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朱仙鎮

自從徐州的明軍在一日之內攻克歸德後,整個河南的清軍猶如驚弓之鳥般開始惶惶不可終日。清河南總督鞏阿岱更是一方面連書數封血書以企求援。另一方面則急調河南府重兵在朱仙鎮紮下大營,與開封城互爲犄角。

此刻開封府中的鞏阿岱比起幾個月前彷彿老了十歲。歸德的陷落是遲早的事,明軍的大舉圍攻開封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然而讓他難以忍受的是明軍不溫不火的進程。那種感覺就象脖子上被人套了一個繩套。對方不急於收繩套而是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絞殺着自己。鞏阿岱當然不會就此坐以等斃。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他就絕不會放棄。想到這裡鞏阿岱起身渡到了地圖前。如今明軍已經從東南兩個方向逼近開封。太行山上的流寇還爲剿清山西和陝西的援軍就指望不上了。鞏阿岱所能寄託於黃河以北山東、直隸的滿達海部。

據悉滿達海已然徵集了二十萬大軍趕來救援不日便能抵達黃河以北的陳橋。鞏阿岱當然知道這二十萬人馬只是用來安撫軍心和民心的。其間真正的主力只有滿達海的正紅旗部和尚可喜部的三萬於人。其餘的便是些三教九流之輩,更多的則是被來作壯丁的普通百姓。總數加起來絕沒有二十萬人。其實就算沒有滿達海的援軍開封府的清軍在數量上依然超過了圍攻而來的明軍。可是鞏阿岱清楚現在的明軍是不能以數量來計算的。裝備精良的明軍在野外能以數千人的兵力殲滅數萬人馬的清軍。這樣的戰鬥力確實令人恐懼。而圖賴、準塔等部的全軍覆沒也成了八旗子弟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鞏阿岱等人現在既期望於同明軍再次正面一戰,又害怕同明軍再次交鋒。期望的是能通過一次絕對的勝利再次找回八旗子弟的信心。害怕的是如果再次慘敗那麼對所有八旗將士來說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正當鞏阿岱向河北望眼欲穿,都把一線希望寄託在滿達海所率的救兵上時一個親兵跑來稟告道:“啓稟將軍。懷順王耿繼茂求見。”

“什麼?懷順王耿繼茂到了。快快有請,快快有請。”鞏阿岱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前腳才盤算滿達海的援軍何時到,這後腳耿繼茂便來了。怎能讓他不興奮。還未等鞏阿岱話音落下大院中便響起一個洪亮的聲音:“鞏阿岱將軍,好久不見啦。”

“啊,是懷順王啊。有失遠迎,有失遠迎。”鞏阿岱見耿繼茂徑直的進了門。連忙起身迎上前去。

“那裡,倒是在下突然前來打擾了將軍辦公啊。”耿繼茂老練的寒暄道。自從其父耿仲明戰死後年輕的耿繼茂便順理成的繼承了其父的爵位。然而兩淮一役耿仲明部和孔有德部均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主力幾乎損失殆盡。因此耿繼茂雖然得到了懷順王的爵位卻失去了漢軍正黃旗旗主的地位。

兩人在一番客套之後坐了下來。一旁的下人兩忙端上了香茗。鞏阿岱品了口茶後客氣的向耿繼茂問道:“不知王爺這次帶了多少兵馬前來?現又駐紮何處啊?”

“這次本王率八千子弟兵隨多羅親王一同南下解開封之困。現同喀喀木克將軍一起駐紮在黃河南岸的柳園渡。朝廷能給耿家這次機會耿家感激不盡。我耿繼茂與八千子弟兵定將浴血奮戰爲我爹報仇,爲朝廷盡忠!”耿繼茂慷慨激昂的說道。這次他所率的八千人馬都是耿家的親兵,個個都效忠於懷順王王府。年輕氣盛的耿繼茂對於這次南下作戰充滿着信心。他不但要爲自己的父親報仇更要重振耿家的聲威。

看着耿繼茂稚氣的臉龐鞏阿岱不由的在心中嘆了口氣。看來眼前的年輕人並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敵人。過於自信會帶來滅頂之災。於是他試探着提醒道:“王爺可不能輕敵啊。明軍狡詐又擁有利器相助。一切還是要從長計議。”

“將軍教誨的是。”耿繼茂禮貌的迴應道。但在他的心中卻有了一絲對鞏阿岱的輕蔑之心。還兩藍旗的重臣呢。竟然如此畏敵如虎!不過鞏阿岱究竟是河南總督,在滿達海來之前各路人馬還是要聽他的調遣的。於是耿繼茂轉而認真的彙報道:“這次本王前來除了同將軍聯繫外。還調運來了一批糧食以解開封燃眉之急。”

