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何須多言

楊悅有“殿內『侍』中”之職,常到兩儀殿“值班”,朝中不少重臣與她關係不錯,李治當然知道。?~

特別是『侍』中劉洎。他與楊悅可謂是不打不相識。原本在“曲江流飲”時,劉洎向楊悅挑刺,被楊悅擊敗。待後來得知長安公子乃是『女』子,對楊悅佩服得五體投地。二人平日時常一起鬥嘴,『私』『交』到是甚好。楊悅那個“殿內『侍』中”的職位還是因劉洎而來。

同是“『侍』中”,楊悅聽到劉洎犯事,不免相問。

李治正是要她關心。方纔他見楊悅執意要走,甚至提到蜀王,楊悅依舊要走。心中一時不知該喜還是該悲。思前想後,竟然不知不覺中又來找楊悅,始終還是想要她留下。便是不能留下,能多耽擱片刻,與她能多說幾句話,竟然也萬分歡喜。

楊悅不知他心中所想,見他傻呆呆地看着自己,卻不回答,又問道:“劉洎怎麼了?”

“劉『侍』中本來保護我北上迎接父皇,不想半路出事,所以獲罪。”李治見楊悅果然關心劉洎,心中不由一喜。

“『弄』丟太子,的確應該制他個保護不周之罪,沒什麼大不了,不過是罪有應得。”楊悅卻似已看透李治心思,見說是這個罪,不由不冷不熱地說道。

若只是因爲這個獲罪,楊悅到是真的可以放下心來。畢竟太子李治的失蹤不是劉洎所爲,雖有關聯,頂多也不過是個失職之罪,沒什麼大不了。至少不會死,最多不過是貶官一級,或許過不了多久還能官復原職。

『門』下省的“『侍』中”之位,雖然比上不尚書省的左右僕『射』、中書省的中書令,卻也是省臺最高長官,位同宰相。劉洎同時還兼任東宮“左庶子”之職,可見李世民對劉洎十分看重。?~

徵遼之時,留下『侍』中劉洎與中書令馬周輔佐太子,也可知劉洎並非無關輕重之人。李世民如此惜才之人,又怎會捨得殺他。

更何況岑文本病死幽州,他與劉洎同是蕭樑舊臣,出自江南。他一死,朝中江南士族就數劉洎職位最高,李世民便是爲了均衡朝中各方勢力,也會愛惜劉洎。

楊悅在宮中行走多時,對朝中之事十分熟悉。因而見劉洎並非什麼大罪,到也不放在心上。

李治聽了楊悅之言,不由一愕,沉『吟』片刻,已明白楊悅之意。然而…….

李治愣了一下,轉頭看了看其他人,眼中閃過一絲憂鬱。玄奘法師等人會意,皆尋了個理由退出。僧舍中又只剩楊悅與李治二人。

楊悅不由暗自皺眉,見李二郎也遲疑一下,退了出去,心下不由好笑。

這纔想到李治雖然不是皇帝,卻是個未來的皇帝,皇太子之位的確有些權力。到也難爲他這些天每日被自己捉『弄』,竟然沒有發怒。

去看李治,卻見李治一臉愁苦,有點拘謹地看看楊悅,說道:“劉『侍』中此次只怕是凶多吉少。還請公主想想法子救他。”

凶多吉少?楊悅聽他說得嚴重,心中不由咯噔一下,知道事情並不像剛纔李治說得那樣簡單,當下擰眉說道:“難道還有其它原由?”

李治點點頭。

“是褚遂良想置劉『侍』中於死地?”楊悅不由脫口而出。

劉洎出自江南,原是蕭樑臣民,向來與關隴貴族不屬一幫。特別是劉洎與黃『門』『侍』郎褚遂良矛盾由來已久。二人同屬『門』下省,褚遂良向來以位居劉洎之下爲恥。一向最是看不慣劉洎,心中難免不存了要取而代之之心,平日二人便摩擦不斷,在朝中並非秘密,楊悅自然知道。

若在平日有李世民罩着,褚、劉二人只不過冷嘲熱諷而矣。這次李世民出征,褚遂良也跟隨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二人的矛盾在太子李治面前只怕不會收斂,難免發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此一來,問題只怕便要升級。褚遂良斷然不會放過此次機會來打擊劉洎,少不了會找些“『雞』『毛』蒜皮”的事兒而大做文章……

