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北方使者

當遼東大捷的消息傳遍南京城大街小巷時。整個南京城內唯一心情沮喪的就只剩下了被安置在鴻臚寺的滿清使節了。由於之前隆武王朝一直拒絕同北方的滿清有外交上的來往。在加上隆武內閣對這事一直就採取忌諱的態度。因此依照隆武內閣的要求,滿清使團的規模不但小得可憐。就連進入南京城也是灰溜溜地異常底調。滿清的使團規模雖小,但出使的使者確是經過清庭精心挑選的。主要是以清內院學士詹霸、禮部左侍郎沈惟炳以及太僕寺少卿奇庫三人爲主使。

其中詹霸、奇庫等人均爲滿人。惟有這沈惟炳卻是如假包換的漢人。他非但是漢人,還曾經是崇禎朝的吏部左侍郎,並深得崇禎皇帝的器重。申甲驚變,清軍入關,沈惟炳在一番東躲西藏後,最終還是同御使曹溶等人一起被清軍逮捕了。在昏暗的天牢之中御使曹溶選擇了自殺殉國。而沈惟炳和其他被捕的崇禎朝的官吏們選擇了臣服於新的統治者。然而現在的沈惟炳卻後悔着自己當初沒能象曹溶那樣有勇氣選擇死亡。如今只能拖着條大辮子,在族人的指指點點下,代表韃虜出使自己的母國。揹負着不忠不孝罵名的沈惟炳甚至都不敢擡頭正眼面對自己昔日的同僚。

不過此刻與沈惟炳面對面而坐的陳子龍卻顯得異常的大度。只見他極有風度地端起酒杯向沈惟炳敬道:“沈兄不必緊張。今日一聚不爲公事,只是你我二人單獨敘舊而已。在此陳某就先幹爲盡了。”陳子龍說罷便爽快地將杯中的水酒一飲而盡。

耳聽陳子龍的一句“沈兄”,讓沈惟炳激動得查點兒掉下淚來。雖然同爲禮部左侍郎,可兩人的地位、處境卻有着天壤之別。眼見昔日的同僚非但沒有嫌棄自己。還肯稱自己一聲“沈兄”,沈惟炳此時此刻心中的滋味,就象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卻見他顫顫巍巍地拿起了酒杯道:“承蒙陳大人不嫌棄,還肯同我這不忠不孝之人對飲。這杯酒,我沈惟炳飲了。”於是沈惟炳苦笑着也一仰脖子將水酒一口蒙了。然而這酒水在他的口中卻有着一股說不出的苦澀。

“誒,說實話大家以前同朝爲臣也算是同事一場。誰都沒想到過申甲一變,天地聚變,北庭的不少同僚就此投降了僞清。想想這五年來北方多少清流鴻儒就此破了晚節。一直以來我與史大人等一提起此事無不唏噓不已啊。”陳子龍放下的酒杯幽幽的感嘆道。

“這都怪我輩貪生怕死,纔會做出如此不忠不孝之事。更是辱沒了自己身爲讀書人的名節。”沈惟炳低着頭,緊鎖着眉頭自責道。這世上沒有後悔的藥。自己釀出的苦酒終究是要由自己來喝的。

“不過當年沈兄堅持以明禮爲崇禎爺守靈下葬的事,我等在南京也早有耳聞。在當時的情況下沈兄能做到這點極爲不易。史大人當初在南京留都聽聞此事亦讚不絕口啊。”陳子龍擺了擺手將話鋒一轉道。其實這倒真是陳子龍等東林黨人的真實想法。包括陳子龍、史可法等人在內的多數官員對沈惟炳還是持肯定和同情態度的。按照隆武朝現在儒林流行的觀點,就是沈惟炳雖未忠於國家,但爲崇禎帝盡了孝。也算是盡了一個臣子的職責。

聽陳子龍這麼一說沈惟炳自然是受寵若驚。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他委屈的說道:“承蒙朝廷還能記得罪臣的這點功勞。其實我等雖投降於韃虜,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北方的士子們無時無刻不盼望着朝廷的大軍能早日北上光復故土啊。”

“哦,有這事?可我們這裡怎麼聽說北方的士子們很不滿意我朝現在的制度。甚至藐稱我等爲南夷。沈兄,不知北方如今是否真象傳言所說啊?”陳子龍明知故問道。他這次之所以會以私人的身份單獨與沈惟炳會面,主要是想從他身上探聽滿清使團的情報。並藉機會拉攏一批北方的士人。但一想起北方士林曾經對隆武朝的種種詆譭,陳子龍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快。畢竟南方儒林向來以正統自居。“南夷”的稱呼對陳子龍等人來說簡直就是侮辱中的侮辱。其實陳子龍等東林黨和復社的士大夫之所以會如此在乎北方士林。這同隆武朝本身的諸多離經叛道的政策有着很大的關聯。南方的士紳們心裡都清楚隆武王朝其實已經偏離了中華傳統。爲此他們一直尋找着各種理由來爲自己的行爲自圓其說。此時北方士林的指責自然就顯得異常的刺耳。

