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慘案

上午授課完畢,學生們沒有放學回家,而是來到隔壁的食堂排隊就餐。

廚娘是從附近請來的農婦,每月薪水1元,專門負責給師生們做飯。營養午餐沒有牛奶,只是普通的家常菜和白麪饅頭。即便如此,學生們也吃得津津有味,抱着沾油的餐具舔了又舔,乾淨溜光都不用再洗碗筷了。

就在記者們拍照時,周赫煊突然問:“咦,六帥呢?”

馮庸說:“六子已經走了,他還要去北邊掌軍。”

周赫煊笑道:“你倒是清閒。”

“沒辦法啊,空軍太精貴,老帥根本不捨得用,”馮庸自嘲道,“我現在就一整天吃白飯的司令,閒得骨頭都生鏽了。”

周赫煊說:“走吧,我們也回去。”

馮庸看着那些肚皮飽脹、臉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孩子,感慨道:“我活了二十幾年,今天才終於感覺自己是在做事。”

“哈哈,彼此彼此!”周赫煊笑道。

兩人乘坐黃包車返回租界,路過英租界的時候,突然看到有大批學生在遊行示威。他們舉着橫幅標語,揮舞旗幟高喊口號,浩浩蕩蕩的朝英國領事館前進。

“打倒英帝國主義!”

“嚴懲兇手,抗議干涉!”

“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

英租界軍警很快趕來,將遊行的學生堵在街上,一時間場面變得極爲緊張。

周赫煊對此無能爲力,他和馮庸都只能站在旁邊看熱鬧。學生們正處於熱血激憤狀態,根本就別想勸動,至於租界軍警,更不會聽周赫煊的指揮。

不止天津,如今全國各地都在鬧遊行。

起因是國民革命軍北伐,不顧列強的調停干涉,接連佔領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些都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打起仗來損失很大,英國佬終於坐不住了,出動軍艦在長江流域尋釁滋事。

剛開始的時候,英艦和商輪利用其巨大噸位,以浪沉中國木船、淹死中國人取樂。只長江流域萬縣段,三個月內就淹死40多人,有4艘中國民船被撞沉。

衝突激化發生在八月底。

英國商輪萬流號跑到雲陽江面鬧事,不分青紅皁白浪沉楊森運軍餉的3艘木船,50多位船上軍民被淹死,八萬多餉銀和少量槍支沉入江底。

話說,楊森是吳佩孚任命的四川省長,英國人如今也在幫吳佩孚,這次事件純粹大水衝了龍王廟。

但英國佬牛啊,撞錯就撞錯唄,我管你誰是誰,反正中國人命賤。

楊森也牛,一怒之下派兵扣押英國商輪萬通號和萬縣號,要求英國人賠償損失。英國佬的迴應是增派軍艦,並下達24小時最後通牒,期限一到就直接開炮。

9月5日,英艦悍然炮擊萬縣市區,炮轟近3個小時,發射炮彈和燃燒彈300餘發。中國軍民死傷數千人,民房商店被毀千餘家,史稱“萬縣慘案”。

慘案發生後,包括《大公報》在內,全國多家報紙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並嚴厲譴責英國人的罪惡行徑。熱血愛國青年自然坐不住,紛紛自發上街遊行示威。

若是抗議和遊行管用,那還要軍隊來幹什麼?

如今英國人的氣焰依舊囂張,不但拒不交出兇手、賠償損失,反而威脅吳佩孚和平解決此事。吳佩孚只得給楊森施壓,要求楊森給英國人道歉,並儘快釋放被扣押的英國商輪。

乾坤顛倒,黑白不分,巍巍民國,一向如此。

“別看了,走吧。”馮庸嘆氣說。

周赫煊無奈搖頭,成功辦學的歡喜心情,瞬間被衝得蕩然無存。

鬱悶無比的返回報館,周赫煊屁股還沒坐熱,胡政之和張季鸞就一起找上他。

張季鸞說:“我們剛剛收到警告,北平方面勒令《大公報》淡化萬縣慘案,報道言辭不得過於激烈。好像直隸地區所有報館,都收到了這條電令。”

“社長,你說怎麼辦吧。”胡政之看着周赫煊。

周赫煊反問:“你們的意見呢?”

張季鸞說:“該如何報道,就如何報道。不黨、不私、不賣、不盲,這八個字不能丟了。”

周赫煊仔細考慮着其中得失,最終咬牙說:“報!”

胡政之和張季鸞相視一笑,前者說道:“這次的社論我來寫,儘量含蓄一些,但事實必須講清楚。”

想要在民國辦報紙,骨氣和圓滑都得具備。胡政之不會傻到故意激怒軍閥和洋人,但關鍵時候還得堅持底線,這纔是《大公報》真正的辦報方針。

上次周赫煊說的那個深度報道,各地軍閥近年來的軍費開支,胡政之早就收集齊了。但此時正值北伐軍接連大捷,他選擇暫且按住不發,因爲一旦這種呼籲和平的文章寫出來,等於變相在幫吳佩孚說話。

真正的報道時機,是在南北軍隊僵持不下的時候。

打發走胡、張二人,周赫煊坐在辦公室裡唉聲嘆氣,他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做,對中國的糟糕局面都無濟於事。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周赫煊沒好氣道:“請進!”

