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一次貨幣換算,老書有,但怕新讀者不明白,在這多發一遍!
本書金銀兌換比定爲1比12,白銀和銅的兌換比爲1比15(中世紀在瑞典法一倫大銅礦大規模開發前,歐洲銅價很貴)。
德意志地區基本貨幣爲芬尼,標準芬尼重量不到1.5克,白銀材質。但到了15世紀,已經沒有純銀的銀幣了。英國便士和帝國芬尼(哈布斯堡奧地利出品)的含銀量都在50%左右。在本書裡,英國便士和神羅帝國芬尼都定爲50%含銀量(事實上可能有一些出入),二者是等值的。
另外,德意志地區不少地方諸侯也是有鑄幣權的。但很多諸侯完全沒有節操,芬尼含銀量達不到50%,甚至有的都低於25%了,快成爲銅幣了。本書爲了方便,一般略去這些諸侯國所鑄造的劣質芬尼不提,一律用帝國芬尼進行換算。
法國銀幣含銀量定爲25%,但實際上法國銀幣含銀量可能不足25%,節操完全讓狗吃了。意大利地區也同樣如此,除了威尼斯和熱內亞等富裕國家的貨幣成色比較好之外,其他小邦國的貨幣含銀量低得令人髮指。所以,本書在描寫意大利時,用威尼斯貨幣作爲標準來代替價值。
具體換算比爲:
1英鎊=1.5馬克
1英鎊=240便士=240帝國芬尼
1英鎊=4杜卡特金幣
1杜卡特金幣=1古爾登金幣(德意志地區仿造意大利金幣鑄造的,價值想當)=60芬尼
還有,德意志地區也使用先令作爲貨幣單位,1先令=20便士=20帝國芬尼。
這個時期,因爲沒有美洲金銀供應,歐洲金銀還不豐富,所以物價也相對較低。在民間,一些價值過低的商品,一般都採用以物易物交易,或者記賬交易。到了一定數量規模後,纔會用到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