“這,這是誤會了,誤會了。”沈惟炳一聽慌忙着解釋起來:“那些詆譭朝廷的流言都是韃子放出來的。北方的士林也是在韃子的陰威下才不得已附和的。誰都知道南方士林纔是儒學正宗。”

“沈兄過獎了。怎麼說北直隸這些年義軍起義不斷,燕北之地又多壯士。纔不會出如此多的漢奸。沈兄你說是吧?”陳子龍似是而非的反問道。現在從沈惟炳的一席話語陳子龍已經大致摸出了北方士林目前的態度。北方的縉紳們從一開始的左顧右盼,觀望時局。到後來的爲虎作倀,詆譭南朝。再到現在追悔末及,搖尾乞憐。這一切的改變實在是讓陳子龍感慨頗深。

“是,是。陳大人說得是。”雖然覺得陳子龍的話語有些譏諷的味道,但尷尬沈惟炳還是連連點頭附和着。

“不過,就算北方士子委曲求全。依我看韃子也不會對各位放心的吧。畢竟非我族類啊。” 陳子龍看着沈惟炳又故意長嘆了一聲道。

這話果然起到的作用。沈惟炳一想到今早自己接到陳子龍請貼時詹霸、奇庫等人異樣的目光。便在心中深深地應證了那句“非我族類”的重量。雖然投降了滿清但沈惟炳等漢臣卻時時都能感受到清庭對他們的戒備。滿人不相信自己,漢人鄙視自己。這恰恰就是投靠滿清的漢臣真實的寫照。想到這兒沈惟炳又喝了一口悶酒嘆氣道:“是啊。有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兄弟我真想一把撂了這擔子,隱居山野不問世事啊。”

“沈兄,話可不能這麼說。你等雖然爲虎作倀,失了名節。但只要能迷途知返,朝廷還是會給諸位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見時機成熟的陳子龍終於向沈惟炳拋出了準備已久的“繡球”。

果然一見有機可趁的沈惟炳連忙湊到陳子龍面前信誓旦旦的說道:“只要能將功贖罪,惟炳就算是赴湯蹈火也再所不辭。”

“好!沈兄能有此心,我等昔日的同僚也甚感欣慰啊。”陳子龍繼而又轉了口氣說:“不過你現在怎麼說還是僞清的特使。就不知那九酋多爾袞這次給你等佈置了什麼任務?”

“其實我等這次南來事先也做的大量的準備。但現在看來那些準備大多是多餘的。天朝的進軍的速度遠遠超出了韃子們事先的預計。詹霸和奇庫那兩個韃子現在簡直都手足無措了。”沈惟炳苦笑着說的道。其實不止是詹霸和奇庫,就連沈惟炳本人當初聽到盛京陷落時,腦中也是一片的空白。不過圓滑世故的他自然是不會象詹霸等人這般等死的。

“這麼說韃子就沒有其他條件了?”陳子龍眉頭一皺繼續問道。遼東一戰對滿清使團的影響他自然是早就料到的。但他還是不信范文程等僞清幕僚們事先會沒有一點兒交代和準備。

“這個嘛。據我所知那多爾袞在使團出發前曾給過詹霸一份密令。要他在迫不得已時同天朝講和,允許滿人撤回關外。可如今盛京已陷就不知他們能撤到哪兒去了。當然若是詹霸真有魄力的話。提出將北京與盛京像交換亦不失爲一個權宜之計。”沈惟炳想了一下補充道。關於“換都”這點他在得知明軍登陸遼東後就想出了這計策。然而詹霸和奇庫兩人既不信任沈惟炳,又缺少必要的應變能力。因此這二人也只能整日待在房中惶惶不可終日。

“哦,還有這種事。”陳子龍撫着鬍鬚若有所思道。從沈惟炳提供的情況來看多爾袞事先已經打算退出關外。再聯想到前幾日孫露在大堂之上介紹的戰局。陳子龍不禁在心中暗自揣測,清軍向遼東派出的大批援軍,是否就是爲了他們退出關外做的準備。看來此事也要通知首相大人才行啊。莫要到時候大批人馬兵臨北京城了卻讓那韃子又跑了。

眼見陳子龍一副低頭思考的模樣,沈惟炳還以爲他是擔心和談的事呢。於是他輕描淡寫地向陳子龍說道:“陳大人放心。其實這次的和談已無懸念。無論他們耍什麼花招天朝都可以從容應對。要不就象當年韃子對待弘光使團那般,乾脆就將他們晾在那兒。等天朝的大軍攻破北京後那就什麼都不用談了。”

“不,和談的事首相大人已有指示,估計沈兄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北方去了。”陳子龍一擺手道。

“陳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很快就會趕使團回去?如今北方各省亂民四起,朝廷與韃子又交戰在即。現在放使團回去也沒多大意義了啊。”沈惟炳焦慮的說道。原本他還以爲自己這次能留在南京不用再受戰亂之苦了呢。沒想到竟然馬上就要他回去。如今的北方大戰在即,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搞不好使團還未到達北京就已經被沿路的義軍給滅了。