楊悅看一眼李治,心中不免爲劉洎擔心起來。卻見李治輕輕地搖了搖頭,沉『吟』片刻說道:“是舅父。”

“長孫司徒?”楊悅不由到『抽』一口冷氣。

長孫無忌與褚遂良等人同屬關隴『門』閥一派。褚遂良又是當日李世民上策將軍府的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褚亮之子,與長孫無忌等人同氣連枝。而劉洎不僅出自江南蕭樑,還曾任廢太子李承乾『春』宮屬官,與長孫無忌等人關係緊張,實在是由來已久。

如果只是褚遂良也還罷了,但若長孫無忌也摻和其中,只怕事情會更加複雜。

楊悅不由眉峰如聚,已知劉洎當真是凶多吉少。

“父皇出征遼東之前,劉『侍』中曾『私』下與父皇說:‘若有大憂,請誅大罪之臣’。卻不知因何泄『露』出去,被人聽去……”李治咬了咬牙,接着說道。

這“大憂”自然是指李世民萬一出征不利,不能回來。李世民出征之前當然知到世事難料,也早已做好最壞的打算,劉洎此說也不爲過。

只是這“大罪”,卻是指什麼“大罪”?

楊悅不用多想,卻也十分明白。非“謀逆”何來“大罪”。關鍵是這謀逆之人指的是誰?何以長孫無忌聽了會深以爲忌?

長孫無忌自然不可能謀逆。然而將來“權臣”之嫌,稍有見的之人早已不想而知。

雖然長孫無忌向來恭言歉和,但在太子李治面前卻大爲不同。李治這個大子之位原本便是長孫無忌一力保舉才做上。又是李治的舅父,是李治最依重之人,常以長者自居。明眼人無不看得明明白白。

李治雖然是李世民最親近的兒子,卻不是他最理想的“接班人”。若依着李世民的『性』子,原本這太子之位不是李泰便是李恪。只是因爲李泰與李承乾火拼,而李恪並非嫡子,被長孫無忌等人所排斥,所以左右權衡才選擇了李治。

因而李治免不了要視長孫無忌爲“大恩人”,加之李治『性』格向來『性』情柔弱,被長孫無忌所控制已隱顯端倪……

劉洎向來與長孫無忌等人不睦,長孫無忌等人聽了此話,怎會輕易放過他?

楊悅到是沒想到李治會如此信任自己,連這等機密之事都向自己說了出來,不由暗自皺眉。此時到也信了李治並非只是爲了留下自己,而是真心想幫劉洎脫罪。

御下之道,其中權力相互制衡最是關鍵。這個甚至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多黨制度。李世民朝中各路臣子兼容幷蓄。相互之間的矛盾與政見不合比比皆是。其中貴族與寒士、江南士族與關隴『門』閥以及山東士族等因地域不同而分出的利益集團……等等,這些矛盾也恰是“民主”政治的基礎。當然更重要的是有李世民這個不偏聽偏信,能明斷聖裁的皇帝,才能令這種制衡良『性』發展。

且不說李治是否會對劉洎這個左庶子情深意重,最重要的是這種平衡不能被輕意打破。李治雖然依重長孫無忌,卻也不得不顧及到將來被長孫無忌所左右,尾大不掉的危害。所以他想救劉洎到也不是虛情假意。

楊悅瞅着李治,上下打量一翻,心中不由暗道:這小子雖然好『色』,到也不是完全如傳說中那樣,只是膿包一個。看問題到是十分明白。

然而,連李治都能想到的,李世民豈會想不到?

李治見楊悅望向自己,眼中突然閃過一絲欣賞,心中一喜,不由暗暗期待。

不成想楊悅收回目光,突然冷聲言道:“只怕我也是愛莫能助。”

李治不由怔住,不知楊悅怎會突又變卦,剛纔見她明明對劉洎十分關心,此時卻又一幅不冷不熱,令人『摸』不到頭腦。

楊悅說的到也不假,現在她更關心的事兒是自己爲何與李二郎的『女』兒有如此多的關聯,自己到底是誰都不知道,那還有心思理會李世民會不會真心處置他的臣子?!

