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留學生

7月15日。

首批考取“周赫煊留學基金會”的留學生,即將在上海碼頭登船。前一批是留歐生,人數佔了大概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去法國勤工儉學的,後一批則前往美國,兩撥人都是今天上午登船。

這些人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年齡最大的足足35歲。

說實話,周赫煊提供的留學經費很少,即便不是勤工儉學生,也必須靠家裡資助,或者是自己打工來維持留學生活。

但這屬於常態,似乎不能減弱他們的留學熱情。民國時期,經常有人借幾百塊錢,就敢大着膽子出國去歐洲、去美國。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公派留學生鬧着要罷課回國,他們向南京政府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麻煩給點錢,好買回國的船票。

童第周提着個大箱子,默默站在隊伍當中。他所擔任助教的班級,一共有28人報名考試,結果只有他和另一個學生考上,而且兩人都只能留法勤工儉學。

留學生雖然排着隊列,但並不整齊,歪七八鈕的站在碼頭上,所帶的隨身行李也五花八門。

他們旁邊那個隊伍就要威武得多,雖然只有寥寥幾人,但一個個身姿筆挺。統一的服裝、統一的行李,呈現出肅殺威嚴的氣息——公派留德的黃埔軍校生(國黨黨部撥款)。

突然,一個留學生高喊:“周先生和蔡先生來了!”

衆人齊齊望去,就連那些黃埔軍校生都好奇地朝那邊看。

蔡元培和周赫煊並肩走來,有說有笑,也不知道在聊些什麼。等來到留學生隊伍前,蔡元培道:“明誠,給大家講幾句吧。”

周赫煊看着那一個個衣着寒酸、卻又朝氣蓬勃的學生,感慨道:“我沒什麼好說的,諸位都是中國的未來,希望你們到了國外以後,一要刻苦學習,學好專業知識報效祖國;二要維護國家名譽,不能幹偷雞摸狗,違法亂紀的事情。國家現在很困難,我個人也能力有限,所以資助的留學款不多,你們辛苦了。”

“不辛苦!”

“周先生的錢可掏得不少,我們很感激。”

“只要有一張船票就行。”

“……”

留學生們紛紛迴應,他們說的是真心話,真的只要一張船票即可。特別是法國,許多類型的學校免收學費,靠勤工儉學完全能夠維持學業,這也是20年代留法學生衆多的主要原因。

至於周赫煊每年捐款16萬大洋資助留學,說起來很好可笑,他比中央政府出的錢還多。

我們來看看今年中國的公派留學生撥款,駐日留學生監督處(留日)47600元,一般留學經費(留歐美)33996元,加起來居然還不滿10萬元(黃埔軍校生的留學經費未計入其中)。

這就是整個中國一年的公派留學經費,政府打仗動輒幾千萬軍費,隨便摳點出來都能資助多少留學生啊!

倒是清華大學最牛氣,雖然美國留學庚款已經用盡,但美國庚款總額是還有剩餘的。清華校長羅家倫做了一件大好事,他成功使得美國庚款不再走外交部,而是直接打入清華大學的賬戶。

這些錢如果繼續被外交部把持,鬼才知道會被挪用來幹什麼,甚至被某些人中飽私囊都有可能。

去年清華大學的留學經費是0元,而今年直接獲得庚款後,清華留學經費是多少呢?

695060元!

接近70萬大洋啊!

清華大學一所學校的留學經費開支,就是政府撥款的7倍多,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經費如此充足,留學生的待遇自然更好,根本不用再打工就能完成學業。因此全國最優秀的學生,都跑去申請清華留學經費了,申請“周赫煊留學基金”的屬於稍弱的那批。

不過清華大學優先考慮自己學校的學生,而且都是保送名額,外校學生能夠申請到的屬於鳳毛麟角。

周赫煊和蔡元培各自講話後,周赫煊過去和學生們逐一握手,他不停地說道:“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學生謹記!”留學生們面色凝重而激動。

握手完畢,周赫煊又走向旁邊那幾個公派黃埔軍校生,笑道:“諸位長官,我也來爲你們送送行。”

“不敢,”一個軍校生踏前兩步,恭敬的向周赫煊敬軍禮,“在下陳介生,黃埔四期步科,見過周先生。”

“你好,希望你能在德國學業有成,爲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周赫煊說道。

陳介生跺腳立正:“不敢有一日倦怠!”

