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召喚米開朗琪羅

馬林的打算很好,但尤利烏斯二世卻有些不贊同。倒不是教皇大人不願意配合馬林,而是他懷疑北海國的鑄幣能力。畢竟,北海國此前並沒有鑄幣歷史,有沒有經驗是個大問題。而錫耶納銀行倒是有鑄幣廠,但主管的十幾個家族都被馬林殺光了。

要知道,鑄幣廠是很重要的部門。爲了更好地控制鑄幣廠,錫耶納那些銀行家家族,一般選擇家族子弟掌控鑄幣廠,掌握核心技術。但馬林滅了那十幾個家族的所有成員,錫耶納鑄幣廠等於是喪失了核心技術。

而且,據尤利烏斯二世所知,鑄幣廠所需的工匠非常多。比如,法國圖爾的鑄幣廠,就有三四千鑄幣工匠。而且,都是技藝熟練的老工匠。新的工匠一般都是打下手的。畢竟,這可是鑄錢,不是生產普通的東西。

在這個年代,歐洲國家鑄幣全是手工鍛打的。鑄幣廠先讓普通工匠衝壓和切割出大小一致的圓形金片或銀片。然後,再讓老練的鑄幣工匠,使用錘子和衝壓模具,將所需的人頭像和字母,在金片或銀片上捶打出來。這不但很耗費時間,而且,每個鍛打出來的錢幣都有所不同。

這其中,最好鍛打的就是金幣了。因爲,歐洲有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金幣不摻假。因此,歐洲大部分金幣都是高純度黃金製造的。而高純度黃金很軟,使用錘子和模具鍛打的時候,很容易讓頭像和字母成型,比較省事。而且,之所以金幣只有3.56克左右大小,是因爲不能造太大了。要是更大的話,本來就較軟的黃金,做出的錢幣容易走形。同樣,銀幣也是。但因爲各國在銀幣中摻雜銅,導致銀幣較硬,倒不擔心做太大會變形了。但隨之而來的難題是——摻雜了銅後,銀幣變硬了,也變得難以鍛打出頭像和字母了。所以,現在鍛打銀幣,比鍛打金幣要吃力多了。

尤利烏斯二世對於馬林想爲教廷鑄造一批印有他的頭像的金幣其實是很有興趣的。畢竟,他的生命有限,但黃金能存世千百年。只要印有他頭像的金幣在,他的名聲就能傳到後世,經久不衰。只是,教皇國一直沒有實力雄厚的鑄幣廠,他也沒這種想法。

至於馬林想爲他鑄造金幣,尤利烏斯二世卻有些信不過馬林的鑄幣技術……

馬林看到教皇岳父不信自己的實力,於是,他裝逼地說道:

“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讓您看看我們北海國的鑄幣技術了……”

然後,他扭頭就走(雖然屁股中刀,無法坐下,走路卻沒啥問題),來到自家軍隊的軍營中大喊道:

“有誰身上帶了北海國新鑄造的銅幣了?”

“有誰身上帶了北海國新鑄造的銅幣了?”

……

跟他過來的北海國山地步兵團的將士們有些懵逼——老大這是要幹啥?難道缺錢?不應該啊……

他們哪裡知道,馬林只是想讓自家岳父見識見識北海國鑄幣的實力。恰好,前段時間北海國試製了一批黃銅幣,用螺旋式造幣機壓制而成,圖樣清晰精美,正好可以拿來給尤利烏斯二世看看,讓他見識下北海國鑄幣廠的技術實力。

可問題在於,馬林是北海國統治者,平時手裡銀幣都不怎麼帶,起碼是金幣,哪有銅幣啊?所以,他只能求助於他的手下大頭兵了……

喊了一陣後,總算有小兵反應過來——能借錢給老大,讓老大欠下人情,絕對划算啊!

於是,一羣士兵紛紛從身上拿出來收藏的北海國新發行的九十字架金鷹圖案的黃銅幣,爭先恐後地遞給馬林。

馬林哭笑不得,他又不是真的缺錢要借錢,只能拿個樣本而已。當然,他也不會讓手下吃虧。他挑走了十幾枚北海國新黃銅幣,但回贈給那些給黃銅幣的士兵等數目的金幣。然後,他帶着那十幾枚黃銅幣,回到了尤利烏斯二世所在的拉特朗聖殿的後院。

“您看,這是我的鑄幣廠新鑄造出來不久的銅幣,看看這質量,是不是很好?”

