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夏周和談

燭影漸稀,濛濛然的日色自軟厚細密的淡白縐紗紗窗中滲透出來,減卻了三兩分的燭光,卻一發得透出明晰之感來。

細密的沉水香自爐鼎之中幽幽焚起,裴煦自避開風頭,只隱在屏風簾帳內,待得那通氣的冷風去了,漸漸暖和起來,方是斥退了屏風,自掛起簾帳,斜倚在炕几上,若有所思。

“公子?”眼見着那侍女將那一干擺出來以顯示病後初愈,卻爲事務驚擾,無心飲食的細粥小點撤下,又是換上隨常吃食,那裴煦仍是神思恍然,不欲飲食,那雲翳不由咳嗽一聲,輕聲喚了一句。

“無事。”裴煦淡淡一笑,眸光在那炕几上一掠而過,口中淡淡道:“只是由不住思慮罷了。卻是想不得那戚言倒是好生難得的,即是立下決斷,只是若是這般讓他好過了,豈不是讓周國太輕易了過去。”

說罷,裴煦倒也不再多思慮,畢竟下面卻是那周國下子的時候,思慮再多也是無用。當下裡他便也只略微皺眉又看了那粥食一眼,頓覺那松子粥甜膩,只取了半碗極淡的茯苓粥,那黃芪煨肉、芪蒸鵪鶉等略略嘗着一點就是放下,反倒是那竹蓀素燴、幹煎松茸這些清淡的略略吃得多些。

將這半碗粥吃罷,裴煦纔是微微擡首,再吃了幾勺熬得極好的核桃酪,便揮手令人退下,只取了一蓋鐘的濃茶漱口,方是略加鬆散一番。

且不論裴煦這一番的閒淡,只那周國飛霞殿中,倒是另一番的景象。.wap,.

此時天光雖是越發得清明,但也略略有些不足的。況且這周國乃江南豪奢之地,那飛霞殿內早已是燃起了三兩盞大光明琉璃蓮花大燈,燈火爍爍。光彩十分。

淡淡地茶香在空中微微浮動,於那江雲香交纏着。撲入人心,一發得顯得靜謐澄淨。微微擡眼,那戚家地老人的眼光在衆人身上掠過,半日,纔是淡淡道:“陛下。老臣有一言,雖是粗糙,但也權作拋磚引玉之用。”

那周帝也只今日之事十分重大,聽得這戚家老人這般說來,便開口道:“戚卿家儘管道來。”

滿是皺紋的臉微微舒展,這戚家老人略頓了頓,便是開口道:“以老臣只見,這裴煦所說地事,必是真的無疑。畢竟。這消息是真是假,與大事究竟無礙,三五日便可見真僞。那裴煦拿這三五地時間又有何用?這消息若是真的。倒是能解釋一番,爲何那夏國會如此早便是曉得此事。並在激怒之下。出此下策。”

“戚大人,這或是夏國人的奸計。事前商議做出的,卻也不出奇。畢竟這話全是他們說的,並無事實例證。”邊上一人聽得這話說來,衆人神思,頗有幾分信服,便不由開口說道。

“這卻也不是。”那右側上首一人聞言,卻是淡淡解釋道:“先前手下暗諜曾送來不少例證,道那夏國高層,卻是能極爲迅速地聯繫。只是這究竟如何聯繫,尚未查得通透,只依稀聽聞這乃是飛鴿傳信,雖有不少推測,但具體的卻是少之又少。”

“罷了,這事卿自去查處便是。”那周帝聽得如此,便是淡淡將這話題止住,轉而看向其他臣子,道:“想來此事應是真的無疑。那武幗倒是真是了得,竟是將那七萬帶甲夏軍一舉夷滅。”

“那武將軍確是得大加封賞,但此事卻還未全然定下,陛下且略略放下這件事,倒是須將夏國一事定個格兒。”看得周帝太過興起,一個大臣忙忙道。

“這卻也是。”那周帝聽得這事,倒是有些遲疑,以他之見那夏國使得他這些時日來常懷耿耿,原是應略加懲處的,但若是做得太甚,夏國若是與那蜀國聯手,倒是不妙的。

“陛下,以臣之陋見,卻還是盡力與那夏國聯手攻下蜀國,方是正理。”聽到現在這節骨眼上,那祁家老人終於開口了,只見他淡淡說了一句,便又是道:“與夏國此次一戰,先前聯手的顧慮已全然消失了。那騰江天險在這次戰爭之中,並無必要之處。那夏國軍伍也是被我大周大破七萬餘。便是這次聯手,卻也只是爲了能使得那夏蜀兩國不能聯手罷了,想來便是夏國能吞併些蜀國之地,卻也不可能是多少。”

這話一說,一衆臣子倒是越加的覺得順耳,周國兵鋒所指,原是天下第一的,但那夏國這些年來倒是越加掠去了這等風光。今次這一場大勝,便是周國這些人也是覺得飄飄然得很,心思繞來繞去,卻是將那夏、蜀兩國俱是看做掌中之物了。

這般下來,這些臣子倒俱是認可了此事,便是心中略有些空乏的感覺,細細思慮下來,卻也無甚不妥之處。那戚家地老人因着孫子的話,卻也是贊同此事,因着如此,這與夏國和談,略略退後些的基調便是定下來了。

“說來倒是得恭喜戚卿家後繼有人,那戚言不過二十餘,倒是比我等老人能決斷得多了。我等這般左思右想,方是定下地基調,倒是與他先前所與夏國裴煦說得不差分毫。真真是少年可畏!”邊上一人見得基調已是定下,便是略略讚歎一句,就是轉而道:“這便也罷了。只是和談一事,若是想先期做得通透,還需與那裴煦一般商談妥帖,使他能好生勸說那夏帝方是。戚大人年少才高,與那裴煦又是相處日多,何不就此將此事交託與他?”

