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世紀交易

第115章 世紀交易

周新舉辦的發佈會結束後,最讓媒體們印象深刻的要屬,關於媒體定義的那段話了。

如果你有一千萬個用戶關注,那你的影響力可以和紐約時報媲美。

現在已經有博客,也有各類網絡社區,在這些網絡社區裡遍佈着大大小小的網絡名人。

但是由於缺乏變現方式,在Quora出現之前,一個人在互聯網上再有影響力,也很難把這種影響力變成經濟利益。

谷歌的廣告分發系統還沒有問世,按照點擊率來收費更是遙遙無期。

這是自媒體時代到來的前夜,Quora的出現讓所有普通人能有變現渠道。

在當下,你如果在互聯網上有影響力,要如何變現?首先需要自己建立一個個人站點,然後站點需要去引流,有一定的點擊率。

再拿着這個點擊率去挨個的找廣告投放商聊。

在沒有云服務器的年代,個人還需要購買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然後拉帶寬到自己家裡,最後還需要搭建個人站點。

簡單來說,單純的文字工作者想靠個人影響力變現,幾乎沒有可能。

是的,我們的編輯團隊很優秀,在業內工作多年,能夠敏銳捕捉讀者需求。

周新手上有90%的Quora股份,也就是說時代華納對Quora的估值超過了800億美元。

周新正打算接受AOL的報價時,華納兄弟的橫空出世讓一切失去了懸念。

Quora只需要做一個彙總就可以,把優質內容彙總就是一份優秀的雜誌。

這是Quora官方賬號在某個回答下,公佈Quora金選訂閱人數突破50萬的第二天,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

從精英投票機制,變成了大衆投票機制。

當紐約時報日發行量突破50萬份的那天,時任紐約時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馬克湯姆森表示:

這一成就源於該報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紐約時報在保持傳統新聞媒體的專業性和深度報道的同時,不斷創新和探索,爲讀者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和服務,這是我們能成功的關鍵。

默多克在內部討論會上的發言很快被自家報紙刊登在了頭版。

我們也看過了Quora金選的內容,從內容深度和廣度來說,都比我們的報紙更加優秀。我問過我們的編輯團隊,他們一致認爲Quora金選比我們的報紙更能吸引用戶。

Quora金選推出後的半個月時間,訂閱人數突破了50萬。

從估值上來說是的。

互聯網絕對不僅僅是把線下的模式通過計算機和網絡來實現,它更是顛覆我們所有傳統商業模式的手段。

其他的互聯網公司只要有用戶,同樣能夠找到盈利模式和實現盈利,盈利只是時間問題。

“巨頭時代華納入場,宣佈通過增發股票的方式收購Quora。”

同時高盛的代表表示,在納斯達克批准這筆交易之後,他們可以先簽合同。

並且當天舉辦了盛大的慶祝儀式。而Quora金選突破50萬的當天,只是由官方在回答下面輕飄飄地提了一句,好像並不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這個價格直接把周新給砸暈了,周新第一次有種被土豪砸暈的感覺。

即便站在他們的角度,也是這麼認爲的。

在紙質媒體時代,我們嚴重依賴編輯的個人經驗,由主編、資深編輯、普通編輯和記者,大致這樣一套金字塔結構。

籤合同之後,時代華納先提供20億美元,後續的720億美元將在融資到位後支付。

當然這確實良心,周新即便抽50%,用戶都不會覺得自己被割韭菜了,願意和用戶分享利益的互聯網公司就這一家了。

Quora金選創造性得把決定權交給用戶,大量用戶決定出最優秀的內容,這些內容同時也會被交給其他用戶閱讀。

Quora金選大獲成功後,連帶着納斯達克也日益火熱起來。

同時Quora的用戶,關注數到達某個量級,他的影響力其實就對應同量級的媒體。

日銷量突破50萬份在今天的傳統媒體行業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短短14天實現瞭如此突破,這纔是最值得每個傳統媒體人乃至傳統行業人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們本來以爲最早被顛覆的傳統行業會是線上購物,現在來看,傳統媒體被顛覆的速度更快”

時代華納屬於在互聯網時代野心勃勃的一家企業。

伱在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網站上建立個人博客,廣告收入是互聯網公司的,不是你的,即便你貢獻的內容是吸引用戶的主要原因。

這是多麼誇張的效率,大家需要有危機意識,同時我們也要推出自己的知識問答社區。”

默多克最摳,只願意掏217億美元。

現在的博客也是同樣的問題。

“Quora金選?新媒體!”

Quora作爲知識問答社區,已經找到了不止一種盈利模式,並且實現了高額盈利。

他們的總資產在181億美元,這是一場高盛主導的蛇吞象。

自建個人站點,收益連服務器和網絡帶寬的費用都無法覆蓋。

“世紀交易,時代華納以74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Quora!”

