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尤利烏斯二世也需要給施塔德的大軍準備足夠的馬匹。畢竟,羅馬城到佛羅倫薩城足足有兩百幾十公里。這樣遠的距離,想要長途奔襲,即使快節奏,至少也需要兩天多才能抵達。而且,還需要一人雙馬。所以,尤利烏斯二世需要1.4萬匹馬,不管是戰馬還是挽馬,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準備。等尤利烏斯二世準備好了馬匹,施塔德的軍隊差不多也可以出發了,而且都是輕裝上陣,火炮都不打算帶。不然,會拖延行程。
當然,一旦奔襲得手,消息傳回羅馬的話,羅馬會僱傭一些意大利僱傭兵幫忙接管佛羅倫薩的。意大利僱傭兵雖然正面戰力低於德意志僱傭兵,但用來守城,還是足夠的。前提是,只要不碰到裡應外合的。
對於裡應外合的問題,馬林其實都做了準備。自從奪取了羅馬城後,爲了避免再度被人裡應外合。現在,每天晚上,守軍都會在城門後面設立一道防線,安排上百人守衛防線,避免城門被奪。
而且,現在城門內側,不再單單使用門栓,而是每個城門都加了一把大鐵鎖。就算突擊者衝破防線,抵達城門後面,也要面對一把巨大的鐵鎖。而鐵鎖的鑰匙,是不在城門洞裡的守軍手裡的,而是在城裡軍營的軍官手上。每天早上,由軍官派一隊士兵去各城門發鐵鎖鑰匙,用來打開城門。
這樣一來,就算有突擊隊攻破了城門洞,也無法在短期內打開大鐵鎖。而就這麼耽擱的功夫,城牆上的守軍早就反應過來,下來支援了,並會消滅那些突入城門洞的敵人。
這個辦法,已經開始在東弗里斯蘭境內的城市裡開始實施,讓裡應外合的辦法變得極度困難起來。不過,羅馬城裡,暫時只實行了增加城門內側防禦的辦法,還沒有施行大鐵鎖的辦法。這主要是,怕給佛羅倫薩那邊學了去。佛羅倫薩現在和羅馬的商業聯繫比較多,馬林也怕這個秘密被佛羅倫薩人學過去,那樣佛羅倫薩城就沒法打了。就算是增加城門內側防線,施塔德在馬林的要求下,也儘量做到了隱蔽增強實力,避免引起佛羅倫薩人的注意和山寨。
……
在意大利那邊各方都摩拳擦掌的時候,在東弗里斯蘭的馬林,也沒閒着。馬林在做什麼呢?他在準備接手明斯特主教國……
之前,馬林和尤利烏斯二世商議過。兩人均認爲,把明斯特主教國判給馬林簡單,但想讓馬林真正拿到明斯特主教國的控制權,還是很麻煩的。
因此,在接受明斯特主教國的過程中,馬林很有必要秀一秀肌肉,壓制住明斯特主教國不甘心失去權力的那幫人。
按照馬林和尤利烏斯二世的協議,明斯特主教國的大主教的宗教權力將會繼續保留。但是,世俗權力,將會由馬林獲得。
但問題是,所有榮華富貴,都是因爲世俗權力得到的。即使明斯特主教樂意放棄,明斯特主教國那些掌管世俗治權的官員和貴族也不樂意啊。所以,一番反抗是少不了的。畢竟,沒有人願意輕易地退出歷史的舞臺。
馬林要做的,就是用強力的軍隊,開入明斯特主教國,逼迫那些有反抗心的人低頭,讓他們意識到“不服從就死”的殘酷現實。
而且,拿下了明斯特主教國,也是需要大量的軍隊駐守的。明斯特主教國目前正是最輝煌的時期,土地總面積估計得有七千平方公里,比馬林看過的1648年的德意志地區形勢圖上那個明斯特主教國還要大點。好像,在16世紀中期爆發的宗教戰爭時期,明斯特主教國丟掉了一些領土。到後來,只剩六千多平方公里了。
馬林之所以如此地想要明斯特主教國,還不就是因爲明斯特主教國的南邊緊挨着魯爾區麼?甚至,部分領土都伸入到魯爾區內了。