“哦,王爺還運來了糧食!”鞏阿岱一聽有糧食運到立刻就來了精神。要知道開封人口衆多,號稱百萬,糧食都靠外邊運來,一旦被圍日久,很難固守。前些年李自成雖然放水淹過開封。然而鞏阿岱在駐紮開封后便將周圍十里之內的百姓通通裹脅入城並且見着房子就燒,見着田間的麥子就搶。饒是如此這開封城內的糧草依然很是捉襟見肘。如今糧草一到鞏阿岱對固守開封就更多了幾分的信心。

“是的,多羅親王希望這些糧草能幫助開封固守一段時間。待到大軍趕到再裡應外和一舉消滅來犯明軍。”耿繼茂揮舞着拳頭狠狠的砸在桌子上道。

“好!只要我等上下同心。定讓他們這次有去無回!”說着鞏阿岱不禁將目光又投到了地圖上的一個小紅圈圈上。那裡鮮明的寫着三個大字“朱仙鎮”。

朱仙鎮乃是河南重鎮,自宋、金起便頗富盛名。古時從南方到開封,或由開封往南方,有東西兩條路。東路由瞧州、商丘繼續向東南,過淮河到長江北岸,然後或往南京,或往揚州,路再分開。西路則經過朱仙鎮,由許昌、葉縣、南陽到襄陽,然後或經武昌去湖南和兩廣,或到荊州沿長江人四川。雲南和貴州的士紳、舉子、商人要去北方,也是取道襄陽、南陽、朱仙鎮,然後由開封過黃河北上。至於豫南各府州縣的人們去省城、北京,或往山東,朱仙鎮也是必由之路。如今東路商丘的歸德府已然落入明軍手中。西路的朱仙鎮便成了合圍開封的重中之重。加之此地更是當年抗金名將岳飛大戰金兵之處。時光流轉五百年前的那場未完結的戰鬥終究是要在今天來個了結的。於是在鞏阿岱忙着調兵譴將,四處求援時,駐紮汝寧府的第一軍團第七師協同湘西獨立龍騎兵旅也迅速集結,經由扶溝和尉氏,直逼朱仙鎮。

黎明時分,大地上攏起一陣薄薄的白霧。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一隊人馬正急速的奔馳着。馬蹄聲夾雜着兵器碰擊的聲帶着輕快的節奏。漸漸的前方的霧氣中忽然出現了點點星光般的燈火。騎士們一見着那燈火不由的加快了馬鞭。馬兒受驚似的嘶叫了一聲跑得更快了。而那霧氣中的營壘也越來越明顯起來。營壘外圍掘了不少壕溝,壕溝內是用木樁與鐵絲組成的障礙。鮮紅色的軍旗在白霧中若隱若顯。

此地便是水坡集,正面對着朱仙鎮。明軍到達朱仙鎮外圍時清軍早已在朱仙鎮修築了工事。在水坡集和朱仙鎮一帶方圓幾十裡以內集結了大量的人馬,而老百姓則少得可憐,幾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逃空了。少數沒逃走的大多被清軍拉去修築營盤了。他們挖溝引水環繞營盤,還在西北、正北兩處各設了多個營盤。因此在地形上,清軍所佔的地勢較高,而明軍佔的地勢較低。在人數上清軍也以六萬人馬的優勢與明軍二萬人馬對峙。若不是東路王興的兩個師從歸德壓近瞧州估計清軍在朱仙鎮投入的兵力將更多。

那隊騎兵亮出令箭後,沉重的木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了。爲首的騎士用馬刺刺馬,馬兒頓時暴躁了起來,用蹄子跺了三下,定了神之後,飛也似的衝進了大營。雖然天還沒透亮,大營中的戰士們卻已經早早的起身操練了。那騎士在主帥的營帳前一扯繮繩翻身下了馬。順手將斗篷上的帽子撫了下來露出了婦人特有的髮髻。

“李夫人,師長他們正在大帳裡等你呢。”負責牽馬的勤務兵敬了個軍禮報告道。

“知道了。我這就去稟告。”那婦人點了一下頭將繮繩交給了勤務兵便邁着利落的步伐走進了大帳。

大帳中七師師長姚金正同幾個軍官正一臉嚴肅的研究着最新的戰事。中間的沙盤上插滿了小旗子。一同討論的還有高桂英等幾個李自成的舊部將。當年李自成三圍開封城,雖然最終都沒有攻下開封。但對於開封周圍的地勢高桂英等人卻是瞭如指掌。按照高桂英等人的指點如今的明軍的所處的位置正是當年官軍所佔地勢。就地理位置來看對七師是極爲不利的。因此目前作爲主力的七師駐紮在水坡集的正北,直接面對朱仙鎮,東西數裡。湘西龍騎兵旅則在水坡集的西北邊紮下營寨,與七師的左翼銜接。至於水坡集東北空出的位置則由高桂英所率的汝寧府國防軍填補以爲側應。

“報告,”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衆人的討論。高桂英擡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貼身侍女李慧英。只見她喘着粗氣,頭髮微,溼暗褐色的斗篷上也粘滿了泥水。高桂英見狀心中不由一緊連忙問道:“怎麼?那裡已經被靼子佔了?”

