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京都漣漪

江南嬌柔,便是那寒冬之時,也是瀅瀅潤潤的一般透着溼氣兒,若是落在那尚是帶着幾分翠碧的枝葉上,一發得軟滑細緻。便是落在那褪了青翠,瘦了衰黃的樹枝草葉上,也是極柔緩細膩的。

繞是如此,寒慄的風兒襲上身來,不能說武人,就是文士,也是多有喜好飲些酒兒,聽個曲兒,隨意的說談縱論的。畢竟,這溫酒驅寒,略略飲上一杯兒,自是佳處。

由着如此一般的風氣,這寒冬之時,那雜三雜八的街頭巷聞,流言飛語卻是越發得從這些人口中張揚出去。別想着那文士多有不動如山的心性,其實大半的人,誰個不是愛嚼着些舌頭的?只是文人口中說得,雖是撮其要,卻添上了不少隨意的細枝末節,加之文辭典雅,深得春秋筆法,總是意味深長地藏着一二分,更是引人遐想。

現下那尚德酒家裡一個頭等的包廂雅座裡,卻也是其樂融融,飲酒說談,一發得熱鬧非常。

其中坐在左手的一個粉面油臉的公子正是唾沫橫飛,指手畫腳的,說得好不激動。就是那一身的櫻草黃八起松鶴大團花紗綾交領冬長袍沾上了一些暗紅的酒漬,也是絲毫不知,只越發得激動,口中更是滔滔不絕,道:“……你們是未曾看得那時候的景象,那裴煦只將那銀針一一取下,那人就是好了,面色軟和,呼吸悠長,猛地一看,倒不似方纔受了內傷的,活脫脫的便是睡過去了。若不是邊上的許多人。衆目睽睽的,我倒還以爲自己尚是在做夢地呢……”

一番絮絮說罷,看着邊上人等極是驚異的眼神。那人更是洋洋得意兒,正是欲張口再說什麼。不想外頭突然有人掀開了那簾帳,笑着踏入道:“已是這等時候,卻是我來得遲了。”

說話間,已是露出形容來。端着細看,來人形容俊秀。修身玉立,那仿若是嬌花軟玉一般容顏,猛地一看,倒像似一位二八佳人。待得全然入內,卻見得這人外披着一身羣青如意雲八寶緞面青種羊裡的斗篷,解下斗篷,內裡穿着一身深青聯珠大鹿紋錦冬袍,腳踏青緞粉底小朝靴,在清冷地色調之中越發得透出幾分清雅氣韻來。

伸手取來一個小小的凍石綠雲杯。提壺斟了一杯酒,來人舉杯一笑,道:“言來得遲了。倒是令諸位好生等了一陣子。”說到這裡,來人團團地一禮。便是舉杯又道:“這等不是。某且陪罪一杯,萬望諸位見諒。”

說罷。這人卻是舉杯將酒盡飲了。

看得如此,邊上一人卻是微微一笑道:“這話卻是過了,戚公子地事,誰個不曉得呢。便是我等,今日也是託了戚二公子的話,方是得以一見,沒個說這些做什麼。戚公子快請入座。這話一說,各色的人等俱是回過神來,忙忙地讓座,使得這戚家的兩位公子俱是坐在一邊兒,略略說了半日溫寒,纔是又說起方纔所提的事來。只將那方纔地嚼了嚼,卻是有一人猛然一拍手,笑着與來人道:“說起來,我等平白地閒說閒言的,倒是忘了戚公子原是領了差事,出使夏國,又是與那裴煦一般的起航回來,想必對這人也是多有幾分瞭解的?”

微微一笑,來人也就是戚言心下了然,早已是預料到這一詢問,當下只略作思索之狀,沉吟半晌,就是半是凝思,半是笑吟吟着說道:“說起這人,卻也是難得的一個,且不說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俱是精通,也不論他天文地理,醫卜性向多有涉及,所學駁雜精深,最是令我覺得自愧不如的,卻是向日裡的心性。”

“這又是如何說來?”那先前的一個揮灑口舌的公子原是有些悻悻地,但聽得戚言這般說來,心中卻是癢癢着,終究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戚言淡淡一笑,只提壺又是斟了一杯酒,端着那凍石杯想了想,纔是找到那言辭,笑着道:“若是我等有這般的本事能耐,便不是狂傲自傲,爲人處事總是會透出幾分傲然來,這裴煦卻是全然溫溫,不見絲毫。但若是你略略激盪些,透出幾分傲然之氣,見得這裴煦一眼,卻又是不得不自折於心,真心信服。自古文人相輕,便是難得在這上頭,畢竟俗語說得文無第一,也不是沒個緣由。但若是這般被人壓制住,卻仍是信服,不得不說,這裴煦的人品高妙了。”

聽得這般說來,那個公子原是想說着一二,但是話到臨口,卻是想起前日之事,倒是一發得說不出什麼來,只吶吶地閉上嘴,又覺得有幾分悶悶地,沒個也說不得,只好斟了一大盞酒,盡是吃盡了。

戚言看得這般,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心下卻是暗暗驚疑,前日裴煦行事雖是聽着極好,但他總是想再行打探地清楚些,方是託了二,赴了好幾個場,但聽得竟是全然的讚歎或是默許。便是戚言在行船之時,略略看得出裴煦地淡定溫煦,極易博得好聲氣,也是驚疑不定了。

