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訪談

一般來說參加這類訪談類節目之前會對好臺本,大家會把問題框定在一個範圍內,主持人臨場發揮的空間很小。

之前無論是在阿美利肯參加的查理·羅斯秀還是在華國參加的央媽節目,都是如此,央媽甚至直接把問題都告訴你。

這次不一樣,因爲這次是抱着危機公關的態度來參加彪馬秀,所以只是限制了範圍,一些問題不能提,在範圍內主持人可以隨意發揮。

而比爾·馬赫作爲中年憤青,對後面華盛頓三屆總統都各種看不慣,在節目中大肆抨擊,自然也不會因爲周新的身份而另眼相看。

西方媒體總是想搞出個大新聞,有什麼能比把Newman問得啞口無言而更能吸引觀衆的嗎?

至於未來會不會因爲他的言論過於犀利導致大牌嘉賓接受不了,這不存在,因爲HBO方面會事先和嘉賓溝通好,話題的範圍和尺度。

之所以這次會是激烈的攻防戰,是因爲這是周新的選擇,他想的是通過真誠這一必殺技來進行危機公關。

“沒錯,我和Robin出身華國同一所大學,但是他比我年長很多屆,我們在大學的時候並不認識。

在99年的時候那時候互聯網環境很好,充斥着來自華爾街的投資,大量的資本涌入這個行業,我運氣很好,靠着拳頭遊戲獲得了一筆不菲的現金。”周新陷入回憶。

十年間幾乎是一晃而過,周新還記得當時從比爾蓋茨手裡拿到那筆現金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這輩子再也不用爲物質而擔憂了,已經實現了人生階級的跨越。

周新對自己搞的互聯網公司內心會有計算,它在交易時的價值和真實價值是否匹配,從交易層面來說,Quora那絕對是佔着好時機賣了個天價,拳頭遊戲則是真虧了,被比爾蓋茨佔了大便宜。

拳頭遊戲相當於全球版百度貼吧和steam的結合體,當時估值才五億美元,簡直不要太便宜。

馬赫問道:“能大概透露一下是多少錢嗎?”

周新對這個數字印象深刻:“八千萬美元。

在獲得這筆資金後,我那時候覺得互聯網賺錢太快,好的企業很容易獲得很高的估值,所以我就想着自己也去投資一些互聯網企業。

大家都知道我在互聯網領域眼光很好,我當時同時給百度和谷歌投了錢。

我投資百度並不是因爲我和Robin的私交很好或者我們出身同一所高校,而是因爲我確實看好搜索引擎這種業務,然後Robin在技術上的實力讓我信服。

投資谷歌也是類似的理由,後來百度上市,我們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在疏遠的。”

因爲周新在公開場合很少接受採訪,尤其離開阿美利肯都五年時間了,所以這些屬於內幕,馬赫預感觀衆會感興趣,他自己也很感興趣。

這就好比後世大佬們的自傳,裡面拿來吸引大衆的內容永遠都是大佬之間的八卦。

至於你是怎麼成功的,有太多媒體已經分析過了,外界並不是那麼感興趣。

馬赫問:“爲什麼?

你們都是華人,都在硅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後伱和Robin還是師兄弟的關係,你又是他早期投資人。”

周新苦笑:“有很多複雜的原因,有的是客觀事實,有的是我的推測。

在百度和谷歌合併以前,我同時投資了這兩家企業,他們合併之後我是新百度最大的個人股東,我的股份甚至要比Robin、謝爾蓋布林、拉里佩奇這些創始人還要更高。

加上百度沒有采取A/B股的架構,因此我的投票權是要比他們更重的。

加上我在硅谷算得上小有名氣,Robin覺得我會威脅到他對百度的控制權。

我有這個自信,如果我想要百度的控制權,董事會各大股東的代表絕大多數都會支持我,而不是Robin。

因爲害怕我會從他手裡搶走百度,所以我們之間的溝通反而變少了,他也不太和我聊百度的具體經營事務,我瞭解百度需要從董事會的資料以及媒體那獲取。”