“朝廷不是趕走使團。而是同使團洽談後,恭送你們回北方。至於使團沿途的安全問題,沈兄大可以放心。既然你們能毫髮無損的到南京。那在下同樣可以保證沈兄能毫髮無損的回到北京。”陳子龍優雅的揮了揮手道。

陳子龍自信的話語和表情讓沈惟炳心中又是一顫。難道自己這一路走來均未在對方的掌控之中嗎?在與陳子龍的一番交談後沈惟炳越發覺得隆武朝不簡單起來。於是他連忙起身,向陳子龍叩首懇求道:“陳大人,看在大家昔日同僚一場的情面下。就爲在下說說情,讓朝廷收下在下吧。在下剛纔已將清庭使團的信息告之大人啊。”

“沈兄,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陳子龍見狀立刻扶起沈惟炳道:“在下當然相信沈兄投效朝廷的決心。剛纔沈兄不是已經言明,說是要爲朝廷赴湯蹈火再所不辭的嗎。眼前可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啊。”

“陳大人的意思是讓在下回北方爲朝廷效力?”沈惟炳試探着問道。

“正是。沈兄先前也說了如今北方不少士人都巴望着朝廷揮師北上。在韃子的清庭中還有不少象沈兄你這樣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這就需要沈兄回到北方之後向他們講清朝廷的態度啊。”陳子龍湊上前在沈惟炳耳邊鼓動道。

搞了半天是想讓自己回去策反啊。果然這世上沒有白佔的便宜。沈惟炳心中雖怕回北京卻也不想白白放棄了這次的機會。於是思量再三的他一咬牙向陳子龍保證說:“這點請陳大人放心。在下這些年供職於清庭結交了不少漢官。韃子在北方雖耀武揚威,可北方不少地方的父母官還是原來崇禎朝的人。象是天津總督駱養性就是以前崇禎朝的錦衣衛都督。再加上韃子對漢臣向來提防得很。只要稍稍鼓動一下定能水到渠成。”

“好,那我等就在南京等着沈兄的好消息了。朝廷一統江山之時少不了沈兄的功勞啊。來咱們先乾了這杯吧。”陳子龍一邊斟酒一邊敬道。

受寵若驚的沈惟炳趕忙舉起了酒杯。這一杯酒喝到嘴裡就又是另一番滋味了。沈惟炳只覺得自己的腰板似乎也挺了起來。但一想起鴻臚寺中的詹霸和奇庫二人沈惟炳忽然閃過了一絲殘忍的目光。於是他又試探着向陳子龍提醒道:“不過陳大人,朝廷難道也要將詹霸、奇庫二人放回嗎?此二人已經知道我與大人會面的事。恐怕現在已對在下起了疑心了吧。”

“就算沈兄今日不與在下見面,滿人也不見得會對沈兄放心。將此二人扣留反倒是對沈兄不利。沈兄今日回去之後只要裝做什麼都沒發生過就行了。好歹他們現在還是沈兄的同僚啊。”陳子龍悠然地一笑拍了拍沈惟炳的肩膀。

“是,是。在下一定按照朝廷的指示去做。”沈惟炳尷尬着唯唯諾諾道。

卻見此時的陳子龍晃了晃了杯中的水酒自信的說道:“其實沈兄不必多想,一切都在我們首相大人的掌握之中呢。”

【……】@!!

()

第十二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3節 休整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四十五節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29節 促膝談心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十二節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4節 密使第11節 大同義軍(上)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6節 路(一)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32節 朝鮮使節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37節 揚帆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28節 蜀中攻略(五)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16節 暗戰(二)第21節 山海關第三十六節第二十四節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七節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節 登陸旅順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15節 結社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0節 編制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10節 《乙酉憲誥》第6節 路(一)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13節 旅途的終點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0節 歐洲之行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節 誰是獵物?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
第十二節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23節 休整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四十五節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60 興女學女皇辦女校啓民智商會辦新學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29節 促膝談心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268節 聞徵朝歐洲使憂心 獻書信倭使挑民憤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十二節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4節 密使第11節 大同義軍(上)202 科布多夏完淳出征長江口陳家明歸國第6節 路(一)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7節 盛京之戰(一)第32節 朝鮮使節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37節 揚帆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39節 金融革命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28節 蜀中攻略(五)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16節 暗戰(二)第21節 山海關第三十六節第二十四節第353節 御書房君臣交心事 受皇命家明組新行53 剪羊毛王公開財路窺資源沙俄又探手第七節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節 登陸旅順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18節 羅馬交流雞同鴨講薩城參觀豔驚四座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15節 結社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249節 漸成勢陳家掌商界 御花園陳老講心得第30節 編制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10節 《乙酉憲誥》第6節 路(一)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13節 旅途的終點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30節 歐洲之行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節 誰是獵物?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