見李治目瞪口呆,楊悅不再多言,擡腳向僧舍外走去。

李治心中大急,卻也只能苦笑。

楊悅走了幾步,卻突然停下步子,轉頭說道:“武媚娘,希望你能好好待她。”

李治不由錯愕,莫名其妙地看着楊悅,不知楊悅怎會突然提到武媚娘,心中暗道:武媚娘是父皇的妃子,又不是他的,要他如何去好好對待?

見楊悅說完並不多呆,轉頭又向外走,李治連忙點頭說道:“好。”說完又覺茫然,一時又覺荒謬。

轉頭又想,武媚娘以前曾是楊悅的婢『女』,據說楊悅一向視她爲姐妹。大概楊悅覺得武媚娘明日要來她卻要走,心中一時放不下,才託他好好照顧她……

見楊悅去意已決,乾着急卻也無可奈何。

卻聽楊悅又咕噥一句:“劉洎是你們家的臣子,你們父子想殺便殺,不想殺便不殺。聖上若想保全他自然能保全,何須外人多言……”

不等說完,人已飄出僧舍,不再回頭。

李治愣在當場,有點抓狂。待他回過神,追出去時,卻見楊悅與李二郎牽馬向寺外而去……

第143章 蒼巖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23章 鵝鵝鵝(上)第23章 鵝鵝鵝(上)第326章 對決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88章 我是誰?第306章 問疾第37章 大唐芙蓉園(上)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82章 天師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223章 出獵(下)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57章 下江南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211章 聖城第287章 悵然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08章 兄弟第338章 壽宴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143章 蒼巖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81章 調御丈夫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40章 心急如焚第302 醉後真言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63章 兩難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章 謝謝衣服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353章 兇手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205章 李二郎第204章 廢城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55章 抓賊(3)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194章 月牙河(2)第21章 法師玄奘第305章 國恤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348章 連環2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348章 連環2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344章 動機2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50章 灞柳風雪第330章 帝心第275章 行路難第155章 抓賊(3)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1章 法師玄奘第345章 動機3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322章 伐謀第16章 長安公子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07章 聖典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78章 拜師(三)第74章 二月逆流第287章 悵然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330章 帝心第157章 訪客第15章 吳王李恪第288章 我是誰?第353章 兇手
第143章 蒼巖第132章 悲情故事第23章 鵝鵝鵝(上)第23章 鵝鵝鵝(上)第326章 對決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88章 我是誰?第306章 問疾第37章 大唐芙蓉園(上)第235章 靈臺方寸山(2)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332章 禍兮,福兮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82章 天師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223章 出獵(下)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57章 下江南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374章 從前事,回頭望第211章 聖城第287章 悵然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208章 兄弟第338章 壽宴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143章 蒼巖第341章 一羣八卦男1第42章 不翼而飛(下)第256章 安市城主第81章 調御丈夫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1章 法師玄奘第119章 龍顏大怒(下)第40章 心急如焚第302 醉後真言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63章 兩難第167章 彌勒下世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176章 靈臺不遠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章 謝謝衣服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353章 兇手第8章 長安閒逛(下)第220章 西天聖母(4)第205章 李二郎第204章 廢城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55章 抓賊(3)第104章 怒火柔情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194章 月牙河(2)第21章 法師玄奘第305章 國恤第308章 陳家有女(1)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85章 武二孃,聲名雀起第348章 連環2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348章 連環2第169章 長街孤影第162章 太子拒婚第344章 動機2第149章 太白星,亮晶晶第50章 灞柳風雪第330章 帝心第275章 行路難第155章 抓賊(3)第65章 木牛流馬(下)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21章 法師玄奘第345章 動機3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322章 伐謀第16章 長安公子第146章 衆裡尋“它”第207章 聖典第196章 陌刀在野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179章 龍華大會(2)第62章 油墨生趣(上)第250章 拉風小將第78章 拜師(三)第74章 二月逆流第287章 悵然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330章 帝心第157章 訪客第15章 吳王李恪第288章 我是誰?第353章 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