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

bookmark

李昭譽直接請這位薩里伯爵坐下,然後問了他一個很宏大的問題,那就是國聯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薩里伯爵舌燦蓮花,將國聯視爲世界和平的典範,各國合作的平臺,總之說的是天花亂墜,但他只是採用了一些華麗的辭藻,對於國聯的本質,在李昭譽這些人面前,他可沒有隱瞞。

國聯就是一個各國吵架的平臺,是大國分贓全世界的組織。

這其實從五大國的確定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五個大國都是擁有世界影響力,在海外擁有大量殖民地的國家。而之所以五大國願意合作構築國聯,是因爲其對世界利益已經進行了提前的分贓,簡而言之,就是劃分了勢力範圍。

當然,這些劃分相當模糊,而且沒有條約予以保證,屬於大國之間的心照不宣,但足夠保證各國保持和平,五大國之間不進行戰爭,纔是國聯誕生的基礎。

在這種提前分贓中,英法向奧斯曼帝國保證,不會與奧地利帝國簽訂軍事政治同盟。而帝國則保證不覬覦蘇伊士運河及附近的土地,不支持薩珊波斯帝國。

同時英法承認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範圍,不會進行入侵奪佔,但對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不進行保證。而西班牙和帝國承認英法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利益,帝國承認英法在非洲西海岸的殖民活動,保證在該區域,不以官方的名義進行殖民。在非洲開發公司已經逐步退出非洲西海岸的時候,這事實上承認了非洲西海岸屬於英法的勢力範圍。

英法和西班牙則向帝國保證,不再印度洋沿岸、太平洋沿岸開闢殖民地,不進行殖民活動,當帝國則保護各國在這些地區正當的經濟貿易。

同時,英法承認帝國對北美大陸的統治,不會藉助資助當地的僑民進行顛覆活動。

這些勢力範圍的劃分充滿了各類妥協,奧斯曼帝國根本無力進行海外殖民活動,其主要的重心還是奪回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土地。而西班牙則處於完全的守成狀態,得到各國承認其殖民地,不進行直接的武力威脅,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英法則是處於崛起的空檔期,還沒有能力進行更大範圍內殖民,這是受其實力限制的。而帝國方面則是需要時間進行消化,說白了,帝國的海外開拓活動,前後經歷了兩個高潮。

一個是前帝國時代,帝國除了在南洋地區大規模的移民拓殖之外,在其餘地方僅僅是進行布點。而進入帝國時代,尤其第二代皇帝之後,由裕王李君威掀起了第二次開拓狂潮,先是西征,打通了亞歐大陸,繼而是經略美洲,佔據了美洲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李君威掀起的第二代開拓狂潮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充分利用了歐洲連續進行大同盟戰爭、英國內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大北方戰爭等大規模的戰爭,無暇他顧的機會,搶佔了幾乎所有能佔領的土地。

這一次,無疑是鯨吞,而與此同時,帝國又收緊了殖民政策,廢除奴隸制度,讓海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來自本土的移民,因此海外各領地的崛起受到限制,這意味着帝國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這些土地,因此才願意與五大國劃定勢力範圍。

只不過,這次勢力範圍的劃定屬於五大國的心照不宣,沒有任何法律效力,也沒有時間約束,隨着帝國消化完殖民地,隨着英法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業革命,新一輪的全球性競爭還是爆發。但那已經是在國聯建立之後了。

可以說,國聯的建立就是完全爲大國服務的,大國不想爆發戰爭,所以要一個平臺吵架,而小國寄希望於國聯保護自己的利益,更好的在大國之間合縱連橫。

總之,國聯的建立完全就是爲了赤裸裸的利益。這一點是事實,可未必能成爲現實,李昭譽與其說是在說服薩里伯爵,不如說是威脅薩里伯爵。

因爲李昭譽提出了一個旗幟鮮明的觀點,那就是國聯在道義上的作用。

李昭譽直接告訴薩里,如果法國不幫助解決國聯總部選擇在科西嘉島這件事,那麼他就會提出國聯的道義責任,那就是國聯應該促進全世界的和平、公平和正義、自由,應該予以各國和各民族獨立自主的權力。

顯然這是冠冕堂皇的話,但越是這種話,在政治舞臺上越是具有無窮的權力。薩里伯爵很清楚,雖說帝國在稱霸全球,拓展海外的過程中,做了許多不符合道義的事,但無論從哪個時代算,帝國都站在道義的頂端。

薩里在聽取了李昭譽的話後,立刻就明白這些政治理念對英法傷害是極大的,舉一個最簡單的利益,李昭譽完全可以在國聯會議上倡導全世界廢奴,這一點就是英法完全無法接受的。

實際上,帝國與英法一樣,都已經在國內完全實現或者正在實現廢除奴隸制,法國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就已經開始廢除農奴制,而且已經接近完成。但區別在於,帝國在海外政策上,也已經廢除了奴隸制。

帝國的任何海外領地都不存在奴隸制度,只有類似非洲開發公司還在實行部分的奴隸制。但英法兩國在海外殖民地的奴隸制度正處於最高潮,英法處於資本最原始的積累狀態,其在非洲西海岸大規模殖民,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獲得當地的農奴,賣到位於美洲的各國奴隸種植園,奴隸種植園所生產的一切,也都可以爲英法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當然,薩里也清楚,所謂的道義問題,僅僅是李昭譽的一種威脅罷了,帝國不會真的這麼做,一旦這麼做了,國聯不僅不可能建立,帝國還會與英法西三國進行全面的全球對立狀態,而這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別說李昭譽沒有這樣的權力,就算是他的父親李君威,亦或者帝國的皇帝,都無權把帝國推入這樣一種規模的戰爭中。

