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決戰瓜洲3

長風浩浩,波浪滔滔,。

楊悅駭然大驚,不急多想,情急之下,從懷中取出一物,猛然擊向東天王。幸虧東天王距離楊悅不過幾步之遙,剛好被擊中手腕,劍尖一偏,只擦破皮肉,並無大礙。

長劍與飛來之物一齊“噹啷”落地,楊悅顧不上去棟,上前扶住東天王,連聲駭道:“東天王你做什麼?”

“走開!”東天王似是突然發瘋,大吼一聲,竟將楊悅猛力一甩,推出數丈。

李愔不禁大怒,忙飛身接住楊悅,揮手之間,已有數名兵衛上前,長劍齊出指向東天王,。東天王卻是呆立當場一動不動,只待衆兵衛一齊斬落。

“住手。”楊悅反急忙喝止,望着東天王不禁莫名其妙。

“愚不可奈!”龍舟上傳來“阿難弟子”的哈哈大笑,“即便東天王爲了不殺她而情願自殺。然而他人呢?我到要看看會有多少人會爲了她而自殺!”。

“自殺?”楊悅這才明白過來。“阿難弟子”既然有“太子金印”在手,東西彌勒教皆歸其統屬,東天王自然也不例外,知道她必會命自己去殺楊悅,因而想先自殺了事。

楊悅心下感動,卻又覺古人實在愚直,不由連連搖頭道:“東天王不肯殺我,只假作殺不死我便可,也不算有違令,何苦非要自殺?何況本公主又豈是乖乖被人殺死之人?你殺不了本公主卻也再正常不過。”

“公主有所不知,彌勒弟子入教之時,便會服下神藥,立下重誓,效忠聖主,不會有違。”不遠處戰艦之上,雷部菩薩長嘆一聲,搖頭苦笑道,“聖主之命,彌勒弟子不但不能有違,而且神藥發作之時,不受自己控制,千方百計必會達成使命才肯罷休。”

“原來如此!”楊悅心下驚駭,她雖然向來被認爲是彌勒教繼承人,只是從未沾惹過教中之事,沒想到原來彌勒教還有這許多邪門事情。

這才明白東天王是擔心“阿難弟子”摧動他狂藥發作,以至於會錯手殺了自己,所以才急着想要自殺。楊悅心下感動,去看東天王,卻見他低頭頷首,呆呆盯着地面出神,神色極爲怪異。正在納悶,猛然間東天王卻又仰頭大笑起來。

楊悅心頭一凜,只道東天王狂藥當真發作,不由大駭。李愔搶上一步,護住楊悅,只待東天王若有異動,便要下令讓衆兵衛一齊向東天王斬落下去。

楊悅心下大急,雙手不由緊緊抓住李愔,連聲高叫:“莫要傷他,。”

“公主莫急,屬下並未發狂。”東天王大笑不止,突然彎身撿起一物,大笑數聲,道,“傳國大寶,原來傳國大寶在公主手中!”

“傳國大寶?!”與此同時,李愔與房仁裕也同時驚呼。

去看東天王手中,他手中拿的正是楊悅剛纔爲了救東天王所擲之物,乃是一隻精美的盒子,落翻在地時,裡面落出一物,正是楊悅那晚從雷塘得到的“傳國玉璽”。

李愔與房仁裕對視一眼,眼中同時飄出一絲難以察覺地複雜之色。

楊悅見東天王並非發狂,這才心頭落地,笑了笑道:“東天王認得此物?可知它當真是傳國玉璽?”

“這玉乃是和氏璧玉,世所罕見。蟲鳥篆文,更是不會有錯,的確是真正的傳國大寶。”東天王連連點頭。

房仁裕走上前仔細觀看,指着玉璽一角,也頻頻點頭道:“公主且看這裡,這一角有些殘缺,據說當年王莽篡位之時,曾與王太后掙奪大寶,相互拉扯之間,磕落地在,留下的痕跡。它是傳國大寶絕對不會有錯!”

