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惱騷

bookmark

周赫煊走出教室,居然迎頭碰上清華校長羅家倫。

羅家倫笑呵呵地握手道:“周先生,我站在外邊聽你講了半個小時,講得真好,我這次請對人了。”

“原來羅校長是來檢驗我教學水平的。”周赫煊開玩笑道。

羅家倫的話並非恭維,他本人就是學歷史和哲學出身的,如今還兼着清華歷史系主任。同時,羅家倫遊歷歐美多國,輔修文學、教育、民族地理學、人類學等等。

周赫煊剛纔在課堂上講的內容,估計羅家倫比那些學生聽得還更明白。

羅家倫笑道:“從哲學的角度來闡述人類文明史,周赫煊的學術見解令人歎爲觀止啊。其中涉及的知識門類之多,令我這個學歷史、哲學和人類學的深感汗顏。”

周赫煊隨口提道:“剛纔有個叫吳金鼎的學生,說他在山東發現了史前遺蹟,正在申請考古發掘經費。我覺得這個活動可以支持,說不定就是個大發現。”

羅家倫想了想說:“我會認真考慮的。”

歷史上,羅家倫一直沒批這筆考古經費,拖了兩三年,最後還是中央研究院與山東教育廳聯合進行考古發掘的。

那可是龍山文化啊!

後世通過dna研究比對,發現龍山文化的遠古居民,其y染色體與現代漢族的主題部分完全一致。單從y染色體o3來看,中國各地漢族人類中,至少有60%—70%來自龍山文化。

也即是說,大部分現代漢族人,其實就是遠古龍山文化的直系後代,5000多年來一直沒有變過。

龍山文化的廟宇和器物中,有大量的花朵圖案(主要是玫瑰花),被考古學家們猜測爲跟“華(通花)”部落有關,很可能就是華夏文明中的“華”。後續的各種考古發現表明,龍山文化跟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有關聯。

這種能揭示中華文明源頭的考古發掘,當然是越早進行越好。章丘龍山鎮那邊的遺蹟,許多已經處於露天狀態,說不定就有當地農民把遠古黑陶器物搬回家做醃菜缸。隨便打壞一個,都是難以接受的損失啊。

周赫煊說道:“羅校長,我真的希望能夠早日發掘遺蹟。因爲從吳金鼎同學的描述來看,那邊很可能就是遠古遺蹟,說不定還是咱們中華文明的源頭。”

“這個嘛,”羅家倫爲難道,“山東現如今還很亂,土匪遍地,軍閥也沒有剿清,現在過去考古恐怕會有危險。”

“無妨,”周赫煊說,“我可以幫忙聯繫山東省政府,由清華和山東雙方一起進行發掘,你看如何?”

羅家倫頭疼無比,他想不通周赫煊爲毛這麼在意考古,敷衍說:“我再想想。”

“有什麼好想的?”周赫煊假裝生氣,“羅校長要是不同意,那我這個教授也不幹了。”

羅家倫狂汗,反正清華賊有錢,也不缺那幾個。他想了想終於點頭道:“行吧,我先撥3000元考古經費。如果有重大發現,我到時再追加款項。”

“那就說定了!”周赫煊高興起來。

籍時如果有空的話,周赫煊也可以去考古現場轉轉,親眼見證龍山遺址的發掘,想想都有些小興奮。

事不遲疑,周赫煊當即拖着羅家倫去找李濟,張口就說:“李教授,羅校長答應撥款,去發掘章丘龍山鎮的遺址了!”

“真的,那可好。”李濟頗爲高興。

當然,李濟此時完全沒有預料到,等待他的將會是多麼偉大的考古發現。

周赫煊初次來到清華時,結識了梁啓超、王國維、陳演恪等大師。可惜當時李濟正在野外考古,一直無緣得見,今天遇到了自然要好好聊聊。

等到傍晚時分,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三人被叫上,大家一起下館子喝酒。

因爲周赫煊的提醒,王國維的長子沒有病死,他也沒因此跟親家羅振玉鬧翻,自然不會想不開去跳水自盡,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酒桌上,王國維嘆息道:“猶記當初,國學研究院的諸位同僚齊聚共飲,現在卻各奔東西了。世事無常,變幻莫測。”

曾經輝煌一時的清華國學研究院,其實從去年已經停止招生了,今年勉勉強強只招了幾個。

至於國學研究院的那些大師,梁啓超因病辭職,久居天津租界;樑簌溟去了廣東當中學校長;吳宓更有意思,直接沒教書了,在周赫煊的《大衆》副刊當主編。

前陣子周赫煊南下時,苦於《大衆》副刊沒人管理——沈從文才情有餘,管理能力不足。他拜託胡政之幫忙請人做主編,誰曾想,居然把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創辦者吳宓請來了。

吳宓願意接受《大衆》副刊聘用,主要還是他在清華不得志。辛辛苦苦創立的國學研究院,規模一減再減,教授們各奔東西,他留在清華感覺難受,乾脆辭職走人算了。

趙元任也在酒桌上發着惱騷:“咱們新來的這個羅校長啊,真是不得了。規定每天清晨六點半早操,學生們起碼六點鐘就得起牀,週末還要搞什麼野外軍事訓練。我手下的幾個得意弟子,週末連跟我一起去採風的時間都沒有,這還做什麼學術研究?乾脆全都去當兵算了!”

