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開城門

漏夜寂寂,人聲初定,那原府內一片寂靜,只聽聞風聲徐徐,一點暗淡的燭火搖曳間,映照出書房內兩人的形容來。

這原無庸身形容貌一如四十許的平常男子,神采含而不露,穿着家常的茄色雲紋夏布衫,頭戴文士巾,腳踏軟錦鞋,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凝視着來人,微微含笑道:“閣下深夜來訪,又說着那不知蹊蹺的話,卻不知何以教我?”

來人卻是微微一笑,神色間一片淡淡的寧適之意,只低首啜飲一口清茶,纔是擡眼笑着道:“大人不必多慮,某姓夏,乃是爲大人送一樁大富貴來的。”

“哦?”聽得這話,那原無庸目光一閃,趁着那暗淡的燭火再細細地打量一番。那人面若傅粉,容貌卻是一般,身上穿着黛綠海濤紋對襟長夏衫,端是神采清和,一舉一動間俱是閒淡灑落。

看着良久,那原無庸躊躇半晌,那目光更是細細打量了來人許久,纔是道:“家國覆亡在即,某雖是不肖,但也曉得主辱臣死之理,哪裡說着這富貴?”

那人聽聞這話,淡漠自若的眼眸往那原無庸身上一轉,便是在脣角上勾出一絲笑意,極自然的取出一紙信箋,遞與原無庸道:“俗語有言良禽擇木而棲,這是我家主人與閣下的,相信閣下看完這個,心內自是能評定的。”原無庸聽聞這話,原是端着清茶的手微微一顫,頓了頓,纔是低眉裝着吃茶,只那眸光總是不由自主地往那信箋上溜了過去。

見着如此。來人嘴角微微勾起,眸光一閃間,也不甚在意。只裝着見原無庸吃茶,將那信箋放於一邊的嵌螺黃梨花木案几之上。自端了清茶往嘴上微微一湊。

那原無庸雖是裝着吃茶,但心中卻是好一番計算籌劃,心神凝聚下,手上微微一顫,那豆青繪蘭瓷茶盞裡的清茶便是傾倒在衣衫上。

已是這般的景象。那原無庸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地經歷過的人,當下裡也只是一笑,自將那茶盞放於案几上,也不多言,只將那信箋探手接了過來。

這信箋原是裹着淡青麻皮紙,拆開來,便是露出內裡的鵝黃帛書。原無庸看地這個,面上閃過一絲潮紅,手指也不禁微微顫動起來。過了許久。這原無庸才是按捺住心思,只輕輕展開那鵝黃帛書,仔仔細細一字一句地細看來。

過了許久。眼見着已是過了一刻鐘,那姓夏的來人不由微微一笑。低低咳嗽一聲。見着那原無庸微微充血地眼直直看着自己,纔是道:“此時想必閣下已是曉得些我的身份了。卻不知閣下預備着如何?”

沉默半晌,那原無庸手指摩挲帛書良久,纔是低低地咳嗽一聲,看着那帛書下面的紅印,不禁咬牙,擡眼看着那人,略帶幾分堅毅,道:“夏先生若有何吩咐,下官自是一力承當便是。只是有一件事,萬望閣下允諾。”

聽得這句話,那夏先生微微擡眼,不見絲毫的驚疑,倒是露出幾分沉着自定來,當下細細看了這原無庸數眼,就是微微一笑,道:“某雖是人小力弱,但大人內宅之事,倒是能護佑一二的。大人儘管放心便是。”

聽着這話,那原無庸心內一愣,倒是露出幾分欣喜來:既然這夏先生已是將他地調查如此清楚,想來要他做得事更爲有把握方是。因此,這原無庸倒是略微鬆懈下幾分心思,只咳嗽一聲,便是道:“閣下既是如此說來,下官也便信了此事。人言常道無險無成財,閣下不論何事吩咐下,下官俱是一力承擔便是。”

淡淡一笑,那夏先生此時倒是略有幾分欣賞,只溫溫然一笑,道:“大人也是曉得,這山高皇帝遠,又有言道縣官不如現管,這各個城門雖是由那上頭的大人兼着,但實際上,卻還是交由諸位提督處置的。大人原是兼着那西城門的提督,十多年來俱是如此,那下面的手下不盡能認得皇帝重臣,大人的命令卻是不可不認得的。此事雖是封了城門,但若是說着將子嗣放一個出去,卻還是能的……”

這般細細地說了一通,那原無庸不禁頻頻頷首,只覺得此事全然天成,並無疑難之處,但有一件事,倒是個難處,當下裡不由微微皺眉,坦言道:“閣下說來雖是簡單,極是可行有無疑難的,但有一件事卻是難地。自從江雲城出事,諸位大人驚駭之餘,各個城門俱是遣了數位大員察訪,便是夜間巡邏的,各個城門也是足足駐了數列,燈火日夜不息的,這卻是極難地。”

聽得這話,那夏先生展眉一笑,神色間一片似笑非笑,只道:“閣下莫不是以爲我等不曾察訪清楚,便是行事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小吏,我等早已是打點下來。除卻三兩個不知時勢地,其餘地俱已是妥當無比的。”

原無庸聞言神色微微一變,心內地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立時放下,只擠出極是誠摯的笑意,寬慰着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兩人當下相視一笑,自是別樣心思俱有。

第二夜,人聲寂靜,那西城門依舊如故,原無庸帶着一個渾身裹着灰黑斗篷的男子,近了那城門,只是與士卒呵斥再三,懇求再三,便是開了城門。

遠近的人等,那士卒聽得子嗣血脈等語,也是鬆懈下來,只那些官吏卻是神色變化不定,令掩去燈火,自看的那城門一寸寸開啓……

而此時,殿內大臣齊聚,俱是說着時事,忽而聽得殺聲大起,熊熊火光下,衆臣子俱是變了臉色,正是驚慌不定之時。

外間滾將近一個滿身血污的將領,只見他盔甲七零八落的,神情驚慌,只跌跌撞撞地跑將進來,就是摔倒在地,口中卻還是急急道:“大人,大人,不好了,夏兵從那西城門攻進來了!”