“這……”那周帝聽聞如此,也不禁深思起來。

倒是那戚家老人,神色淡淡,只道:“左大人過譽了,我那劣孫卻是當不起。他先前便是妄圖決斷,爲人臣子所不可。便是與那裴煦多有相和,但究竟是說那國事,還是請其他人罷。”

“戚卿家何其過謙。”那周帝一笑,想了想便是定了下來,道:“我大周之中,那裴煦略微熟悉的也不過是戚家地戚言,祁家地祁瑾罷了。先前已然交託他們行事,這一端便也交託與他們。想來那夏國也是能者衆多,必是能權衡輕重緩急的。”

第2章 旋即歸京第28章 四方形勢第24章 末路之時第19章 流綠燈裡第32章 終有所定第29章 此間事畢第1章 舉國縞素第11章 細思往後第20章 遣使來兮第8章 定海城行第4章 殿前爭執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章 行行重重第9章 祁家投帖第23章 覲見前後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8章 山居行色第25章 刺客莫名第18章 拔盡餘毒第28章 大開城門第29章 舊事新番第5章 乾坤逆轉第29章 春閨招士第34章 情濃深處第25章 扶病探望第27章 內亂叢生第32章 終有所定第21章 皇子鳳蘊第7章 踏破晝日第29章 不驚不擾第7章 探脈溯源第5章 樑上君子第31章 煙消雲散第27章 夜來逼宮第35章 烽煙過後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0章 無言相對第32章 始而成行第26章 周國來使第18章 四方蜂聚第22章 未央之計第5章 逗弄小兒第4章 壽誕初開第6章 詔令之下第32章 宮門森森第31章 方爲吾鄉第22章 公之於衆第21章 固守待隙第26章 閒話紅妝第8章 暗生詭念第19章 北門晨曦第24章 細語桐影第3章 聯而不合第2章 西北反叛第30章 病軀未愈第13章 溫言安撫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2章 暗夜行刺第5章 乾坤逆轉第8章 舒王鳳琰第3章 如此巧合第17章 此心遲遲第10章 勞軍之行第13章 邀戰於前第20章 不拘君命第18章 長亭之約第9章 祁家投帖第6章 詔令之下第6章 一入戚府第12章 醉扶歸去第22章 各有機心第23章 鬼魅行跡第24章 廬山面目第12章 醉扶歸去第23章 碧熒寒毒第7章 風聞如斯第9章 疾風驟雨第14章 瞬息生變第18章 數路大勝第21章 固守待隙第13章 夜深來刺第32章 終有所定第35章 燕國爲郡第20章 驗明正身第4章 蟄伏已久第20章 計議已定第7章 虛者實之第19章 帝都來旨第22章 燕使入夏第32章 始而成行第22章 行刺於道第10章 勞軍之行第32章 終有所定第25章 愛慾參差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6章 細說源頭第9章 浮生別居第17章 暗籌乾坤第27章 長日漫漫
第2章 旋即歸京第28章 四方形勢第24章 末路之時第19章 流綠燈裡第32章 終有所定第29章 此間事畢第1章 舉國縞素第11章 細思往後第20章 遣使來兮第8章 定海城行第4章 殿前爭執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章 行行重重第9章 祁家投帖第23章 覲見前後第25章 無情有思第28章 山居行色第25章 刺客莫名第18章 拔盡餘毒第28章 大開城門第29章 舊事新番第5章 乾坤逆轉第29章 春閨招士第34章 情濃深處第25章 扶病探望第27章 內亂叢生第32章 終有所定第21章 皇子鳳蘊第7章 踏破晝日第29章 不驚不擾第7章 探脈溯源第5章 樑上君子第31章 煙消雲散第27章 夜來逼宮第35章 烽煙過後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0章 無言相對第32章 始而成行第26章 周國來使第18章 四方蜂聚第22章 未央之計第5章 逗弄小兒第4章 壽誕初開第6章 詔令之下第32章 宮門森森第31章 方爲吾鄉第22章 公之於衆第21章 固守待隙第26章 閒話紅妝第8章 暗生詭念第19章 北門晨曦第24章 細語桐影第3章 聯而不合第2章 西北反叛第30章 病軀未愈第13章 溫言安撫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2章 暗夜行刺第5章 乾坤逆轉第8章 舒王鳳琰第3章 如此巧合第17章 此心遲遲第10章 勞軍之行第13章 邀戰於前第20章 不拘君命第18章 長亭之約第9章 祁家投帖第6章 詔令之下第6章 一入戚府第12章 醉扶歸去第22章 各有機心第23章 鬼魅行跡第24章 廬山面目第12章 醉扶歸去第23章 碧熒寒毒第7章 風聞如斯第9章 疾風驟雨第14章 瞬息生變第18章 數路大勝第21章 固守待隙第13章 夜深來刺第32章 終有所定第35章 燕國爲郡第20章 驗明正身第4章 蟄伏已久第20章 計議已定第7章 虛者實之第19章 帝都來旨第22章 燕使入夏第32章 始而成行第22章 行刺於道第10章 勞軍之行第32章 終有所定第25章 愛慾參差第25章 朝令夕改第26章 細說源頭第9章 浮生別居第17章 暗籌乾坤第27章 長日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