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春大宴

好是春光十里,洋洋灑灑一路滿目的煙綠流紅,小雨初霽,空中雨霧尚未全然罷歇,隨意灑落,只洇出絲絲脈脈的溼綠蘚苔。既來了日色,那街道上的往來呼喝越發得添了氣力,高聲罷了,那邊上的樓臺歌榭傳來陣陣清越綿軟的歌舞之聲。

日色漸漸亮,眼見着柳梢頭上一縷金光閃爍,一行健馬突然縱躍而來,隨之一輛或數輛車轎自各個巷子裡粼粼然駛出來,俱是往那夏宮而去。

“這又是怎麼的回事?看着那車馬的樣式,卻都不是那等便宜的貨色,真真是官家用的,可這早朝,怎生會如此遲了的?”一個外地的客商,看着這一行車馬如盤蛇一般蜿蜒而去,眼帶羨慕,那話兒便不由脫口而出。

客商身側的一個本地的小二聽得這話,不由一笑,邊是收拾桌椅,便是與他道:“這位可是遠處的客商,頭一次在夏都裡見得這等景象的?”

那客商聽得小二這般說來,倒是嘿嘿一笑,拈起那盤子中的花生米扔到嘴中,道:“小二哥說得不錯,我這生意接手不過兩年的光景,常奔走四方,莫說這樣的景象我頭一次看得,便是這夏都,也是頭一回兒踏入的。”

那小二聽得這話,便是停下腳步,帶着幾分略略驕傲的明悟,道:“這般說來,客商想必是聽得這夏都越發繁榮,不少人得了大財,方是來此的罷。說與您聽,那方纔的,卻不是別個。便是出名的新春大宴。”

聽得這小二這般說來,那客商細細一想,便是回想過來。忙忙笑着道:“這也是我看得這景象忘了事,我鄉里便是有人說得的。只是見着景象,不免忘了聽來地閒話。”

那小二聽得這話,正是欲說得一二句場面話兒,不想那樓梯上蹬蹬地上來幾個人,當下裡只忙忙與那客商打了個禮。扯一笑,自去招呼了,只留下那客商,看着那地下的車轎,若有所思。

且不言這小小酒家的事體,便只那夏宮雍和殿上,卻是極盡莊重寧和。大殿之上,灌注了龍涎香地巨大金龍纏身紅燭燭火搖曳,燃出絲絲脈脈的香霧。紗簾等物俱是一般地收斂起來。只那擡首間的一盞大光明江天海濤九龍含珠琉璃燈爍爍生輝,極是耀眼。

一陣金鐘陡然間從耳邊敲響,正大洪亮。正是那進朝的鐘聲。一衆原是等待着的官員聽得這一聲,忙是整了整隊伍。只順着那漢白玉徹的階梯。三十三階後,便是邁着方步。只順流踏入殿內。

待得衆官俱是妥當了,一聲金鐘又是擊響,不多時,那寂靜地殿內,便是略略想起一陣腳步聲。待得鳳曦獨自高坐於寬大的大案金座之上。最後那一聲金鐘聲猛然擊響,那一衆官員立時行禮,山呼之後,方是低眼順眉,躬身而立。

鳳曦聽得如此,卻是神情漠然,只道一句衆卿免禮,又凝神看着站在一個略略考前位置的裴煦半晌,纔是淡淡道:“春時大宴,着賜座、賜席,奏樂。”

這話說定,一衆官員俱是拜倒,俱是行禮之後,方是在極迅速按着前後左右,俱俱站在送上的長案小几上邊上。

鳳曦雖是於此十分倦怠,但神色卻是一般的淡漠自若,只待得那宮女等送上的吃食酒盞等俱是妥當了,方是着令祭祀天地,親自捧了一柱香,宏辭大言將那祭祀等語俱是說了一通,方是再三叩拜,自回金案。

這一般作罷,那原是一般出席叩拜的官員方是籲出一口氣,只帶着鳳曦一般入座,自己也便是入席坐定。

那新春大宴,原是夏國的一傳統習俗,並非是祭祀爲首,不過是夏國開國帝王借個名義,延請衆官運罷了。只是因着傳統,方是代代流傳下來,反倒是使人以爲這夏國的春日祭祀原是由此而始地。

不過,那新春大宴雖是那祭祀上極不重要的,但在官場上卻是極重要的。這倒非是由着別個,只是因爲這新春大宴上,那帝王這一年若是有甚大事,總是藉此透露一二。

一代代流傳下來,這新春大宴,便是那夏國極是重要地政治大場面,不論是高官厚爵,還是那低微小官,俱是一般的着重。就是歷代地夏帝,看出其中地意義,爲着引導朝政起見,也是着重這春日大宴。

何況,新近傳來一信,說是已是與那周國聯合,俱起而攻伐蜀國。何況,那從未參與到春日大宴的裴煦裴大人今日也是踏入殿中。那一些大員小官,怎生不會聯想萬千,各有思慮地?

