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

徐礎與寇道孤不得不承認,強臂單于的計劃比他們二人的都要高出一籌。

進攻鄴城,天成皇帝得“報仇”之名,賀榮人得城池之實,與此同時,賀榮人得不入幷州之名,晉王得危機暫緩之實,各方都滿意,至少表面上滿意。

唯一不滿意的人或許只有樑王。

單于依然分出一部分騎兵返回塞外,以防萬一,他自己帶着皇帝與一支大軍,繞過漁陽,直奔鄴城,對沿途各城,全以皇帝的名義傳旨喻降,不從命者,必要屠城。

沒有任何一座城池敢於抵抗,甚至在皇帝的“旨意”到來之前,就有官員出城歸降,傾城所有以供應糧草。

數日之後,賀榮部騎兵與正在奉命撫循郡縣的淮州兵相遇,打了一仗,這支淮州軍兵力不多,只堅持了極短時間就開始潰退。

這就是在鄴城之前的全部戰鬥,各地淮州軍紛紛從已經佔領的城鎮撤出,逃向鄴城,甚至直奔更南面的淮州老家。

單于仍將徐礎與寇道孤留在身邊,曾經很直白地說:“將你們的想法全說出來,要多、要真,我未必用你們的計策,但是能借此瞭解中原人的意圖,這就夠了。”

寇道孤當時沉着臉,好像是受到了羞辱,但是此後每問必答,從不藏私,早就忘了自己的身份不久前還是樑王使者。

徐礎每日只獻一兩計,然後再不開口,只是旁聽,偶爾微笑。

單于並不計較,但是每日閒暇時,與寇道孤的攀談日益增多,不止是問計,也問些中原的風土人情與學問流派。

這天中午,賀榮部大軍趕到鄴城外,單于親率百餘騎前去查看地形。

徐礎站在營中遙望鄴城的方向,從他這裡看不到什麼,只能想象其中的慌亂與恐懼。

身後有人走來,徐礎以爲是昌言之,開口道:“樑王肯定以爲自己被騙了。”

“你還有餘力關心別人?想想自己、想想我吧。”張釋虞走到徐礎身邊,也向遠處望去,“鄴城,唉,鄴城,原以爲這會是一處久居之地,日後返回東都,這裡我也會常來。我有許多修建宮殿的計劃,都沒來得及實施……”

張釋虞一臉沮喪,嘆息不已,又道:“你天天陪在單于身邊,能不能勸他將我放回去?整個天成朝廷都在漁陽,皇帝卻流亡在外,這算怎麼回事?”

徐礎搖頭,“單于可以放走任何人,唯獨不會放你。”

“所以纔要你想辦法嘛,你的神機妙算呢?你的伶牙俐齒呢?你不是最會勸諫嗎?”

“我若有這樣的本事,賀榮部騎兵此時應該都已返回塞外,而不是深入冀州。”

“至少得給我留下幾萬騎兵,沒有他們,我這個皇帝當得不踏實。”

“秦州尚有十幾萬軍隊,你爲何非要從賀榮部借兵?”

“不同,大大不同。”張釋虞不太願意說實話,等了一會才稍稍壓低聲音道:“秦州太遠,那支冀州軍能不能回來、什麼時候回來,都是未知之數,即便回來——他們也不是忠於我的軍隊。”

張釋虞的聲音裡帶着一絲怨氣,遲遲不能擺脫賀榮人的控制,這令他對歡顏郡主的不滿日益上升。

“借來的騎兵會更忠心?”

“他們的老家在塞外,早晚還得回去,只要在中原時我給予重賞,他們不忠於我忠於誰?”

“嗯,有道理。”徐礎笑道,無心爭辯。

“你得到我妹妹的消息沒有?”張釋虞又問。

徐礎搖頭,“單于已向冀州各郡縣傳出命令,私藏公主而不交者,滿城不留活口,但是至今沒有消息。”

“可是你總能知道些什麼吧?”

“我能知道什麼?”

“我妹妹因爲你而逃走,難道沒有給你送個信?”

“公主被湯師舉擄走,這是你說的。”

“那是說給單于聽的。”張釋虞湊近些,“咱們心裡都清楚,你纔是妹妹逃走的原因,她向別人隱藏行蹤,對你不會。”

“但我的確沒得到她的消息。”

“得到了你也不肯說。”張釋虞小聲嘀咕道,也不告辭,轉身走開。

張釋虞太想討好單于,甚至想要出賣自己的親妹妹,徐礎看着他的背影遠去,輕嘆一聲。

單于傍晚回營,先與諸大人一邊吃飯,一邊商議軍務,二更之後才閒下來,依然精力充沛,命人將兩名“顧問”喚來。

單于看上去心情不錯,命人賜酒。

賀榮平山還在受罰期間,仍是單于身邊的“僕隸”,捧着酒囊倒酒,輪到徐礎時,多看他一眼。

單于看向寇道孤,“你對鄴城很熟吧?”

