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怒火

兵備道是本朝纔有的,成化、弘治年間,由於各地盜賊增多、沿海倭寇橫行,朝廷開始在一些要衝之地設置兵備道,加強分巡道、分守道的軍事職能,一般以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僉事等官員派駐地方整飭兵備,當地及附近的衛所官軍聽其節制,從而最終產生了兵備道的設置。

兵備道是本朝弘治之後一項重要的地方軍事行政官制制度,雖然此項制度可以追溯到前代,但確實是明代所創設,其架構與功能也極具特色。

兵備道與本朝這幾十年內憂外患的軍事格局有密切關係,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倭寇,更是讓傳統的軍事和行政體制捉襟見肘、疲於應付,所以纔有了兵備道這個新的軍事行政制度。

兵備道思想是源於宋代的重文輕武思想,大明將這一思想發揮到了極致,因爲兵備道權力極大,鉗制了總兵和地方軍將,在許多人眼裡,薊州兵備道六品兵備,權力比薊鎮總兵大。

兵備道官員選拔工作一向受到了朝廷的重視,根據本朝選拔文官的傳統制度,兵備道一向由京官六部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縣,由進士選,它多數由進士出身的士大夫擔任,值得注意的是,兵備道官員,也多兼任按察司副使、僉事。

明代兵備道掌握了地方練兵、剿匪、屯田、糧餉等各項重要軍事職能,有利於朝廷管理地方軍事事務,兵備道有時候還會“加清軍副使兼管兵備職銜,定駐省城”,增加了軍事監察的職能,更有利於管理駐紮在地方的軍隊。

武宗年間甚至昇天津兵備太僕寺少卿陳天祥,爲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仍督捕盜賊,也就是把天津兵備道陳天祥直接提拔爲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屬於“副部級幹部”,但仍然幹原來的本職工作,“仍督捕盜賊”,這一方面體現了朝廷對兵備道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兵備道的主要目的還是督捕盜賊,確保地方太平。

縱觀本朝兵備道的歷史,可以看出兵備道的最大作用是對穩定邊疆發揮了積極作用,朝廷在北方邊疆設置了九邊,其中最重要的地區是大同、宣府,這些地區均設置兵備道。

兵備道雖然不如巡撫地位高,但也是對邊軍形成威懾,特別是在小型戰役較爲頻繁的九邊地區更是如此。

在南方或內陸城市,兵備道一向由提刑按察副使兼任,主持地方督捕盜賊,但在九邊等邊鎮,他們是向巡撫負責的獨立官職,負責地方練兵、剿匪、屯田、糧響等,王化貞就是想通過這些兵備道們,給米柱以好看。

米柱讓其調兵前去喜峰口支援,他甩都不甩,沒有兵部行文,絕對不可能,我又不歸你管。

及至米柱榮升薊遼總督,明文規定節制遼鎮、順天、保定三巡撫,米柱立即下令他前往帳下聽令,手下兵將調往喜峰口一線聽令,王化貞當即怫然道:“喜峰口要守,黃花鎮、居庸關、橫嶺城三路

,蕪河營、臺頭營、石門寨、山海關四路,石塘嶺、古北口、曹家寨、牆子嶺四路就不用守了嗎?出了事他米某人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王化貞可是守土有責,此乃亂命,請恕某不能從命也!”

他直接將調兵令扔回給傳令的錦衣衛總旗李世傑。

李世傑驚道:“這可是總督大人的調兵令?”

王化貞道:“米某人果然好大的官威,跑腿的都是錦衣衛總旗了,不知道的,還以爲是緹騎上門了!”

