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

當楊念華隨着母親來到行宮的薔薇閣時,包括陳家明、李虎在文武大臣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了。不過女皇的遲來並沒有影響到衆人勃勃的興致。卻見羣臣有的交頭接耳,有的眉飛色舞。而所談及的話題無一例外的都是白天女皇乘坐熱氣球的事。至於作爲親身體驗者的陳家明、李虎以及玻意爾更是衆人爭相探問的重要目標。身爲科學院副院長的玻意爾自然十分樂意向人們解釋熱氣球上升的原理及相關的科學知識。只不過他所提及的內容對於那些一心想要獵奇的探問者稍微枯燥了一些。因此更多的人將注意力還是集中在了陳家明與李虎身上。

李虎似乎至今仍然沒有從先前的興奮狀態下恢復過來。卻見他鼓着滿是虯髯的腮幫子滔滔不絕地向衆人講述着自己在天上的所見所聞,並時不時地回答一些諸如“有沒有遇見仙人啊?”,“看沒看到南天門?”之類的問題。相比之下陳家明比起另外兩人來就顯得要低調得多。雖說他也在客氣地應酬着衆人,但眉宇之間似乎還殘留着些許的陰影。

話說頭一個打斷李虎精彩演說的並不是侍人恭敬的通報聲,而是他那猶如輕靈的飛燕一般的女兒李淑蓮。卻見這個調皮的小妮子直接跑進大廳一頭衝到了父親的懷裡。還未等一臉驚訝的李虎反應過來,卻聽門外的侍從就以高聲喊道:“女皇陛下駕到。”

一聽女皇駕臨原本還在熙熙攘攘的文武大臣們立即就像是一隻只機敏的兔子一般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必恭必敬地躬身行禮道:“臣等恭迎聖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卿平身歸座吧。”坐上龍椅的孫露擡手還禮道。

“謝陛下。”羣臣聽罷隨即起身又坐回了各自所屬的位置。衆人的整套動作整齊劃一,讓早已習慣中國宮廷生活的玻意爾也不得不在心底裡由衷地讚歎於中國人在禮儀上按部就班的執着。不過在此嚴肅的場景中也有着不和諧的音符存在。就在衆人還在低頭行禮的同時,李淑蓮卻偷偷擡起了頭朝着坐在孫露身邊的楊念華吐了吐舌頭。坐在龍椅旁的楊念華在看見好友發出的小信號後,隨即便在母親的耳邊悄悄嘟囔了幾句。於是在羣臣就坐之後,孫露當即便向底下的李淑蓮招了擡手道:“蓮兒過來同念華坐一起吧。”

“是,陛下。”李淑蓮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後,便立即恢復了本性一蹦一跳着跑上前去坐在了楊念華的身邊。加說李淑蓮只是個十來歲的小丫頭,但當女皇的一聲欽點還是爲她帶來了衆多羨慕而又嫉妒的目光。當然在這些酸溜溜的目光中更多的是針對李淑蓮父母而非她本人。更何況她這個年齡正處於無憂無慮的階段。因此,一坐到楊念華的身旁她便立即天真地小聲驚呼道:“姐姐,這裡看得可真清楚啊。”

“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因爲你是坐在女皇的身邊呀。”楊念華不以爲然地說道。

“恩。坐在女皇身邊可真好啊。”李淑蓮搖晃着腦袋信誓旦旦道。

“可也很危險呢。”楊念華神色漠然地輕聲說道。或許除了孫露本人之外,現場之中沒有任何人能比楊念華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皇權脆弱的一面。當看見父親的身影在自己的面前倒下時,年幼的她就已經明白伴隨着母親將遇到怎樣的兇險。更從母親之後的表現上了解到作爲一個皇室的成員需要擔負怎樣的責任。

“危險?”李淑蓮側着腦袋眨巴着大眼睛問道。雖說是將門之女,但戰亂與血腥對李淑蓮都是極其遙遠的東西。

“你還小,說了你也不明白。”不想多做解釋的楊念華隨口應了句道。更何況她也不希望母親聽到這話爲她擔心。

“我纔不小呢。過了端午我就十二歲了。”李淑蓮再一次強調了自己的預支年齡。不過她似乎覺得光這樣還不足以證明她已“長大”。於是她又跟着得意地揚起了頭道:“念華姐姐,等我再長高一點兒我就要嫁給虞尹哥哥。”

眼見年幼的李淑蓮一臉認真地發誓要嫁給陳邦彥的幺子陳虞尹,楊念華不由俏臉一紅啐了口道:“小丫頭,你知羞不知羞啊。這樣的話兒都能說得出口。”

