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內部憂化

米柱他們通過對國家安全局的升級,進一步強化及職能和加強及業務能力,希望其在未來與西方人的大戰中發揮更加大的作用。

其實在這方面,南洋帝國是非常佔優勢的,因爲這麼多個國家之中,唯有他們是唯一一個擁有系統性的和政府部門級的情報收集機構的。

好像大明的東廠和錦衣衛或者是奧斯曼帝國的禁衛軍、皇帝的侍衛團,其實他們也在扮演同樣的角色,不過他們更多的還是作爲皇帝的鷹犬,爲皇帝草剷除競爭對手,插手朝政作爲主要的目的。

而南洋帝國的國家安全局他跟這些國家都不同,這就是他不是內鬥的機構,主要是爲了對外收集情報而存在的,對於情報工作的重視,南洋帝國是所有國家之中最爲重視的,如果他們沒有大量情報工作人員的付出,也不可能輕易的短短几年之內就橫掃海峽地區,而且還把魔爪伸到了印度去。

其實總而言之,南洋帝國的幾位大佬們對於情報部門的工作還是非常滿意的,也是他們南洋帝國的重要利器之一,但是今天他實在是過於龐大了,所以說只能對他進行分解,其實分解出來以後他也是好的,可以更專注於他本身要乾的就是情報收集工作。

比如說一開始的時候國家安全局可可是把警察局的工作也都兼任了過來了,這就意味着他們這些高層領導必須要分散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持治安方面捕盜方面的問題。

而且隨着南洋帝國各種機構逐步的完善,好像各地都有他市政府,市政府下面也都有他下屬的捕快衙役部門,這就讓他們之間進行重疊了,既然如此,他們乾脆直接的把這一部分剝離出來,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專門的負責處理社會治安問題。

而且把這一部分資源和力量剝離以後,也可以對情報部門內部進行優化,這也讓他們減輕了大量的人員之餘,還可以減輕他們財政上的負擔,這部分轉給地方以後,他的財政支出肯定也是走地方的,不用他們再由他們來負責。

當然這對於國家安全委員會來說,肯定是削弱了他們的權利,但是可以讓他們更加專注於本質的工作,那就是情報的收集。

現在情報的收集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就是在傳遞的過程中非常的困難,他們往往在收集到了好的情報以後,想方設法送回新加坡,其中就花費了巨大的資源和人力。

在沒有無線電和電報的時代,他們的通訊只能通過原始的傳遞,而且他們南洋軍也算是擁有當今世上最爲發達最爲快的信息傳播系統,這就是飛鴿傳書。

但是飛鴿傳書也有它的侷限性的,那就是投入的成本相當的大,而且也非常也比較的慢,特別是在南洋帝國這種地形複雜的地方,投入與產出比更高。

他們也藉助了大明的驛站系統也搞什麼500里加急、800里加急的這種緊急信息傳遞方式,但是這又不適合於南洋,因爲大明他是一塊整塊陸地上的帝國,基本上都是在一片陸地之上,各個城市之間有官道相連。

南洋帝國它是由一系列的島嶼組成的,海洋把他們目前控制的勢力分爲了幾大部分,這幾部分都隔得遠遠的,然後他們只能夠通過海洋的相連,只能通過船隻來傳達信息,所以說他們在這裡就不可能學習大明,使用什麼八百里加急方式和驛站方式。

當然他們現在還是可以借鑑這種方式的,但是隻能是作爲輔助性的信息傳達方式,還是不能作爲主要的,他們還在大力的發展他們的內部交通網絡,他們作爲一個分成幾大部分的島國,他們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船隻和航線,把他們幾大部分連接起來。

南洋帝國在成立以後,他們一直就在重點的加強和細緻化管理這一方面的事情。

那就是必須要加強他們的中央也就是新加坡對地方的管控能力,第一就是就是快速的兵力投放能力,第二就是對物資的運輸能力。

但是在目前的交通條件之下,他們的選擇不多,只能夠去選擇用船的方式。

各大地區之間通過船隊進行聯繫,進入陸地以後,倒是可以採取大明的官道制度和驛站制度,使得各個地方暢通無阻。

以米柱爲首的南洋帝國高層們都非常明白一樣事情,那就是他們必須對這些地方具備了掌控能力和快速投放兵力和物資的能力,才意味着他們能夠控制這些地方,如果他們不能夠快速的投放兵力運送物資的話,這也就意味着很容易對地方管控失敗。

南洋帝國他們可是抓了不少的俘虜的,這些俘虜有很多已經開始轉正,加入了正規軍隊裡面,但是還有一些頑冥不靈的,而且有些還是罪大惡極的,還是必須放在戰俘營裡面,這些人就是負責爲他們修路,他們現在主要的目的就是修路。

南洋帝國他現在建立以後,他的國務院首先要構建的就是他們的交通網,只有把這個交通網構建起來了,纔會加強他們對地方的控制。

如果是大明倒是相對簡單,就是直接的修路,畢竟是大陸地區,可以連續不斷地修過去,但是在南洋這裡就複雜了,比如說他們的首都就是一個5000多平方公里的島而已,而四周的領土,被海洋分割成了N個地區,最遠的抵達印度,最南方的到了澳大利亞去,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只能選擇用船來這些地方之間的聯繫。