他乃進士出身,自命清流剛正,最看不起倖進的廠衛鷹犬,米柱搞掉了他們東林黨多個要員,他十分的看不過眼,大聲道:“廠衛鷹犬,某不屑與之言語,還不滾蛋,想留下讓本官管飯不成。”

李世傑被他當場轟走。

王化貞爲什麼敢硬抗米柱,這全怪大明坑爹的制衡之術,爲了防止出現權臣,大明喜歡以小制大,這種情況在軍中尤其普遍。

在軍事力量方面,總督和巡撫都有各自掌握的軍隊,總督直接掌管的部隊稱爲督標,巡撫的部隊稱爲撫標。

這部隊由總督或巡撫直接調配,但調動部隊應通知兵部或軍機處,否則可能遭到彈劾,其將領由兵部任命,但總督巡撫也可直接任命,並報兵部備案,這也限制了總督對巡撫以勢壓人。

總督是上面派來的,猛龍過江,而巡撫是地方派,有地方勢力支持,是護食蛇,大家都有調兵權,大家都有守土權,這官司扯起來,有得扯。

而且王化貞知道,內閣幾位大佬,看米柱不順眼,他和米柱鬧,大夥只會高興,樂得看熱鬧,想動他王化貞,內閣不會同意。

當然王化貞也不是一味傻,他立即上書內閣及兵部,痛陳利害,認爲蒙古聯軍有可能分兵並進,完全有可能從居庸關、山海關等入侵,他的兵力嚴重不足,請求上面派兵支援。

這就是他的奸滑手段了,不但無兵可派,還要上面派兵來支援。

而且他也和保定巡撫張鳳翼達成了攻守同盟,張鳳翼,代州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與王化貞爲同期好友,又同拜葉向高爲座師,他們二人一爲順天巡撫,一爲保定巡撫,這都是拱衛京師的關鍵。

他的師爺忍不住問:“東翁!如此不留情面,終究是不好,大夥低頭不見擡頭見,而且他還是東廠提督呀!這也太打臉了。”

王化貞道:“打的就是東廠提督的臉,堂堂一個好男兒,居然跑去管東廠,不知這是太監乾的活兒,有本事閹了入宮當太監去。”

師爺連忙道:“東翁慎言。”他可是聽到一個傳言,東廠提督米柱監視所有的撫督大將。

王化貞大聲道:“慎什麼言?本官爲官,忠君愛國,丹心可昭日月,既不詢私枉法,也不貪污受賄,他米柱這麼大能耐,有本事鎖了本官去。”他自持有葉向高撐腰,又是東林黨中的名人,膽子都肥得無邊了。

葉向高兩任首輔,多次主持春闈,門生故吏,遍及天下,這種底蘊,並不是新崛起的米柱可比的。

王化貞和張鳳翼,一向是同聲共氣的好友,不過又明爭暗鬥,他們既相互扶持,又各自較勁,他們都看中了相對權重的遼東巡撫,但卻讓外人徐光啓搶了先,十分不爽。

在薊遼總督治下三巡撫之中,遼東巡撫權力最大,一向是加僉都御史銜,官居二品,轄地千里。而他們則是三品,若果不是處於拱衛京師要地,擡高了級別,憑他們管的那一點地方,那裡有資格稱巡撫,他們是本朝這麼多巡撫中,級別最低那一種,巡撫都是封疆大吏,但他們倆,是不敢這麼聲稱的。

所以他們知道米柱來薊鎮督戰,訂下了攻守,要給米柱好看,他們手中有兵有糧,可以和米柱耍一耍,以前不歸節制,直接硬扛,現在名義上歸其節制了,也可以憑藉手中實力軟扛。

米柱除了下那幾個總兵、參將、遊擊的兵,他巡撫旗下的撫標,那是一個也不能動,就是耍這些正規的官場流程和規矩,也可以把你耍半天。

米柱因夫人來了,這這早早睡下,春風一度之後,所有的壓力和優慮,是一下子都沒有了,他心情輕鬆,說道:“想不到我米柱一介書生,也可以成就如此大事,全是夫人旺夫呀!”

