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留學生

7月15日。

首批考取“周赫煊留學基金會”的留學生,即將在上海碼頭登船。前一批是留歐生,人數佔了大概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去法國勤工儉學的,後一批則前往美國,兩撥人都是今天上午登船。

這些人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年齡最大的足足35歲。

說實話,周赫煊提供的留學經費很少,即便不是勤工儉學生,也必須靠家裡資助,或者是自己打工來維持留學生活。

但這屬於常態,似乎不能減弱他們的留學熱情。民國時期,經常有人借幾百塊錢,就敢大着膽子出國去歐洲、去美國。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公派留學生鬧着要罷課回國,他們向南京政府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麻煩給點錢,好買回國的船票。

童第周提着個大箱子,默默站在隊伍當中。他所擔任助教的班級,一共有28人報名考試,結果只有他和另一個學生考上,而且兩人都只能留法勤工儉學。

留學生雖然排着隊列,但並不整齊,歪七八鈕的站在碼頭上,所帶的隨身行李也五花八門。

他們旁邊那個隊伍就要威武得多,雖然只有寥寥幾人,但一個個身姿筆挺。統一的服裝、統一的行李,呈現出肅殺威嚴的氣息——公派留德的黃埔軍校生(國黨黨部撥款)。

突然,一個留學生高喊:“周先生和蔡先生來了!”

衆人齊齊望去,就連那些黃埔軍校生都好奇地朝那邊看。

蔡元培和周赫煊並肩走來,有說有笑,也不知道在聊些什麼。等來到留學生隊伍前,蔡元培道:“明誠,給大家講幾句吧。”

周赫煊看着那一個個衣着寒酸、卻又朝氣蓬勃的學生,感慨道:“我沒什麼好說的,諸位都是中國的未來,希望你們到了國外以後,一要刻苦學習,學好專業知識報效祖國;二要維護國家名譽,不能幹偷雞摸狗,違法亂紀的事情。國家現在很困難,我個人也能力有限,所以資助的留學款不多,你們辛苦了。”

“不辛苦!”

“周先生的錢可掏得不少,我們很感激。”

“只要有一張船票就行。”

“……”

留學生們紛紛迴應,他們說的是真心話,真的只要一張船票即可。特別是法國,許多類型的學校免收學費,靠勤工儉學完全能夠維持學業,這也是20年代留法學生衆多的主要原因。

至於周赫煊每年捐款16萬大洋資助留學,說起來很好可笑,他比中央政府出的錢還多。

我們來看看今年中國的公派留學生撥款,駐日留學生監督處(留日)47600元,一般留學經費(留歐美)33996元,加起來居然還不滿10萬元(黃埔軍校生的留學經費未計入其中)。

這就是整個中國一年的公派留學經費,政府打仗動輒幾千萬軍費,隨便摳點出來都能資助多少留學生啊!

倒是清華大學最牛氣,雖然美國留學庚款已經用盡,但美國庚款總額是還有剩餘的。清華校長羅家倫做了一件大好事,他成功使得美國庚款不再走外交部,而是直接打入清華大學的賬戶。

這些錢如果繼續被外交部把持,鬼才知道會被挪用來幹什麼,甚至被某些人中飽私囊都有可能。

去年清華大學的留學經費是0元,而今年直接獲得庚款後,清華留學經費是多少呢?

695060元!

接近70萬大洋啊!

清華大學一所學校的留學經費開支,就是政府撥款的7倍多,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經費如此充足,留學生的待遇自然更好,根本不用再打工就能完成學業。因此全國最優秀的學生,都跑去申請清華留學經費了,申請“周赫煊留學基金”的屬於稍弱的那批。

不過清華大學優先考慮自己學校的學生,而且都是保送名額,外校學生能夠申請到的屬於鳳毛麟角。

周赫煊和蔡元培各自講話後,周赫煊過去和學生們逐一握手,他不停地說道:“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學生謹記!”留學生們面色凝重而激動。

握手完畢,周赫煊又走向旁邊那幾個公派黃埔軍校生,笑道:“諸位長官,我也來爲你們送送行。”

“不敢,”一個軍校生踏前兩步,恭敬的向周赫煊敬軍禮,“在下陳介生,黃埔四期步科,見過周先生。”

“你好,希望你能在德國學業有成,爲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周赫煊說道。

陳介生跺腳立正:“不敢有一日倦怠!”

