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

拗不過楊禹軒的陳虞尹最終還是一人分飾兩角寫了兩篇不同作戰風格的策論交了上去。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兩份策論竟在三天後竟被擺放在了軍部的會議桌上。而此刻環座四周的除了有陸軍尚書張家玉元帥、軍務尚書甄旭升元帥之外,還有包括帝國陸軍學院副院長黃得功元帥、京畿防務提督的楊魁中將、御林軍總指揮使王芸花中將,以及暫時在京師享受閒職待遇的李耀鬥上將、吳三桂上將等人。總之除了陪同女皇前往湯山的李虎上將。京畿中將以上級別的將領算是齊聚了一堂。至於開會的原因嘛。卻同陳虞尹所接受的作業有着莫大的關係。

原來這一次軍校教官佈置下來的作業並非簡單的模擬作戰,而是根據帝國目前在東北發生的一樁真實事件而設定的。衆所周知爲了東北是帝國目前最爲重要的移民基地之一。爲了讓來自中原的移民適應當地嚴酷的生存環境,亦是出於壓制當地原著部落的目的,總之朝廷一直以來對東北的槍械管理都持鬆懈甚至鼓勵的態度。然而光有槍支並不足以保護移民們的人身安全。於是很快就有移民或是以宗族爲單位,或是以同鄉爲條件在白山黑水間建立起了一個個武裝堡壘。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堡壘山莊之中固然有遵紀守法配合朝廷不斷擴張的良民,卻也同樣有持械割據不把地方衙門放在眼裡的刁民。更有直接佔山爲王的馬賊土匪。

面對那些肆擾鄉里、劫掠商隊的頑匪,地方衙門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理。然則火器的配備固然是讓中華軍得以傲視天下,可相對而言有了火槍的土匪也如虎添翼了起來。加之長白山、大小興安嶺到處是地勢險峻的原始森林,在無形中更是給土匪們提供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往往是朝廷的剿費大軍一來土匪們就立刻如鳥獸散一般逃入茫茫的林海之中。待到官軍一走土匪們又似冬眠醒來後的毒蛇一般從山林中竄出來。如此反反覆覆的“捉迷藏”遊戲不僅使得剿匪的官軍疲憊不堪,地方財政赤字連連,還使得當地的土匪氣焰越發地囂張起來。這其中位於寧古塔附近的一夥號稱花豹子的響馬甚至還成功地襲擊了前來剿匪的官軍。造成官軍方面死傷數十人。

若是換在前朝這樣的“小挫折”,根本不會傷到衙門半根毫毛。指揮作戰的官員大可將那些“無足輕重”的死傷人數順手抹掉。然後再大書特書一番自己英勇剿匪的經歷來向朝廷邀功。然而現如今在報紙媒體的揭露下寧古塔一役的真實情況很快就傳遍了黑龍江、遼薊諸省。一時間東北地區一片譁然。地方議會在譴責官府剿匪不力徒然浪費錢財的同時,也強烈要求朝廷出動駐紮在東北的王師來剿匪。原來中華朝的地方上的官府並沒有調動當地負責防務的國防軍及野戰軍的權限。加之東北的地方官府最初也沒有把那些個土匪太放在眼裡。因此先前所派遣的剿匪官軍其實都是由地方上的衙役及民團組成。其戰鬥力不僅比不上刀口上混飯吃的土匪,而且還因爲諸如“鄉里相親”的緣故鬧出過類似陣前倒戈的醜聞。當然這些內幕也很快就被名爲“記者”的好事之徒給捅了出去。總之東北諸省的衙門在土匪、議會、輿論的三方重壓之下只得聯名上書要求朝廷調動兵馬幫助地方上剿滅那些爲禍百姓的土匪。