“金幣?”尤利烏斯二世沒見過鋅黃銅,其顏色,很像黃金。而且,因爲新鑄造出來不久,還黃燦燦的,讓尤利烏斯二世誤認爲是金幣了。

但仔細拿在手上觀察了後,尤利烏斯二世才認識到,這就是銅幣……

可觀察了這些銅幣後,尤利烏斯二世震驚了:

“這圖案怎麼這麼精緻,痕跡也很深……”

他的驚訝是正常的,因爲,在這個手工打造錢幣的時代,銅幣是很難打造的。因爲,銅幣上的圖案和文字,都是鑄幣工匠們分步驟捶打出來的。可問題在於,銅很硬,只有回爐後達到一定的高溫,銅纔會變軟。而變軟的熱銅片被取出來後,鑄幣工匠們則會趁熱趁着還軟乎,加緊打造。

可問題在於,手工打造速度很慢,慢到跟不上銅片冷卻的速度。當銅片冷卻下來後,就不再軟乎。而鑄幣工匠想在銅片上捶打出精確的圖案和文字,那就比較困難了。因此,銅幣的鑄造,往往是比較粗糙的,痕跡也不深。因爲,銅冷卻下來後很硬,很難捶打出較深的痕跡。

而馬林的北海國鑄幣廠,使用螺旋式造幣機壓制錢幣,時間很短。只要旋轉幾下力臂,狠狠地把鋼模壓向銅片,很快就能鑄造完畢。而熱乎、軟乎的熱銅片,也來不及冷卻變硬。而且,螺旋式造幣機的壓力很大,比鑄幣工匠使用人工小錘捶打,痕跡自然深多了。

因此,馬林拿給尤利烏斯二世看的北海國黃銅幣,不但圖案精美精確,而且痕跡很深。一般工匠,根本捶打不出如此精美的錢幣。

……

“您看質量還行吧?這可是銅幣。要是金幣,更容易製造。”

尤利烏斯二世看完十幾個銅幣,點點頭,但又問道:

“這麼精美的錢幣,很難製造吧?製造速度怎樣?能跟得上生產需要?”

尤利烏斯二世不知道北海國使用機器制幣的,還以爲馬林手下有技藝高超的頂級鑄幣工匠呢。

馬林笑着把北海國使用螺旋式造幣機鑄幣的事情跟尤利烏斯二世解釋了一下,尤利烏斯二世頓時兩眼放光,想爲教皇國引進螺旋式造幣機。

馬林趕緊阻止了他,開玩笑,教皇國又不是自家可以世襲的領土,幹嘛爲教皇國引進這麼好的技術?而且,教皇國想要鑄幣,完全可以承包給馬林控制的錫耶納銀行嘛。要是螺旋式造幣機技術被教皇國掌握了,馬林可以肯定,那些貪婪的樞機主教們,肯定瘋狂製造劣幣,擾亂市場。

在馬林的勸說下,深感自己沒幾年可活的尤利烏斯二世,終究還是放棄了引進螺旋式造幣機的想法。但是,對於印有他頭像的金幣的鑄造,還是很重視的……

“這樣吧,我派人去叫年輕有爲的雕刻家米開朗琪羅,讓他幫我設計一個錢模,然後交給你的人去鑄造金幣。至於黃金,你就先用現有的。比如你繳獲的那些金錠和佛羅林金幣、杜卡特金幣等……”

“那新金幣叫什麼?杜卡特還是佛羅林?”馬林問道。

“就叫教皇杜卡特吧……”尤利烏斯二世想了想,道。此前,就有教皇下令鑄造過金幣,但一般叫做佛羅林。而尤利烏斯二世打算來點不一樣的,於是,打算改名爲“教皇杜卡特”。除了跟歷史不同外,也有跟威尼斯發行的杜卡特金幣接軌的意思在內。

“對了,米開朗琪羅那個年輕雕刻家去哪兒了……嗯,好像被派去西斯廷教堂雕刻天頂壁畫《創世紀》去了,我得派人去叫他過來……”