一個年輕人推門而入,恭敬道:“周先生你好,我是來送請帖的。”

周赫煊打開帖子,卻是張學良以前的副官、如今《北洋畫報》的社長馮武越,邀請他週末參加舞會。

“勞煩通知馮社長,我到時會去的。”

周赫煊感覺很諷刺,如今全國老百姓都在抗議列強,有錢人家的舞會卻還照開不誤。而他周赫煊,也是那“不知亡國恨”中的一員。

……

褚府。

褚玉鳳歪趟在榻上,抽着大煙問:“都半個月了,還沒找到機會?”

杜笑山苦着臉說:“那姓周的太雞賊,平時都待在租界不出來。今天倒是去了東郊,但隨行的還有張學良和馮庸,這事不好辦啊。”

褚玉鳳滿不在乎道:“他不出租界,那俺們就在租界下手。”

“可不行!”

杜笑山連忙勸阻:“二爺,在租界動火器是大忌,一不小心就會引來洋人干涉。”

“你呀,就是膽子太小,”褚玉鳳笑道,“找個槍手,躲在人羣裡放槍,打完槍子兒就跑,洋人能查得出來?”

“這……”杜笑山欲言又止。他真不想管這事,好歹周赫煊是張學良的人,而且還是個知名大學者,萬一出了紕漏,就得輪到他杜笑山來背黑鍋。

褚玉鳳面色猙獰道:“你是天津的地頭蛇,去給俺物色一個不要命的槍手。給他1000大洋,務必把周赫煊的腦袋提來。這是軍令,不得違抗!”

“好……好吧。”杜笑山勉強答應,心裡已經把褚玉鳳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別看褚玉鳳在天津城橫行無忌,其實還是個慫貨。他根本不敢在租界殺人,就連請槍手都委託杜笑山,以後出事可以推得一乾二淨。

杜笑山當然不是傻瓜,憑白給人當槍使。他回到家中左思右想,喚來心腹說:“你去給周赫煊傳句話,讓他出門小心,謹防刺客。”

256 狗皮膏藥校長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868 反應555 出名的費小姐523 串聯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217 各種罵娘611 發酵124 農村大地337 周赫煊的貓822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240 教育部現狀057 進京110 萬壽483 轟動532 羅斯福的圈套844 空戰094 小錢錢665 荒誕世界218 出逃亂象336 蔣作賓650 常凱申的四不精神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973 周神仙駕到109 砸玻璃446 見血276 論宗教103 丈母孃看女婿242 扯着蛋995 朱紹良844 空戰241 理想與現實518 嚴峻的問題688 歡慶752 滿地黑哨939 採訪與演講594 蔫壞的老實人081 出氣筒673 準備搬家194 南開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591 遇事不決打麻將040 神魔亂舞的大帥府441 七人背083 火種339 全民熱議103 丈母孃看女婿926 摳腳老李843 第一次轟炸重慶625 大中華戲院771 霜刃未曾試137 青紅597 祥符文會之一204 慘案491 男人的佔有慾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741 泰迪周502 丘胖子的知己157 去他媽的張宗昌1003 梵與道041 利益使然645 滿地撿錢862 和平呼籲243 私心192 新書742 舞會176 一條好狗956 神棍周的第一次算卦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378 都不靠譜572 畢業季後記 二277 預言者927 薄白學832 釣魚城201 電聲雜文064 雅事852 揭露者824 八月258 非主流課程539 憂患325 哥大邀請518 嚴峻的問題199 息事寧人883 入土爲安547 全運會942 一切就緒835 受聘288 諾貝爾候選人616 交易839 信心678 好戲開始545 烏煙瘴氣051 斷髮明志034 武當劍仙110 萬壽846 老驥伏櫪1032 新書反響852 揭露者339 全民熱議
256 狗皮膏藥校長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868 反應555 出名的費小姐523 串聯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217 各種罵娘611 發酵124 農村大地337 周赫煊的貓822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240 教育部現狀057 進京110 萬壽483 轟動532 羅斯福的圈套844 空戰094 小錢錢665 荒誕世界218 出逃亂象336 蔣作賓650 常凱申的四不精神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973 周神仙駕到109 砸玻璃446 見血276 論宗教103 丈母孃看女婿242 扯着蛋995 朱紹良844 空戰241 理想與現實518 嚴峻的問題688 歡慶752 滿地黑哨939 採訪與演講594 蔫壞的老實人081 出氣筒673 準備搬家194 南開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591 遇事不決打麻將040 神魔亂舞的大帥府441 七人背083 火種339 全民熱議103 丈母孃看女婿926 摳腳老李843 第一次轟炸重慶625 大中華戲院771 霜刃未曾試137 青紅597 祥符文會之一204 慘案491 男人的佔有慾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741 泰迪周502 丘胖子的知己157 去他媽的張宗昌1003 梵與道041 利益使然645 滿地撿錢862 和平呼籲243 私心192 新書742 舞會176 一條好狗956 神棍周的第一次算卦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378 都不靠譜572 畢業季後記 二277 預言者927 薄白學832 釣魚城201 電聲雜文064 雅事852 揭露者824 八月258 非主流課程539 憂患325 哥大邀請518 嚴峻的問題199 息事寧人883 入土爲安547 全運會942 一切就緒835 受聘288 諾貝爾候選人616 交易839 信心678 好戲開始545 烏煙瘴氣051 斷髮明志034 武當劍仙110 萬壽846 老驥伏櫪1032 新書反響852 揭露者339 全民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