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

兵力不佔優,士氣也不夠,任何一個現狀都足以令盧象升絕望。好在在時間方面,他還算充足。

冬日寒冷,冰泥覆地,不適合進攻。而且在此時,海上結冰,登萊那邊提供不了援助。最好的援救時刻,應該上開春之後,兩邊同時發起進攻。不能早,早了因爲現有條件,兩邊不能協調一致;不能晚,晚了以鬆錦兩城內的糧食問題,守軍將很難再堅持下去。

也就是說,盧象升在期間只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不僅要完成對寧遠這批殘兵敗將的整合,還要將從天津、順天二地調來的衛所兵練成精兵。對此,他採用了一種他最不願意,看似完全得不償失,但卻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訓練方法。

盧象升一改自己昔日的那種溫和派作風,強令在寧遠城的五位總兵每人必須抽調出三千士卒交給自己,完全受自己指揮。而同時,則交給他們等同人數的衛所兵,讓他們自行訓練。

而在盧象升自己這邊,除了日常的訓練之外,他每天會抽出有大約三個千人隊。有的時候會讓他們直接前去進攻在高橋營壘中的清軍,有的時候會繞過高橋,選擇從後方偷襲清軍。目的不在於殺傷多少敵人,而在於通過戰鬥讓他們見血,以實戰對他們進行訓練。

每一個千人隊中,都有大約四成是從未上過真實戰場的衛所兵,其他六成則爲老兵。由老兵帶着新兵,把他們的經驗和一切都傳授給新兵。通過讓他們不斷上戰場進行歷練,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們適應這個戰場。

最初的損失極爲很重,到了一種讓盧象升整日整夜睡不着覺,不斷懷疑自己的地步。每次一個千人隊出擊,總有三成左右的人再也回不來。其中的大部分是新兵,但也有不少老兵。但經過大約十日之後,訓練的效果顯現出來,這種損失纔開始有所縮減。一個月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懂得如何在戰場上保命了。而到此時,死傷人數已經近六千。

這之後,盧象升才把每天的攻擊改爲三天一進攻,或者五天一進攻。這樣的戰法,讓濟爾哈朗不厭其煩,但皇太極下令他嚴守高橋,不得出擊,他也只能遵從。後來,多爾袞看到他也損失了一些兵力,害怕他被盧象升突破。遣梅勒額真務達海率兩牛錄鑲白旗滿兵及大約兩千滿蒙旗奔赴高橋,助其堅守。

多爾袞在得知周顯突襲遼東海岸的具體情況之後,意識到在明軍將來的攻擊重點很有可能會通過海路援助松山。他調用了近兩萬農夫,在松山城之北五里處挖了一道長十數裡,寬兩丈,深一丈的壕溝。而同時又在松山沿海岸修建烽火營壘,採取的方法和范文程給孔有德的提議並無二致。

不同的是,多爾袞在這些營壘分配的駐兵更多,想要達到的效果是完全將蓬萊水師阻攔在海上,連上岸的機會都不給他們。他對蓬萊水師的看重,甚至遠勝於可能從寧遠攻來的盧象升大軍。畢竟從海上到松山不過二十多裡,而從寧遠而來,需要連續突破高橋、塔山、杏山等地,後者可以給予他足夠的反應時間,而前者則不會。

但這樣安排,也有對應的問題。多爾袞的兵力是一定的,他在松山部署的兵力過多,就會在錦州那邊有所不足。而他之所以敢於這樣安排,就是覺得祖大壽早已膽寒,在援兵到達之後,他不敢主動出擊。這樣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冒險性,但他沒有太多的選擇。他去信皇太極向後者表明可能出現的問題,請求其再派援兵。

周顯看完高欣從寧遠帶回來的情報,眉頭高高蹙起。心中不由得有點後悔,清軍對蓬萊這邊的重視有點出乎他的意料。當時允許林慶業突襲遼東沿岸,只是有點試探性質的進攻,但沒想到的是卻徹底引起清軍的注意。這樣一來,除非引大軍去攻,想要再運一批物資進松山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了。他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問道:“盧督師還有什麼話要對我說的嗎?”

高欣沉思了片刻,道:“盧督師倒是沒說什麼,但萬先生交待屬下,說盧督師會慎重考慮軍門您的計劃,要您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練兵。”

周顯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一路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高欣向周顯拱了拱手,走出大帳。

蓬萊城爲兵城,城中三分之二的居民都是士卒,或者是他們的家屬。以前的時候,黃蜚所率的所有將士都駐於城中,恰好適當。但當週顯決定將五營士卒齊聚蓬萊之後,這座登州第一大城就顯的有點太小的。

周顯本打算在蓬萊城之外再建一個輔城,但把它建起來需要時間。在未建成之前,除了原先在城中居住的士卒,剩下的人都在城外搭帳篷居住。周顯除了偶爾進城歸家之外,大部分時間也呆在這裡。讓普通士卒感受到領將願意和他們同甘共苦這件事,很重要。

周顯坐在椅子上發了一會愣,心中有少許鬱悶,準備出外走走。但剛走出大帳,卻看到於七帶着幾個手下正押着一人朝自己這邊走來。他擺手打了一下招呼,問道:“樂吾,你什麼時候回來的?謝大當家那邊已安置妥當了嗎?”

於七抱拳傾身道:“稟軍門,謝大當家寨中的大部分部屬已前往萊州,他本人暫時留在山寨做一些收尾工作。他讓我先返回蓬萊向軍門稟告,我是今天早上剛返回蓬萊的。”

周顯淡淡笑道:“辦的好,事情順利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對了,你帶來的這個人是幹什麼的?”

於七拱了拱手,沉聲道:“軍門,在我回蓬萊之前回了家一趟,在前往棲霞的路上遇到了這小子。看到他是外鄉人,就多問了幾句。交談過程中發現他閃爍其詞,不似好人,就命人綁了他。經過拷問,發現他竟然是韃子的細作。”

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950章 出外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七章 夫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九章 武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二章 兄長第十九章 遼南情況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947章 議和2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
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950章 出外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七章 夫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航到達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九章 武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七百九十八章 黃蜚的擔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九百九十八章 南陽之戰8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二章 兄長第十九章 遼南情況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947章 議和2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