李愔驚喜地看向楊悅,笑道:“聽說這傳國玉璽早已隨着先朝皇帝遺失,怎到了你的手中?”

“我,我……”楊悅一時語結,知道事關重大,卻也不便說出隋煬帝未死之事。

東天王已是泣淚縱橫,突然跪倒在地,衝北面恭恭敬敬磕了幾個頭,喃喃說道:“原來先帝已將傳國大寶傳給了公主,當真是再英明不過!”

房仁裕在一旁也扶須而笑:“看來傳言果然是真。當年隋煬帝被宇文老賊縊殺於江都宮溫室,然而收殮之時,煬帝雖氣斷身亡,卻容顏不改,反幽蘭體香,。後來有人疑心煬帝其實並未真死,尤其是趙王楊杲原來是被孫真人所救,更加有人懷疑煬帝當年不過是假死,卻原來當真如此!”

“假死?!原來那位老人果真是隋煬帝!”楊悅禁不住心頭大震,暗自心喜。

然而隋煬帝雖然未死,卻已不想被任何人打擾,楊悅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道:“傳言不一定爲真。不過,我得到傳國大寶說來甚是機巧。”順便斜睨李愔一眼,想起那晚的心痛,依舊禁不住神色一黯,道,“那晚我胡亂走到雷塘,得知乃是隋帝墓陵,因而稍作盤亙祭拜,不想反在墓碑左右發現大寶,到是機緣巧合。”

李愔見楊悅斜眼嗔來,如何不知楊悅心中所想,又見楊悅神色微傷,知道楊悅還爲那晚心傷,笑了笑,忙握緊楊悅手指,央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說來你能找到它,也有我一份功勞,你怎還在氣我。”

“蜀王所言不錯。當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東天王慨嘆一聲道,“如今傳國大寶即在公主手中,咱們何用再懼什麼太子金印!”

當下東天王手捧大寶,高舉於頂,高聲言道:“彌勒教衆聽了,如今先帝已將傳國大寶授於隋國公主,彌勒教衆應尊從先帝意願,一切聽從隋國公主之命!”

衆人聽聞“傳國大寶”顯世,早已議論紛紛,此時聽了東天王之言,江面上立時傳來一片歡呼。

“我等願尊公主之命!”一時歡呼聲四起。不只雷、水、火等江南彌勒教衆,便是衆官兵中,竟然也許多人伏身拜倒,高呼:“我等唯公主之命是從!”

傳國大寶,天命所歸,竟然有此等“魅力”,到讓楊悅始料不及。一時不由慨嘆古人的天真,一時又慶幸幸好古人如此迷信。“阿難弟子”的“太子金印”如今在“傳國大寶”面前,頓然失色,卻是再好不過。

江上歡呼聲與浪花拍擊戰艦聲混在一起,歡動如雷,。唯有“阿難弟子”怔怔失神,喃喃道:“傳國大寶怎會到了她手上,爲何他將傳國大寶給了她……”

“你等何去何從,還有何話說!”東天王轉向對面的彌勒“遊船”,雷聲喝道。

衆“遊船”上彌勒教衆,看看楊悅,又看看“阿難弟子”,一時茫然,竟無所適從。突然其中有人高喊道:“我等願以公主爲尊!”

“江南彌勒天部願尊公主之命。”

“山部也以公主惟命是從。”

“澤部菩薩率旗下衆教徒願爲公主效力。”

“地部以公主爲尊。”

……

一時間,一十七條彌勒船隻,有十六條已紛紛響應。其中除了風部彌勒教衆,竟然還有天、地、水、澤四部也在這裡!只剩“阿難弟子”所乘的龍舟無人言語,卻掩不住慌亂驚駭之色。

