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

同是一片藍天下,各地方議會山雨欲來的氣息,似乎並沒有吹進帝都南京綠樹紅牆內的皇城。時值仲夏,皇城御花池中的荷花正在豔陽下開得爛漫。嗅着這清風中若隱若現的幽香,女皇的臉上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能讓女皇陛下露出如此笑容的可不但但只是這宜人的風景。一旁御前女官董小婉那清脆悅耳的報告纔是這笑容的真切來源。

“回稟陛下,河北、河南、陝西、山東、安徽、江西諸省均現已效仿直隸省,在各府設府立育嬰堂收留棄嬰。遼薊、四川、雲南等省現也有了省立育嬰堂。陛下真是菩薩心腸,這下我中華土地上流浪兒總算是有了棲身之所。”董小婉說到這裡,臉上不由露出了崇敬的神色。此時的孫露在她的眼中已然成了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要知道在中國之前的歷史上還從未出現過棄嬰收容之類的公益機構。棄嬰的歸宿大多隻有兩個一是“義冢”,二是被寺院或是道觀收留。不過僧侶們往往只會收留那些被丟棄在寺院門口的棄嬰。至於那些被丟棄在荒郊野外或是街頭巷尾的棄嬰歸宿就只有義冢了。據說在比較大的府縣,每天一大早,官府就會派一輛馬車在城內和城郊轉悠,見到哪兒有棄嬰就撿起來,送到名爲義冢的亂葬崗。沒有葬禮,也沒有任何碑文之類的記號。棄嬰像垃圾一樣被直接丟進坑裡。而這還是在太平年間,若是不幸遇到亂世,那就更沒人會來管這份閒事了。新生嬰兒被丟棄在街上結果多半是讓狗吃掉。

關於這些情況有個人卻要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有發言權。此人便是當年與滿洲貴族一同被押解南下的湯若望神甫。雖說滿清的覆滅打碎了他先前數年在滿洲貴族圈內傳教的努力。但對宗教的狂熱激情,使得這位湯神甫並沒有就此氣餒。相反他很快就憑藉着自己過人的天文學知識受到了弘武女皇陛下的賞識。可爲什麼說湯若望這個來自歐洲的神甫要比在場的中國人更瞭解中國棄嬰呢?原來基督教在中國民間的傳播一直很不順利。教會吸收教徒的主要途徑就是收留棄嬰。這樣一來教會既是嬰兒的自然家庭,又成了他們的宗教家庭。可現在女皇陛下下令在各個省份建立官營的育嬰堂。這勢必會影響到教會的傳教。想到這兒,湯若望不由試探着向女皇陛下進言道:“陛下的仁慈真是讓人感動。在歐洲收留棄嬰是教會的職責,教會有在這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如果陛下不介意的話,我們耶酥會士很樂意爲您效勞。”

“湯神甫您在北方地區收留棄兒的事蹟朕也時有耳聞。朕還聽說你們經常會去義冢尋找還未斷氣的嬰兒。可有此事啊?”似乎已然看出湯若望心思的孫露不置可否的問道。

“是的,陛下。傳教士們常常會到義冢把棄嬰中看樣子還能活下來的嬰兒接回來撫養。當然我和我的會友總是首先給那些還有一口氣的嬰兒洗禮,以拯救他們的靈魂。”湯若望老實的回答道。

“我們不可能拯救所有的人。湯神甫,朕十分感謝您爲中國百姓做的善事。”滿意與對方答覆的孫露頷首讚揚道。

“陛下,我是上帝的僕人。這是上帝的旨意。您要感謝,就感謝上帝吧。”湯若望虔誠的說道。

“好吧。希望神甫日後繼續秉承上帝的旨意,多爲中國的百姓做善事。相信您所要傳播的福音總有一天會被人接受的。朕十分樂意與教會合作,在地方上建立更多的育嬰館。”孫露柔和的笑道。這個時代像湯若望這樣的傳教士大多是出於純宗教目的來中國的。比起她印象當中後世的那些打着上帝的旗號來中國爲虎作倀的“聖徒”來可要高尚得多了。不過感謝歸感謝,有些事情還是得說清楚的。孫露雖沒有真正見識過教會學校。但通過《簡.愛》等世界名著以及後世相關的紀錄片,她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些教會學校中的某些變態規矩。於是,她當下便將話鋒一轉道:“不過在我中華的土地上,教會的學校就應當遵守我中華的教育法規。教會所辦的育嬰堂或學校,除了教授基督教教義外,還要設置國文、數學、地理、中國歷史、格物、品行修養等基礎課程。此外與官辦的育嬰堂一樣,教會育嬰堂的學員也都要接受一門手藝和技能訓練,素質好的將被選入朝廷的學院繼續深造。當然文教部會給教會派去專門的教師,而各地方政府也會給予教會以一定的幫助。”