楊如花道:“維新有今日,全憑自己的努力,皇家的女婿可是沒有什麼便宜好佔。”

這朱元璋爲了打壓外戚勢力,是廢盡了苦心,皇家的女婿,一律接以六品附馬都尉之職,不可以做官或從官,在大明朝,有能力和前途的人是不會迎娶皇家女,一旦娶了,這前途和身份是固定的了。

米柱看着夫人云雨之後誘人的樣子,幸福感滿滿。

不過他的好心情很快就沒有了,因爲李易之來報,他派去昌平傳令的李世傑被巡撫王化貞轟回來了。

這都什麼關頭了,還玩權鬥?米柱大爲氣憤,披衣而起,他的心腹洪承壽、李易之、薛用、姜成楷、湯正、韋斯等都在指揮室等着,像是孫祖壽等軍官也陸續趕來。

孫祖壽名爲薊鎮總兵,但除了他自己手下那一票人,其它的都指揮不了,沒有順天巡撫的支持,他很難開始工作,手上兵力不足。

實際上,大夥兒都知道,巡撫纔是最大當家人,巡撫不來,大家幹勁不足呀,都不知有沒有糧響發。

米柱看見大夥兒興致不高,他這新任薊遼總督的面子算是丟光了,他們這是給他一個下馬威來着。

第442章豐收之時第506章提督出征第935章染指美洲第640章積極備戰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649章形勢大好第667章誠意十足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719章炮擊果阿第646章自投羅網第536章大戰之前第720章名將之死第200章小小分岐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3章平衡各方第270章逃命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984章大明政策第405章忍辱第897章收復失地第556計劃第814章不相爲謀第201章招攬第112章蓋世戰功第125章親人團聚第339章賞賜第396章有驚無險第290章文青第38章東廠老大第892章卑鄙追捕第617章馬來往事第935章染指美洲第993章東方強權第309章廠衛雜事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250章激烈對抗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766章皇帝心思第258章反擊打臉第782章變故第949章核心地區第273章災情慘重第807章雙方和談第253章春第425章曹隨歸來第312章不給面子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01章過關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831章攻防轉換第275章志向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97章戰後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633章意外決定第155章詔獄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461章草原風雲第637章不服第203章各有所憂第716章滅國之戰第195章御駕到第986章朝廷矛盾第840章利益使然第109章大慘敗第531章自投羅網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132章暴利工具第429章善後督辦第106章會戰第18章新帝登基第828章西洋聯盟第289章赴宴第676章刀鋒轉向第565章進退第472章大破敵軍第880章四國艦隊第983章攻破城牆第666章文萊加盟第815章拉人下水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14章漸入佳境第924章西南局面第620章招降第270章逃命第500章朝廷爭鬥第467章準備開打第845章制度第7章忽悠帝第720章名將之死第505章調整第785章脫險第347章名臣第976章政策第310章遊子歸鄉第42章追責第184章日報第759章天道輪迴第152章利慾薰心
第442章豐收之時第506章提督出征第935章染指美洲第640章積極備戰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649章形勢大好第667章誠意十足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719章炮擊果阿第646章自投羅網第536章大戰之前第720章名將之死第200章小小分岐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3章平衡各方第270章逃命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984章大明政策第405章忍辱第897章收復失地第556計劃第814章不相爲謀第201章招攬第112章蓋世戰功第125章親人團聚第339章賞賜第396章有驚無險第290章文青第38章東廠老大第892章卑鄙追捕第617章馬來往事第935章染指美洲第993章東方強權第309章廠衛雜事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250章激烈對抗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766章皇帝心思第258章反擊打臉第782章變故第949章核心地區第273章災情慘重第807章雙方和談第253章春第425章曹隨歸來第312章不給面子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01章過關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831章攻防轉換第275章志向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97章戰後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633章意外決定第155章詔獄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461章草原風雲第637章不服第203章各有所憂第716章滅國之戰第195章御駕到第986章朝廷矛盾第840章利益使然第109章大慘敗第531章自投羅網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132章暴利工具第429章善後督辦第106章會戰第18章新帝登基第828章西洋聯盟第289章赴宴第676章刀鋒轉向第565章進退第472章大破敵軍第880章四國艦隊第983章攻破城牆第666章文萊加盟第815章拉人下水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14章漸入佳境第924章西南局面第620章招降第270章逃命第500章朝廷爭鬥第467章準備開打第845章制度第7章忽悠帝第720章名將之死第505章調整第785章脫險第347章名臣第976章政策第310章遊子歸鄉第42章追責第184章日報第759章天道輪迴第152章利慾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