歡呼聲,驚駭聲、喧鬧聲,風聲,浪濤聲,一時江面上如萬馬奔騰。

突然間,一聲刺耳的長嘯響起,漸漸地越嘯越響,如風嘯猿啼,尖厲異常,瞬間壓住了衆人的喧鬧歡呼。那嘯聲卻並不停下,反一浪高過一浪,衆人但覺耳鼓嗡嗡,禁不住心中煩惡,直欲作嘔。

去看那長嘯之人,發自“龍舟”,竟然是“童文寶”。

這便是傳說的內力?楊悅心下一驚,幸好嘯聲剛起,李愔已用衣襟將她雙耳緊緊堵住,一時到也無礙。只是如此下去,卻非妙事。

眼見衆人東倒西歪,已有人禁不住蹲下身子,抱成一團,被那嘯聲堪磨,痛苦異常。

突然“呔,!”得一聲炸響,如驚天霹靂。卻是東天王提氣凝神,猛然大吼一聲。

長嘯忽斷,“童文寶”猛咳幾聲,忙坐下身去,不住大口喘氣。衆人但覺心頭一鬆,煩惡頓消。

萬馬齊喑,江面上復又恢復異樣的安靜。

楊悅心下大喜。去看東天王,突見他目光犀利,盯向“童文寶”,高聲喝道:“原來是菩提!”

“菩提?”楊悅不禁大爲驚詫,“他不是早已死了麼?”

“菩提”之名,楊悅到是知道,乃是收降江南彌勒天、地、水、澤四部歸於朝廷的閻立德閻菩提。只是早在在李泰造反時,閻菩提已被自己炸飛。突見東天王瞪向童文寶,指認他是菩提,楊悅不由睜大雙眼,莫名其妙。

“託公主的福,老夫如今雖半死不活,到是還沒有死完。”“童文寶”喘息稍定,冷哼一聲。卻原來果真是“閻菩提”。

“傳國大寶在此,菩提還不歸降。你若拿下女賊,隋國公主或許還會讓你將功折罪。”東天王聽他話中隱有不敬之意,不待楊悅出言,已雷聲喝道。

“原來閻尚書在此,失敬失敬。”房仁裕聞言,也遠遠向閻立德打個招呼。閻立德本是工部尚書,與房仁裕同殿爲臣,到也還有些交情,當下房仁裕也笑着勸道,“如今女賊轉眼即敗,閻尚書何必冥頑不靈,不如早點歸降。當今陛下仁義,先前不曾追究閻尚書謀逆之罪,想來今日若能將功折罪,陛下也定會另有嘉獎。”

“陛下是否仁義,房長史心中再清楚不過。你心中所想他人不知,老夫卻還猜得到幾分。你我不過彼此彼此,何必多說。”閻立德卻冷笑一聲,森然說道。

房長史有什麼心意?楊悅聞言一怔。回頭去看房仁裕,但見房仁裕臉色微變,眼中殺機忽現,見楊悅看過來,乾咳一聲,大聲向閻立德道:“老夫好言相勸,閻尚書何以反不知好歹,。”轉身又向楊悅道,“公主何必與他多言,如今大多彌勒教衆已降。唯餘幾個不自量力之人,不如令弓箭手將他們一舉殲滅。”

李愔看了看天色,也道:“風越來越急,只怕暴雨便要來臨,不如及早收兵。”

楊悅看看李愔,不知爲何心下突起異樣。嘴角動了動,終是緩緩搖頭,沉吟片刻,轉向閻立德忽道:“閻菩提可想知道你女兒是怎麼死的?”

閻立德一怔,怒道:“婉兒不是被你殺死的麼!”