這個陳介生可不簡單,他乃是國黨四川黨務指導委員,相當於國黨的四川省委常委。可惜四川軍閥衆多,聽調不聽宣,他這個省常委沒多大實權。

陳介生顯然很受常凱申重用,這次去德國攻讀經濟學、統計學和國際公法,後來成爲復興社(藍衣社前身之一)柏林分社的負責人。歸國後成爲國黨中央黨部教育處處長,在復興社、三青團和中統都身居要職,屬於民國“錦衣衛”系統裡的實權人物。

能被公派留學的黃埔軍校生,屬於國黨重點培養對象,沒一個是吃素的。

這不,周赫煊第二個握手的叫俞大維,這人並非黃埔軍校畢業,但卻是哈佛博士,陳寅恪的表弟,曾國藩的外曾孫。他這次是去德國讀軍校的,還擔任中央軍商務專員,負責向德國採購軍事裝備。

“周先生好,我經常拜讀你的《菊與刀》。”俞大維就要隨意得多,言行舉止不像陳介生那麼刻板。

“俞兄你好,以後有空多多交流。”周赫煊笑道。

抗戰期間,俞大維是管國軍兵器裝備的,後來還牽頭研發原子彈,並派多位科學家赴美學習(其中包括華羅庚、李政道、朱光亞)。只是國黨沒那麼多錢來搞科研,俞大維的原子彈計劃只能擱淺,倒是爲新中國造原子彈貢獻了人才。被他派去美國學習的朱光亞,就獲得了新中國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周赫煊把留學生們都送上船,纔打開那份留學基金名單。這些人他大都不認識,但也有幾個比較熟悉的,除了童第周外,還有一個赴法國勤工儉學的叫聶耳。

410 共濟會023 策問532 羅斯福的圈套488 犯賤720 又是個鴉片鬼068 殺心起544 喂狗597 祥符文會之一783 殺人還要誅心547 全運會560 回憶錄718 天狗吞日253 借勢581 妖僧191 美國商人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192 新書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970 顧問607 資本家的本性692 齊聚748 基建狂魔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520 各有所思627 唱雙簧981 西安265 輿論攻勢637 巫師遇到巫師812 人類社會太極八卦系統703 家中日常525 長城抗戰407 寧粵之爭786 膝蓋中箭的湯半城292 一鍋端651 長江大橋1054 香港502 丘胖子的知己029 三成版稅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146 泛淤110 萬壽553 丟人現眼052 響應880 空軍大捷422 神仙打架626 美好的明天690 國際大學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學習討論會896 惱羞成怒443 看破紅塵的張二公子835 受聘776 真正的土豪833 雞犬不留456 默契569 抗戰綱領673 準備搬家914 關岳廟848 貿易和戰爭582 難以解脫846 老驥伏櫪245 封你做副教主695 文學界的獨裁者130 熱賣128 文妖周赫煊570 南下296 薛瘋子953 理想與現實486 貴族的遮羞布110 萬壽089 清華講課589 封殺599 創作744 江邊的新家579 太虛大和尚245 封你做副教主050 忽悠捐款788 快意恩仇的袍哥被堵在人堆裡畫風突變240 教育部現狀238 大水衝了龍王廟1005 聖雄甘地955 瞎扯淡512304 豆汁兒523 串聯357 劇場版大船856 文人854 整理資料289 急電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157 去他媽的張宗昌217 各種罵娘071 狗血262 科幻小說809 詩歌朗誦290 一個時代結束527 北平分會成立513 神女上映198 不識擡舉091 活曹操397 職業操守458 談不攏啊
410 共濟會023 策問532 羅斯福的圈套488 犯賤720 又是個鴉片鬼068 殺心起544 喂狗597 祥符文會之一783 殺人還要誅心547 全運會560 回憶錄718 天狗吞日253 借勢581 妖僧191 美國商人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192 新書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970 顧問607 資本家的本性692 齊聚748 基建狂魔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520 各有所思627 唱雙簧981 西安265 輿論攻勢637 巫師遇到巫師812 人類社會太極八卦系統703 家中日常525 長城抗戰407 寧粵之爭786 膝蓋中箭的湯半城292 一鍋端651 長江大橋1054 香港502 丘胖子的知己029 三成版稅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146 泛淤110 萬壽553 丟人現眼052 響應880 空軍大捷422 神仙打架626 美好的明天690 國際大學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學習討論會896 惱羞成怒443 看破紅塵的張二公子835 受聘776 真正的土豪833 雞犬不留456 默契569 抗戰綱領673 準備搬家914 關岳廟848 貿易和戰爭582 難以解脫846 老驥伏櫪245 封你做副教主695 文學界的獨裁者130 熱賣128 文妖周赫煊570 南下296 薛瘋子953 理想與現實486 貴族的遮羞布110 萬壽089 清華講課589 封殺599 創作744 江邊的新家579 太虛大和尚245 封你做副教主050 忽悠捐款788 快意恩仇的袍哥被堵在人堆裡畫風突變240 教育部現狀238 大水衝了龍王廟1005 聖雄甘地955 瞎扯淡512304 豆汁兒523 串聯357 劇場版大船856 文人854 整理資料289 急電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157 去他媽的張宗昌217 各種罵娘071 狗血262 科幻小說809 詩歌朗誦290 一個時代結束527 北平分會成立513 神女上映198 不識擡舉091 活曹操397 職業操守458 談不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