這理由太真實了,涉及到權力爭鬥,電視機前的觀衆看得紛紛點頭。

歐美觀衆同樣喜歡看權謀宮鬥,只是表現形式上和華國的宮廷劇不一樣,但是內核本質都是一樣的,像紙牌屋的爆火就是最好的體現。

馬赫完全能理解Robin的心態,老實說他在看到周新的時候內心是類似的想法,這傢伙怎麼這麼年輕。

本身黃種人就顯年輕,周新已經快三十歲了,但是和二十歲的時候看起來沒有太大區別。

“可能這種心情裡還有嫉妒的成分在,Newman這傢伙這麼年輕,還是我師弟,取得的成就卻要比我大得多。

如果我是百度的董事會代表,要在你和Robin之間選邊站的話,也會選擇你而不是Robin。

我作爲一名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對於九十年代末Newman在硅谷掀起的浪潮依然印象深刻。那時候我還在主持另外的電視節目,當時也採訪過不少華爾街的從業人士。

他們覺得Newman就是品質的保障,只要Newman創辦的企業,可以不做任何背景調查直接掏錢。

我和其中幾位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後來處成了朋友,他們投資生涯中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投資過Newman創辦的互聯網企業。”

周新接過話來:“所以我無法干涉Robin的選擇。

我和他說別和麥道夫合作,他會覺得是百度支付和NewPay直接競爭關係,所以我不讓他和麥道夫合作。

對於我來說,半導體是更重要的業務,也是我的事業重心。

而且我只是對所有金融產品抱有謹慎的態度,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麥道夫是史無前例的巨騙。”

周新很誠懇,他的回答也得到了電視機前大部分觀衆的認可,沒有因爲互聯網金融遭受損失的觀衆基本上是認可週新的說法。

馬赫說:“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次的檔案,槍擊案的直接兇手,威廉·懷汀,一名諮詢行業的精英人士,資產最高時突破了千萬美元,很不幸的是他把這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投給了麥道夫。

他名下的房產進行了高昂的抵押,把抵押獲得的現金全部投給了麥道夫。

麥道夫對衝基金被聯邦方面接管了,聯邦方面正在緊急清算剩下的財產,然後組織賠付,這起欺詐案的規模太過於龐大,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你應該也清楚華盛頓那幫人無論是做什麼事都很慢,也就是說懷汀想要拿回屬於他的部分財產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但是銀行知道他把錢拿去投給麥道夫之後,可不會給他寬限的時間。

在他犯下槍擊案以前,他的房子、汽車都已經被銀行給查封了,於是他把這一切歸結於Mphone的出現,Mphone的出現讓他接觸到了對衝基金。”比爾·馬赫把這起案件詳細描述後,周新問:“作爲諮詢行業的從業人士,能積累上千萬的資產。

在有互聯網金融以前,他應該就通過其他渠道對對衝基金有所瞭解吧?”

馬赫說:“是的,在和X.com、百度支付合作前,麥道夫對衝基金的門檻是五百萬美元,而且需要有關係,需要有他們的老客戶引薦。

如果不是互聯網金融極大程度降低了投資對衝基金的門檻,懷汀不會有機會投資麥道夫的。”

周新問:“我相信他應該不是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所有資產拿去購買對衝基金。

應該是最開始拿一部分錢試水,然後獲得高收益之後加大投入,最後把整個身家都給投入進去了。”

因爲這次案件過於轟動,因此懷汀的大部分情況都被媒體給挖的差不多了。

在這種事情上也沒有什麼隱私可言,馬赫不敢反駁,因爲媒體都做過報道了。

“沒錯,他從最開始的十萬美元,到第二年的一百萬,再到第三年的一千五百萬美元,他把他的全部身家都給賭上了。”

周新說:“我大致明白了。

我想說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互聯網金融,沒有Mphone的話,百度在傳統互聯網領域影響力不是更大嗎?

