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

“臣陳家明叩見女皇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御書房中陳家明底垂首上前恭敬地行了個常禮。

“卿家平身,請坐吧。”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孫露一邊微笑示意,一邊則暗自仔細觀察了一番底下站着的南洋總督大人。不可否認,當看着身材修長、留着長鬚、略顯謙卑的陳家明在自己面前行禮之時,恍惚間孫露已經很難將他同當年那個楞頭青似的青年聯繫在一起了。而這種變化彷彿只時一瞬間的事情,讓孫露在心中不由地就泛起了一股子莫明的悵然。當然她也知道這種感覺不過只是個錯覺罷了。這十年來,無論是在陳家明身上,還是在她本人身上都已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此刻這些變化就像是一堵看不見的高牆一般擋在了君臣二人中間。雖然孫露極力的想找會當年推心置腹的感覺,然而剛纔黃宗羲的話語卻還是不斷地在她腦種浮現,提醒着她某些君主必須注意的原則。

正當女皇懷揣着極其複雜的心思打量着自己的心腹大臣之時,陳家明卻並沒有跟着就坐。只見他依舊緊底着頭,不緊不慢地向女皇開口道:“陛下,臣今日前來是特來請辭的。”

“請辭?!”孫露的笑容在一瞬間就凝結住了。顯然她並沒有意料到陳家明會向自己提出這樣請求。或是說她還想不明白,陳家明突然跑來請辭的用意。不過多年的帝王生涯已經讓孫露不會對任何事物感到吃驚。於是她很快就恢復了冷靜,繼而以驚訝而又略顯不解的口吻說道:“卿家莫不是在同朕開玩笑吧。”

然而陳家明的樣子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卻見他當即擡起了頭,以一種極爲堅定的態度回答道:“回陛下,臣沒有開玩笑的意思。臣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得出這一決定的。”

“爲什麼!難道說朕在什麼地方怠慢卿家了嗎?還是卿家誤聽了外界一些不利你我君臣的流言?卿家何以會如此突然的說要請辭!”孫露豁然起身步下臺階追問道。

“陛下待臣恩重如山。可以說沒有陛下就沒有臣今時今日的一切。所以無論外界說什麼,臣都不會在意的。”陳家明堅定的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卿家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請辭!卿家現今正值壯年,而我中華也正是如日中天之時。現在整個帝國都在爲未來的開拓齊心努力,卿家作爲帝國重臣卻要請辭退出。如果卿家若是不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那朕斷然不會同意卿的請辭。”孫露語氣嚴厲的說道。

“陛下明鑑,臣正是爲了帝國的利益考慮,爲了報效陛下的知遇之恩,這纔會提出請辭的。”陳家明一個抱拳沉着的回答道。

“爲了帝國的利益?爲了報效朕?你倒說說,你這麼突然撂擔子,是爲了帝國的哪兒方面利益?又怎麼算是報答朕了?”孫露加重了語氣反問道。

“陛下息怒,請聽臣仔細道來。”陳家明謙恭的進言道。

眼見陳家明一副神定氣閒的模樣,孫露忍不住再一次緊盯了他一番,想要看從他身上瞧出一些端疑來。但無論從哪兒一個角度看來,陳家明都表現得無懈可擊,於是她最終還是坐回了龍椅,吩咐道:“那好,你說吧。”

“陛下,恕臣直言。有關外界對香江商業協會與臣的評價,其實陛下與臣都心知肚明。因此臣十分明白臣現在身負官、商兩職的身份會給陛下您帶來多大的困擾。臣更清楚香江商業協會日漸龐大的勢力會給帝國帶來多少不利的影響。”陳家明說到這裡一種堅決的態度打斷了女皇的勸阻,卻聽他跟着進一步進言道:“陛下請別誤會,臣說這些並不是來向陛下您訴苦的。臣說過無論別人怎麼說,臣都不會在意。但是臣不能就此無視可能給帝國帶來的威脅。所以臣覺得臣現在辭去南洋總督一職,不管是對帝國來說,還對臣自己來說,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面對陳家明如此一番推心坦言,孫露心頭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就帝王身份來說,她不得不顧及陳家明在海外無懈可擊的影響力以及國內越發激烈明顯的反對之聲。或許正如陳家明本人所說的那樣,此時退出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但同樣是出於一個執政者的立場,孫露還是由衷地希望陳家明能繼續爲帝國管理海外事務。因爲就經驗、眼界、威望來說,陳家明都是帝國在海外的最佳代言人。