“回娘娘,沒有,”李慧英喘了口氣回道:“賈魯河的上游沒有清兵把守。不過在水坡集與堤壩之間有清軍的一座營寨,把守得十分嚴密。我們是抄小路過去的。我怕中間出事兒,留了幾個姐妹在那裡看守。自己帶人先回來報告了。”

“恩,幹得好。”高桂英的臉上立刻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她回頭指着地圖上的一處空白向姚金說道:“姚師長,在這裡應該還有一條河流穿過。此河名叫賈魯河從西往東流經朱仙鎮。如今正是旱天,人馬不能無水。清軍又地處上游,地勢對我軍很不利。當年闖…李自成便是命李過將軍在朱仙鎮的西邊立營從上游恰斷了水坡集的水源。至使左良玉部自亂陣腳,最後纔在朱仙鎮大敗官軍。目前看來清軍好象還未在賈魯河上游安營紮寨。”

“哦?此話當真。”姚金聽罷不由一驚。地圖上並沒有標註有這麼一段條河。但他也確實聽說過當年朱仙鎮大戰中李自成卡斷官軍水源的事。如今被高桂英這麼一提醒姚金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其實不止是姚金就連當年的左良玉、丁啓睿也是在河牀乾涸、掘了井二三丈深還不見水後才意識到水源被卡斷了。當然真到那時侯才發現一切也就晚了。突然斷水對士氣的打擊將是巨大的。於是姚金連忙向李慧英詢問道:“李夫人,據你們的觀察清軍的營寨離水源有多遠?”

“回將軍,約莫十里左右。”李慧英回道。

“那好,你的人繼續在那裡監視。我會派一個營的兵力協同你們民兵突擊佔領賈魯河水源。記住行動要快,要隱蔽。不能讓清軍洞察道我軍動向。以防其搶先一步炸斷水源,或是向水源投毒放藥。”姚金想了一下果斷的命令道。

“是。我這就去準備。”李慧英領命後便興匆匆的走了出去。高桂英見李慧英出了營帳不由擔心的向姚金問道:“姚師長,就幾百人佔領水源是否太少了些啊。萬一清軍發現了我軍的營盤趁勢搶奪那該如何是好啊。”

“高夫人放心。警衛營的戰鬥力不比普通的部隊。配上一門火炮守住河的上游不會有問題的。”姚金自信的說道。

可高桂英卻不這麼認爲。這次明軍進攻朱仙鎮的兵力實在太少了。主力才一萬多人。就算加上自己的人馬也不過二萬餘人。想當年闖王每次出征不都是幾十萬人大兵壓進。朝廷又不是沒有人馬。高桂英很快就想起了張家玉的第二軍團。那支部隊的戰鬥力讓高桂英等人心服口服。於是她不禁感嘆着說道:“若是張將軍的第二軍團在就好了。”

姚金聽罷倒也不介意。只見他擡頭向西北方向眺望了一眼喃喃自語道:“是啊,就看張軍長他們的了。”

【……】@!!

()

第27節 蜀中攻略(四)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1節 徐州雪夜(上)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二十八節第17節 國會(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21節 山海關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21節 徐州雪夜(上)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9節 朝貢第15節 本相第二十七節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二十一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四十五節第三十五節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6節 東林鉅子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2節 雙頭鷹第16節 分歧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32節 朝鮮使節第2節 帝都風雲(二)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5節 科舉第11節 驚變(二)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9節 蘇州織工第1節 私掠艦隊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四十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三十六節第11節 石柱義莊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2節 雙頭鷹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6節 洛陽之戰(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
第27節 蜀中攻略(四)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28節 天下之法第21節 徐州雪夜(上)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二十八節第17節 國會(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2節 陪審團(下)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21節 山海關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21節 徐州雪夜(上)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79 金鑾殿閣老齊獻策駁農林陳子龍進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288節 內閣廳太沖議封建 御書房來賀獻民律第276節 中華軍終抵鄂畢河 羅剎督軍府聞求援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9節 朝貢第15節 本相第二十七節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二十一節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四十五節第三十五節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26節 東林鉅子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2節 雙頭鷹第16節 分歧第340節 泡溫泉孫女皇沉思 攜女兒李鳳兒面聖第32節 朝鮮使節第2節 帝都風雲(二)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65節 聞易主衆移民憂心 抵弗州詹姆斯賣乖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45節 火槍與聖水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第5節 科舉第11節 驚變(二)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316節 接書信英軍議北上 奧國臣圖謀除國賊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9節 蘇州織工第1節 私掠艦隊58 司法院苦嘆法不全老百姓樂道青天眼第四十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7節 山東鏖戰第三十六節第11節 石柱義莊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42節 生歧義刺皇案拖延 爲案情督察司採證第22節 雙頭鷹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36節 洛陽之戰(一)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