“看來東北這些日子還真是夠熱鬧的啊。不過身負守疆護民重責的遼薊陸軍府在地方上‘水生火熱’的時候在一旁袖手旁觀可不厚道啊。”望着會議桌前難得聚頭的同僚們李耀鬥呷了口茶優哉遊哉地說道。徵倭一戰爲其贏得了晉升爲帝國上將的功績,因此他本人對東北發生的這點小騷動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其說話的語氣與其說是責備,不過說是揶揄來得更爲恰當一些。

“哼,如果地方上能早一點前來拜託軍部,也就不用像現在這樣出醜了吧。畢竟區區‘匪患’在某些人的眼裡根本就是地方上的治安問題。如果陸軍府貿然出動,恐名不正言也不順啊。”曾坐鎮遼薊陸軍府的黃得功對於內閣及儒林的一些論調最是瞭解。誠然中華朝立國以來對軍人禮遇有加,可壓制武將、嚴防軍隊的思路卻是深植於士大夫們的心底的。

“不管怎樣現在東北的匪患既已鬧到如此程度。調遣東北駐軍進行剿匪乃是當務之急。依老夫看來讓博洛將軍派一支山地團應該足以解決東北的匪患了吧。”相比之下現任京畿防務提督的楊魁顯然要嘴下留情得多。

“如果只是解決區區匪患。恐怕也就沒有我們坐在這裡的必要了。”端坐首端的張家玉神色肅然地接口道。

“這麼說來。除了軍事上的任務之外,朝廷還有別的要求嗎?”黃得功聽罷皺起了眉頭問道。

“就此次東北發生的匪患來說,除了當地民風本就兇悍之外,與朝廷這些年在關外鼓勵百姓持槍也有着一定的關係。所以朝廷希望這一次能更爲切實地解決問題。”坐在張家玉身旁的甄旭升跟着進一步切入主題道。

“更爲切實地解決問題?”李耀鬥在琢磨了一下對方的語氣之後,一努嘴道:“尚書大人的意思是朝廷這次想要解決的並非單純的‘匪患’而是更爲廣泛的‘槍患’。這還真是件棘手的差使。”說到這裡他又擡頭向坐在對面的黃得功問道:“黃帥,您不是把這次東北的事當做習題考了一考軍校的學員嗎。想必沒有摸清作戰真實意圖的人一定不少吧。”

“這個嘛。原本出這樣的題目就有點強人所難。”現任帝國陸軍學院副院長的黃得功摸了摸滿是虯髯的下巴哈哈大笑道:“不過似乎娃娃裡頭也有不能讓人小窺之輩啊。”

“哦,如果只是憑出題的那點內容就推敲出內閣大人們的真實意圖。那還確實是不簡單啊。這麼說臺子上擺的這兩份就是他們的計劃咯。”李耀鬥聽罷好奇地將手伸向了臺子上擺放的兩份作業。在場的其他將領也跟着流露出了極大的興致。而它們也正是陳虞尹與楊禹軒的大作。

“唔?邀請東北地方上的民團一起與當地土匪作戰嗎?”李耀鬥捧着其中一份作戰計劃饒有興致地讀了一遍後,有感而發道:“這既算是驅狼吞虎,也算是對當地民團的一種試煉吧。如果對方有不軌嫌疑立即就能依法取締了。有意思,甄尚書這傢伙十分適合進軍務部啊。”

“這一份也不錯。選擇影響較大的匪幫,派遣小股的山地部隊進入山林一舉搗毀匪巢。給予當地的匪徒以及持槍民團以威懾後,迫使其向朝廷臣服。真是很有魄力的計劃啊。”給予眼前這份計劃以高度評價的是御林軍總指揮使王芸花中將。雖說是駐京將領中的唯一女性成員,但王芸花的驍勇卻是另其他男性同僚也爲之側目。此刻她手中的這份計劃在行事風格上可謂極符其口味。而當她看見底下的署名之時,更是立即驚呼道:“這…這原來竟是皇長子殿下的手筆!”