“很熟。”

“明日我就要攻城,依你之見,鄴城是會立即投降,還是堅守幾天?”單于相信鄴城已是囊中之物,“堅守不下”不是他擔心的問題。

寇道孤想了一會,“鄴城固若金湯,若得精兵良將守衛,可保一年無虞。”

“哈哈,你將鄴城看得太高,但這正是我想到的話。你說若得精兵良將,如今守城的人不算精良?”

“樑王佔據鄴城不久,民心未附,且他的部下又多是淮州人,乃是借來的軍隊,對樑王並無忠心,以這樣的兵將守城,頂多堅持一個月。”

單于搖頭,“一個月也太久,鄴城只是我賀榮部的一個落腳之處,不值得我花費太多精力。”

“單于無需耽擱,儘可分派士兵佔領郡縣,鄴城絕不敢開門出來挑戰。”

“此計不好,分兵終是一個隱患。”

“簡單,單于分兵佔據郡縣,立刻徵發當地民夫,全調至鄴城,兵力不減反增,讓他們攻打城池,所謂驅羊攻虎也。”

單于點頭,“嗯,這纔有點意思。”

徐礎插口道:“冀州幾經徵發,勝兵之民皆在秦州,哪裡還有剩餘的民夫?”

寇道孤馬上道:“不然,天成朝廷沒想到自己會失去鄴城,一直以來都在小心經營,冀州雖屢經徵發,民力卻未用盡,至少還有十萬人可用,旬月之間就能徵齊。”

“天成小心經營,單于卻一朝徵盡,必失民心。”

寇道孤冷笑道:“天成小心經營,也沒守住鄴城。徐公子若以爲天成朝廷得民心,當初何必刺駕?”

“天成想得民心而未得,並不意味着單于就該不在意民心。譬如天降大雨,一人舉傘而傘漏,見者可以嘲笑,但是自己至少要舉一把好傘,而不是連根傘柄都沒有。”

單于擺手,“下不下雨我不關心,我認可冠先生的說法,冀州還有民力可徵,何況他們不是爲我攻城,而是爲自家皇帝。連徐礎也承認,天成朝廷對冀州不錯,‘小心經營’,如今也該是冀州百姓報恩的時候了。平山,你記下這件事,明日提醒我一聲。”

“是。”賀榮平山應道,雖然做的是賤役,但是他能參與要務,與真正的僕隸不可同日而語,甚至超出一些大人。

寇道孤退後兩步,身板挺得筆直,目光微微低垂,在單于面前,他極少表現出對徐礎的恨意。

單于向徐礎道:“你今天還沒說一句有用的話。”

“我前天說過兩句,可以補在今天。”

單于想了一會,笑道:“嗯,的確,可以補在今天,明天就沒有了。”

“明天我會想出點什麼。”

“好,你不急,我也不急。”單于又轉向寇道孤,“這些天來,寇先生屢獻良機,我眼下還不能一一採用,日後當逐條施行。賀榮部獎懲分明,寇先生是要做官,還是要田宅金錢?儘管開口便是。”

“千里馬得遇伯樂,唯願盡情馳騁。我雖算不得千里之馬,所獻之計能得單于採納,心願已足。”

單于愣了一下,“伯樂是什麼?”

“伯樂是中原的善相馬之人,千里馬不遇此人,往往不得展示馬力。”寇道孤解釋道。

“哈哈,我們賀榮部人人識馬,不需要伯樂——我明白你的意思,你雖不提,我不能不賞,待鄴城攻下之後……”

徐礎又一次插口道:“單于賞我點什麼?”

單于斜眼看來,“賞有功,罰有罪,你有何功,敢向我索要賞賜?”

“我與寇先生不同,他只要‘盡情馳騁’就夠了,我卻是個貪心人,不見賞賜不肯立功。”

單于大笑,向賀榮平山道:“中原人奸詐,但是難得有這麼直白的。”

賀榮平山提醒道:“徐礎尤爲奸詐,說出這樣的話,後面必有所圖,單于小心。”

“你這麼一說,我更要領教了。”單于喜歡“迎難而上”,向徐礎道:“先說你想什麼賞賜?”

“不多,我要鄴城。”

單于笑得更大聲,“賀榮將士辛苦攻下的城池,卻要送給你——你想立的功勞一定不小。”

“我不要城池,只要鄴城活口,單于入城之後,約束士兵,不許騷擾劫掠城中吏民,便是對我的賞賜。”

“入城之後?”單于抓於這四個字,“你有辦法助我奪城?”

賀榮平山又提醒道:“不用他相助,咱們也能奪城。”

“可我不費一兵一卒,只憑這張嘴,明日天黑之前就能令鄴城歸單于所有。”

單于笑着搖頭,“我聽說過你與樑王交情深厚,但是樑王當初進攻鄴城時,你沒沒能勸退,如今卻能勸他投降?”

“樑王不會投降,所以他根本沒有留在鄴城。單于在此多留一日,樑王在別處便會壯大一分。”

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四百章 大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一百章 新朝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二章 聽事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稱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八十四章 忠將
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四百章 大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一百章 新朝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四百五十三章 珠印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二章 聽事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稱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十九章 大搜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八十四章 忠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