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編教材

上午開完校務會議,周赫煊下午又接受鍾觀光的邀請,到學校各科系和圖書館、實驗室、標本室視察。

一路走馬觀花,周赫煊啥都沒說。其實他覺得北大文科太多,理工科專業太少,明顯偏得太厲害了。

但沒辦法,如今全中國的大學都是這樣。

文科便宜啊,有老師有課本就能搞定。理工科卻很麻煩,各種實驗太花錢,一些高級科學儀器設備也奇缺。理工科的學生想要更進一步,那就必須留學,待在國內完全沒法搞研究。

來到物理系時,物理系主任李書華介紹道:“物理系去年有七位教授和講師,不過由於各種原因,今年只剩下三位了,其中還包括我這個系主任。”

“教得過來嗎?”周赫煊問。

“勉強還能應付,”李書華笑道,“每位老師至少同時教五門課,比如我,就教《數學原理》、《普通物理》、《物理光學》、《電動力學》、《理論力學》和《專門物理實驗》。”

周赫煊聽着感覺有點難過,這都是些值得敬佩的老師。

像李書華他們這種理工科教授,又不能寫文章和外出演講賺錢,每月只靠教師薪水度日。在動不動就拖欠幾個月工資的情況下,他們很多連吃飯都要找人借錢,卻還能堅持同時教授數門課程。

他們如果去南方的話,隨隨便便就能改善生活。之所以留着不走,是因爲責任在身,捨不得拋棄自己的學生。

此時正值下課,周赫煊走到教室裡,隨手翻開一本《氣體中的電流及電子論》教材。他驚訝的發現,這本書居然是全英文的,不由問道:“北大物理系都是英文教材?”

李書華回答說:“有一部分中文教材,不過也是照章翻譯的。”

“學生們用英文教材上課,不會有溝通障礙吧?”周赫煊好奇地問。

“溝通障礙並不存在,讀工科的學生,會英文是基礎中的基礎,”李書華說:“就是有些教材裡的內容和體系,跟咱們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符,特別是在聯繫生活生產及實驗的部分。”

周赫煊問:“只是北大如此,還是全中國的大學都是這樣?”

李書華解釋道:“全國都是這樣,理工科教材都是英文教材當家,中文教材爲輔。”

周赫煊皺眉道:“有沒有想過,咱們自己編一套理工科教材?”

“想過啊,誰不想?”李書華無奈地笑道,“可惜工程量太大,必須要有政府組織和推廣。”

周赫煊說:“政府是顧不上了,不過可以聯繫清華那邊,由清華、北大兩所學校組建‘中國教材編撰小組’。教授們利用課餘時間,結合中國的實情,編出咱們中國的理工科教材。這些教材編好後,我來負責做推廣,由北大出版部出版印刷。至於編者的稿費,可以一次性結清,也可以按照按照印刷量計算版稅。”

“那當然好,”李書華喜道,“若是能把教材編出來,中國所有的工科學生都能受益。”

周赫煊笑道:“你先去聯繫理工科的老師吧,願意編教材的把名字報上來,我明天就到清華走一趟。咱們慢慢來,先編物理教材,以後再弄化學、地質、機械等科目。”

李書華立即行動,把周赫煊的想法一說,其他幾位物理老師全都同意。他們白天課程太多,根本抽不出時間來,編教材的活只能晚上趕工。

隔天上午,周赫煊來到清華學堂,連梁啓超這些老朋友都來不及拜會,直接前往清華物理系。

一個不到30歲的英俊青年接待了他,此人正是清華物理系主任、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葉企孫。

葉企孫西裝革履,梳着二八偏分發型,親自沖茶道:“周先生,久仰大名,想不到你會來我這裡做客。”

“有些唐突了,不事先打招呼就來。”周赫煊歉意道。

“哈哈,我這裡又不是官府衙門,哪需要事先通報。”葉企孫開玩笑說。

周赫煊隨即道明來意:“葉教授,是這樣的。鑑於中國物理教材,大多使用英文版本,教學不甚方便。所以我就想編一套符合中國實情的教本,北大能力不足,希望能與清華合作。”

“這是好事啊,”葉企孫喜道,但又爲難地說,“實不相瞞,清華的物理老師只有幾位,恐怕幫不上什麼大忙。”

清華物理系是去年成立的,師資力量奇缺。除了葉企孫這個物理系主任外,只有一位教授(梅貽琦),兩位講師(趙忠堯、鄭衍芬)和一位助教(施汝爲),比北大那邊還慘。北大物理系雖然只剩下三個老師,但卻全是教授級別。

周赫煊說:“不礙事的,人多力量大,只要肯幫忙就好。而且我也不能讓大家白出力,編教材是有稿費的,希望孫教授能夠支持。”