衆人聽他這麼一說連忙也跟着湊上了前翻看起來。待看清見底下的署名之後自然是連連讚歎有加。而王芸花則那着計劃回頭饒有興致地向李耀鬥問道:“李將軍,你那份是誰寫的。”

李耀鬥這才注意到了底下的署名,跟着念出道:“陳虞尹。這不是陳議長的麼子嗎。”

“真是虎父無犬子啊。”楊魁跟着讚揚道。

然而正當衆人連連點頭附和之時,黃得功卻說出了一個令人大煞風景的事實:“這兩份計劃其實都是陳虞尹寫的。”

十幾雙眼睛剎時都聚集在了黃得功的身上。王芸花更是難以至信地向他追問道:“黃帥,您不是在開玩笑吧。”

“夫人,這種時候可不適合開玩笑呢。”黃得功表情認真地說道:“雖然虞尹小心翼翼地將兩篇文章以不同的角度來論述。但還是隱瞞不住他的風格啊。老夫之所以把這兩篇拿來,實在是兩篇寫都極具特色了啊。但也不能就此姑息皇長子的這一做法啊。”

沒人會懷疑黃得功的品行,也沒人敢栽髒未來的皇帝。所以在場的衆人也只得接受了皇長子找槍手寫作業的事實。原先激動的氣氛在一瞬間就落入了一陣尷尬的唏噓。誰都知道這樣一件事可大可小。卻也覺得黃得功在這檔口上提這事有些欠妥當。

不過一旁的張家玉到是神色鎮定地點頭說道:“此事本帥自會向陛下稟明。至於這兩分計劃正如黃帥所言確有獨特之處。它們各自點出了此次處理匪患的兩處關鍵,一是‘探’,二是‘嚇’。”

眼見張家玉果斷地出面擔下此事,在場的其他將領們自然是將注意力又轉到了剿匪一事上。當然此刻衆人所真正在意的還是先前所說的“槍患”問題。此刻外表粗曠心思卻頗爲細膩的楊魁當即便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憂慮:“誠然朝廷是要軍部試探東北團民的實力與忠誠。並借剿匪之機警示當地的宵小之徒。不過東北的宗族與社團對此事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所以單純地由軍部來處理恐怕有些欠妥吧。”

“楊將軍,你放心內閣是不會讓我們孤軍作戰的。一般來說他們會等軍隊把東北整得服服帖帖之後,再大發慈悲地向那裡的縉紳們說。對不起,那些當兵的都是些不懂禮數的粗人。如果給諸位造成了什麼損失朝廷深表遺憾。諸位可以去訴訟軍部。不過這裡倒有一個更爲穩妥的辦法,只要諸位配合朝廷就成。”李耀鬥以他那頗具“毒蛇”風格的措辭活靈活現地演繹了一番內閣可能實施的計劃。

“這麼說內閣是想讓我們當惡人?”楊魁擡起頭問道。而個“我們”更是點出了軍部在實質上游離於內閣之外的現狀。

“不。應該說是打手。”黃得功沒好氣地糾正道。

“就算讓我們做嘍羅也該讓我們知道朝廷下一步的計劃吧。”王芸花的語氣中透着股子不滿的情緒。

眼見在場的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數落這可能給他們下套的內閣大佬們。任誰都能看出這場作戰會議所針對的對手與其說是東北的土匪或是掌握有私人武裝的組織,不如說是同在京城的內閣大佬們。然則角力歸角力,這些帝國的將軍對於自己該勁的本分還是心知肚明的。卻見坐在上座的張家玉與甄旭升交換了一個眼色後隨即示意衆人安靜道:“諸位,我等身爲帝**人。服從是我等的天職。因此不管這一次朝廷究竟有何打算。軍部都當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給張家玉如此一喝,在場的將領們立刻就安靜了下來。而在此時先前一直都沒做聲的吳三桂卻探出了頭開口建議道:“張帥所言甚是。完成朝廷交於的任務是軍部的天職。不過此次剿匪亦非簡單的武力能解決。所以依下官看來軍部不如派遣一員干將以參軍之名前往東北。明裡是監督作戰,暗裡則是代表軍部與東北當地的縉紳宗族進行接洽。力求能讓軍部圓滿地完成任務。”