於是孫露在沉吟一番之後,還是毅然地挽留道:“卿家說得沒錯,確實有不少大臣曾向朕暗示甚至明言過對卿家的猜忌。但朕一直以來都對卿家極其信任,從未將這些進言放在心上。朕這麼做並不是光是因爲卿家是朕最信任的心腹之臣,更不是因爲卿家與朕的親戚關係。而是爲了帝國的利益着想。卿家這些年在南洋所取得的功績世人有目共睹。朕現在還沒有發現有哪兒一個人能與卿家相媲美。就算有,日子一長朕還不是一樣要堤防他。一味的置身事外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卿家,也請卿家相信朕。”

“陛下對臣的信任,臣粉身難報。”陳家明一顫抖的聲音抱拳道。雖然他一直以來口口聲說不會介意外界的說法。但是身處高位的他又怎麼可能真的完全不顧及人言呢。爲了避嫌,他自打踏上中原之時,就一直採取低調的態度。不過在京師逗留的這段日子卻讓他很快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他還身處這個位置,無論他怎麼低調、如何避嫌、甚至自污都難以避免相關的猜忌。在明白了這一點之後,陳家明仔細考慮了許多問題。最終才鼓起勇氣下了入宮的決心。但此刻聽女皇如此一說,早年的在新安時的情景又浮現在了眼前。一瞬間,一種久違了的感激之情在他的心中油然而聲。

然而激動過後,陳家明很快就恢復了冷靜。因爲他清楚的知道以自己和孫露今時今日的身份與地位,這些感情是要不得的。更何況來之前,他已爲自己未來考慮好了一個新的出路。想到這裡,陳家明自然是固執地拱手轉口道:“陛下,恕臣孟浪直言。或許陛下暫時還沒找到一個與臣相似的接任者,但是一個人不行,可以用幾個人來替代啊。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世界上沒有替代不了的人。故而臣以爲只要對帝國目殖民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陛下定能得到一個既穩定而又不乏進取性的利劍。而這麼做的前提就是臣要先從殖民總督的位置上退下來。所以請陛下成全臣,也成全帝國的殖民地!”

眼見陳家明的態度如此決絕,孫露知道今天自己極有可能將失去最爲得力的一個臂膀。於是她當下長嘆了一聲,無奈的一笑道:“既然卿家如此堅持。那就告訴朕,你打算如何讓三個臭皮匠來替代你這個南洋總督吧。”

“回陛下,就總體規劃來說,朝廷之前成立的殖民司已完全能在戰略上把持住帝國海外的發展方向。不過就臣看來,帝國若是想要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光靠殖民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臣在此建議朝廷將帝國殖民地的權限一分爲三,分別由朝廷從本土派遣的總督、在當地指定的顧問會,以及由當地帝國國民基於財產資格而選舉產生的議會掌控。這麼做既能規範加強朝廷對殖民地的控制,同時也能顧及到當地勢力的利益。但要想像控制帝國行省一般控制殖民地,這既不可能做到,同樣也不符合帝國的利益。因爲殖民地就是殖民地,一但將其當作帝國的行省也就失去了其作爲殖民地的意義。”陳家明一臉肅然的說道。

“恩,卿家所言極是。不過如果真按照卿家所言去整改殖民地的話,那香江商業協會勢必將會因此失去部分在殖民地的利益。到時候,卿家又該如何向商業協會交代呢?”孫露直言不諱的反問道。她知道陳家明不是黃宗羲。商業協會出身的他十分清楚政治與利益之間的密切關係,更明白自己在做些什麼。因此孫露很想弄明白陳家明將如何讓那些惟利是圖又有些目光短淺的商業協會財閥接受這一明顯會使他們利益受損的提議。

“回陛下,正因爲如此臣纔來想辭去南洋總督一職,從而將經歷完全放在商業協會的經營上。”在一番拐彎抹角之後陳家明說到了自己的正題。

“哦,經營商業協會。原來卿家辭去總督,是爲了商業協會會長一職啊。”孫露莞爾一笑道。不過她的語氣絲毫沒有非難的意思。毫無疑問,以孫露的帝王身份和楊紹清的性格來說,他們夫婦二人確實都不可能繼承商業協會。因此不僅是楊開泰等人,就連孫露本人也早就將陳家明當做了香江商業協會的繼任者。只不過她沒有意料到,陳家明並沒有同時身兼南洋總督、香江商業協會會長的意思。或許正是陳家明的這種自知之明,讓孫露打心眼裡又加深了對他的信任。卻聽她跟着便進一步向陳家明提醒道:“家明,朕作爲一個過來人,在此不得不提醒你一句。‘有利可圖’是商業協會最基本的原則。如果破壞這個原則,就算你身負商業協會會長的職位,也很難讓商業協會的董事、股東接受你的想法。”

