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攻入其城

湯正他說道:“本官指揮有功,阿布斯克將軍你也是有功勞的,本將軍是不會抹殺你的功勞。”湯正他得意洋洋地說道:”本官已經跟皇帝六年了,學會了一點,那就是有功勞,一定要賞,有過一定要罰,憑着阿布斯克將軍你獻上拉格拉堡,又首先攻破了德里城,一個伯爵是穩穩的,那就是子孫萬代,與國同休了。”

阿布斯克將軍他大喜半跪了下來說道:“全靠國公大人栽培。”

湯正就是十大國公之一。

阿布斯克將軍可是知道南洋帝國的一個伯爵可是老值錢了,如果能夠混上一個伯爵的話,確實可以是可以保證他們子孫的富貴了,這纔是真正的鐵飯碗,他巴強家族雖然已經死剩了他一個,但是隻要有他一個人在,就可以繼續發揮他們家族的榮耀,只要他娶妻生子,傳承後代,巴強家族就會傳下去。

當他們控制了大段的城牆以後,他們的士兵開始往城樓和樓梯方向開始進攻,殺的敵人節節敗退,當他們的火槍手也衝上了城牆以後,他們的優勢就更加的大了。

無數的軍隊從這個缺口涌入,然後全力以赴的攻打對方的城門,在半個小時以後,他們殺光了敵人城樓附近的人,打開了城門,大軍從這裡源源不斷的涌入。

韓剛他一直就準備好他的騎兵,他把他的騎兵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就用於監視敵人在附近的援軍,另外一部分就是準備好了7000名機動騎兵,這7000名機動騎兵,看見城門打開以後,他們就狂笑呼嘯着從城門狂衝進去,全力突擊對方的城市。

阿布斯克將軍他得到了湯正的讚賞以後,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指揮他的部隊,全力以赴地爬着樓車或者雲梯攻上了城樓,從城牆上面往下俯衝。

而且是城牆是有樓道進行相連的,他們原着城牆上的走道,開始攻擊其他的城門。

一時之間德里城殺聲沖天,火光沖天,變成了地獄城市,百姓哭爹喊娘,爭相逃命。

在德里城的外圍確實是部署了幾支莫臥兒的軍隊,他們隨時在尋找機會準備支援首都,但是卻是被監視他們的南洋軍壓的死死的,每次試圖進攻都被他們打退。

他們看見城牆方向火光沖天,已經攻開了一個城門,十分的害怕,知道生死關頭,所以他們也向外圍的南洋軍發動了進攻。

南洋軍也都毫不示弱,依託着他們的陣地,對敵人進行了猛烈的反擊。

南洋軍分爲了兩大部分,一部分。的攻城,一部分負責壓制外面的敵人。

援軍雖然有數量上的優勢,但是他們根本就不是這些人的對手,南洋軍防守的陣地上面可是有紅衣大炮、佛朗機炮進行掩護。

他們還準備了相當的一部分精銳騎兵,他們的騎兵就達到了25000人之巨,其中有將近一萬多名騎兵,就防守在附近,伺機偷襲他們。

莫臥兒帝國他們的中央禁衛軍就是他們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在這次疫情中,他們的近衛軍損失可是非常的厲害,非常的慘重。

所以說他們的部隊特別的缺乏騎兵,他們前來支援首都的部隊,大多數都是輕裝的步兵,缺乏大炮的掩護,裝備非常差。

對上了南洋軍的火槍手,他們就吃了一壺,對上了對方精銳的騎兵,可就讓他們更加被動,他們雖然有數量上的優勢,但是每次將要發動猛攻的時候,就被對方的騎兵突擊他們的陣地,把他們衝散和割裂,本就形成不了衝擊力和拳頭,他們根本就衝不過南洋軍的防線,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的首都城門被攻陷,卻無能爲力,許多人都爲此傷心落淚,痛哭不已。

特別是當他們看見西門城樓被攻陷了,上面飄揚着的莫臥兒帝國新月戰旗被降了下來,升起了南洋帝國的劍錘旗,有許多的人更是當場的跪了下來,往首都方向進行跪拜,大聲的痛哭:“皇上啊!”