“噢,我的上帝啊!女皇陛下您簡直是太慷慨,太仁慈了。願主保佑您,我的陛下。”湯若望激動的說道。他十分清楚女皇的這個建議意味着什麼。顯然育嬰堂的設立讓教會第一次有機會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進入內陸地區。他和他的會友花了幾十年都沒達成的願望。而今僅憑女皇的一道口諭就變成了現實。這又怎能不讓這個頭髮花白的傳教士心潮澎湃。若是換在十年前,此刻的他定然會抓起女皇的手一個勁的猛吻了。

就在這個檔口董小婉突然插了一句道:“陛下聖明。沒想到湯神甫同科爾沁喇嘛一樣明事理。如此一來聽下間便有更多的孩童能讀到書了。”

喇嘛!!難道說別的宗教也在做同樣的事?給董小婉這麼一說湯若望的心情當下就涼了半截。這也難怪,中國本就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而在來南京之前,他便從耶酥會友那裡得知剛剛登基的女皇陛下是一個無神論者。她可能善待任何一種宗教,卻決不會加入任何一個教派。如今看來這話還真是沒說錯呢。湯若望忽然發現面對一個無神論者,遠比面對一個異教徒要麻煩得多。但仍舊不甘心的他又再一次爭取道:“陛下,您一向是主張學校開設自然科學科目的。那些佛教徒根本不可能有這個能力教授學生這些知識。而這一點恰恰就是我們耶酥會士的強項。我們耶酥會士不怕路途艱險草原、沙漠、凍土,只要陛下您首肯,我們去哪兒都行。”

“湯神甫您誤會了。朕不是懷疑您的能力和熱情。但中國地域的廣闊不是您所能想像的。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比整個歐洲還要大。光憑几十個、幾百個傳教師是遠遠不夠。其實朕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儘量的普及基礎教育。但面對如此廣袤的國土,朕也深感捉襟見肘啊。況且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特有的情況。就拿西北的草原地區來說吧。那裡水草豐厚,生活着大量的遊牧民族。牧民們時常得要從一塊牧場遷徙到另一個牧場。要那些居無定所的牧民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學堂讀個五六年書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在草原喇嘛教十分盛行。牧民幾乎家家有喇嘛,代代有喇嘛,甚至把獨生子都送至寺廟出家。朕現在喇嘛廟裡開設基礎課程,既尊重了當地的習俗,也普及了教育嘛。”孫露興致勃勃的解釋道。正如她所言,喇嘛教配合朝廷普及教育的同時,亦享有中華帝國給予的諸多優厚待遇。這不僅是出於對宗教的尊重,更是爲了穩定拉攏西北的遊牧部族。

對於這些目的湯若望自然是不可能理解的。但他也知道憑自己現在的能力並不能說服眼前的這位女皇陛下。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日後努力招收學員,以優質的教育來向中國人表明耶酥會的實力。在心中打定了主意的湯若望自信的向孫露保證道:“陛下放心,耶酥會這次一定會向陛下教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的。”

“有了湯神甫保證,朕也就放心了。不過朕在這裡還有一件事要提醒神甫,教會授課必須使用文教部派發的課本,並要定期接受文教部的視察。關於這一點帝國境內任何一所學校、育嬰堂都是一樣的。”孫露善意的提醒道。

“連地理、格物這些課程也要用文教部下發的課本?”湯若望皺了皺眉頭問道。在他看來雖然中國目前在自然科學上的水平比起亞洲國家來高出了幾個檔次。可是裡頭的有些內容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特別是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學方面,許多理論都是基督教的教義相差甚遠。用中國人的課本教授自然科學顯然讓湯若望有些不放心。

Www•тt kдn•¢ Ο

可一旁的董小婉卻跟着自豪的回答道:“那是當然。帝國大小學堂的課本都是由女皇陛下親自編撰。特別是地理與格物編撰得極其系統,且經過了衆多學者的考證。難道湯神甫對我朝的課本有什麼意義嗎?”

學者考證?怎麼考證?考證什麼?湯若望十分清楚那些所謂的學者是些什麼貨色。他們中的許多人之前連自由落體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更何況這些教材是由皇帝編寫的。一向將皇帝奉若神明的中國人又怎麼敢置疑皇帝提出的理論呢。然而湯若望雖對那些“學者”嗤之以鼻,但他同樣也不敢對着女皇說個“不”字。一來是他知道這麼做可能葬送耶酥會目前在中國取得的那一點兒微末成果。二來在地理和格物方面,他也承認自己辯不過眼前的女皇陛下。當然說到天文的話,那湯若望就有足夠的自信將皇帝唬得一楞一楞的了。至少他能計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的發生日期,對於星相學也頗有研究。在同女皇的交流中,他還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驚喜。那就是女皇陛下雖是無神論者卻對古老的星相學十分感興趣,甚至還坦言自己的星座是水瓶座。於是在思前想後一番後,湯若望順從地說道:“一切謹尊陛下的吩咐。”

