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

周新這段話說完後,臺下的觀衆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能來這的基本上是申海各個高校的學生。

作爲學生,常年從互聯網上汲取信息,他們最清楚華國在消費電子領域的落後。國產電腦品牌確實不少,聯想、方正、長城等等。包括各類電腦類雜誌都會分享各種組機方案。

是的,在2002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垃圾佬這種存在,把不同配件組裝成一臺電腦正是他們的愛好。電腦雜誌給的組機方案裡的品牌幾乎全是外國品牌。

少有的國產品牌也是來自彎彎的品牌,對於華國的消費者來說,很難從情感上認爲彎彎的品牌是民族品牌。

周新的話無疑是打破了大家過往的認知,周新等下面的觀衆們討論聲慢慢變小後說;

“沒錯,小米電腦是一款大量採用國產組件的電腦,接下來由我來爲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首先是CPU,CPU是電腦的核心,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腦的性能,對臺下的觀衆們來說,CPU更關係到大家是否能夠流暢地玩遊戲。

小米電腦的CPU採用的Pentium-M型號CPU,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是奔騰,奔騰-M由我名下的新芯科技和英特爾聯合開發,該CPU的製造同樣由新芯科技完成。

大家肯定會有所懷疑,奔騰-M這款芯片的性能如何,我可以拿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中端芯片來對比,第一款是常見於三千元到四千元價位的AMD毒龍CPU。

毒龍CPU的主頻在1GHz左右,第二款芯片是常見於四千元到五千元價位同樣來自英特爾的賽揚III芯片,它的主頻是1.2GHz。

第三款芯片是常見於六千元價位的AMD速龍1800++芯片,主頻在1.5GHz,而這款奔騰-M CPU主頻在1.5GHz,它說是一款中高檔的芯片毫不過分。

然後是顯卡,顯卡同樣是由新芯科技和市面上主流顯卡設計廠商英偉達合作,共同推出的NVDIA-MI100型號的顯卡,該顯卡是基於英偉達的NV15平臺開發的顯卡,核心頻率在250MHz。

同樣由新芯科技製造,這兩款芯片都是新芯科技在申海的工廠裡造出來的。

這其中的過程真的非常艱難,尤其是顯卡,因爲華國的最先進的芯片製程只有0.18微米,而國外最先進的製程已經到了90nm,芯片製程越先進,也就意味着性能越好。

而當前市面上的主流顯卡芯片,像太陽花、微星、技嘉、華碩等等都已經來到了0.13微米。

在英偉達和新芯科技合作之前,0.18微米的顯卡芯片最多隻能做到200MHz的主頻,也就是對標英偉達推出的第一款顯卡芯片的性能Geforce2。

而我們實現了對此前極限的突破,這真的非常困難,我在後臺能夠看到新芯科技的工作流,因爲華國的芯片代工產業此前從來沒有做過顯卡芯片的代工,NVDIA-MI的聯合研發是由新芯科技在硅谷的研發中心和英偉達合作完成的。

最終芯片落地,製造出來依然要放在華國,放在張江,我們在芯片製造的過程中遇到大量的問題,硅谷的專家們來一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容易,我是英偉達和新芯科技的大股東,但是我也不能讓對方隨叫隨到。

雙方合作是採取少數時候線下,更多時候依然是線上溝通的方式,我從後臺經常看到我們的工程師團隊凌晨一點還在回阿美利肯那邊的郵件,爲的就是不讓問題隔天才能得到解答。

NVDIA-MI100這款顯卡是採取的目前中等水平製程,但是性能絕對一流,同時還支持微軟最新推出的可編程渲染管線這一特性。

在原本的顯卡中,顯卡處理各個流程的‘部件’都是完全固定的,這導致可能會出現木桶效應,顯卡會因爲某個‘部件’的負載過高而導致其他‘部件’處於空閒。性能無法利用完全。而可編程渲染管線就允許一部分的部件去做其他工作,比如像素填充,頂點着色等等。”

講真演講的時候訴苦是常態了,大家都喜歡在新聞發佈會上講自己推出這款產品是如何如何不容易,經歷了重重磨難,潛臺詞是我都已經這麼用心了,你們還不支持我?