這個陳介生可不簡單,他乃是國黨四川黨務指導委員,相當於國黨的四川省委常委。可惜四川軍閥衆多,聽調不聽宣,他這個省常委沒多大實權。

陳介生顯然很受常凱申重用,這次去德國攻讀經濟學、統計學和國際公法,後來成爲復興社(藍衣社前身之一)柏林分社的負責人。歸國後成爲國黨中央黨部教育處處長,在復興社、三青團和中統都身居要職,屬於民國“錦衣衛”系統裡的實權人物。

能被公派留學的黃埔軍校生,屬於國黨重點培養對象,沒一個是吃素的。

這不,周赫煊第二個握手的叫俞大維,這人並非黃埔軍校畢業,但卻是哈佛博士,陳寅恪的表弟,曾國藩的外曾孫。他這次是去德國讀軍校的,還擔任中央軍商務專員,負責向德國採購軍事裝備。

“周先生好,我經常拜讀你的《菊與刀》。”俞大維就要隨意得多,言行舉止不像陳介生那麼刻板。

“俞兄你好,以後有空多多交流。”周赫煊笑道。

抗戰期間,俞大維是管國軍兵器裝備的,後來還牽頭研發原子彈,並派多位科學家赴美學習(其中包括華羅庚、李政道、朱光亞)。只是國黨沒那麼多錢來搞科研,俞大維的原子彈計劃只能擱淺,倒是爲新中國造原子彈貢獻了人才。被他派去美國學習的朱光亞,就獲得了新中國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周赫煊把留學生們都送上船,纔打開那份留學基金名單。這些人他大都不認識,但也有幾個比較熟悉的,除了童第周外,還有一個赴法國勤工儉學的叫聶耳。

344 死局542 應聘852 揭露者878 又喜又憂的周至柔632 陰險的瘸子349 留學基金271 川越050 忽悠捐款233 將軍,給錢吧778 吃人482 王子的邀請939 採訪與演講316 股神933 大轟炸與報告書538 磺胺的威力461 大地頭蛇096 北大復課823 周赫煊能做的058 傳說中的周先生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717 殺了吧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002 租房落腳433 嗚呼哀哉776 真正的土豪444 川島芳子的任務079 滅口895 周明誠的缺點330 華工455 好消息790 扒皮食肉498 支招1004 會談1028 閉門讀書1014 拜師906 中國隊長338 邀請1029 評古176 一條好狗141 夜襲296 薛瘋子205 退股841 空殼元首657 老蔣的參謀長826 死字旗112 和平分手429 名人拜訪670 張恨水1034 爭論的背後104 少帥的憂心992 八門拳256 狗皮膏藥校長590 無錫130 熱賣715 家事917 元旦235 坐談162 神秘少女207 赴魯賑災536 東北史詩159 軍事化辦學509 服軟890 宿舍夜談198 不識擡舉109 砸玻璃974 白肉1025 人市585 全新版本399 水落石出511 黃老之術496 實驗成果697 領獎致辭419 科普165 應對之計236 黨即是法342 表情包727 六親不認997 人不如狗438 再勸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186 黑色幽默103 丈母孃看女婿949 牛津講座259 惱騷793 做客980 家訪906 中國隊長019 開講611 發酵991 吹牛皮293 捐贈693 娛樂明星738 性別錯亂者830 故人582 難以解脫230 新合夥人642 膨脹的電影皇帝499 發現852 揭露者
344 死局542 應聘852 揭露者878 又喜又憂的周至柔632 陰險的瘸子349 留學基金271 川越050 忽悠捐款233 將軍,給錢吧778 吃人482 王子的邀請939 採訪與演講316 股神933 大轟炸與報告書538 磺胺的威力461 大地頭蛇096 北大復課823 周赫煊能做的058 傳說中的周先生945 堅持妥協的丘吉爾449 飯桶胡適先生的努力717 殺了吧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002 租房落腳433 嗚呼哀哉776 真正的土豪444 川島芳子的任務079 滅口895 周明誠的缺點330 華工455 好消息790 扒皮食肉498 支招1004 會談1028 閉門讀書1014 拜師906 中國隊長338 邀請1029 評古176 一條好狗141 夜襲296 薛瘋子205 退股841 空殼元首657 老蔣的參謀長826 死字旗112 和平分手429 名人拜訪670 張恨水1034 爭論的背後104 少帥的憂心992 八門拳256 狗皮膏藥校長590 無錫130 熱賣715 家事917 元旦235 坐談162 神秘少女207 赴魯賑災536 東北史詩159 軍事化辦學509 服軟890 宿舍夜談198 不識擡舉109 砸玻璃974 白肉1025 人市585 全新版本399 水落石出511 黃老之術496 實驗成果697 領獎致辭419 科普165 應對之計236 黨即是法342 表情包727 六親不認997 人不如狗438 再勸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186 黑色幽默103 丈母孃看女婿949 牛津講座259 惱騷793 做客980 家訪906 中國隊長019 開講611 發酵991 吹牛皮293 捐贈693 娛樂明星738 性別錯亂者830 故人582 難以解脫230 新合夥人642 膨脹的電影皇帝499 發現852 揭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