“那好,此事就這麼決定了。過幾日文教部就會派專員同湯神甫商討具體的合作事項。估計在往後的時日裡,湯神甫會忙得不亦樂乎啊。”孫露滿不在乎的打趣道。

“那我這就回教堂通知其他會士作準備了。”湯若望說罷便起身恭敬地朝孫露行了個禮。

“嗯,那朕就不多留神甫了。神甫熟悉教材後,若發現有什麼問題儘可以向朕言明。”孫露欣然頷首道。

給女皇陛下這麼一說湯若望不由楞了一下,不由略帶尷尬着覆命道:“遵命陛下。”繼而便恭敬地退出了御花院。

眼看着湯若望的漸漸隱去的背影,董小婉不禁擰起了黛眉向女皇進言道:“陛下,那個湯神甫好像很懷疑您編的教材啊。”

“他不是懷疑朕的教材。他是認爲朕在教材中提及的某些理論是錯誤。”孫露一針見血的笑道。其實從湯若望尷尬的表情來看,她便已清楚的知道這個德國佬對於自己的編撰的教科書頗爲不屑。

“錯誤的?陛下提出的理論怎麼會是錯誤的呢?”董小婉不解的問道。在她的腦海當中孫露早就驚爲天人了。加之其夫君冒闢疆也一直在她的面前讚歎女皇在格物方面精闢的見解。因而她是絕難相信女皇的理論是錯誤的。

“怎麼不可能有錯誤呢?朕又不是神仙。朕在修改自己之前編撰的教課書時不也找出了許多錯誤嗎?”孫露坦然的說道。先前的那一版教科書還是她在河南當難民時編寫的。那時候的孫露只是一個勁地回憶自己腦中存有的各類知識,眉毛鬍子一把抓。這些教科書在那些從未系統見識過自然科學的士人眼中當然是被當做了寶書。但在歐洲的傳教士們看來卻是漏洞多多,邏輯混亂。原來有些原理雖是後世先進的理論,但以孫露的水平卻不能系統的論證這些原理。別說是說服歐洲傳教士了,就連楊紹清也會時不時的置疑一把。在她看來與其留這些“超前”的東西在書上誤人子弟,不如編撰一套嚴謹的教科書更有實際意義。因爲科學研究本就是需要實踐務實的,而不是迷信於書上的“教條”。

而今孫露登了基稱了帝之後,總算是有了時間來完成這項大工程。在教材的修改過程當中,她不但修正了原有的紕漏與錯誤。至於那些過於超前,卻又不能合理論證的原理,則被一併剔除了。當然給孫露這麼一修改,中華帝國在自然科學的教材又退回到了“中學”水平。可繞是如此,這樣的教材在歐洲人看來還是新奇了些,激進了些。

“陛下的意思是要湯神甫爲您找錯誤。”董小婉似懂非懂道。

“算是吧。科學本就是在找錯誤與修改錯誤中不斷前進的。”孫露頷首笑道。正當她想進一步做解釋時,卻見一個女官匆匆跑來稟告道:“起稟陛下,方尚書剛纔來報。說是會場已經準備完畢,各商業協會代表也已悉數到場。陛下可以擺駕科技宮了。”

“噢,密之他們已經準備完畢了嗎。”孫露一聽這報告立刻就來了精神。卻見她回頭向董小婉邀請道:“董夫人,這就去陪朕看看那些個理論會變出些什麼樣的寶貝來吧。”

【……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 弘武帝修編教材書 文字更新最快……】@!!

()

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0節 驚變(一)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5節 痢疾!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十三節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9節 新安財閥第三十一節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十二節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二十三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5節 山西烽火(一)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38節 兩京風雲第5節 痢疾!第42節 王神甫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44節 蕙露軒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6節 五月內閣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五節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37節 揚帆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節第2節 魯冀防線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4節 狗熊?英雄?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13節 盛宴(五)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四十六節第四十六節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三十二節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7節 銅錢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41節 桑稻之爭(一)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27節 蜀中攻略(四)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5節 仲夏之夜第35節 朱仙鎮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12節 北方使者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11節 禪智寺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16節 分歧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4節 東路第七節
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0節 驚變(一)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5節 痢疾!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20節 王夫之歸京遇故友 冒闢疆升職待入閣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十三節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27節 受禪壇與憲誥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9節 新安財閥第三十一節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十二節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二十三節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5節 山西烽火(一)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38節 兩京風雲第5節 痢疾!第42節 王神甫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44節 蕙露軒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6節 五月內閣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五節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37節 揚帆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節第2節 魯冀防線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5節 山西烽火(一)第4節 狗熊?英雄?第6節 楊家大少爺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298節 駕龍艦施琅抵安曼 勤胡王華僑受封賞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360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黑色柳丁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13節 盛宴(五)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四十六節第四十六節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三十二節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31節 蜀中大西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7節 銅錢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41節 桑稻之爭(一)163 遇強敵衆將領攜手覓獵物蒙古汗親征第27節 蜀中攻略(四)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35節 仲夏之夜第35節 朱仙鎮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12節 北方使者150 色楞格河畔硝煙起準葛爾汗圖喀爾喀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第11節 禪智寺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16節 分歧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24節 東路第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