周新講這些,訴苦只是微不足道的目的之一,更多的是幫新芯科技做宣傳,告訴在場的學生羣體,我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也很有意思,歡迎大家加入新芯科技。

同時也是和陳進再度做對比,你連DSP芯片都要抄襲,我們已經推出了半自研的顯卡和CPU。

在座的觀衆裡大多數都是識貨的,更別說周新背後的PPT上把參數對比都標出來了,臺下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現在華國才加入WTO剛滿一年不久,華國別說和阿美利肯這樣的國家,和霓虹、高麗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大家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電腦核心組件幾乎全是硅谷造。

硅谷造,然後貼上彎彎、霓虹或者是高麗的牌子,爲什麼聯想被詬病,還不是因爲聯想靠着華國市場成爲了個人電腦領域的巨頭,但是在覈心技術上毫無進展。

在當下崇洋媚外的風氣很重,同樣有着一大幫希望國家發展更好的人,甚至崇洋媚外和希望國家發展更好並不衝突,更別說在場的觀衆以熱血未冷的學生羣體爲主,學生們的歡呼能夠覆蓋整個交大。

不用周新說,大家也知道這些有多麼不容易,臺下電腦報的記者代表把腦袋湊在一起,在如此嘈雜的環境裡交談:

“就算周老闆不給我記者費,光是衝着芯片和顯卡都是華國造,我都要好好吹一頓小米。

不過小米別的都好,就是這個名字不夠霸氣,不符合周老闆的地位。”

“那你會買嗎?”

“什麼?”

“我說你會買嗎!”他同時吼道。

“肯定會支持一臺,價格在6000元以下就支持一臺。”

周新等大家安靜下來後繼續說:

“站在這裡我的內心百感交集,因爲這款產品很令我自豪,它是華國過去十多年電子產業發展的集大成產物。

剛剛說了CPU和顯卡,接下來逐一介紹主板、內存、硬盤、聲卡、光驅等等。

我知道大家過去肯定有疑問,爲什麼這些配件都沒有國產品牌?如果是學集成電路專業的學生應該清楚,因爲華國品牌缺乏展示的空間。

以內存爲例,華虹是專注於內存製造的華國企業,但是他們製造的內存通常會貼上NEC或者是西部數據的牌子在市面上發售。也就是說你買到的內存條雖然是華虹製造的,但是卻沒有任何華虹相關的信息。

還有顯示器,京東方同樣是深耕屏幕領域的華國企業,但是他們生產的屏幕貼上索尼、三星、松下等等國外品牌充斥在華國市場上。

同樣的情況存在於個人電腦的各個領域,我將逐一爲大家介紹這些優秀的國產電子品牌。”

周新挨個介紹完之後,整個PPT暗了下來,背後只有一盞燈打在周新身上,在這樣的光影效果下把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周新身上。

周新說:“最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價格,我在之前的PPT裡大量介紹了小米電腦的配置和性能,後續我們將在小米的官網上推出一款電腦打分軟件,大家可以基於這款電腦打分軟件對自己的電腦進行打分,同時也可以對小米進行打分。

我們最喜歡的就是跑分,我們內部跑分結果顯示,小米電腦的性能大致和聯想8000元價位的電腦相同,在具體性能上甚至要超過聯想8000元的電腦。

但是我們的價格是”

周新說完,他背後出現四個大大的數字,4299元。

臺下這下是真心實意的掌聲,大家都知道如果周新發佈會沒誇大的話,4299的價格確實性價比超值,用圖吧佬的話來說就是閉眼入。

“沒錯,正如我在發佈會剛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小米這個品牌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我們希望給用戶帶來極致的性價比。

所以這個價格還要降!”

背後4299元價格被打碎,然後出現一個新的價格3999元。

這下徹底轟動了,要知道3000元價位和4000元價位在用戶心理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臺下有用Mphone的學生髮了條微博,3999元的價格出來之後,他的微博瞬間爆了。

“哇!我愛新總,這價格太香了!”

“我估計聯想得傻眼,這價格是一點活路都不給他們。”

“臥槽,這價格是要在華國率先開啓價格戰,而且是堪稱慘烈的價格戰,別說聯想,惠普、戴爾、三星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有活路了。”

“後悔了,現在去電腦城退貨還來得及嗎?我配的5000元的電腦和小米比起來就是垃圾。”

“這價格真的不當人了,沒想到周老闆這濃眉大眼的也學會打價格戰了。”

“本來我就覺得新總帥氣逼人,這下更帥了!”

