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

漢州西部的郡縣尚未完全平定,多數被益州軍佔據,小股降世軍也還在一些偏遠地域流躥,樓礙與鐵鳶分別派出一支隊伍護送徐礎,鐵鳶同時以大將軍身份命令各地益州軍前來漢平城匯合。

形勢變化過於突兀,益州軍雖然大都從命,也有人堅信其中有詐,帶兵逃往益州,與徐礎順路,跑得卻要更快一些。

趕到兩州關隘時,漢州軍再不能送行,益州將士送徐礎入關,自己則要返回漢平城,“大家立過誓,不在漢平城擋住賀榮人,絕不回鄉,我們不能棄鐵大將軍不顧。”

鐵鳶雖是外鄉人,在益州軍當中卻已建立不小的威望,深受士卒敬畏。

徐礎一行人因爲要到處傳令,走得稍慢一些,褒斜谷道里又有一些新消息追上來:益州軍剛剛進入漢州,後面就有大批降世軍趕到,他們被賀榮人追逐,已成喪家之犬,甘願向鐵鳶和樓礙投降,不提任何條件。

降世軍傷亡慘重,家眷幾乎全被遺落在秦州,兵卒死逃過半,樓礙鄙視這些“刁民”,但也覺得他們不再是威脅,於是與鐵鳶各分一半,以增強兵力。

徐礎很想知道哪幾位天王活下來,沒等得到消息,他就已經進入益州。

另一批益州士兵繼續護送他前往蜀王所在的金都城。

入益不久,昌言之就發出感慨,“九州我算是走遍啦,散州偏遠,我也不想去,這輩子……咦,我幹嘛說這種話?不不,我沒走夠,我還要跟着公子繼續雲遊天下。不過說句實話,走過這麼多地方,還就是益州看上去最爲富庶,一點不像是經過戰亂的樣子。”

益州也有戰亂,但是羣雄各佔一方,願守不願攻,偶有戰事,也不激烈,除了徵兵,很少波及到百姓與村鎮,四處炊煙可見,大路上行人不斷。

百姓看到兵卒也會躲藏,但是不至於逃得無影無蹤,而是遠遠地觀望,膽大者甚至敢於高聲詢問戰事進展,聽說益州軍與漢州軍仍在結盟,共同抵禦賀榮人,他們都很高興,覺得家鄉會很安全。

徐礎路上與益州將士閒聊,得知他們多是洛州人,覺得十分親切,兵卒也喜歡他這個東都人,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沒去過,談起東都的衰落,無不長吁短嘆。

金都城不如東都與西京宏偉壯麗,但是毫無損傷,行人如織,徐礎與昌言之看慣了衰敗氣象,一進城裡,覺得精神爲之一振。

兩人被送到驛館裡,每日有酒有肉,卻遲遲得不到蜀王的召見,連個能傳話的官員都見不到,驛丞一問三不知,只會提供食宿。

三天過去,昌言之有些着急,抱怨道:“鐵鳶尚且記得公子,蜀王可是一點舊情也不念,在金都城裡享受富貴,忘了在東都城裡受誰保護。”

“見到蜀王,萬不可提起東都。”

“蜀道難行,見蜀王更難,我哪有機會提起東都?唉,鐵鳶的書信還在咱們這裡呢,蜀王也不想看?”

“問題怕是就出在這封書信上。”

“嗯?鐵鳶乃蜀王親信大將……”

“等吧。”徐礎嘆息道,沒做太多解釋。

足足五天過後,纔有管事的官吏過來,態度頗爲冷淡,隨便問了幾句,要走鐵鳶的書信,再無話說。

昌言之忍不住問道:“有勞尊管代爲傳話,我家公子乃蜀王故交……”

“蜀王的故交可多了,一天就是隻見一位,也見不過來啊。你們不用着急,已經排上了,耐心等候就是,入鄉隨俗,到哪都得守規矩不是?”

官吏一走,昌言之小聲道:“他想要賄賂。”

徐礎笑道:“咱們兩手空空,難怪無人搭理。”

“鐵鳶不懂這邊的規矩嗎?也不說送咱們一點禮物。”

“哈哈,這就是賄賂的奇妙之處,人人索要,最後卻不知流向何處。”

“流向哪無所謂,能見到人就行——話說回來,公子非得見蜀王嗎?我常聽公子說,先有可勸之人,後有可勸之辭,現在看來,蜀王絕非可勸之人。”

“總得試試,漢州那邊等候援兵呢。”

“蜀王不至於連自己的兵都不救吧?”

“多時不見,我已經不知道蜀王是怎樣的人。”

入夜不久,又有人前來拜訪。

“魏將軍!”昌言之吃了一驚,急忙請進屋中,奉上茶水,然後識趣地告退,找驛卒閒聊,打聽消息。

魏懸沒有留在漢州,一路跑回益州,途中聽聞鐵鳶的命令,他也沒有調頭。

他這時換上便服,笑道:“今天剛剛聽說徐公子到來,未及通報,冒昧來訪,還望海涵。”

“魏將軍是貴客,何來冒昧?”

兩人彼此客套,徐礎不提漢州,魏懸也不說來意,直到喝光一杯茶,魏懸才道:“我是員武將,徐公子別嫌我直率多嘴,容我問一句:徐公子見到蜀王之後要說些什麼?”

“敘舊而已,能留則留,不能留——希望蜀王能贈我一點盤纏,再派人送我一程。”

魏懸稍稍鬆了口氣,“就這些?”