“恩,吳將軍的確有道理。不過要與東北當地的縉紳宗族接觸並取得其信任並非一件易事。”吳三桂的建議無疑也正是張家玉所考慮的問題。卻見他跟着邊將臉轉向甄旭升說道:“所以此事還須拜託軍務部多加幫助。”

“張帥此言差矣。完成剿匪任務是我等共同的職責。因此在情報、後勤方面軍務部會全力配合陸軍部的。”甄旭升微微頷首道。

在得到了軍務部的保證後,張家玉隨即回過頭來向在場的其他將領詢問道:“諸位以爲如何?”

“既是如此也只好這般了。”黃得功在想了一想之後若有所思地點頭道。

“也好。至少得讓那些書呆子明白我們也不是大老粗。”李耀鬥猛然點頭道。

“不過那樣的話。該派誰去東北出任參軍呢?”王芸花跟着問道。

這個問題可算是問到了在場衆人的心坎之上。相比巡遊四海的帝國海軍,帝國陸軍的將軍們的生活可就沒有那麼多姿多彩了。誠然帝國的西北局勢仍因民族、宗教等問題時常處於不穩定狀態,就算有過之前的爭倭之戰。但從總體上而言中華帝國依舊是這個時代首屈一指的和平國家。和平狀態下陸軍所能表現的舞臺自然是大大縮了水。因此就算是此刻這樣剿匪的小任務都能勾得衆將領躍躍欲試。當然在場的將領們心理也清楚以他們今日的身份與地位想要屈尊去東北做參軍過把打仗的癮是不可能的了。

於是瞭解衆將心理的張家玉當即便開口建議道:“既然諸位都同意這麼做。那就請諸位提名一下合適的人選吧。”

【……342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 文字更新最快……】@!!

()

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6節 新朝官制第16節 分歧第33節 民惟邦本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19節 國會(三)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七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四十二節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6節 虎狼之師第三十七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7節 盛京之戰(一)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3節 賜名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9節 盛宴(四)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8節 路(三)第19節 審判夜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十一節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26節 東林鉅子第44節 蕙露軒第9節 盛宴(四)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2節 除夕笛聲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2節 諜影重重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17節 首相的大計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10節 大海我來啦!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節 除夕笛聲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四十二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8節 盛宴(三)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4節 東路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3節 民惟邦本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11節 殿前論戰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7節 銅錢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1節 百家爭鳴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
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376節 玻意爾書信聊中華 聽介紹洛克談看法 黑色柳丁23 接拜帖知縣會好友品香茗諸人論爲官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6節 新朝官制第16節 分歧第33節 民惟邦本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19節 國會(三)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七節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第四十二節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6節 虎狼之師第三十七節第21節 徐州雪夜(上)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7節 盛京之戰(一)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23節 賜名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9節 盛宴(四)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8節 路(三)第19節 審判夜第24節 君與臣(下)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40節 中華使會場巧周旋 詹姆斯跨海送情報第371節 遊南北喬三少挑刺 爲民權顧議員上書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十一節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26節 東林鉅子第44節 蕙露軒第9節 盛宴(四)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32節 除夕笛聲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2節 諜影重重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17節 首相的大計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10節 大海我來啦!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第32節 除夕笛聲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四十二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8節 盛宴(三)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4節 東路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33節 民惟邦本180 南美原著民求復興香江商務使尋傀儡第11節 殿前論戰第1節 帝都風雲(一)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4節 帝都風雲(四)第7節 銅錢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31節 百家爭鳴187 喬承雷立志做記者顧炎武不滿辭教案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