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自投羅網

米柱入柱喜峰口城南大營之後,馬上的檢閱部隊,巡察營房,給前線士兵打氣,鼓勵士兵奮勇殺敵,忠心報國。

米柱用兵,深得皇帝不差餓兵的精髓,他的兵,就必須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別的不說,吃飯必須吃飽,餐餐有魚有肉,這裡距天津衛不遠,李旦讓人送來了大量的魚肉,可以讓大軍敞開吃。

許多各地趕來的官兵大爲感動,當兵能有地方這般吃法,這雖死無憾了,這纔是愛兵如子,士兵吃什麼,大帥就吃什麼,這讓許多人感動到震撼。

米柱除了開會,就在軍營陣地裡四下巡視,他爲士兵們打氣,激勵士氣,這讓士兵們歡聲雷動,生出士爲知己者死的氣勢。

現在敵人大兵壓境,隨時攻過來,如果是別的,只怕是人心惶惶,逃兵衆多了,但是他們這裡,沒有一個逃兵,士氣高昂,士兵們唱着精忠報國,幹活和訓練是加倍的有勁,米柱所到之處,士兵們人人歡呼,他們將他稱之爲米大帥。

米大帥年輕英俊又不失和譪威嚴,他十分有禮貌,不會鞭打責罵士兵,無論誰人向他敬禮,他都會回以軍禮,這樣的大帥,誰人見過?他的人氣持續高漲,這就不是什麼奇怪事了,如果是流行合照和簽名,只怕他會笑僵了和手僵了。

孫祖壽道:“如此士氣,何愁大事不成?”

米柱道:“讓士兵們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打贏了這一仗,可保北疆二十太平。”

孫祖壽道:“末將願追隨大帥,誓死奮戰。”

他們正在閒聊,燕南天押着李丹東來了,他說道:“李滄海讓人傳來了消息,要求咱們摧毀炮臺,炸塌了來遠樓外的城牆,否則他們不會來。”

這老狐狸果然狡猾,聯軍統帥,也不是傻的,只是他們未免精明過頭了?明軍早己過了只能憑城牆去抗拒敵人的時候了。

米柱道:“拒絕他們!”

李丹東一怔,說道:“拒絕了,只怕會功虧一簣。”

米柱道:“拖延他們,爭取時間,最好引李滄海來。”

時間對他們有利,每多一天,他們就會多一些援兵,多一些糧食,外面草原的皇家大軍腳步就近一步,而蒙古聯軍則是在外面的風雪草原之中忍飢挨餓,白白消耗物資。

李丹東立即去辦,他們之間是使用信傳,騎馬傳信。

對於李丹東的拒絕,李滄海十分生氣,這是意料之中,打開城門容易,但是要炸開炮臺和城牆,這可就不容易了,如果讓沒有火藥的蒙古人去幹,他們只能砸只能撬,十天也拆不完,蒙古人逼他們炸,一是解除了大炮和城牆的威脅,二是消耗了明軍的火藥,攻入長城之後,李丹東部就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他們之間,相互不信任,指不準會先幹上一架呢。

李滄海與蒙古人之間的關係,李滄海與李丹東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利用關係,全憑利益關係來維持,李丹東以前是受其大恩,但是現在,早己不認這筆帳了。

李滄海只好又寫信去威迫,他說道:“你若不做,大家就一拍兩散,誰都沒有好日子過!”他才寫了信,又想到一件事,如此的討價還價,你來我往,這得耗到什麼時候?連馬裡卓圖也是這個意思。

馬裡卓圖道:“你去!這是你的人,你去馴服他,最多給你兩天時間。”

李滄海猶豫道:“我去!”