“菩提聰明一世,卻是糊塗一時。殺死婉兒之人就在眼前,只是並非本公主。”楊悅搖了搖頭道。

當日李泰謀反,楊悅與李治審問“爆竹”來歷之時,李泰突然氣斷身亡,閻婉兒也隨之撞牆而死。楊悅一直不明白李泰如何被殺,又是被誰所殺。今日見到“阿難弟子”手中有“爆竹”,回想當日情境,已明白了幾分。“阿難弟子”即能悄無聲息的救下李治,當然也能悄無聲息地殺死李泰。

“誰?”閻立德脫口問道,目光卻不由轉向“阿難弟子”,眼中已滿是疑惑。

“菩提莫要聽她胡說八道。”自從見楊悅手中有“傳國玉璽”,“阿難弟子”似是早已怔住一般,半晌回不過神來。此時見閻立德怒視自己,遽爾驚醒,忙道,“我與婉兒姊姊情同姊妹,怎會殺她。”

然而閻立德如何會信?雙目瞪向“阿難弟子”,突然冷冷說道:“婉兒到底是怎麼死的?”聲音不高,卻如自地獄而來,森然陰冷,令人不寒而慄。

“阿難弟子”禁不住打了一個冷顫,急道:“我只是殺了魏王,並未殺婉兒姊姊!”也是“阿難弟子”一時神情恍惚,脫口而出,說完心下已是大悔,復又急道,“菩提莫要中了她的離間之計。”

“離間?”楊悅大笑,“你的確沒有殺婉兒姊姊,只是你殺了魏王,魏王妃豈會獨活,。你雖沒有親手殺婉兒姊姊,她卻因你而死!”

“魏王死了,婉兒豈能獨活。”閻立德似是一時癡迷,怔怔地喃喃自語,似是要仔細咂摸着楊悅之言有沒有道理。呆立半晌,突然間掩面長啼,憤然向“阿難弟子”道,“你明明知道爲何非要殺了魏王?”仰天大慟,哭聲悲愴,令人聞之無不下淚。

“罷罷罷,我不殺你,卻也不再助你!”閻立德悲聲大叫,轉身向旁邊一艘彌勒“遊船”縱去。只是縱出去時,卻是猛然後退,雙掌齊出,反向“阿難弟子”頭頂擊落。

這一變故,不過眨眼之間,任誰也想不到閻立德在痛苦傷心之下,冒然又向“阿難弟子”突施殺手。

龍舟上衆彌勒教衆一齊驚呼!然而掌風凌厲,“阿難弟子”猝不及防,眼見便要傷在閻立德掌下。

李愔禁不住在楊悅耳邊低聲笑道:“真是服了你了。偏你有這許多詭計!”

“不是我計策高明,而是閻立德本來便沒安好心。”楊悅也低聲笑道,“眼見賊兵必敗,他不過是順着我給他的臺階下手而矣,只有抓住女賊頭將功折罪,纔是他唯一出路……”

楊悅話言未落,但聽“啊”得一聲驚叫與一聲悶叫傳來,接着“噗”“噗”兩聲,突有二人重重跌落到甲板上,各自扭動幾下,便再無聲息,已是氣斷身亡。

跌落之人其中一個竟是“閻菩提”,而另一個竟然並非“阿難弟子”,而是“阿難弟子”身後一名女教徒。卻原來掌風來時,“阿難弟子”突然被大力推出,身後一名教徒反飛身而出,硬生生替“阿難弟子”接了一掌,立時被閻立德斃於掌下。

只是閻立德同時也被重擊,飛身而出,被大力擊中,當場斃命,卻不知是何緣故,。

變化只不過是在瞬息之間,不只楊悅等人沒看明白,便是龍舟之上,近在眼前的衆彌勒教徒竟也沒有看明白。一時間龍舟上驚慌四散,已是大亂。

楊悅與李愔等人不由面面相覷。

“蜀王,不如干脆……”房仁裕向李愔作一個殺的動作。

李愔去看楊悅,微微搖頭。

房仁裕面色稍滯,沉吟片刻,突然向楊悅行禮道:“公主,在下有一言想請公主商議,不知可否?”