攻下了莫臥兒帝國的首都,這是一個偉大的榮耀。

註定會成爲歷史人物,無論是韓剛還是湯正,他們都毫不猶豫的指揮自己本部的人馬,殺了進去,他們首先佔領了西門,在此成立的前敵司令部,然後向其他的城門進攻,先把四個城門奪下來,確保他們不會中埋伏和有後路可退?

德里城由兩大部分組成,主要是德里外城和內城,內城就是紅堡,相當於大明的紫禁城,他也是一個擁有獨立防衛體系的堡壘,他們成功地攻下了城牆,卻是擔心中了敵人的埋伏,所以他們在外牆就開始止步,然後先把四面城牆控制了起來再說,只要他們佔領了四面城牆,就取得戰略主動了。

莫臥兒軍隊他們的士氣本來就不高,他們的兵力也都不足,大多數的人都是一些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飯都不吃不飽,更不用說是軍事訓練方面了,很多人都是拿着木棍和竹棍進行打仗,看見城牆被攻了下來,他們的士氣徹底的崩潰了,紛紛的往後面逃亡。

這些莫臥兒百姓們往後面逃亡,還牽連到了他那些爲數不多的精銳士兵們,還把他們的陣地都給衝散了,他們這些人看見他們的隊列都被衝散了,敵人的騎兵是橫衝直撞,排山倒海衝擊而來,他們沒有辦法,也只好往後面逃。

南洋軍由湯正指揮步兵,控制四面城牆,而湯正則指着他的騎兵全力的攻擊紅堡。

莫臥兒皇帝沙賈汗,他在制定德里城防守的時候,其防守措施就是以德里城的城牆來抵抗敵人,他知道德里城裡面無遮無掩,沒有什麼險要之處,建都於此,主要就是貪圖它地勢平坦,水陸交通方便,根本就無法抗衡敵人,如果城牆失去了,他們的守衛計劃將會滿全盤崩潰。

在外圍城牆失去了以後,他們除了退守紅包,別無選擇。

莫臥兒對於紅堡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們以前的阿格拉堡也叫做紅堡,在新建了首都,皇宮也叫做紅堡,但是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建築,除了在建設風格上延續了舊紅堡的風格,在很多地方都完全的不同,但是有一點,依舊相似的,那就是他們的堡壘,依舊延續了傳統堡壘的軍事堡壘的風格。

在建設紅堡的時候就曾考量過,在德里城被攻陷的情況下,他們將依託紅堡進行繼續的抵抗,以爭取他們援軍的抵達。

外圍城牆被攻破,完全令沙賈汗和弗蘭姆將軍等人,非常的震驚,非常的害怕,他們知道,利用德里城來抵抗南洋軍的意義不大,所以他們就命令精銳的部隊,全部的住紅堡方向撤退,準備依託紅堡,繼續地進行抵抗。

因爲他們知道,他們的外圍可是擁有許多的援軍,只要這些援軍擊破了外圍防守的南洋軍防守線,他們就可以獲救了。

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他們是咬緊了牙關,拼死的抵抗。

在莫臥兒的歷史上,他們的首都德里和紅堡也不是第一次淪陷過,就算在第一代帝君巴布爾的手上就曾丟失過,在第二代帝君胡馬雍的手上也曾丟失過,但是到了第三代第四代這幾十年確實他們的首都沒有丟失過,因爲阿克巴大帝登位以後,他們的帝國一直是處於上升階段,一直是屬於強大階段。

也是因爲他們的國力處於增長階段,爲了更好的統治印度,他們纔會把首都遷往了德里,德里纔是印度斯坦地區的絕對核心,無論是北上南下東進西退都是最好的地方。

在戰略位置上,德里的戰略地位是無人能及的,但可就是悲催的是,他們建都不久以後,就遇到了強大的南洋帝國,也遇到了凡人不可抵抗的疫情,才讓他們的勢力,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如果是前任皇帝查罕傑皇帝,他知道會有這麼一天,那肯定就不會浪費這麼多人力物力,重新的建造了德里紅堡,重新建造了德里城。