Quora金選推出後,給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帶來的震撼,不亞於AI繪畫給畫師帶來的震撼。

雅虎只願意掏300億美元,微軟願意掏370億美元,AOL願意給到450億美元。

華爾街的投資人、交易員和投資經理,當有人質疑互聯網企業市值爲什麼如此高估的時候,他們直接把Quora擺出來反駁對方。

但是他們真的每次都是對的嗎?和讀者本身相比,他們難道比讀者本身更瞭解自己嗎?

我不這麼認爲,Quora的做法顯然要更合理。

我們完全無法保證,我們發行的,真的是用戶喜歡看的。

而且這個虧損是投資者承擔。

一年後的2001年1月,時代華納爲了打造多渠道傳媒帝國,又反以164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AOL公司。

新聞發佈會上,周新和時代華納董事長傑拉德·萊文的握手照被傳統媒體們傳遍了全球。

沒想到高盛直接主導時代華納截胡。

後世原本被視爲互聯網泡沫標誌性事件的AOL收購時代華納,變成了時代華納收購Quora。

要知道1999年三季度的財報顯示,時代華納賬面上現金只有24.3億美元。

如果沒有Quora,原本AOL收購時代華納將成爲互聯網繁榮時期的“終極象徵”,AOL 2000年以1470億美元收購了時代華納。

他們不需要編輯,不需要記者,只需要把事件拋出去,然後讓用戶自己把最優質的內容選擇出來。

納斯達克火熱對周新來說是好事,他巴不得納斯達克再火熱一點。

如果沒有價值,則稿件被淘汰,成爲一篇廢稿。

時代華納的橫空出世讓所有交易失去了懸念。

有沒有可能受到讀者喜歡,如果稿件有價值但是沒有達到要求,那麼經過反覆修改後登上報紙或者雜誌。

因此我把這種全新的媒體模式叫做新媒體,這對我們的業務來說是一種顛覆。

不過和時代華納反手收購AOL虧損兩千億美元要良心得多,收購Quora才讓時代華納虧500億美元。

我把它叫做新媒體,這種全新的媒體模式和紙質媒體截然不同。

不拖了,這筆交易我也想快點結束。

而這篇文章是否真的是讀者所喜歡的,並不知道,因爲這篇文章沒有被推到市場上經過檢驗。

Quora金選的成功,50萬人看似不多,但是這是50萬付費用戶,每個月350萬美元的穩定現金流。

即便要繳納37%左右的稅,光是這筆交易給周新帶來的466.2億美元,也能讓周新一躍超過巴菲特的440億元淨資產,成爲僅次於比爾蓋茨的明面富豪。

火熱纔好把Quora給賣出高價。

“70年到14天,互聯網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

Quora付費問答是不穩定的現金流。

交易在短短兩週時間完成過會和交易。

高盛的委員會代表之一當天連夜和周新見面,表示時代華納願意通過增發股票融資的方式收購Quora,開出的價碼是740億美元。

記者寫的稿件由普通編輯進行修改,然後由資深編輯和主編來判斷是否能夠獲得讀者的喜歡。

也正是這樣的大環境,導致Quora抽30%都顯得格外良心。

幾乎所有媒體都用世紀交易來形容這筆交易。

高盛是時代華納背後的大股東,時代華納1999年的其他股東還包括斯皮爾伯格、路透社、沙特王室等。

這就和大A的炒作一個道理,不管有沒有,先吹了再說。微軟能搞定ChatGPT,大A的上市公司沾點邊就能雞犬升天。

“紐約時報1851年成立,紐約時報的日發行量突破50萬份是在1921年;Quora金選發行於1999年,日發行量突破50萬份用了14天。

騰訊早期在創業的時候,最大的困難就是服務器和帶寬跟不上快速增長的需求,同時QQ遲遲找不到變現手段。

“我認爲Newman在昨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從某種意義上顛覆了傳統的媒體模式。

以波士頓先驅報爲例,波士頓先驅報一共有接近一千位員工,而我們的平均日發行量是4.8萬份。

“時代華納爲了打造多渠道傳媒帝國,以740億美元的天價價格買下Quora。”

基於真實數據推算的,會比實際高一些。

這個稅率只能估算,時代太久遠,確實算不出真實值。

450億美元的啓動資金,夠搞事了吧?

至於主角會不會被暗殺之類的,我覺得還是別考慮這麼多吧。

(本章完)

第372章 終章第67章 酸了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0章 再見老友第372章 終章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70章 真Mphone4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0章 再見老友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32章 宿敵第280章 三條路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252章 Mphone2第163章 交易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37章 交易第163章 交易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3章 達成合作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45章 訪談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43章 NewPay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57章 關鍵鷹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64章 公有云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244章 結果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7章 售價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84章 發佈會上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06章第8章 分享利益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
第372章 終章第67章 酸了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24章 技術紅利(62k)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0章 再見老友第372章 終章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70章 真Mphone4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0章 再見老友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32章 宿敵第280章 三條路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252章 Mphone2第163章 交易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337章 交易第163章 交易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33章 達成合作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45章 訪談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43章 NewPay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20章 歡迎晚宴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57章 關鍵鷹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264章 公有云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244章 結果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7章 售價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249章 互聯網出海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84章 發佈會上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06章第8章 分享利益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