“那個誰,你去西斯廷教堂把小米(米開朗琪羅)給我叫來!”尤利烏斯二世充滿威嚴地叫道。那架勢,好像不是去請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而是在隨意召喚一條看門狗,讓馬林有些呆……

……

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1508章 馬林的大學生錄取辦法第1917章 僱傭索倫人?第299章 水泥?火山灰?第841章 北歐風雲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1147章 如何定級別第550章 密信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1703章 瘤牛和黃銅幣第316章 重點冬小麥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870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下)第465章 往北逃!第783章 北美馬場計劃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1213章 菸草第437章 人沒死,但不影響結果第289章 繼續移民第552章 提升老大爵位第886章 高碳鋼刀的缺陷第542章 日德蘭的農業潛力和哥薩克第470章 抓住一個,跑了一個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301章 齊格蒙特一世的打算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638章 水泥球炮彈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1104章 兩種香水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1229章 “偉大”的名字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416章 聲東擊西第1509章 英格蘭領地的教育問題第1743章 上火槍手!第72章 鯨肉、鯨油和大豆第218章 輕鬆獲得古巴島第1191章 大明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第971章 誰是凱子?第590章 一手美酒,一手大棒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1934章 名牌皮包?第2005章 《開普敦開發計劃》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483章 偷換概念第1831章 演戲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219章 非洲兩大黃金國度第549章 瑪格麗特郡主的驚人推論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408章 這鍋我不背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668章 反間計第94章 野心勃勃的瓦西里三世第679章 偷營第1736章 種子貸款第1887章 培育皮弗婁牛的計劃第1762章 聯手封鎖第1286章 病房豔一譚第1231章 法國也要出兵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858章 瑞典人低頭了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723章 忽悠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538章 喬治賣地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883章 我們是有原則的海盜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1705章 鑄幣的好處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730章 回國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1104章 兩種香水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768章 劉老根的覺悟第1201章 沒人管的澎湖列島第852章 北海國第一批初中生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1331章 山寨版“馬林方陣”第956章 楓糖漿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1181章 大明未亡,《桃花扇》卻出第545章 和丹麥的木材貿易
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1508章 馬林的大學生錄取辦法第1917章 僱傭索倫人?第299章 水泥?火山灰?第841章 北歐風雲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1147章 如何定級別第550章 密信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1703章 瘤牛和黃銅幣第316章 重點冬小麥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870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下)第465章 往北逃!第783章 北美馬場計劃第1692章 羅伯特拜師第1213章 菸草第437章 人沒死,但不影響結果第289章 繼續移民第552章 提升老大爵位第886章 高碳鋼刀的缺陷第542章 日德蘭的農業潛力和哥薩克第470章 抓住一個,跑了一個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301章 齊格蒙特一世的打算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638章 水泥球炮彈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1104章 兩種香水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1229章 “偉大”的名字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416章 聲東擊西第1509章 英格蘭領地的教育問題第1743章 上火槍手!第72章 鯨肉、鯨油和大豆第218章 輕鬆獲得古巴島第1191章 大明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第971章 誰是凱子?第590章 一手美酒,一手大棒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1934章 名牌皮包?第2005章 《開普敦開發計劃》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483章 偷換概念第1831章 演戲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219章 非洲兩大黃金國度第549章 瑪格麗特郡主的驚人推論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408章 這鍋我不背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668章 反間計第94章 野心勃勃的瓦西里三世第679章 偷營第1736章 種子貸款第1887章 培育皮弗婁牛的計劃第1762章 聯手封鎖第1286章 病房豔一譚第1231章 法國也要出兵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858章 瑞典人低頭了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723章 忽悠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538章 喬治賣地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883章 我們是有原則的海盜第1372章 目標達成第379章 出了點意外第1705章 鑄幣的好處第705章 約法三章第730章 回國第520章 私下協定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1104章 兩種香水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768章 劉老根的覺悟第1201章 沒人管的澎湖列島第852章 北海國第一批初中生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1331章 山寨版“馬林方陣”第956章 楓糖漿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1181章 大明未亡,《桃花扇》卻出第545章 和丹麥的木材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