現在,魯爾區的控制權,主要屬於克里弗公國(最西端萊茵河畔部分,主要是農業區,沒啥煤炭);緊挨着克里弗公國的威斯特伯國(countyofvest,擁有不少煤炭,著名的鋼鐵城市埃森,目前就在威斯特伯國境內);再東邊就是馬克伯國魯爾區部分了,這部分最大,也是煤礦最多的地區;還有部分屬於多特蒙德自由市,有幾百平方公里的面積……除了這幾個勢力,魯爾區再東邊點還有些別的勢力,但那裡基本沒啥煤礦了。最核心的地區,主要就是馬克伯國魯爾區和維斯特伯國。
(需要指出的是,威斯特伯國這個國家,在1582-83年爆發的科隆戰爭中,整個國家都被科隆大主教國吞併了。理由就是,威斯特伯國是新教那邊的,是異教徒。然後,整個國家都被滅了。前面說的這裡屬於明斯特主教國的說法是錯誤的,老牛拿到的那張地圖,是科隆戰爭後的地圖,而且,魯爾區原威斯特伯國部分的顏色和明斯特主教國一樣,都隸屬於科隆大主教國,所以老牛看錯了。但奇怪的是,威斯特伯國這個國家,維基英文上沒有詳細介紹,是個空白。)
明斯特主教國也是有部分領土跨國利珀河,深入魯爾區的。這一部分,正好和多特蒙德連接起來,似乎,就是爲了和多特蒙德加強經濟聯繫的。畢竟,多特蒙德也是個商業城市,和多特連在一起,貿易利益肯定大大地有。
爲了到時候順利地接管明斯特主教國,馬林把剛剛帶回來的施瓦茨又派去德意志南部山區募兵去了。這一次,馬林打算募兵7千人。
這7千人,其實是打算用來日後駐紮在明斯特地區的。畢竟,明斯特主教國那麼大,也需要人手去駐紮。
另外,因爲有7千人馬在南邊的羅馬。等到佛羅倫薩事了,馬林打算留5千人長期駐紮在羅馬,保證自己對羅馬的影響力。至於另外兩千人,則撤回本土,或駐紮在東弗里斯蘭,或駐紮在明斯特地區。
但是,接管明斯特主教國這一戰,馬林卻不可能指望這7千新兵來完成。爲此,馬林打算,出動留在國內的8千主力部隊去辦這事。那7千人,則跟隨主力部隊,一邊訓練,一邊增長經驗。等到明斯特主教國的反對勢力被撲滅後,這7千人則作爲駐軍,留在明斯特城。
而且,馬林認爲,明斯特主教國的核心高層都在明斯特城裡。只要拿下了明斯特城,那麼,明斯特主教國最高層的那部分人,就在自己的掌控中了。至於其他地區的人,則可以慢慢收拾。
因此,馬林早就做好了攻克明斯特城的打算。只要拿下明斯特城,逼迫明斯特主教就範。同時,控制明斯特城裡明斯特主教國統兵的將領。下面那些小角色,就翻不出浪花了……
爲此,馬林讓科勒組建了新的商會,派人去明斯特主教國收集各種情報。另外,還派出人馬,潛伏在明斯特城,看看是否有配合馬林大軍裡應外合的機會。
現在,隨着幾場大戰的細節逐漸在歐洲開始流傳。像裡應外合這種機會,估計會越來越少了。畢竟,那些個諸侯們也不是傻子。在頻頻有人中招的情況下,城門的防守肯定會受到重視。因此,裡應外合這樣的事情,以後是很難做成的了。這次派人去明斯特城內,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也是碰運氣的。如果明斯特主教國的軍隊統帥是白癡,就會給科勒的手下里應外合的機會。如果明斯特主教國的主帥是個精明的人。那麼,馬林就打算採取強攻。反正,對於裡應外合這事,馬林現在也看開了。他的觀點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反正,馬林做了多手的準備,一種方法不行,那就換另一種唄……總之,只要自己準備充分了,總有一款辦法是合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