“就這些。”

“可我聽說,徐公子曾向鐵大將軍許諾,要勸蜀王發兵支援漢州。”

щщщ_ Tтkд n_ C〇 “我許諾給漢州尋找援兵,可沒說非從蜀王這裡要兵。鐵大將軍乃蜀王親信故交,我與蜀王不過是數面之緣,所謂疏不間親,蜀王對鐵大將軍心裡自然有數,非我所能勸動。”

魏懸大大鬆了口氣,笑道:“識時務者爲俊傑,怪不得人都說徐公子聰慧通達,想事情果然比一般人明白。然則不從蜀王這裡借兵,徐公子還能從何處求援?”

“還有荊州沒去過。”

“奚儻死在漢州,荊州恨鐵、樓二人入骨,不趁火打劫就算了,怎肯發兵救援?”

“東都樑王是我故交。”

“樑王我不認得,但是聽說他現在自身難保——或許徐公子真有這個本事,漢州也是自身難保,卻還是被徐公子勸動,竟然閉關拒納賀榮騎兵。昨天才傳來的消息,單于惱怒異常,以天成朝廷的名義傳旨,要發天下之兵,圍攻漢州。還聲稱一個月之內,降者可恕,但是首惡兩人不在其中,一個月之後,無論降與不降,皆是死罪。”

“鐵大將軍與樓長史結盟並非我的主意。”

“徐公子過謙。”兩人又聊一會,魏懸突然道:“想來想去,還就是洛州樑王可能發兵援漢,徐公子何必在這裡耽誤工夫,不如早去東都。至於盤纏與護送,用不着蜀王發話,我就能做到。”

徐礎笑道:“蜀王與我畢竟相識一場,我若過而不見,蜀王知道會怪罪於我,日後我也沒臉再來拜訪。”

“嘿……徐公子見蜀王,當真只爲敘舊?”

“據我所知,蜀王絕非耳軟之主,我亦不是多嘴之人。”

“哈哈,蜀王肯定不耳軟,徐公子嘛……實在想見蜀王,就見一面好了。但我人微言輕,幫不上忙,只能提醒徐公子一聲:見到蜀王之後要小心說話,蜀王從前怎樣不論,現在可是一州之主,兵多將廣、臣忠民順,放眼天下羣雄,除了賀榮部,無出其右者。”

“敢於不去秦州拜見單于者沒有幾人,蜀王便是其中之一,足見其強。”徐礎微笑道。

魏懸告辭,又是一連數日毫無消息,徐礎住進驛館的第八天,終於得通知,讓他準備一下,次日一早前去拜見蜀王。

早晨拜見不是好跡象,這意味着徐礎不會被留下共同進餐,很可能幾句話就被打發走。

來送通知的人不是上次的官吏,而是一名武將,口頭傳旨之後,拱手道:“徐公子不認得我了吧?”

“臉熟,想來是在東都見過,但是真的想不起來了。”

武將笑道:“我叫鐵鷙,是鐵鳶的弟弟,與徐公子見過面,當時沒有互通姓名。”

徐礎道:“彼時多有得罪。”

“徐公子那時是大忙人。實不相瞞,本來這不是我份內之職,我要過來,一是想要拜見徐公子,二是想打聽一下我哥哥的狀況,三是有幾句閒話要說。”

“令兄無恙,折損一些將士,也補充一些將士,只是褒斜路上的棧道毀得不夠徹底,賀榮人正在搶修,估計半月之內會有一戰。令兄最擔心的還是這邊,他在漢州擅自行事,雖說是爲保住益州軍,但也難免不忠之議。”

鐵鷙長嘆一聲,“何止是‘之議’,就差直接宣告我哥哥是叛國之將了。”

“蜀王信不過令兄嗎?”

“蜀王……現在只信一個人。徐公子明日進宮,會爲我哥哥解釋清楚吧?”

“就是那些事情,並沒有需要解釋的地方。對待令兄,信與不信全在蜀王,閣下尚且無從勸諫,我一個外人,更是無從勸起。”

“我嘴笨,徐公子……”

徐礎笑道:“我這張嘴,只能順勢說話,不能逆轉人心。”

鐵鷙又是長嘆一聲,臉上露出明顯的失望之色,“徐公子說得對,做弟弟的都幫不了自家兄長,何況外人?”

“這就是鐵將軍要說的‘閒話’?”

鐵鷙身邊無人,還是左右各看一眼,小聲道:“徐公子不想勸諫蜀王,那就一句也不要勸,以免得罪小人。”

“小人?”

“不知徐公子聽說過車全意的名字沒有?”

“嗯。”

“他已經恨上徐公子了。”

“這是爲何?我們甚至還沒見過面。”

“總之徐公子要小心。”鐵鷙不肯解釋,匆匆告辭。

第二百九十八章 難刺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十九章 大搜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章 吹笛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二章 聽事第六章 醉不休第十九章 大搜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斷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十九章 大搜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十四章 順序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十五章 俠士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十章 三哥第四百一十章 存糧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四章 文稿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
第二百九十八章 難刺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十九章 大搜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章 吹笛第五百一十五章 斷鏈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二章 聽事第六章 醉不休第十九章 大搜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斷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十九章 大搜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主使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一百零八章 抑揚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十四章 順序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十五章 俠士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十章 三哥第四百一十章 存糧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四章 文稿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