跑分軟件並不稀奇,在2000年的時候3DMark就推出了專門針對顯卡性能的跑分軟件,小米開發的是一款更加全面的跑分軟件。

周新說:“這個價格是我想了很久定下來的,就是爲了讓華國的消費者感受到小米的極致性價比。

我在最開始定4299這個價格的時候,小米的高管一致認爲我瘋了,等我說我們的價格還要再降300元的時候,他們覺得是不是要把我送到醫院裡看看。

我就和他們說了兩件事,第一件,小米不是一個想賺錢的品牌,它是一個要讓華國用戶感受到極致性價比的品牌。

4299元的定價固然很具性價比,但是還不夠極致。

讓華國的消費者看到小米就聯想到物美價廉,我旗下兩個品牌,小米專注於極致性價比,而Matrix則將專注於前沿科技的探索。

第二,小米是第一款幾乎是全國產的電腦,我希望通過小米把華國的電子製造商們培養起來,讓他們能夠研究出更好更先進的產品。

最後希望在今天這個夜晚,小米能夠讓大家感受到我對華國消費者的誠意。”

這誠意屬實是拉滿了,遠在硅谷負責Mphone2的雷君看到這場發佈會的文字直播後,有種知己的感覺,他在幹了一段時間消費電子行業後,他同樣認爲追求性價比太重要了。

至於小米這個名字,雷君也覺得很符合他的胃口。

華國網絡論壇上全部都在討論小米今晚的發佈會,光是價格和全國產的配置,足夠大家當自來水了。

“別說配件全國產,光是小米機箱和走線的這個設計,我在其他品牌上就沒有看到過,用周新在Mphone發佈會上說的,這是極簡的工業美學。”

“別說了,小米這太兇殘了,這個價格一出來,我們公司集體開會,現在已經在去公司的路上了。在發佈會開的過程中,我家電腦企業qq已經開始滴滴答答響個不停了。”

“樓上哥們哪個公司的?在家還讓你們下載企業qq?你們公司專門申請了企業qq的安裝碼?”

“我聯想的,是啊,公司給所有人都申請了兩個企業qq的安裝碼,說是家裡一個公司一個,這樣方便你處理一些緊急業務。

我看銷售羣裡,所有大區分管銷售的副總都很緊張,一致認爲小米會給聯想造成極大的衝擊。”

“聯想?組裝廠麼?話說你們緊張啥?聯想不主要靠機關和國企的訂單麼,個人訂單丟了對你們影響也不大。”

“如果小米也能拿到這些國企和機關的訂單呢?要知道小米的性價比遠超聯想,周老闆的關係可不比聯想的差。”

“那你們得慶幸周老闆之前因爲漢芯而和有關方面有了隔閡,要不然聯想確實競爭不過小米。”

“樓上的,我再問下,你不是聯想的麼?我還是好奇爲什麼小米能把價格做到這麼低,同等配置價格只有你們的一半?這差的有點誇張了。還是說之前你們8000元的電腦,4000元都是利潤?”

“想啥呢,明顯小米全國產,大量採用國內生產的配件把成本壓下來了,比如說同樣是英偉達的顯卡,聯想是從微星、技嘉手裡買,他們會貼個logo,然後整合一下加價賣給我們。

而小米是獲得英偉達技術授權然後自己生產,這成本能一樣嗎?”

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340章 Mphone3第89章 產業升級第192章 野望(4K)第309章 連環雷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44章 結果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47章 攪局者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123章 CAAS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65章 第三招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40章 IPO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1章 看穿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96章 質疑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64章 公有云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296章 質疑第296章 質疑第365章 第三招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05章 ipod發佈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56章 用戶第51章 參觀谷歌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44章 NewPay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29章 上市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0章 離京前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185章 Mphone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59章 旋轉門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3章 驚訝第324章 估值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47章 攪局者
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340章 Mphone3第89章 產業升級第192章 野望(4K)第309章 連環雷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244章 結果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47章 攪局者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123章 CAAS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65章 第三招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40章 IPO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21章 看穿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96章 質疑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64章 公有云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296章 質疑第296章 質疑第365章 第三招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05章 ipod發佈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4章 電子社區第200章 如何開始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56章 用戶第51章 參觀谷歌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44章 NewPay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329章 上市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3章 世紀之交的風氣第10章 離京前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185章 Mphone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59章 旋轉門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3章 驚訝第324章 估值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53章 雙線操作第247章 攪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