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

半個多月後,朝鮮傳來新的戰報,林慶業在朝鮮斥和派的配合下攻取了漢城。朝鮮王李倧在混亂中,被不知從哪裡射來的暗箭射中而死。投清派領袖金自點在明軍被俘之後,被林慶業下令斬首。李德仁在明軍的輔助下在漢城繼位,成爲新的朝鮮王。

消息傳回盛京瀋陽,多爾袞震怒。立即以順治帝的名義下旨,敕封已在瀋陽爲質六年的昭顯世子李亾,也是李倧的長子爲新的朝鮮王。

丙子之亂,大量朝鮮人被擄到遼東爲奴,前前後後有近六十萬之多。而那時,整個朝鮮也就八百多萬人。滿清從這些人中挑了一些忠於滿清的,爲李亾組建了新的朝鮮王廷,並交給他了一支全是朝鮮的人的軍隊。

而多爾袞爲了拉攏雙紅旗,下令因戰敗而賦閒在家的勒克德渾爲將,率步騎近兩萬及一些朝鮮僕從兵帶着李亾緊急奔赴朝鮮。安州、孟山、平壤、黃州、新漢等地接連被破,大半個朝鮮落入了滿清手中。

朝鮮境內的文臣武將也分爲兩派。一派支持李亾,原因在於他是朝鮮王李倧的正統繼承人和滿清勢大,向北逃者數不勝數。另一派支持李德仁,主要是朝鮮內的斥和派,主要是因爲明朝支持他。

勒克德渾進軍到開城,遇到林慶業所率的明軍主力,攻勢才放緩。兩軍在此對戰多日,明軍損失很大。林慶業雖然仍在堅守,但已經做了撤退了準備。

大部分朝鮮王室成員被林慶業運到了遠離朝鮮國土的海島上,但朝鮮王李德仁除外,以免影響軍心。王都漢城內的各種物資都在緊急向外運,有些運向江華島,從那裡通過海路運向皮島。有些運向南山漢城,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林慶業所設的最後一個陸上據點。丙子胡亂時,正是南山漢城失陷,才致使李倧降清。但這一次,林慶業依舊決議堅守此地,以待時變。

遼南,五十道驛前線。

一個小卒拿着報紙閱讀着,旁邊圍了一圈人。等他收起報紙,一個領頭模樣的軍將道:“小李子,這就沒了。”

名叫小李子的士卒又翻看了一下道:“劉把總,真的沒了,剩下的剛剛都念過了。”

劉把總順手拿過來,指向正面道:“這裡是不是你剛纔唸的,再給我念一遍。”

小李子十分不情願的說道:“劉把總,都念了三遍了,你就饒過我吧!有什麼不懂的,你直接問我,我給你解答行嗎?”

劉把總用力拍了一下他的後腦勺,滿臉怒氣道:“老子讓你念,還不情願啊!好啊!那你給老子說說,這裡的軍餉改制是什麼意思,老子以後領的銀子是多了還是少了?”

小李子低聲嘟囔道:“很明顯是多了啊!唸了三遍,你這是一點都沒聽啊!劉把總,我就這樣給你說吧!你是在五德營初建之時當兵的,按軍齡兩年算。你現在的月餉是三兩二錢,按照每年兩分粒的長率,到十二月實施時,你可以拿到三兩五錢的銀子,外加二十個銅板。而我們這些不久前新入軍的,也都按照一年的軍齡算,也就增餉兩分粒,軍餉由二兩升爲二兩一錢。”

劉把總臉色興奮的問道:“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加餉,對嗎?”

小李子道:“是啊!這下面綴的是周督帥的名字,哪會有錯?以後的軍餉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由官職決定,一部分由當兵的年限算。當兵的時間越長,能拿的餉銀就越多。”

劉把總止住衆人的歡呼聲,繼續問道:“那上面所說的退役是什麼意思?”

小李子道:“就是說,年過四十五還沒有升到把總,年過五十還沒有升爲千總的人,會由戰兵自動轉爲輔兵。每個月所發放的餉銀會按照輔兵的月餉,再加上你當兵的年限來發。但如若不想當兵了,也就是報紙上寫的退役。官府會按照你退役前餉銀的百分之五繼續給你發銀子,直到人死。舉例吧!如若劉把總你現在不當兵了,以後什麼事都不幹,就能領到一百七十六文。如果到了六十歲,什麼重活都幹不了了,銀子翻倍,由一百七十六文,升到三百五十二文。”

劉把總大喜過望,向地上吐了一口吐沫道:“呸呸呸,老子還等着當將軍呢!到時候坐在家裡就有大把銀子來,天天吃肉,再僱上幾個丫鬟,那才叫一個舒服呢!你們幾個先睡會,今天晚上隨我去摸清軍的營地,多逮些俘虜,早日升官。”

黃蜚聽完親信的彙報,眉頭緊蹙。“趙副將,你聽到了沒?全軍士氣大振,所有士卒都爲這項政策高興。”

趙旭升淡淡笑道:“黃僉事,全軍士氣大振不是好事嗎?你還發愁什麼?”

黃蜚惱怒道:“趙副將,你真不明白嗎?這樣舉措是好,但實施者卻是周都督,而不是朝廷。現在他爲山東總督,可以做這件事情。但如若有一天他離開山東去別的地方赴任,誰又敢保證接任的官員繼續執行呢!周都督能力出衆,治兵、聚財、還有各項政事都做的很好,但他的繼任者有這樣的能力來支撐如此龐大的軍費嗎?當兵的人都加餉,不當兵的人繼續發銀子,這會拖垮大明的。這些人可都是刀口舔血的士卒,如若不能滿足他們,接下來就是一場兵亂。以五德營目前的戰力,天下有幾支人馬能與之敵衡,這會擾亂天下的。”

趙旭升給黃蜚倒了一杯茶,淡淡笑道:“黃僉事,莫動氣,喝杯茶平息一下。”

黃蜚道:“我能不氣嗎?周都督他分明是在收攬軍心,從上到下,收所有人的心。每個人都知道只有他在,才能保住他們的銀袋子。到時候無論是你,還是我,恐怕都指揮不了自己手下的軍隊了。自今之後,這支大軍將完全屬於周顯,而不是朝廷。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難道你不明白嗎?還是你本身支持周顯那麼做?”

第一千章 議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誘騙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961章 會將2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三章 志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四百六十章 開封戰啓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949章 議和4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三章 志向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
第一千章 議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誘騙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961章 會將2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八十二章 李自成入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三章 志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名夏2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四百六十章 開封戰啓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949章 議和4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三章 志向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