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攪局者

“個人電腦的攪局者華國個人電腦迎來了新的攪局者,2001年纔剛剛過去,TCL藉助首發奔騰4的電腦品牌,讓它在大衆心目中的形象從家電品牌逐漸轉變成爲一個個人電腦品牌。AMD在奔騰III時代首次在CPU的主頻上超過英特爾,這導致英特爾面對來自AMD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英特爾在2000年年末的時候推出了奔騰4,到了剛剛結束的第三季度,奔騰4成爲市場的主流,在PC市場佔比在34.6%,英特爾在這樣的局面下,和周新旗下的新芯科技聯手推出的奔騰M芯片能否獲得市場的認可?

過去電腦圈有一句話,486成就了康柏,奔騰創造了戴爾,奔騰3創造了聯想,奔騰M是否能成就小米電腦?在昨天剛結束的發佈會上,小米以全國產和極致的性價比作爲賣點。

單純從配置上來說,小米電腦確實和聯想8000元價位的電腦不相上下,但是作爲個人電腦的新玩家,小米電腦是否能夠把這些性能較好的配件組合在一起後發揮出理論性能,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無論如何,背靠周新的小米電腦無疑將在這個冬天成爲個人電腦領域的新玩家,對聯想、方正、TCL這些國產品牌來說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從我的個人情感角度出發,即便價格再貴兩千,我都願意爲這臺純國產的電腦買單,更別提4000元的超低價了”

第二天幾乎所有科技類雜誌、報紙的頭版頭條都是小米電腦,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極致性價比上,至於全國產的難度,會放在第二版來講述。

“大家聊聊小米吧,這將會是聯想最大的競爭對手,我們要如何在個人電腦市場上抵禦來自小米的衝擊?”聯想連夜召開高管會議,不僅高管在開會,下面的中層管理同樣在和員工們開會。

聯想希望集思廣益,想出一些和小米正面競爭的方案。4000元的價格不僅是在掀桌子,這都是在挖聯想的根基了。

“我認爲我們也得降價,現在的價格在小米麪前確實毫無優勢,聯想是一個有歷史、有底蘊的電腦品牌沒錯,但是華國消費者對於這個價位的商品並沒有太多的忠誠度可言。

電腦這種大幾千的商品,他們最看重的永遠是性價比,小米電腦昨天公佈的價格,即便他們的配件全國產,我相信他們的利潤最多不會超過200元。

當然我知道我們不可能把價格降到這個地步,但是我們依然能夠降價,同等配置小米賣四千,我們最多賣六千,藉助聯想在華國完善的經銷商體系,我們能抵禦住小米電腦帶來的這波衝擊。

另外小米出來當攪局者,未必是壞事,聯想能抗住,有的國產品牌可抗不住,我們完全可以藉助小米來把市面上二流的電腦品牌一個接一個掃進垃圾堆裡。”

“降價可以,但是降到什麼價位?8000元的電腦可以降價到6000元,4000元的電腦難道可以降到2000元嗎?換言之我們四千元這個價位的電腦要怎麼辦?”

“依然降價,降低到成本價,既然小米開了一個口子,那麼我們可以把四千元價位的降低到三千元,把三千元的降低到2500元,給其他電腦品牌上上壓力,正好把庫存清一波。”

“這樣的降價幅度經銷商們未必會同意。”

“逼他們同意,我們本來也是強勢的一方,既然成爲了聯想的經銷商,那必須配合聯想的整體戰略。如果我們不降價,一定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銷量。”

“我贊同楊總關於降價的觀點,我同樣認爲我們該降價,但是一味的降價是無法達成目的的,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差異化競爭上。

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液晶顯示器上,奔騰4、windows和液晶顯示器,讓這三樣成爲聯想的標配,液晶顯示器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去年七月的時候聯想和六大液晶顯示巨頭簽訂了華國個人電腦界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單項採購意向書:在簽約起的未來半年時間內,從上述廠商處購買60多萬套超A級管液晶顯示器,價值人民幣18億元以上。

“我們不應該在性能上去和小米比較,而應該在他們沒有的地方做文章,比如液晶顯示器,比如聯想遍佈全國的網點和遍佈全國的維修服務,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這些上面。”