他們中央政府成立了大量的船隊和運輸公司,負責在各個地區之間對物資人力進行運送。

他們這裡有很多私人航運公司,負責各個地方之間的聯繫和運輸,他們負責把地方的物資和稅收運來了南洋帝國的首都新家坡,再把新家坡的一些物資和人力運送各個地方。

南洋帝國國務院他們正在雄心勃勃的打造一個全新的交通網,這個交通網主要是通過水陸運輸把各個地方給連接起來,當然這樣的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也是非常的耗資巨大,也需要時間的投入的。

南洋帝國建立以後,他們對內大搞經濟建設,對外就是準備入侵印度和對抗西方人東進的聯合艦隊,忙得不亦樂乎。

米柱他本來以爲自己可以有一些時間,是可以陪陪家人的,但是他當上了皇帝陛下以後,每天忙碌的事情非常多,根本沒有時間去看父母,所以他也很少陪在父母身邊,米禮義他既然新來南洋帝國,看見兒子忙,就坐着他的船到處去巡邏,到處去視察。

米禮義乃當今皇帝老子,太上皇帝,他率領着船隊到處去視察他們的屬地,最終他在一個叫巴厘島的地方住了下來,他喜歡上這裡的風光,巴厘島既是南洋帝國境內比較美麗的地方,也是官方指定的度假勝地。

正釐島是南方羣島島嶼,位於小巽他羣島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軸爲東西走向。

巴釐西距爪哇省省會椰城約一千多公里,與省會椰城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釐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處處的海灘,是最美的海濱浴場,這裡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

印度文明影響全東南亞,經過爪哇島傳入巴厘島,提供後來巴釐文學、藝術、社會組織,和政治的雛形,十三世紀時,信奉印度教的爪哇人開始統治巴釐;公元1515年回教入侵爪哇,促使了大批印度教的僧侶、貴族、軍人、工匠,和藝術家逃亡巴釐,造成十六世紀巴釐的黃金時代。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少有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裡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爲巴釐印度教。

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溼奴、溼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50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

神廟中最爲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爲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柬埔寨吳哥窟相同。

是一個集美景和歷史於一身的地方,該島又是主動向南洋帝國投降的,沒有經過戰火洗禮,最大的保持了島上的原貌。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傳來了極其驚人的消息,那就是巴厘島被荷蘭人襲擊了,太上皇米禮義生死不明。

第1018章印度皇帝第769章舌戰羣臣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無題無題無題第423章威震天下第623章安排第925章局勢不好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980章圍困城市第828章西洋聯盟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241章力量壯大第341章偷襲第347章名臣第736章突襲第126章入職第783章反擊無題第822章身陷重圍第382章慘勝第709章滅國第892章卑鄙追捕第549章和談第726章佔領果阿第215章呂宋王族第624章南洋號第577章力量第916章逃離第612章自強之道第65章報應第512章浮萍上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456章肅清第834章反擊戰略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981章大明現狀第758章大計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258章反擊打臉笫979章畏懼第902章亡命追殺第673章政變第244章喜事第892章卑鄙追捕第546章大軍困境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892章卑鄙追捕第866章欣欣向榮第166章順天府尹第170章斡旋第565章進退第421章悲喜劇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908章確定消息第184章日報第975章和親之議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878章司令人選第757章與衆不同第69章說客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632章展望第423章威震天下第525章怒火第205章納妾第882章準備大戰第974章無奈拒絕第989章認可第672章圖謀爪哇第776章懷疑第71章盟友第397章戰後第442章豐收之時第872章蓄勢待發第314章協議第61章名將歸心第813章巧舌如簧第311章捉拿第79章頂級殺手第130章孽緣第404章慘烈之戰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09章大慘敗第217章爲難第343章計中計第358章謀定後動第400章巧合第548章分化第959章錯誤決定第826章棄明投暗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948章致命打擊第722章反擊第684章男人巔峰第153章布衣謀臣第775章怒火沖天
第1018章印度皇帝第769章舌戰羣臣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無題無題無題第423章威震天下第623章安排第925章局勢不好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980章圍困城市第828章西洋聯盟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241章力量壯大第341章偷襲第347章名臣第736章突襲第126章入職第783章反擊無題第822章身陷重圍第382章慘勝第709章滅國第892章卑鄙追捕第549章和談第726章佔領果阿第215章呂宋王族第624章南洋號第577章力量第916章逃離第612章自強之道第65章報應第512章浮萍上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456章肅清第834章反擊戰略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981章大明現狀第758章大計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258章反擊打臉笫979章畏懼第902章亡命追殺第673章政變第244章喜事第892章卑鄙追捕第546章大軍困境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892章卑鄙追捕第866章欣欣向榮第166章順天府尹第170章斡旋第565章進退第421章悲喜劇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908章確定消息第184章日報第975章和親之議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878章司令人選第757章與衆不同第69章說客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632章展望第423章威震天下第525章怒火第205章納妾第882章準備大戰第974章無奈拒絕第989章認可第672章圖謀爪哇第776章懷疑第71章盟友第397章戰後第442章豐收之時第872章蓄勢待發第314章協議第61章名將歸心第813章巧舌如簧第311章捉拿第79章頂級殺手第130章孽緣第404章慘烈之戰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09章大慘敗第217章爲難第343章計中計第358章謀定後動第400章巧合第548章分化第959章錯誤決定第826章棄明投暗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948章致命打擊第722章反擊第684章男人巔峰第153章布衣謀臣第775章怒火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