此話一落地,一衆臣子俱是變了神色,驚恐慌亂之下,各個竟是如木雕泥塑一般。

第25章 扶病探望第7章 踏破晝日第13章 溫言安撫第18章 長亭之約第1章 風起之時第5章 退而有思第22章 各有機心第10章 且暫行事第5章 樑上君子第6章 半生蹉跎第17章 兩郡一城第30章 剖心坦言第34章 情濃深處第22章 燕使入夏第24章 商談未久第14章 驚魂一劍第19章 思慮甚深第17章 統籌政事第2章 旋即歸京第30章 病軀未愈第22章 各有機心第3章 桃李春風契子第8章 暗生詭念第18章 四方蜂聚第26章 閒話紅妝第28章 山居行色第29章 春閨招士第35章 烽煙過後第17章 勢成僵局第3章 江南逢君第23章 燕夏之間第30章 直搗黃龍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4章 驚魂一劍第28章 夏周和談第23章 燕夏之間第27章 遙寄一信第22章 公之於衆第3章 桃李春風第26章 閒話紅妝第18章 意亂情迷第7章 踏破晝日第16章 舊日今時第11章 登臨帝位第16章 冊立妃嬪第23章 碧熒寒毒第33章 大婚之時第5章 大幕開啓第28章 大開城門第32章 曉霜殿外第27章 大敗楚軍第23章 夏都暗涌第16章 京都漣漪第1章 流年似水第6章 授命一方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5章 難知如陰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4章 四兩千金第24章 末路之時第14章 水勢浩湯第14章 驚魂一劍第8章 天一生水第33章 漁翁得利第7章 裴煦行至第1章 新春大宴第14章 徐徐而爲第19章 巫蠱事露第13章 飛揚其人第3章 興師討伐第4章 止戈爲武第29章 不驚不擾第20章 驀然回首第23章 事變勢移第30章 泰安殿內第27章 遙寄一信第16章 舊日今時第5章 退而有思第32章 宮門森森第3章 春日宴上第29章 心生暗怒第15章 鍼灸之術第17章 清眸朦朧第15章 難知如陰第19章 一晌貪歡第33章 大婚之時第15章 牽線佈局第30章 病軀未愈第16章 京都漣漪第27章 各安其樂第28章 約談交鋒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章 有匠名洪第22章 燕使入夏第22章 行刺於道第29章 前景已定第28章 大開城門第8章 舒王鳳琰第23章 事變勢移
第25章 扶病探望第7章 踏破晝日第13章 溫言安撫第18章 長亭之約第1章 風起之時第5章 退而有思第22章 各有機心第10章 且暫行事第5章 樑上君子第6章 半生蹉跎第17章 兩郡一城第30章 剖心坦言第34章 情濃深處第22章 燕使入夏第24章 商談未久第14章 驚魂一劍第19章 思慮甚深第17章 統籌政事第2章 旋即歸京第30章 病軀未愈第22章 各有機心第3章 桃李春風契子第8章 暗生詭念第18章 四方蜂聚第26章 閒話紅妝第28章 山居行色第29章 春閨招士第35章 烽煙過後第17章 勢成僵局第3章 江南逢君第23章 燕夏之間第30章 直搗黃龍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4章 驚魂一劍第28章 夏周和談第23章 燕夏之間第27章 遙寄一信第22章 公之於衆第3章 桃李春風第26章 閒話紅妝第18章 意亂情迷第7章 踏破晝日第16章 舊日今時第11章 登臨帝位第16章 冊立妃嬪第23章 碧熒寒毒第33章 大婚之時第5章 大幕開啓第28章 大開城門第32章 曉霜殿外第27章 大敗楚軍第23章 夏都暗涌第16章 京都漣漪第1章 流年似水第6章 授命一方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5章 難知如陰第20章 不拘君命第24章 四兩千金第24章 末路之時第14章 水勢浩湯第14章 驚魂一劍第8章 天一生水第33章 漁翁得利第7章 裴煦行至第1章 新春大宴第14章 徐徐而爲第19章 巫蠱事露第13章 飛揚其人第3章 興師討伐第4章 止戈爲武第29章 不驚不擾第20章 驀然回首第23章 事變勢移第30章 泰安殿內第27章 遙寄一信第16章 舊日今時第5章 退而有思第32章 宮門森森第3章 春日宴上第29章 心生暗怒第15章 鍼灸之術第17章 清眸朦朧第15章 難知如陰第19章 一晌貪歡第33章 大婚之時第15章 牽線佈局第30章 病軀未愈第16章 京都漣漪第27章 各安其樂第28章 約談交鋒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章 有匠名洪第22章 燕使入夏第22章 行刺於道第29章 前景已定第28章 大開城門第8章 舒王鳳琰第23章 事變勢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