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CAAS

“我贊同忠謀的觀點,我們這個結社的宗旨只需要定爲促進阿美利肯和華國之間的科學技術交流即可。”最後還是李政道出來拍板說。

“我也贊同,成桐想培養晚輩們的學術修養這沒有問題,類似的工作可以由成桐牽頭來搞,我們大家想參與的參與。”

李政道和丁肇中相繼發言後,丘成桐也沒有再表達反對意見。

由他牽頭來做這件事甚好,沒有寫入宗旨裡沒太大的問題。

胡正明拿起手裡的議程接着說:

“那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項議程,組織名稱,華美科技交流促進會、華美科技交流協會,這兩個名字只是起一個拋磚引玉的效果。”

周新扶額,在他看來,這兩個名字還不如明新會呢。

“這兩個名字把焦點都放在了交流上,其實不太好,雖然我們的願景是這個,但是我們的名字定爲這個太直白了。”丘成桐說。

“我認爲我們的組織名不應該直接把華國的名稱放在上面。”周新說。

如果叫這種名字,16年之後,加入了該組織的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會有被調查乃至更高的風險。

關於名字大家取了非常多,最後李政道說:“就叫阿美利肯-華華人科學促進會。

當年還沒有建國的時候,大致在1946年的時候,那時候在南中國科學社和中華自然科學社聯合成立了一個華國科學促進會。

後來這個會沒有了聲音,包括阿美利肯的阿美利肯科學促進會AAAS。

華國沒有成立類似的組織,我們可以自己成立一個。

就叫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CAAS。

只要具有華國血統的外國人都是Chinese。”

李政道說了之後,其他人都覺得沒問題,唯一覺得有問題的是周新。

這裡感到有問題也是16年之後有問題,周新不太可能直接說自己能預測未來,取這個名字,到時候我回國了,你們還在阿美利肯的連人身安全都無法保障。

周新也想不出什麼反駁的理由,他只能把這件事暗自記在心裡,等到局勢變化之時再提醒各位。

胡正明說:“如果沒有人反對的話,那就叫CAAS吧。”

丘成桐補充道:“可以,我們的組織成立之後,需要和大陸、彎彎方面說一聲,讓他們後面成立科學研究方面的組織,別和我們重名了。”

胡正明繼續說:“然後是第三項,在最初我們希望只邀請足夠優秀的理工科學者和工程師,對標百人會構建一個精英團體。

但是後來無論是李先生還是丁先生,兩位先生都對此表示了明確的反對。

那麼我們現在不設置門檻,只要願意繳納會費,註冊會籍都可以加入。”

李政道和丁肇中認爲,我們爲了推動華國和阿美利肯之間的學術交流,促進華國的科學進步,如果設置那麼高的門檻,無法真正有效促進華國的科技進步的。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只有精英參加的話,華國本身目前在學術領域就相對落後於主流發達國家,這樣搞更容易造成學閥現象。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出發,加入他們組織相當於給對應的人增加了當學閥的籌碼。

李政道和丁肇中都對此表示了強烈反對,同時理工科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每個研究人員知道的都是他那個細分領域很窄的一塊。

如果設置高門檻,誰來判斷對方在學術領域是否足夠優秀?

他們二人認爲應該不設置門檻,只要是華人,並且對科學感興趣就可以入會,因爲入會要繳納會費,只有真正對科學感興趣的華人才會加入。

“同時我們可以在會員加入後,根據他的學術貢獻、爲CAAS做出的貢獻,進行打分制。

比如在對應期刊上發表論文,加多少分,然後評上阿美利肯的終身教授,加多少分。

獲得了某些科學獎項、工程師獎項,加多少分。

又或者在促進華國科技進步方面做出貢獻,加多少分。

分數決定等級,等級越高,這只是榮譽等級。

至於爲CAAS做出的貢獻,比如捐款捐了多少錢,加多少分,在協會內進行了多少輪學術講座,又加多少分。

我在和各位初步溝通之後,打算這樣做,只是具體的分值、規則,我們把框架定下來之後,會把規則制定出來然後給各位審議。”

“感覺怎麼樣?”晚上胡正明和周新單獨吃飯的時候問。

周新說:“還好,李政道先生和丁肇中先生年紀都這麼大了,思維還如此清晰,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堅持。

不愧是大師級的人物。”

胡正明:“理工科學者,只要不自己創業,幾乎都比較單純,存在着理想主義。

你別看我,我雖然創業了,但是我那個創業屬於小打小鬧,我還是很單純。

大家都是華人,自然希望華人能在科技領域更有聲音,希望能促進華國的科技進步。”

Www•ttκǎ n•C〇

即便沒有CAAS,李政道、丁肇中和丘成桐,都通過回到華國講課、在水木成立專門的數學中心、捐錢等各種方式支持華國的科學發展。

以李政道爲例,在1997年的時候就捐了30萬美元,成立了秦惠莙與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