特別是對方佔領了信德行省以後,打通了大陸上的交通線,讓他們兩支深入德里的孤軍,變得有源源不斷的援軍,這就令他們的偷襲計劃取得了完滿的成功,算是滿盤皆活。

外城的被攻破,令全城的百姓陷入了最大的慌亂和恐慌之中,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南洋軍他也對各部的任務進行了分配,他們沒有命令部隊搶佔沒有意義的街道,而是全力以赴地向德里紅堡衝擊過去,希望可以一鼓作氣攻下了德里紅堡,如果攻下了這裡,他們就可以俘虜俘虜莫臥兒帝國的皇帝,就會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也是他們派遣了大量騎兵進城的原因,他們希望能利用騎兵快速突擊,打對方一個觸手不及,一舉攻下了德里全城。

第583章國宴第620章招降第376章不擴大化第18章新帝登基第367章激戰第649章形勢大好第959章錯誤決定第504章雪夜交戰第161章出大事了第978章領先優勢第977章戰略平衡第869章交易第23章紅丸進宮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546章大軍困境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445章另有看法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738章戰爭將至第411章反殺第610章衆望所歸第413章初次交手第626章準備功夫第52章不靠譜第4章自宮第539章伏擊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7章忽悠帝第287章喜事第251章相鬥第82章追殺第92章大戰前夕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582章閱兵式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210章攻擊第331章處境艱難第969章神操作第178章形態意識第127章布棋無題第943章老將歸心第460章優柔寡斷第681章新戰略第518章屈服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1040章回京省親第29章宮變下第82章追殺第557章風向第792章談判第374章血戰第39章接收東廠第392章折辱第877章王府探病第360章賊心不死第775章怒火沖天第304章皇后人選第971章入主德里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728章老舊帝國第473章第838章因勢導利第82章追殺第409章新計劃第807章雙方和談第906章落入虎口無題第620章招降第356章盟友第646章自投羅網第72章欽差入城第974章形勢有變第983章攻破城牆第569章黑化第108章血戰到底第333章火燒建奴第8章計策第537章大戰前夕第350章百年大計第966章提議和談第639章討打第1035章遊說使者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949章核心地區第210章攻擊第297章納滕妾第99章官不聊生第787章跳坑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979章昏招連出第164章應變第843章登基大典第229章朝儀上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08章無力抗衡第329章邊城遺民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36章猜疑第268章緊急救援
第583章國宴第620章招降第376章不擴大化第18章新帝登基第367章激戰第649章形勢大好第959章錯誤決定第504章雪夜交戰第161章出大事了第978章領先優勢第977章戰略平衡第869章交易第23章紅丸進宮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546章大軍困境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445章另有看法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738章戰爭將至第411章反殺第610章衆望所歸第413章初次交手第626章準備功夫第52章不靠譜第4章自宮第539章伏擊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7章忽悠帝第287章喜事第251章相鬥第82章追殺第92章大戰前夕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582章閱兵式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210章攻擊第331章處境艱難第969章神操作第178章形態意識第127章布棋無題第943章老將歸心第460章優柔寡斷第681章新戰略第518章屈服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1040章回京省親第29章宮變下第82章追殺第557章風向第792章談判第374章血戰第39章接收東廠第392章折辱第877章王府探病第360章賊心不死第775章怒火沖天第304章皇后人選第971章入主德里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728章老舊帝國第473章第838章因勢導利第82章追殺第409章新計劃第807章雙方和談第906章落入虎口無題第620章招降第356章盟友第646章自投羅網第72章欽差入城第974章形勢有變第983章攻破城牆第569章黑化第108章血戰到底第333章火燒建奴第8章計策第537章大戰前夕第350章百年大計第966章提議和談第639章討打第1035章遊說使者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949章核心地區第210章攻擊第297章納滕妾第99章官不聊生第787章跳坑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979章昏招連出第164章應變第843章登基大典第229章朝儀上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08章無力抗衡第329章邊城遺民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36章猜疑第268章緊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