“反正我喜歡虞尹哥哥嘛。”李淑蓮撇了撇小嘴道。而今中華朝的風氣日趨開放,雖說還未達到唐朝的程度,但也已不復前明那種明裡道貌岸然暗裡男盜女娼的假道學風氣。特別是在民間及宮廷中上演的各類戲曲更是將一種市儈、自由的氣息散播到了帝國的每一個角落。以至於像李淑蓮這樣的娃娃也少不了聽過《牡丹亭》、《西廂記》之類的戲文。

因此這一次楊念華卻並沒有再來教訓眼前這個小妹妹。此時的她只覺得自己的耳根子燒得厲害,心跳也快得像只小兔子一般。相比不諳世事的李淑蓮,十五歲的楊念華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已目趨成熟。若是換在民間一個十五歲的少女也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事實上在這一次隨寧國夫人行善的過程中楊念華也確實感受到了不少充滿愛慕的目光。只不過年少的她心裡十分清楚那些目光並不是她的身份所能接受的。因爲她是帝國最尊貴的金枝玉葉。是將被書寫入皇室繼承名單的唯一女性。她未來的駙馬終究得是由母親、朝廷來決定的。

想到這裡覺得自己有些失態的楊念華連忙調整了情緒正襟危坐起來。誰知她才一擡頭就又碰到那種令她臉頰飛紅的目光。只是這一次目光的來源不再是那些有着陽光般笑容的平民男孩。而坐在底下的幾個衣着華麗身份尊貴的官宦子弟。已經嫁爲人婦的東莪曾在私下裡告訴楊念華那些出入宮廷宴會、狩獵場所的少年兒郎將是她的追求者。於是出於害羞,楊念華下意識的又將頭低了下去。

就在此時一雙溫暖的手蓋在了楊念華略顯侷促的右手上。既而傳來的是母親溫柔而又充滿鼓勵的目光。作爲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孫露可以給女兒奢侈的物質享受與萬千的寵愛,卻並不能給女兒一場自由的愛情。她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在有限的範圍內給女兒營造一定的挑選餘地罷了。正是鑑於這一想法,孫露才力排衆議致意讓女兒出席各類的皇家活動。而那些八面玲瓏的官宦世家更是深諳聖意,紛紛將自家適齡的少年兒郎帶入宮廷獵場以供女皇與皇女殿下挑選。

不過就孫露本人來說,她是打心底裡不願意讓女兒在18歲以前下嫁的。此刻爲了平復女兒青春期的迷惑,她當下關切地低聲詢問了句道:“怎麼了?覺得不舒服嗎?”

“不是的,母親。華兒沒事。”楊念華咬着嘴脣搖了搖頭。

“沒事就好。那就讓羣臣見識一下朕的小公主最迷人的裝容吧。”孫露柔聲鼓勵道。

其實楊念華至今還沒有正式受封爲公主。但這並不影響她擁有做一個公主的自覺。如果說這個時代大家閨秀的標準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話,那作爲中華帝國的公主,楊念華便身負着樹立新閨秀典範、展示皇家仁慈風範的任務。爲此她需要在祖父病危時陪伴左右。需要代表皇家出席京畿附近的公益活動,需要在百姓面前展現最具親和力的笑容。這可能是她往後一生都將致力於的工作。於是在母親的鼓勵下,楊念華隨即擡起了頭,臉上又恢復了先前的自信與端莊。

相比已然擺正心理位置的楊念華,同樣進入青春期的楊禹軒卻似乎總有着無盡的煩惱。三年守喪過後,楊禹軒再一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軍校以完成他所剩餘的課程。由於在守喪期間他並沒有就此荒廢相關的學業,因此在經過一系列的測試過後,而今的楊禹軒依舊被安排在了他之前的所在的那個班級。只不過相比當初剛進軍校時來說,他對參軍的興致削弱了不少。當然這並不是說楊禹軒對軍人這份職業不在敬慕了。而是在經過了這三年來的連續變故之後,年少的皇子對世事的看法也發生了諸多改變。

最初少年希望能成爲一個英勇善戰的將軍就能馳騁沙場開疆拓土。但當他的父親被仇人殺死之後,他卻只能待在若大的皇宮裡等待從前方傳來的零星戰報。無論是他的母親,還是他的老師都告戒他作爲一個君王不能輕易地以身犯險,之後少年的祖父病危了,茫然的少年看着身邊的大人們來來往往繁忙異常,卻不知自己爲何要突然改口稱“祖父”爲“外祖父”。直到身邊的梅太傅循循善誘地向他解釋什麼是帝王之術,少年才明白原來在刀光劍影的沙場之外還有另一個看不見的戰場。如果這纔是一個君王畢生都將奮鬥的戰場,那自己現在不是應該留在宮裡向梅太傅他們學習治國御臣之術呢?