“房長史請說。”楊悅詫異地看看房仁裕道。

“公主喜歡蜀王?”房仁裕突然轉口,微微一笑道。

楊悅一怔,不知房仁裕爲何忽出此言。轉頭去看李愔,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竟被李愔攬住腰身,不知不覺中已是半依在李愔懷中,難怪房仁裕會有此一問。

楊悅禁不住面上一紅,卻微微點頭。

李愔不由低聲歡呼,心花怒放。楊悅面上更紅,作勢去推李愔,反被李愔環腰抱得更緊,楊悅禁不住心頭大跳。

房仁裕見了,已是哈哈大笑,接着問道:“傳國玉璽即在公主手中,不知公主準備如何處置?”

“自然是送歸朝廷,還給陛下。”楊悅想也未想道。

房仁裕神色稍怔,看一眼李愔,復又笑道:“天命所歸,即壽永昌。得此寶者得天下。公主何不送給蜀王,號令天下,誰敢不尊?”

“原來你,你還是想造反!”楊悅厥然一驚,回視李愔,突然明白過來,不由駭然。

第337章 狂笑第98章 謠言漸起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90章 暗流涌動第90章 暗流涌動第67章 讓我們一起來灌水第236章 出征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145章 大典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358章 下江南2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40章 心急如焚第5章 推背之第338章 燭影第101章 帝女第210章 宴樂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122章 英雄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75章 行路難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353章 兇手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373章 原點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345章 動機3第338章 壽宴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93章 人道第165章 涅盤(中)第275章 行路難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78章 拜師(三)第9章 郎情妾意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153章 抓賊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140章 疑問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90章 暗流涌動第284章 焚經第214章 拜月(1)第89章 義鬥(下)第140章 疑問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97章 中毒第123章 祭孔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208章 兄弟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50章 灞柳風雪第218章 拜月(5)第66章 天下詩社第283章 天師(2)第215章 拜月(2)第305章 國恤第275章 行路難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262章 傾城(5)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364章 平叛4第362章 平叛2第194章 月牙河(2)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204章 廢城第371章 決戰瓜洲6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71章 梅花巾第368章 決戰瓜洲3第281章 鬥法(3)第305章 國恤第271章 梅花巾第353章 兇手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79章 拜師(四)
第337章 狂笑第98章 謠言漸起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90章 暗流涌動第90章 暗流涌動第67章 讓我們一起來灌水第236章 出征第43章 將信將疑(上)第145章 大典第106章 曲江流飲(上)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358章 下江南2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40章 心急如焚第5章 推背之第338章 燭影第101章 帝女第210章 宴樂第71章 柴令武的癡情第4章 貞觀十七年秋第122章 英雄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75章 行路難第118章 龍顏大怒(上)第353章 兇手第219章 西天聖母(3)第373章 原點第10章 妾意郎情(上)第212章 西天聖母第345章 動機3第338章 壽宴第108章 意興闌珊第295章 仨人打架第346章 福兮,禍兮第289章 何須多言第93章 人道第165章 涅盤(中)第275章 行路難第296章 人正不怕影斜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352章 皇后與囚徒第78章 拜師(三)第9章 郎情妾意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153章 抓賊第370章 決戰瓜洲5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70章 順風順水(三)第140章 疑問第105章 兵行險招第313章 大做文章(2)第90章 暗流涌動第284章 焚經第214章 拜月(1)第89章 義鬥(下)第140章 疑問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97章 中毒第123章 祭孔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208章 兄弟第94章 誰在吃人?吃了誰?第369章 決戰瓜洲4第50章 灞柳風雪第218章 拜月(5)第66章 天下詩社第283章 天師(2)第215章 拜月(2)第305章 國恤第275章 行路難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199章 千葉公主(2)第262章 傾城(5)第189章 牧場望遠第364章 平叛4第362章 平叛2第194章 月牙河(2)第131章 節外生枝第241章 出口(下下)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204章 廢城第371章 決戰瓜洲6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71章 梅花巾第368章 決戰瓜洲3第281章 鬥法(3)第305章 國恤第271章 梅花巾第353章 兇手第178章 龍華大會第79章 拜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