“此事我當然支持,請周先生放心。”葉企孫滿口答應道。

葉企孫也是位神人,身爲清華物理系創始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他不但精通物理,而且學貫中西,從小苦學天文曆法和四書五經,還拿到了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

在清華百年校史上,葉企孫和潘光旦、陳寅恪、梅貽琦並稱爲四大哲人。

周赫煊這次在北大待了五天,幫着把北大出版部改爲北大出版社,又參加了北大科研部的成立大會,最後牽頭清華、北大兩校合作成立“中國大學教材編撰小組。”

時間雖短,周赫煊卻覺得格外充實,比他在天津做報紙寫文章有意義得多。

這些工作都需要錢,周赫煊以個人名義,墊付了1000大洋給“教材編撰小組”,用於教授們的日常聯絡以及預支稿費。又捐了2000大洋給北大科研部,他們購置材料和進行試驗都需要花錢。

至於北大出版社,暫時不用周赫煊給錢。北大有自己的“學生銀行”,學生銀行裡的錢,足夠北大出版社前期開支。

等把事情全部搞定,周赫煊纔有空去拜會北平的朋友,然後又跟章太炎一起去見大名鼎鼎的辜鴻銘。

923 菩薩道976 道別054 詩人周赫煊764 夾道歡迎568 評論文章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886 閒扯106 去東北027 撩754 文章475 國際反法斯西同盟142 虛僞400 漢語和漢字644 入股660 中國航空協會270 麻煩真多026 天下大勢061 誠則明也064 雅事611 發酵719 瞎子507 中國也有大師391 又一個四小姐344 死局929 抓壯丁008 民國第一詩人710 比劃648 P-26794 袍哥救國會766 祈雨009 大帥有請156 金石其心,芝蘭其室685 手術297 論傳統武術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512048 新的計劃753 申訴659 捐飛機812 人類社會太極八卦系統261 亡國之君難當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178 開業酒會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931 腐爛122 購畫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457 窩囊廢市長後記 二271 川越1044 衝突514 看電影535 準備寫小說508 論文明與法684 混亂562 一場鬧劇562 一場鬧劇375 電影公司363 魯樑罵戰332 另類領獎443 看破紅塵的張二公子291 查貪661 徵招學員752 滿地黑哨148 坦白075 侯七VS馬六902 醒獅勳刀666 妹妹972 吃人事件556 小人暗算836 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日貨941 損招137 青紅829 人才575 唱片公司後記 三126 剪髮潮956 神棍周的第一次算卦626 美好的明天337 周赫煊的貓063 名傳四方643 小白臉上位097 忽悠1005 聖雄甘地107 一把火758 元首的晚餐998 歷史事件276 論宗教485 口口口口……吃660 中國航空協會074 差事140 義演663 上海首富401 教科書147 說服902 醒獅勳刀232 仙俠小說312 科幻小說258 非主流課程621 混血兒
923 菩薩道976 道別054 詩人周赫煊764 夾道歡迎568 評論文章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886 閒扯106 去東北027 撩754 文章475 國際反法斯西同盟142 虛僞400 漢語和漢字644 入股660 中國航空協會270 麻煩真多026 天下大勢061 誠則明也064 雅事611 發酵719 瞎子507 中國也有大師391 又一個四小姐344 死局929 抓壯丁008 民國第一詩人710 比劃648 P-26794 袍哥救國會766 祈雨009 大帥有請156 金石其心,芝蘭其室685 手術297 論傳統武術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512048 新的計劃753 申訴659 捐飛機812 人類社會太極八卦系統261 亡國之君難當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178 開業酒會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931 腐爛122 購畫044 不黨、不私、不賣、不盲457 窩囊廢市長後記 二271 川越1044 衝突514 看電影535 準備寫小說508 論文明與法684 混亂562 一場鬧劇562 一場鬧劇375 電影公司363 魯樑罵戰332 另類領獎443 看破紅塵的張二公子291 查貪661 徵招學員752 滿地黑哨148 坦白075 侯七VS馬六902 醒獅勳刀666 妹妹972 吃人事件556 小人暗算836 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日貨941 損招137 青紅829 人才575 唱片公司後記 三126 剪髮潮956 神棍周的第一次算卦626 美好的明天337 周赫煊的貓063 名傳四方643 小白臉上位097 忽悠1005 聖雄甘地107 一把火758 元首的晚餐998 歷史事件276 論宗教485 口口口口……吃660 中國航空協會074 差事140 義演663 上海首富401 教科書147 說服902 醒獅勳刀232 仙俠小說312 科幻小說258 非主流課程621 混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