“殿下,明天要是交不出策論的話,教官可又要責怪了。”望着連續半個時辰都在朝窗外發呆卻連一個字都沒寫的楊禹軒,一旁與他同住在一個寢室的陳虞尹不由善意地提醒道。陳虞尹乃是現任國會議長陳邦彥的麼子。雖是庶出卻是極受其父親的寵愛。不過他本人倒是並沒有因爲身份的原因而染上胯瓠子弟的不良習氣。在他人的眼中這位擁有小麥色皮膚的少年總能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

“哦。”好不容易從石化狀態恢復過來的楊禹軒努了努嘴不以爲然地反駁道:“反正在前方指揮千軍萬馬的有軍部的將軍們,在後方運籌帷幄的有軍務部的參謀們。至於我嘛,只要待在後方搖旗吶喊爲前方將士加油鼓勁就行了。所以這東西寫了又有什麼用呢?”

聽完楊禹軒如此一通“歪理邪說”,陳虞尹不禁爲之氣極。這也難怪通常情況下身爲皇長子的楊禹軒總是給人以少年老成的感覺。卻惟獨在陳虞尹面前會表現出他那不羈的另一面。不過這一次陳虞尹可沒有附和好友的意思。卻見他表情嚴肅地進言道:“殿下,雖說爲君者不能輕易以身犯險,但也總該懂得兵法才行。否則日後怎能調後譴將呢?”

“虞尹不要那麼嚴肅嘛。都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打仗的時候將軍在前方,君主在後方。對於敵情、地形、我方士氣等等因素自然是在前言打仗的將軍比在後方坐鎮的君王要清楚得多。試想兩軍對壘是多麼兇險的一件事,在後方的君王若是在這種重要時刻對前方作戰的將領指手畫腳,這不是在存心搗亂嗎。”楊禹軒理直氣壯地說道。

楊禹軒的這番解釋其實只說了一半而已。依照他從那些老夫子們偷偷私夾的“帝王專業課”上所學,一個君王在這種時候根本不應該去考慮具體如何作戰,而是該盤算如何控制前方的將領。因爲如何替君王打仗是臣子們的職責。而如何保住皇位及皇家的江山則是一個皇帝的職責。特別是在得勝之後怎樣將屬於臣子的功績攔在自己身上,怎樣防備臣子持才傲物,怎樣削弱將軍們在軍隊裡的威信等等諸如此類的策略都是一個英明君主的必修之課。然而楊禹軒的天性終究純良,再加之其年紀尚小,對於這些集中華“國粹”於一身的“黑厚”之學還不能全盤接受。因此就算心裡清楚老夫子們的教導都是爲了防止日後武將專權。楊禹軒還是不願意去考慮那些在人背後使絆子的齷齪手段。

於是在發表完一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的大道理之後,楊禹軒隨即便神色一凜,對着陳虞尹認真地說道:“虞尹,你日後一定要成爲一個像韓信那樣國士無雙的大將軍啊。因爲我只相信虞尹你一個。如果是將帝國的軍隊交給虞尹你來指揮的話,那我就能放心的在京師靜候佳音了。”

“殿……殿下……”被楊禹軒突然這麼一請求的陳虞尹先是楞在了那裡。隨即在想明白之後,他當即便激動不已地向楊禹軒深深地做了個揖道:“殿下放心,虞尹在此對天發誓,他日殿下若有差遣,虞尹定效犬馬之勞!”

眼見陳虞尹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地發了誓,楊禹軒在欣慰之餘卻也隨即狡詰地一笑道:“其實不用等到他日,虞尹你現在就幫我把這篇策論給搞定吧。想兩三個不同的作戰方案對虞尹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吧?”

“殿下……你好詐啊。”

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16節 分歧第四十二節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1節 宗族會議第39節 楊府夜談(一)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6節 山西烽火(二)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16節 前夜(上)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5節 仲夏之夜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1節 海盜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十八節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38節 巨獸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6節 新朝官制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5節 科舉第10節 生死界第4節 燃燒的營口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4節 盛宴(六)第8節 騎鶴遊揚州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15節 暗戰(一)第44節 蕙露軒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三十七節第四十六節第11節 海盜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35節 受禪大典第9節 盛宴(四)第31節 宗族會議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二十五節第6節 五月內閣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節 貿易與私掠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10節 遼東戰報第十五節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
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16節 分歧第四十二節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第11節 殿前論戰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1節 宗族會議第39節 楊府夜談(一)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6節 山西烽火(二)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16節 前夜(上)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35節 仲夏之夜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11節 海盜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11節 石柱義莊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十八節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38節 巨獸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36節 新朝官制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5節 科舉第10節 生死界第4節 燃燒的營口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4節 盛宴(六)第8節 騎鶴遊揚州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19節 再戰松山(下)第15節 暗戰(一)第44節 蕙露軒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三十七節第四十六節第11節 海盜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35節 受禪大典第9節 盛宴(四)第31節 宗族會議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49節 欽差邸所互論案情 馮貴夜見粵國夫人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二十五節第6節 五月內閣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2節 貿易與私掠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10節 遼東戰報第十五節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