李政道98年洪水捐了一萬美元,03年非*典捐了五千美元,連99年的時候使*館被*轟*炸都向遇難新聞工作者的家屬捐了錢。

當然除了張忠謀,張忠謀純屬是因爲周新想挖臺積電牆角,才故意讓胡正明喊他參加的。

這麼說吧在WTO之後,臺積電是主要半導體廠商裡對大陸投資最少的。英特爾和三星在大陸的產能要比臺積電多得多。

三星的dram產能有42%都放在大陸,英特爾在花爲被禁止購買芯片之後依然想擴建蜀都廠。

至於爲什麼有信心挖臺積電牆角,因爲在90年代末期到00年初這個階段,臺積電對於去大陸建廠的態度是分裂的,張汝京、蔣尚義、梁孟鬆都陸續離開臺積電。

周新之前和梁孟鬆溝通的時候對這段時期發生的內幕相當瞭解,在他看來,有他在中間操作,能夠讓臺積電分裂的更加厲害。

如果不是當時臺積電的分裂,也不會有中芯的誕生。

“今天你也說過了,CAAS會成立雜誌,會面向所有華人開放,看來伱想把CAAS對標百人會,打造成精英結社的目的破滅了。”胡正明倒是樂於看到自己的這個弟子吃癟。

在他看來,在小事上受挫折,總比在大事上受挫折要好。

周新顯得毫不在意:“是我之前的認識太淺薄了,其實丁先生和李先生的想法更有道理。

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基數,纔會有更多的精英產生。”

CAAS的成立足足討論了三天,主要最難的就是規則。

周新也順利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一是CAAS常務理事和董事會成員的身份,二是他來成立公司負責CAAS會員系統的搭建。

CAAS面向所有華人開放,只要你想加入,就來申請,申請之後填自己的資料和註冊身份,然後定期繳納會費。

周新會把繳納會費設置成通過NewPay繳納會費,他們目前還只是針對阿美利肯地區的華人,其他國家的華人想加入也行,來阿美利肯加入。

華人加入後,他填寫的資料,都是通過周新搭建的系統來完成錄入。

後續的榮譽體系,會員在完成榮譽要加分,同樣是通過他們的會員系統進行資料錄入。

資料錄入之後,比如說該會員在某期刊上發表論文,然後上傳信息,審覈人員會對真實性進行覈驗。

覈驗無誤後纔會完成加分。

至於爲CAAS內部會員舉辦講座乃至上系列課程,這些都會有人專門來覈實。

周新可以實時掌握每個會員的發展情況,某個會員分數突然加了一大截,那麼他一定是在某個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

周新可以從數據庫裡直接看到每個人的榮譽分變化情況,能夠實時瞭解對方是哪個領域的專家,做出了什麼貢獻。

相當於是掌握每個華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研究進度。

爲了讓每個人有積極性,周新打算設置對應的等級,到了某個等級會發榮譽獎牌,類似b站10萬粉、100萬粉絲的獎牌。

只是CAAS的等級有更多的細分項,然後會有對應不同的獎勵,最高等級,周新打算頒發純金的獎牌。

手握鉅額資金就是這麼壕無人性。

在阿美利肯組織成立需要根據組織目的和運作方式選擇組織類型,CAAS明顯是非盈利組織。

然後是組織名稱和所在州政府,他們選擇在各類資源最豐富的加州。

如果成立的是非營利組織,還需要向聯邦政府申請一個稅號。

準備文件包括章程、註冊申請表、董事會決議等等,將準備好的文件提交給州政府並繳納相關費用。

最後纔是獲得批准,州政府會發放組織成立證書。

整個一系列的流程走下來最少也需要三個月時間。

在商議之後,周新負責專門招人來運營CAAS,包括搭建系統、組織申請、建立官網等。

第48章 天使投資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38章 引爆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21章 合作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39章 發酵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76章 慢就是快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37章 反擊第6章 輕鬆拿下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57章 關鍵鷹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319章 含金量第242章 翻舊賬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49章 條件第266章 吹捧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24章 估值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22章 ipod zero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29章 上市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31章 採訪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269章 被坑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23章 CAAS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57章 關鍵鷹第33章 達成合作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40章 Mphone3第1章 天時地利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367章 MIPad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43章 NewPay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51章 參觀谷歌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244章 結果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21章 看穿第256章 《英雄傳奇》
第48章 天使投資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38章 引爆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21章 合作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39章 發酵第91章 上架感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76章 慢就是快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37章 反擊第6章 輕鬆拿下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57章 關鍵鷹第272章 弊遠大於利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319章 含金量第242章 翻舊賬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49章 條件第266章 吹捧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24章 估值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222章 ipod zero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29章 上市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31章 採訪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269章 被坑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23章 CAAS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57章 關鍵鷹第33章 達成合作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340章 Mphone3第1章 天時地利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367章 MIPad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43章 NewPay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51章 參觀谷歌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244章 結果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21章 看穿第256章 《英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