“哈哈,”李濟感同身受的苦笑起來,“我還不是一樣,軍事訓練佔用了大量時間,學生們連我佈置的功課都難以完成。”

王國維安慰道:“知足吧,他至少沒讓老師們背誦三民主義。”

此言一出,衆人忍俊不禁。

羅家倫真的是太損了,硬生生的給每位學生增設三民主義課程,引起師生們的強烈反感。

額,這算是民國版的思想政治課。

馮庸大學那邊雖然也是軍事化教學,但真正說起來比清華要輕鬆得多,至少沒規定什麼時候吃飯和睡覺。

一頓飯吃下來,幾位大師輪番對羅家倫進行吐槽。

周赫煊從他們口中得知,羅家倫上任不到一週,已經辭退了20幾個教員,相當於整個清華教員數量的五分之一。

這雖然不近人情,但周赫煊對羅家倫極爲佩服,此人大刀闊斧搞改革的精神是值得稱道的。而且他的改革有理有據有手段,清除大量冗餘和水平不夠的教員,然後再招聘實力優秀的教授,這對未來清華的發展大有好處。

跟羅家倫的清華教改比起來,李石曾的教育改革如同兒戲,想想就令人發笑。

946 起來234 再到上海757 追趕362 我愛這土地636 拜訪王子069 希望小學756 勝利曙光220 故事213 熟人504 返航774 周神仙的傳說531 松花江上625 大中華戲院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985 得講法律311 步步錯369 詩與情466 周先生髮言095 小說還能這樣寫?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617 外交連環套954 雨中780 狼狽爲奸906 中國隊長367 香山旅遊團377 紅顏薄命180 留在身邊684 混亂839 信心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107 一把火759 刷獎牌213 熟人053 志摩830 故人002 租房落腳372 留學生186 黑色幽默912 青年373 批發字畫723 挑動風雲099 談文學創作997 人不如狗684 混亂128 文妖周赫煊980 家訪019 開講704 柏林250 討好丈母孃019 開講771 霜刃未曾試831 藥廠152 狗官202 迫不及待1009 新的代表作167 賺錢方案373 批發字畫441 七人背986 甩鍋116 樣品801 主場862 和平呼籲059 我有一個夢想151 借錢1025 人市002 租房落腳770 搶糧455 好消息644 入股307 喬幫主921 未來的國學大師216 借兵062 人情最大025 各有所憂037 上門討教506 駁斥1022 屁股決定腦袋081 出氣筒588 一哭二鬧三上吊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289 急電467 青年黨176 一條好狗389 貪官污吏143 三毛連載763 我的民族296 薛瘋子784 退貨!275 會面800 黑龍會903 愛國將軍351 崔家姐妹826 死字旗467 青年黨193 吸引火力264 文學少女604 禁歌763 我的民族295 論戰
946 起來234 再到上海757 追趕362 我愛這土地636 拜訪王子069 希望小學756 勝利曙光220 故事213 熟人504 返航774 周神仙的傳說531 松花江上625 大中華戲院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985 得講法律311 步步錯369 詩與情466 周先生髮言095 小說還能這樣寫?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617 外交連環套954 雨中780 狼狽爲奸906 中國隊長367 香山旅遊團377 紅顏薄命180 留在身邊684 混亂839 信心260 摸金校尉孫老殿107 一把火759 刷獎牌213 熟人053 志摩830 故人002 租房落腳372 留學生186 黑色幽默912 青年373 批發字畫723 挑動風雲099 談文學創作997 人不如狗684 混亂128 文妖周赫煊980 家訪019 開講704 柏林250 討好丈母孃019 開講771 霜刃未曾試831 藥廠152 狗官202 迫不及待1009 新的代表作167 賺錢方案373 批發字畫441 七人背986 甩鍋116 樣品801 主場862 和平呼籲059 我有一個夢想151 借錢1025 人市002 租房落腳770 搶糧455 好消息644 入股307 喬幫主921 未來的國學大師216 借兵062 人情最大025 各有所憂037 上門討教506 駁斥1022 屁股決定腦袋081 出氣筒588 一哭二鬧三上吊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289 急電467 青年黨176 一條好狗389 貪官污吏143 三毛連載763 我的民族296 薛瘋子784 退貨!275 會面800 黑龍會903 愛國將軍351 崔家姐妹826 死字旗467 青年黨193 吸引火力264 文學少女604 禁歌763 我的民族295 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