不僅聯想在制定自己的突圍戰略,希望在這輪小米帶來的洗牌中活下來,其他電腦品牌壓力就更大了。

相比彩電行業,個人電腦行業的歷史更短,之前沒人這樣玩過。

小米的線下門店已經有人提前排隊,爲的就是能夠最早搶到小米電腦。

無論在哪個年代,性價比這玩意都是打動消費者的利器,更別提還有全國產的情感加持。

小米電腦支持線下購買和線上購買兩種方式,由於NewPay已經在華國推出,加上小米電腦的線下門店只有一二線城市纔有開,數量更爲龐大的三四線城市,乃至星星點點分佈在華國的縣城那就更沒有門店了。

因此在開放購買的當天早上,小米官網準備的10萬臺電腦在10分鐘內就銷售一空,稍微晚了點進入小米官網的消費者只能看到幾個字:“當前已售罄,補貨中。”然後心中一涼。

由胡正明主掌的小米確實沒想耍猴,但是作爲一款新品牌,產能不夠也是真的。小米電腦本身只准備了20萬臺,後續工廠纔會陸續生產出來,沒想到的是20萬臺沒到一週就全部消化掉了。

以至於每週小米放貨的那天,因爲訪問數太多,小米官網都有種擠爆的感覺。

消費者還不知道耍猴這個詞,更不知道飢餓營銷了,有消費者知道這個概念,但是不會把它和小米聯繫在一起。

“小米電腦一機難求,高管矛頭直指聯想

截止目前爲止,小米電腦正式發售已經有一個月時間,在這一個月時間裡可以從小米官網上看到,小米全國銷量達到了30萬臺,這30萬臺中除了最早備貨的20萬臺以外,另外的10萬臺都是工廠造一臺賣一臺,小米強大的銷售能力能讓每一個友商感到羨慕。

每週小米電腦發售的當天,有大量消費者早早等候在電腦前準備搶貨,因爲他們知道搶到即便自己不用,加價五百轉手出去綽綽有餘。

面對小米的來勢洶洶,有個人電腦品牌的高管表示,小米這是惡意競爭,藉助供應鏈優勢把價格壓到極致,不給同行活路,並表示周新財大氣粗不以賺錢爲目的,但是他們要把企業經營下去,一定的利潤是必須的。

面對這樣的言論,小米電腦的副總裁公開表示,我們能把價格壓到這麼低,是因爲我們掌握了核心科技,電腦最核心的芯片全部是自產自銷,進一步表示同行們之所以感到壓力巨大,是因爲他們發展了這麼多年,只是供應鏈的整合方,沒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

對於小米副總裁在微博上的這番公開言論,有網友認爲矛頭直指一直以來爲華國消費者所詬病缺乏研發能力和研發意願的聯想”

因爲小米是個人電腦領域的新玩家,高管們樂於在媒體上多發聲吸引眼球,無論是通過微博還是說通過接受採訪對外發聲。

小米電腦剛推出的時候,大量關注集中在性價比,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上手體驗過小米電腦後,更多的關注焦點放在了全國產。

過去國產電腦,消費者、媒體乃至官方層面對他們的期望都是掌握核心技術,尤其是聯想,過去在媒體上經常能見到關於聯想缺乏核心技術的指責。

小米電腦的橫空出世,可以說幾乎是之前大家對聯想的期望,全部被小米給實現了。

“我很好奇爲什麼小米能夠自研芯片和顯卡,聯合研發,而之前的國產品牌一提到自研就是各種困難。”

“研發投入大見效慢,未必能有收益,小米能做到是因爲周新在芯片領域深耕多年,以及周新和英特爾、摩托羅拉、IBM這些阿美利肯巨頭們的良好關係。

說白了周新出馬,阿美利肯的科技巨頭們會給他面子,他提出的合作請求對方會買賬,國產品牌們他們不買賬,只想賣產品給你們。”

“聯想都這麼多年了,還是沒有什麼核心技術,我不說CPU、顯卡這些高精尖的玩意,在其他領域聯想有什麼創新嗎?”