就我的瞭解,你在搜索對衝基金、金融產品、理財產品類似字樣的時候,都會給你推送百度支付購買麥道夫對衝基金的頁面。

所以說即便沒有Mphone,許多用戶依然會通過互聯網渠道接觸到對衝基金。

威廉·懷汀就是該死的罪犯,不能把他因爲麥道夫而遭遇到的人生不幸,以另外的一種手段發泄到無辜的羣衆身上,更不能把責任和壓力給到Matrix身上。

我們絕對不接受這樣的行爲,另外對於起訴Matrix的麥道夫案受害者,你們應該追究麥道夫的責任,而不是試圖和Matrix打官司。

即便你因爲麥道夫欺詐案破產,Matrix也不會賠一分錢,我們會把官司打到底。”

樹大就是容易招風,很多用戶想借機咬Matrix一口。

這就好比後世,全球各地超過十萬名用戶集體起訴蘋果,要求賠償數十億美元,理由是蘋果更新系統後故意給老蘋果的用戶降低運行速度,影響到了他們的正常使用。

類似的起訴案非常多,還像用戶起訴蘋果的iCloud把他們的數據存儲到了非蘋果服務器上,光這個蘋果賠了一億美元。

因此很多麥道夫案的受害者起訴百度支付、X.com、NewPay,甚至連Matrix都面臨了這樣的起訴。

“老實說我能理解你們也是受害者,但是同樣的Matrix也是受害者。

汽車被髮明之後,世界上每年因爲汽車而喪生的人這麼多,有人去追究福特的責任嗎?

現在是21世紀而不是中世紀,我們需要停止獵巫行動,停止責任擴大化。

金融危機到來後,要想盡快走出金融危機,我們需要有新的增長點,需要有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來創造需求,拉動整個經濟的增長。

而消費電子行業將會是未來拉動經濟的關鍵引擎。”

比爾·馬赫鼓掌:“Newman,我已經被你說服了。

華國人都這麼擅長辯論嗎?

我也是Mphone的忠實用戶,Mphone3推出後我第一時間換上了,老實說在用完Mphone3之後,我再也無法直視其他的手機了,哪怕Mphone3每天都需要充電。

我一旦忘記給它充電,第二天早上起來我會特別焦慮。

但我還是有個問題,那就是未來應該如何預防利用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結合的犯罪行爲。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們一直強調互聯網會改變世界,但之前互聯網改變世界還只是停留在信息層面,我們通過互聯網來接收各類信息,但是到了近幾年,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

互聯網幾乎在每個方面都在影響傳統的模式。

你作爲智能手機的創造者,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周新說:“這需要監管層面的努力,這是保爾森的活。

站在我的角度,我認爲需要做很多,提高對資金的監管,對互聯網企業的監管,對金融機構的監管等等。

我們活在現實世界,現實世界並不是說沒有了A就會更好。

事物在動態發展,沒有智能手機,未來並不會變得更好。

就好像你剛剛提到的,你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我認識太多人,他們在使用過Mphone之後去哪都要隨身帶着。

智能手機和傳統手機的差距比汽車和馬車的差距還要更大,人們無法再回到馬車的年代,同樣也不可能再回到傳統手機的年代了。”

Mphone3發售已經有快兩週時間了,網友們最先給好評,從視頻網站到微博再到社交媒體,不同載體的網友們意見驚人的一致。

“這是我用過有史以來最好用的手機,Mphone3和Mphone2之間的差別沒有Mphone2和Mphone1那麼大,但它卻是那麼的絲滑。”

“Newman太厲害了,Mphone3讓我有種感覺,智能手機就該這樣,和Mphone3形態不一樣的都不符合人類的操作習慣。”

“很難想象其他手機企業要怎麼度過這幾年,好不容易在使用體驗上趕上了Mphone2,Mphone3又來了。”

然後是傳統媒體,都給出了非常驚人的評價。

第309章 連環雷第8章 分享利益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35章 悲哀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12章 價格戰第372章 終章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96章 質疑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156章 用戶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26章 riot拆分第57章 關鍵鷹第338章 引爆第31章 閒聊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37章 反擊第35章 聖誕節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239章 發酵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70章 A/B股架構第331章 採訪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156章 用戶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345章 訪談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43章 NewPay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44章 結果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8章 分享利益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21章 合作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146章 問答環節
第309章 連環雷第8章 分享利益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35章 悲哀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12章 價格戰第372章 終章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296章 質疑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156章 用戶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26章 riot拆分第57章 關鍵鷹第338章 引爆第31章 閒聊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37章 反擊第35章 聖誕節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239章 發酵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70章 A/B股架構第331章 採訪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156章 用戶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345章 訪談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43章 NewPay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42章 鍵盤發售後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24章 拳頭遊戲IPO前的路演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244章 結果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8章 分享利益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21章 合作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223章 新一代ipod發售第146章 問答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