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

看着清軍遺留下來的數百具屍首,趙旭升輕輕的點了點頭,略微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滿意。同時高聲喊道:“傷兵和俘虜先行,騎兵留在最後面。胳膊腿完好的都給我動起來,用最快的時間剝去韃子的衣甲、拿起他們的武器,將頭砍了自己帶着。我們要儘快撤回河南岸,都給我利索一點。”

周圍士卒高聲應和,齊聲歡呼。趙旭升的意思很明白,就是除了衣甲、武器之外的一切都歸個人所有。

此刻,有些受輕傷的也選擇不走了。他們忍着身上的傷痛,顫巍巍的站起來,開始摸向那些在地上躺着的死屍。偶爾也會有人發現死人羣中還有活的,就毫不留情的補上一刀,將那些沒有死完全的清軍殺死。

出外征戰,士卒身上攜帶的金銀不多,但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幾個清軍屍首,總能貢獻幾兩銀子,這對於這些當兵的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個別幸運的,甚至可以摸到一兩件不錯的首飾,夠抵上好幾個月的餉銀。

士卒積極,沒過多長時間,地上便只剩下一具具沒了頭顱的赤裸屍身。

趙旭看了看於七道:“樂吾,還是你率部殿後吧!我將騎兵都留給你。”

於七點了點頭,拱手領命。

步卒在前,騎卒在後,明軍攜帶大量所獲物資,有序向南撤退。

他們在距離金州北河大約十里處的木蘭驛遇到了從小黑山撤離的數百士卒,從他們那裡得知李率泰並沒有上當,和滿達海一樣率部追擊。兩部人馬不久後與從白淺口前來接應的明軍合兵一處,共同向南撤退。

滿達海得到潰兵回報之後,得知明軍伏擊,德春尼戰死,心中驚詫萬分。略作思考後,他毅然帶了一千士卒前去追擊。

在路上,他看到那些被砍去頭顱的屍首,簡直是怒不可遏,不顧手下士卒勸阻死命向前追擊。當到達金州北河附近時,天色已經大明。他看到明軍正在渡河,直接下令進攻。

於七本率騎兵殿後,但一路並沒有發現清軍追擊,士卒也有點懈怠。當清軍突然發起進攻之時,明軍後隊猝不及防,遭受了一些損失。

但於七很快便反應過來,利用手中的少數騎兵開始向清軍發起反擊,同時招呼步卒立即列成陣勢。刀盾兵在前,後側緊隨槍兵,弓箭手在最後拉弦而射。背水一戰,退無可退,反而激發了他們的血性。

河南岸的明軍也集合了一批士卒,開始快速渡河,以求支援對岸袍澤。

滿達海佔了先機,但人數只有一千人。當明軍穩住陣型之後,清軍便完全沒有了任何優勢。最後看到無便宜可佔,滿達海惱怒的嘆息一聲,率部向北撤離。

在河北的明軍沒有追擊,在打掃戰場之後,分次序過河。

周顯到達白淺口的時候,所有明軍已經退過了河南岸。跟隨他而來的還有李開和高勁鬆二人,以及勇字營在金州的兩個千人隊。他最初的打算是以仁字營四個千人隊守大小黑山,接着退守白淺口,以引清軍到金州城下。

但後來,周顯悲哀的發現前來進攻金州的清軍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他們對拿下金州完全是志在必得。在這個時候,已經沒必要引他們前來了。無論自己怎麼防守,他們都會盡力攻到金州城下。

所以,在得知孔有德率部偷襲登萊之後,周顯當即決定親率勇字營的兩個千人隊前來白淺口,準備隔河阻攔清軍。

大小兩座黑山東西並列在一起,只要一處被攻破,另一處的守軍就可能陷入後路被截的境地。而且,緊要的問題是雖然那些營壘都建在山間要道上,但大小黑山都爲丘陵,山勢都並不算高。有一定的風險,但要翻過去並非完全不可能,那樣就可以輕鬆繞到明軍營壘後方。沒有足夠的兵力,根本無法在那裡堅守。

也正因爲如此,周顯從最開始就沒打算在大小黑山長久堅守。只需防守幾日,給清軍造成一些損失就可以了。他把防禦的重點放在了金州北河一線,並增派了兩個千人隊,以求在前線配以足夠的兵力。另外,他還下令讓吉木率千餘騎兵逡巡於南岸,以防清軍從別的地方偷襲上岸。

周顯仔細聽完趙旭升的彙報,心中略感欣慰。防守大小黑山的兩個千人隊和設伏的一個千人隊雖有損失,但都不大,合在一起也就大約一千的死傷。加上週顯帶來的兩個千人隊,在白淺口的總兵力仍有五千之衆。

而清軍在進攻營壘的過程中就付出了千餘人的損失,再加上陷入伏擊圈後丟下的數百具屍首,清軍的總損失絕對在兩千人以上。這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周顯笑着望向於七道:“樂吾,你這一戰指揮的不錯。不僅率部成功退回了南岸,還獻計設伏了清軍。這一次,我給你記首功。”

於七微微拱手道:“多謝軍門。”

周顯點了點頭,看向趙旭升道:“趙參將,你親自回金州一趟吧!帶着所有清軍的頭顱和鎧甲,聲勢搞的儘量大一點,要風風光光的進城。”

趙旭升微微拱手道:“屬下懂,我軍大勝滿虜,擊潰清軍數千,斬虜首數百具。”

周顯笑了笑,趙旭升果然很上道。真話有的時候雖然好,但未必有用;假話不好,但有的時候很有用。

金州城中民心浮蕩,新招募的士卒軍心不穩。在這個時候,必須讓他們意識到明軍有戰勝清軍的希望,他們纔會心向明軍。在這個時候,一些虛假的欺騙反而能收到奇效。

趙旭升雖爲衛所領將出身,但幹起這些倒是輕車熟路。而且爲人嚴謹,做起事情也有條不紊。由他做這件事,周顯也放心。

看到他表態,周顯點了點頭道:“做完這件事之後,你就暫時留在金州城吧!黃總兵雖善指揮,但畢竟不擅政務,我擔心他無法應付城中的那些老王八。你就暫時留在城中協助他訓練士卒,穩定後方。”

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952章 變革第二十四章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六章 早課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960章 會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三十章 攻城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954章 變革3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七十五章 離京3
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952章 變革第二十四章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六章 早課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960章 會將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七十五章 離京3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六百七十六章 誘導2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三十章 攻城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六百五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954章 變革3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二百二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七十五章 離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