一般網絡論壇上關於小米自研技術的討論,聊着聊着就會歪樓到之前的國產品牌們爲什麼不行,進一步歪樓到聯想爲什麼不行。

雖然國產電腦品牌除了聯想還有很多,但是聯想無疑是一種符號,再和自主研發聯繫在一起,聯想就更是典型案例了。

聯想在2002年的12月,在聯想大廈召開了名爲legend world的技術大會,聲稱要向技術轉型。

在這個會上,聯想邀請了英特爾、德州儀器、甲骨文、微軟等外企專家們坐而論道。

總裁楊元慶公佈了今年的技術答卷,因爲聯想這技術大會開四天,第一天公佈之後,有專家馬上在互聯網上發聲:“聯想這點東西叫技術嗎?”

在這次號稱“華國企業首次發起的世界級技術盛會”上,聯想首次提出“關聯應用”概念。開幕式上,聯想創始人用“不斷革命論”和“階段革命論”來總結聯想的技術創新之路。

這次科技大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E-home”實驗室,聯想基於“關聯技術”研發的一系列前瞻性產品在這裡展示。

通過驗證後,“E-home”的玻璃門自動開啓,門廳的電子鸚鵡發出悅耳的問候,客廳燈光被系統自動調節到適合的亮度,“陽臺”的窗簾自動拉開,臥室也開始自動播放輕音樂。

整個E-home裡隨處可見屏幕,儲存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PC乃至互聯網上的影音文件可以在任意一個顯示終端上播放。門廳裡看似普通的電子秤也被嵌入關聯協議,站在秤上,相關健康數據便被收集並顯示出來。

“像這樣的感應裝置可以隱藏在家裡各個角落,甚至包括馬桶裡,它們能隨時收集人體各種健康數據,充當可靠的家庭醫生。”

“不難看出,在個人信息終端、企業信息應用和社會信息服務三個層面,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應用的割裂。‘關聯’就是聯想公司爲此提出的解決之道。”

這可以看做是物聯網的雛形,當然這也不是聯想最先提出來的,這個概念很早之前就被IBM提出來了,在之前的Comdex大會上IBM也做了詳細闡述。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對着別人提出的概念做了一個樣板間,以至於world大會上記者們關於聯想展示技術的討論都是:這些技術也太邊角料了吧。

會上的採訪,記者們也是毫不留情:

“楊總,今天聯想legend world大會上展示的技術很有新意,但是在我看來聯想只是技術的整合方,我們其實沒有感受到多少技術是真正來自於聯想原創。

這次聯想提出的關聯應用的概念,聯想的研發團隊關於這一概念的落地有沒有什麼更加具體的核心技術?”

“我並不否認聯想目前缺乏底蘊,今天展示的技術更多是整合成熟廠商們的技術。

但是聯想不會放棄在技術方面的探索,按照柳總之前定下的戰略,我們從貿工技也應該走到了技的階段。

聯想一直的戰略都是先掃清外圍再逼近核心技術,我本來是想等有了階段性的結果再宣佈的,但是今天提前宣佈也不是不可以,聯想也將會成立芯片研發部門,和英特爾聯手打造一款更適合華國消費者的CPU。

這款CPU將會成爲聯想關聯應用落地的核心技術,支撐以家爲單位的應用實現。”

是的,小米自研CPU的好處在過去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有人已經趟出了一條路,沒道理聯想不跟着走,即便只是噱頭也足夠了。

第244章 結果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完本感言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309章 連環雷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98章 回國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64章 在申海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54章 驚豔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29章 上市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9章 招兵買馬第259章 旋轉門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319章 含金量第6章 輕鬆拿下第162章 約會(6k)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329章 上市第259章 旋轉門第312章 價格戰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章 天時地利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21章 合作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244章 結果第266章 吹捧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235章 悲哀第10章 離京前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05章 ipod發佈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329章 上市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40章 IPO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5章 聖誕節
第244章 結果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完本感言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56章 產學研協同第309章 連環雷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98章 回國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164章 在申海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54章 驚豔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29章 上市第295章 權力交接第19章 招兵買馬第259章 旋轉門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319章 含金量第6章 輕鬆拿下第162章 約會(6k)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329章 上市第259章 旋轉門第312章 價格戰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章 天時地利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321章 合作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244章 結果第266章 吹捧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235章 悲哀第10章 離京前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05章 ipod發佈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329章 上市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40章 IPO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5章 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