馬裡卓圖道:“當然是你去!你們寫信,你來我往,得浪費多少時間?”他們的大軍己迫進了三百公里之外,二十萬大軍趕路,三天後抵達,休息兩天,整合部隊,然後會發動進攻。

沒有了城牆和大炮,才讓他們沒有了威脅,他們纔敢將全部老本押下,孤注一擲。

李滄海無奈,只好帶着幾個侍衛,親自去找李丹東了,他自已發展的臥底,只好自己親自去勸說了。

李滄海率領幾名騎兵騎着馬,冒着風雪趕到了喜峰口,沒有了李剛這得力大將,他許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爲了。

他現在有些後悔,與李剛鬧翻了,李剛的能力和忠心不容質疑,他手下發展出來的人馬,全由李剛去操辦,誰如最後出了這檔子事,大家政見不同,終究是走不到了一起。

米柱在積極的做準備,要引蒙古聯軍入局,這可不容易,如果在他們提前驚覺,覺得不妥了,在大軍尚未合圍前,讓他們跑了,這問題可就大條了。

他們不怕與蒙古聯軍交戰,就怕他們在草原之上到處亂躥,蒙古人世代在草原上生存,他們一旦決心躲,其它人是真的追之不及。

這好比你在草原上追獵狼羣,不拼命追會追丟了,一不小心他就會回頭一撲,給你致命一擊。

最好是佈下陷井,與他們拚死一戰。

他們既要準備趕建甕城,設置機關陷井,又要防止敵人的探子細作,打探到消息,驚覺溜走了。

米柱還有一個問題,這就是他必須派人尋找楊錦鶴,這畢竟是他的岳父,楊如花的老爹,而且也是力了公事出關,出去遊記和離間炒花五部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關外大戰,戰場形勢狼牙交措,又是下雪,這基本等於交通信息斷絕,要找一個人,何異大海撈針。

米柱現在貴爲廠衛提督、薊遼總督,位高權重。但是他所能做的,十分有限,如果大派人手,廣發偵騎,不但會分散了他們的力量,還會驚動了敵人,米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只好發動關外的情報網,暗中用盡辦法去找,只能暗中,不能公開了。

米柱知道楊如花來這裡是幹什麼?但是很抱歉,他可不能爲了個人親情,而破壞了戰略大局。

米柱知道楊如花現在擔心,但是他沒有辦法,任何人都不允許破壞這戰略大局。

現在的重點,是控制李丹東,如果可以將蒙古大軍引誘來,這纔算是成功。

米柱聽聞,對方又派信使來了,他說道:“咱們瞧瞧去!”

對方信使有五人,騎着馬,戴着貂尾帽子,披着厚厚斗篷,在李丹東親兵的引領下入城。

李丹東看着這高大的來遠樓,還有佈署在兩側的紅衣大炮,三十門紅衣大炮對着城下的陣地,有這些大炮在,誰敢成羣結隊,組織大軍攻城。

李丹東副將劉日賓迎李滄海入城,因爲劉副將帶隊,沒有人敢查問,他們直入李丹東在來遠樓值房之中。

李丹東坐在值房之中的太師椅上,冷冷的道:“你是誰?李滄海派你來幹什麼?”

李滄海掀起了斗篷,露出了真容,他說道:“請大人摒退左右,我們有要事相商。”

李丹東大吃一驚,說道:“李……先生!”他的心幾乎跳了出來,正想怎麼引這個人來,他居然自投羅網了。他立即對副將劉日賓道:“帶幾位下去休息,好酒好菜招呼。”

劉日賓大聲應是,他帶着李滄海的幾位侍衛下去了。

李滄海看見燕南天還站在李丹東背後,他有些猶豫。

李丹東道:“燕客,我的心腹,他不可信,我身邊就沒有可信之人了。”他的心開始急劇的跳動,或許不用挨這千刀萬剮了,有人代他抵受了。

李滄海道:“你必須按蒙古人所說,炸掉大炮和城牆,否則他們不會進兵,你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騎虎難下,誰也逃不了啦。”

李丹東道:“炸掉城牆,虧他們想得出,我那裡有這麼多炸藥,而且炸了之後,蒙古人不來,我想哭都找不着墳頭。”

李滄海道:“炸了以後,蒙古人一定會來,他們的選擇也不多,如果不去內地行險一博,明年春天,冰雪融化,他們只有死路一條,時勢如此,我們都沒有退路了。”

李丹東道:“你真的是李滄海?”

李滄海臉色一沉,說道:“你什麼意思?”