看得一衆官員眼光閃爍,那鳳曦冷眼相對,細細看了稍近處的裴煦一眼,見着他只看着桌案上的菜餚不語,眼中閃過一絲暖煦,面上卻是裝出一般的淡漠,只道:“開席。”

此話一說,別個官員俱是低首持箸,略略進了些菜餚,便只將那纏金細雲紋湯盞掀開,自行進餐。只那裴煦,極是厭惡那刻意頌聖,顯示天下太平的濃味菜餚,無奈只嚐了一口菜餚,卻是愣住。

這口中的菜餚,卻非先前所知的材料,反倒是素淡細緻,細看來,只那面上卻是一般的厚重,材料分明是換去了。

略一思慮,裴煦便是曉得這是何人的手筆,當下裡,倒是生出幾分好笑與觸動,只連連吃了一半,方是將那湯盞揭開。軟濡稠密的四色粥,略略撒着幾粒芝麻,看着似乎與別人的不同,但只嚐了一口,裴煦便是曉得其中加了些鵪鶉熬出的湯汁,鹹香鮮美,非是平白無味的。

裴煦正是覺得無奈,盡意吃了半盞有餘的粥食,又是添了些菜餚,自慢慢吃着,不多時便是聽得一聲金鐘,連着他俱是停下筷箸,只看着那宮女將這些俱是撤下,只留下一壺熱酒,數碟新鮮瓜果。

待得那宮女俱是退下了,鳳曦隨意說得一二句寬慰臣下的話,便是轉過話頭來,只看着裴煦,道:“裴愛卿,你因事才斷了周國的使節之事,此番那周國使節已是迴轉,稟報與朕,你可知那周國提得何事?”

各位讀者大人,中秋快樂撒……

第7章 落子無悔第32章 曉霜殿外第11章 登臨帝位第14章 此心難定第20章 時局清明第5章 退而有思第21章 鳳舞九天第9章 層層設防第6章 一入戚府第18章 波瀾微起第12章 敵我心思第20章 計議已定第12章 醉扶歸去第17章 清眸朦朧第14章 玉頂山行第1章 流年似水第11章 武幗誤國第22章 公之於衆第21章 兩廂行事第14章 玉頂山行第19章 北門晨曦第26章 周都驚惶第13章 夜深來刺第13章 溫言安撫第25章 愛慾參差第20章 計議已定第18章 長亭之約第35章 烽煙過後第22章 燕使入夏第30章 直搗黃龍第8章 定海城行第9章 上表啓事第20章 使節相論第24章 夢醒時分第22章 各有機心第1章 莊生迷蝶第18章 波瀾微起第18章 意亂情迷第13章 飛揚其人第18章 數路大勝第30章 直搗黃龍第7章 風聞如斯第26章 細說源頭第24章 夢醒時分第24章 夢醒時分第9章 上表啓事第20章 不拘君命第14章 風鶴之書第34章 獨悵此心第29章 齊頭並進第24章 野心勃勃第4章 揮斥餘意第13章 寡人有疾第18章 波瀾微起第19章 大破瓜渡第33章 大婚之時第25章 朝令夕改第32章 曉霜殿外第23章 燕夏之間第32章 始而成行第15章 難知如陰第25章 夏獵大典第3章 江南逢君第25章 扶病探望第17章 勢成僵局第13章 飛揚其人第35章 巒嶂疊翠第26章 歌舞行樂第14章 玉頂山行第13章 夜深來刺第24章 廬山面目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7章 暗籌乾坤第11章 登臨帝位第2章 旋即歸京第15章 牽線佈局第20章 不拘君命第7章 周國來信第1章 吾同行也第27章 私相傳遞第21章 固守待隙第6章 詔令之下第18章 琴劍飄零第7章 風聞如斯第19章 大破瓜渡第28章 約談交鋒第5章 八方雲動第33章 神會心契第3章 如此巧合第3章 桃李春風第21章 溫言細語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6章 烽火驟起第31章 輾轉反側第25章 朝令夕改第30章 泰安殿內第20章 使節相論第29章 春閨招士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8章 山居行色
第7章 落子無悔第32章 曉霜殿外第11章 登臨帝位第14章 此心難定第20章 時局清明第5章 退而有思第21章 鳳舞九天第9章 層層設防第6章 一入戚府第18章 波瀾微起第12章 敵我心思第20章 計議已定第12章 醉扶歸去第17章 清眸朦朧第14章 玉頂山行第1章 流年似水第11章 武幗誤國第22章 公之於衆第21章 兩廂行事第14章 玉頂山行第19章 北門晨曦第26章 周都驚惶第13章 夜深來刺第13章 溫言安撫第25章 愛慾參差第20章 計議已定第18章 長亭之約第35章 烽煙過後第22章 燕使入夏第30章 直搗黃龍第8章 定海城行第9章 上表啓事第20章 使節相論第24章 夢醒時分第22章 各有機心第1章 莊生迷蝶第18章 波瀾微起第18章 意亂情迷第13章 飛揚其人第18章 數路大勝第30章 直搗黃龍第7章 風聞如斯第26章 細說源頭第24章 夢醒時分第24章 夢醒時分第9章 上表啓事第20章 不拘君命第14章 風鶴之書第34章 獨悵此心第29章 齊頭並進第24章 野心勃勃第4章 揮斥餘意第13章 寡人有疾第18章 波瀾微起第19章 大破瓜渡第33章 大婚之時第25章 朝令夕改第32章 曉霜殿外第23章 燕夏之間第32章 始而成行第15章 難知如陰第25章 夏獵大典第3章 江南逢君第25章 扶病探望第17章 勢成僵局第13章 飛揚其人第35章 巒嶂疊翠第26章 歌舞行樂第14章 玉頂山行第13章 夜深來刺第24章 廬山面目第10章 冬前夜宴第17章 暗籌乾坤第11章 登臨帝位第2章 旋即歸京第15章 牽線佈局第20章 不拘君命第7章 周國來信第1章 吾同行也第27章 私相傳遞第21章 固守待隙第6章 詔令之下第18章 琴劍飄零第7章 風聞如斯第19章 大破瓜渡第28章 約談交鋒第5章 八方雲動第33章 神會心契第3章 如此巧合第3章 桃李春風第21章 溫言細語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6章 烽火驟起第31章 輾轉反側第25章 朝令夕改第30章 泰安殿內第20章 使節相論第29章 春閨招士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8章 山居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