章回京第986章包圍皇宮第51章明升暗降第829章日子難過第118章捷報傳至第107章紅衣大炮第193章迎親第30章妄想第339章賞賜第531章自投羅網第748章合作第228章出頭第855章狡猾第606章坐而論道第621章新家坡第476章吃飯第962章重鎮歸降第697章敗勢己成第883章戰略盟友第758章大計第220小冰河期第432章大殺招第225章驚人消息第639章討打第562章改變策略第968章臨危傳位第317章緊急任務第847章生活方式第650章圍攻王城第891章緊急應對第787章跳坑第269章救援第200章小小分岐第221章番薯皇帝第262章艦隊第968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