“陛下所言極是。咳,說起來,自從陛下您卸任商業協會會長一職之後,商業協會內部的運做明顯退步了不少。雖然這些年商業協會的勢力依舊還在快速擴張,但內部所積壓的問題與危機卻更爲嚴重。依臣看來這關鍵是商業協會上層的董事及大股東目光短淺,過於注重眼前利益所至。此次國會事件只是一個開場而已,如果不及時改變商業協會目前的經營方式,早晚會遇到更大的危機。所以臣認爲現在的香江商業協會急改變其經營策略。”陳家明侃侃而談道。

“恩,想必卿家在接手商業協會之後一定會着手調整商業協會的發展戰略,從而引導商業協會的股東去謀求更爲長遠的利益吧。”孫露微笑着點明道。此時的她已經完全明白了陳家明的意圖。更爲其長遠的眼光而感到欣慰。

“陛下過獎了。臣不過是想讓那些財閥認爲有遠利可圖,從而誘使他們暫時放棄一些眼前的利益罷了。比起陛下當年引導商業協會救國救民,臣這隻能算是雕蟲小技而已。”陳家明難得一次憨笑道。

“卿家可別妄自菲薄。正是因爲卿家對商業協會施加了影響,此次國會的矛盾才能得以被順利解決。所以朕相信以卿家的手段,今後一定也能引導商業協會爲帝國做出更大的貢獻來。”孫露一邊誇讚着,一邊又轉口向陳家明詢問道:“不過朕也聽說了。卿家這次與西北的議員接觸頻繁。若是朕沒猜錯的話,內陸日後一定也將是卿家發展的一項重點的吧。”

“陛下英明,真是什麼事都逃不過陛下您的眼睛。不錯,臣確實有意在接管商業協會後將更多的精力擺到本土之上。”陳家明點頭應和道。

“哦,怎麼馬六甲之狐什麼時候對海外的巨大財富不感興趣了?”孫露微微一驚道。這樣的話若是出自黃宗羲等人之口,她並不驚訝。但是陳家明會說出要將經營重點擺在內陸,可就真的出乎孫露的意料了。

“回陛下,殖民地確實能爲帝國和商業協會帶來巨大的利潤。但是臣這些年在經營殖民地時,亦覺得殖民有時候就象鴉片,剛開始吸它的時候很興奮,到後來養成依賴性後,未必對帝國本土的經濟有好處。這一點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帝國的前車之鑑。”陳家明想了一下,向女皇說明了自己這些年在殖民地的心得。

“卿家說得沒錯。葡、西兩國經營殖民地的手段確實失敗。那英國和荷蘭呢?”孫露進一步追問道。

面對女皇的提問,陳家明不慌不忙的分析道:“陛下,英、荷兩國在殖民經營上確實都比較成功。但是此二國本土的人口與疆域都不能與天朝相提並論。其實無論哪兒一個國家開發海外殖民地說到都是爲了本土的發展。正如早年陛下您開拓殖民地,使原本因戰亂滯留在沿海地區的貨品有了傾銷之地。對外貿易帶來的鉅額利潤又裝備了天朝大軍,這才驅除了靼虜光復了華夏正統。不過這些年來我中原天朝國泰民安,對商品的需求量早已超越了海外諸國。臣在馬六甲時便有切身體會,帝國與海外殖民地的關係已從大量出口轉變爲了大規模進口。因此臣以爲帝國未來殖民地發展將會以攝取殖民地資源來滿足本土市場爲主。而不再是像從前那般靠向海外傾銷中原商品來謀取利潤。”

【……136爲社稷孫露挽能臣 經商會家明論殖民 文字更新最快……】@!!

()

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三十九節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9節 審判夜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44節 蕙露軒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11節 石柱義莊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一節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二十六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40節 楊府夜談(二)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0節 湯若望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三十四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三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二十二節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12節 首相第4節 帝都風雲(四)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18節 紅月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十五節第12節 首相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5節 科舉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三十三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2節 燕京騷亂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34節 密使第46節 忠烈廟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40節 多鐸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9節 新安財閥
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三十九節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19節 審判夜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66 移僑民商會開農場重膚色土王怠華使第44節 蕙露軒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11節 石柱義莊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一節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二十六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17節 首相的大計第40節 楊府夜談(二)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20節 湯若望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三十四節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三節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二十二節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63節 達和約中奧擬簽字 揚國威君臣議閱兵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12節 首相第4節 帝都風雲(四)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372節 繼父業艾哈邁德拜相 會奧相紫軒巧周旋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18節 紅月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261節 上書房皇子拜新師 爲解答二師起爭執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第十五節第12節 首相第301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44節 傳皇子女皇嚴訓斥 見聖上學士報喜訊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284節 議投降哥薩克出策 入軍營俄總督獻劍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5節 科舉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三十三節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2節 燕京騷亂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34節 密使第46節 忠烈廟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40節 多鐸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132 吃一箭紅毛長一智憂出路九酋嘆現狀第9節 新安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