這一場地這個公子,原是極虛榮極挑剔的,竟也是說不得什麼來,看來那裴煦在祁家地夜宴上,倒是真真是得盡了人心了。

想到這裡,戚言原是不知怎麼的心,也是幽幽地嘆息了一聲而今日,這京都之中,爲此嘆息的並不在少數。畢竟,這戚言雖是極有思慮的人,又是接近了裴煦一段時日,但如何比得過那積年的老狐狸。不少人原是爲裴煦的鍼灸奇術而驚動的,但細細聽來,倒是爲這裴煦而讚歎了。其中那原是接待裴煦的雲大家最是深切,他書房的燈,卻是足足亮了一夜。

且不論京都暗地裡多少漣漪爲裴煦而生,此時的他卻是真真是略略愣怔着凝視着身前的一樣事物,半日,纔是真真的嘆息了一聲。踟躕良久,裴煦纔是伸手將最是前面的封上蠟的信箋取來,拆封之後,抽出其中的暗花雲紋箋,低首細細地看了起來。

第20章 時局清明第17章 統籌政事第25章 夏都之怒第14章 徐徐而爲第34章 情濃深處第11章 杯觴角羽第6章 授命一方第33章 漁翁得利第8章 天一生水第31章 煙消雲散第12章 醉扶歸去第8章 定海城行第19章 思慮甚深第34章 情濃深處第24章 商談未久第22章 未央之計第24章 野心勃勃第11章 武幗誤國第1章 吾同行也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3章 燕夏之間第6章 授命一方第12章 院中來客第27章 長日漫漫第8章 罪定叛國第16章 將行在外第33章 漁翁得利第16章 莫愁湖上第11章 武幗誤國第15章 牽線佈局第22章 未央之計第20章 無言相對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5章 鍼灸之術第24章 公主凌紜第10章 詩畫雙絕第22章 各有機心第4章 勢如水銀第24章 四兩千金第25章 扶病探望第30章 泰安殿內第25章 夏都之怒第5章 逗弄小兒第7章 落子無悔第31章 輾轉反側第5章 逗弄小兒第12章 揮斥之間第26章 周國來使第22章 未央之計第7章 乾坤獨斷第4章 波瀾徐生第17章 清眸朦朧第18章 數路大勝第30章 病軀未愈第33章 大婚之時第11章 細思往後第30章 略施小計第5章 天青潮來第30章 直搗黃龍第28章 約談交鋒第10章 勞軍之行第22章 公之於衆第24章 廬山面目第26章 周都驚惶第34章 擄掠楚都第12章 坐論酒道第10章 海內晏清第23章 覲見前後第18章 琴劍飄零第15章 盪滌塵埃第17章 此心遲遲第31章 輾轉反側第26章 周都驚惶第31章 輾轉反側第28章 大開城門第35章 巒嶂疊翠第27章 遙寄一信第10章 詩畫雙絕第2章 西北反叛第9章 浮生別居第13章 速結同盟第27章 各安其樂第20章 遣使來兮第11章 春夜序歌第30章 直搗黃龍第24章 公主凌紜第34章 獨悵此心第18章 拔盡餘毒第17章 此心遲遲第13章 大軍來襲第5章 天青潮來第20章 驗明正身第21章 秦晉之好第28章 山居行色第21章 秦晉之好第33章 大婚之時第14章 風鶴之書第10章 春暉三尺第10章 詩畫雙絕
第20章 時局清明第17章 統籌政事第25章 夏都之怒第14章 徐徐而爲第34章 情濃深處第11章 杯觴角羽第6章 授命一方第33章 漁翁得利第8章 天一生水第31章 煙消雲散第12章 醉扶歸去第8章 定海城行第19章 思慮甚深第34章 情濃深處第24章 商談未久第22章 未央之計第24章 野心勃勃第11章 武幗誤國第1章 吾同行也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3章 燕夏之間第6章 授命一方第12章 院中來客第27章 長日漫漫第8章 罪定叛國第16章 將行在外第33章 漁翁得利第16章 莫愁湖上第11章 武幗誤國第15章 牽線佈局第22章 未央之計第20章 無言相對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5章 鍼灸之術第24章 公主凌紜第10章 詩畫雙絕第22章 各有機心第4章 勢如水銀第24章 四兩千金第25章 扶病探望第30章 泰安殿內第25章 夏都之怒第5章 逗弄小兒第7章 落子無悔第31章 輾轉反側第5章 逗弄小兒第12章 揮斥之間第26章 周國來使第22章 未央之計第7章 乾坤獨斷第4章 波瀾徐生第17章 清眸朦朧第18章 數路大勝第30章 病軀未愈第33章 大婚之時第11章 細思往後第30章 略施小計第5章 天青潮來第30章 直搗黃龍第28章 約談交鋒第10章 勞軍之行第22章 公之於衆第24章 廬山面目第26章 周都驚惶第34章 擄掠楚都第12章 坐論酒道第10章 海內晏清第23章 覲見前後第18章 琴劍飄零第15章 盪滌塵埃第17章 此心遲遲第31章 輾轉反側第26章 周都驚惶第31章 輾轉反側第28章 大開城門第35章 巒嶂疊翠第27章 遙寄一信第10章 詩畫雙絕第2章 西北反叛第9章 浮生別居第13章 速結同盟第27章 各安其樂第20章 遣使來兮第11章 春夜序歌第30章 直搗黃龍第24章 公主凌紜第34章 獨悵此心第18章 拔盡餘毒第17章 此心遲遲第13章 大軍來襲第5章 天青潮來第20章 驗明正身第21章 秦晉之好第28章 山居行色第21章 秦晉之好第33章 大婚之時第14章 風鶴之書第10章 春暉三尺第10章 詩畫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