李丹東道:“你自幼讀聖賢之書,十年寒窗,高中進士,朝廷也對你不薄,你現在爲了一己之私,引蒙古人入關,這與石敬塘和秦檜何異?我等勢將遺臭萬年,永淪畜道也。”

李滄海道:“我不是爲了一己之私,而是爲了福王,福王對我恩重如山,李某唯一死相報。”

李丹東道:“百姓呢!百姓怎麼辦?這麼多蒙古人入關,北直隸百姓,必定生靈凃碳,死傷無數,你身爲讀書人,竟然心狠如此!”

李滄海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爾等蚊民,千千萬萬,那次朝代更迭,不是死傷無數,你李丹東貪污軍響,喝兵血,這會兒又裝什麼好人。”

李丹東道:“我們都是對不起祖宗,要下地獄的人。”

李滄海臉色一變,說道:“什麼意思?”

“很快,你就會知道了!”米柱陰惻惻的道,他從李丹東後面的屏風走出。

李滄海大驚,霍然站起,正欲逃跑。

“老實點!”湯正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將他死死的鉗制住,一下捏住了他的下巴。

第200章小小分岐第154章彈劾第725章公投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616章改變格局第102章形勢逆轉第896章雨夜突擊第357章意氣相投第962章重鎮歸降第712章特效藥第814章不相爲謀第855章狡猾第650章圍攻王城第75章不俗亮相第468章拖時間第420章罪己詔第925章局勢不好第863章政策同化第982章拔除爪牙第519章雙方佈局第508章勇將第288章平糧價第31章宮廷政變第964章戰略要地第715章第857章新的危機第235章拒絕第924章西南局面第573章資本主義第605章拜訪第271章逃亡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859章皆大歡喜第455章弱點第658章政策打擊第77章招攬大將第619章變亂弟663章戰略調整第283章皇帝家事第958章不堪一擊第213章呂宋第127章布棋第772章兇險第909章身陷困境第555章戰略第513章浮萍下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866章欣欣向榮第935章爲難第298章婚禮第393章城破第978章征伐策略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586章利益集團第510章陰謀第241章力量壯大第138章處治第956章危機突發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765章新發現第26章遊說第207章海洋構想第441章攻下其城第680章適應第812章反間計第309章廠衛雜事第937章佔據第864章貨幣第20章勾結第782章變故第639章討打第969章長久統治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54章出征第963章兵臨德里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786章坑死人第610章衆望所歸第382章慘勝第380章打主意第924章西南局面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14章重拳出擊第33章救駕第728章老舊帝國第950章奇襲重鎮第544章陷井第781章重返南洋第287章喜事第20章勾結第895章準備進攻第901章措手不及第173章戰略佈局第989章認可無題第194章接新娘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580章大典
第200章小小分岐第154章彈劾第725章公投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616章改變格局第102章形勢逆轉第896章雨夜突擊第357章意氣相投第962章重鎮歸降第712章特效藥第814章不相爲謀第855章狡猾第650章圍攻王城第75章不俗亮相第468章拖時間第420章罪己詔第925章局勢不好第863章政策同化第982章拔除爪牙第519章雙方佈局第508章勇將第288章平糧價第31章宮廷政變第964章戰略要地第715章第857章新的危機第235章拒絕第924章西南局面第573章資本主義第605章拜訪第271章逃亡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859章皆大歡喜第455章弱點第658章政策打擊第77章招攬大將第619章變亂弟663章戰略調整第283章皇帝家事第958章不堪一擊第213章呂宋第127章布棋第772章兇險第909章身陷困境第555章戰略第513章浮萍下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866章欣欣向榮第935章爲難第298章婚禮第393章城破第978章征伐策略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586章利益集團第510章陰謀第241章力量壯大第138章處治第956章危機突發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765章新發現第26章遊說第207章海洋構想第441章攻下其城第680章適應第812章反間計第309章廠衛雜事第937章佔據第864章貨幣第20章勾結第782章變故第639章討打第969章長久統治第730章帝國戰略第254章出征第963章兵臨德里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786章坑死人第610章衆望所歸第382章慘勝第380章打主意第924章西南局面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14章重拳出擊第33章救駕第728章老舊帝國第950章奇襲重鎮第544章陷井第781章重返南洋第287章喜事第20章勾結第895章準備進攻第901章措手不及第173章戰略佈局第989章認可無題第194章接新娘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580章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