可薩里更清楚的是,李昭譽只是不會做絕,他完全會這麼做。所謂的道義問題,其實就是帝國抱着一個馬蜂窩站在了英法身邊,若是這窩馬蜂炸了,大家都不好受,英法可能會死。但如果只有一兩隻馬蜂飛出去來,肯定會對英法下手,這樣會讓兩國很難受。

一邊是無窮無盡的麻煩,一邊則是以法國的自私換取利益,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薩里不會有其他的選擇。

“伯爵,我認爲你應該聽從王子殿下的建議。”威廉王儲在一旁說道:“他只是把你和你的國家推向有利的方向。”

“可是這回造成我們與英國、荷蘭之間的隔閡。”薩里伯爵說道。

“你又不是英國人,也不是荷蘭人。”威廉王儲笑着說。

薩里伯爵義正言辭的說道:“那是法國最堅定的兩個朋友.......。”就在李昭譽認爲這個傢伙要拒絕的時候,卻不曾想,薩里伯爵只是在裝腔作勢,他緩了緩,說道:“所以,得加碼!”

政治的秘訣就在於妥協,這一點李昭譽自幼就很清楚,既然薩里提出的條件,那麼就有的商量了。

“你想要什麼。”李昭譽主動問道。

薩里伯爵說:“我們要熱那亞在北非的殖民地。”

“我們?”李昭譽注意到這個特殊的詞語。薩里伯爵點頭:“是的,我們,法國、英國與荷蘭。”

李昭譽略微思考之後說道:“那不是帝國的東西,我無權給你。”

薩里伯爵說:“你只需要保證當我們吞併那塊殖民地的時候,貴國不會參與其中就行了。”

李昭譽依舊搖頭:“不行,熱那亞是我們的朋友,帝國不能做出出賣朋友的事。”說着,他指了指一旁的威廉王儲,笑着說:“我懷疑你在挑撥離間,當着我朋友的面讓我出賣另外一個朋友。”

而薩里伯爵根本不在乎這些,只是說:“不需要任何官方的聲名、條約,我們只需要你的承諾就可以。”

“就這麼簡單?”李昭譽動心了。

“就這麼簡單。”薩里伯爵再次確認。

李昭譽說:“好,我同意了。”

薩里伯爵愕然,他問:“您這可是當着威廉王儲的面說的,難道讓我挑撥離間成功了?”

“其實威廉很清楚,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帝國與普魯士是這樣的,國家之間的友誼來源於共同的利益,消失於利益的衝突,僅此而已。

我與威廉都很年輕,但對於我們的國家來說,尤其與我們國家的未來相比,我們的生命就太渺小了。我堅信,我們之間的友誼可以到我們生命的盡頭。”李昭譽正色說道。

威廉王儲淡然,他舉起盛滿白水的酒杯,對李昭譽說:“致敬我們短暫的生命,讓我們不用爲糟糕的未來憂心。”

“是的,致敬我們短暫的生命。”李昭譽滿飲了一杯。

帝國與普魯士的關係是特殊的,這一點是熱那亞不能比的,熱那亞與帝國的關係是建立在經濟利益上的,一般這種關係都是短暫和容易變化的。而帝國與普魯士的關係則是建立國家戰略上。

這一點,威廉王儲及他的父親從一開始就完全明白,帝國支持普魯士,就是要在歐洲的腹心之地培植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而歐洲現有的強國,英法、奧地利、西班牙和俄國都是位於歐洲的邊邊角角,各國必然不願意看到中歐地區誕生一個強國,因此這個新生的普魯士必然是各國的敵人,與這麼多鄰國爲敵,就必然需要強援。

這也意味着,只要普魯士不會成長爲歐洲最強國,只要普魯士不具備獨霸歐洲的實力,那麼普魯士與帝國的關係就不會發生改變。而在羣狼環伺的歐洲,一個國家崛起到獨霸的地步,根本沒有時間表,只有可能性。而威廉王儲可不是自命不凡的人,他知道,在自己的短暫生命中,那只是幻想罷了。

因此,兩國的關係哪怕發生對立,也與二人無關,那個時候他們一個化爲黃土,一個去找上帝了。

而出賣熱那亞的利益,李昭譽沒有什麼道德負擔,也不認爲這是什麼利益損失,因爲這不改變任何東西。

熱那亞在北非的殖民地就是後世阿爾及利亞的部分地區,這是當年與帝國、葡萄牙一起以清理巴巴里海盜爲名義佔領的一塊土地,原本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因爲這一點,帝國退出,之後,隨着英法也進入北非,而葡萄牙逐漸走向中立的外交,葡萄牙與熱那亞進行了地盤劃分,各自擁有一塊殖民地。

這一塊殖民地現在與英法荷熱四國共有的殖民地突尼斯接壤,因爲帝國支持阿里在北非進行反殖民反侵略的活動,實際上已經和突尼斯一樣陷入了混亂之中,阿拉伯各部落的反抗此起彼伏。因爲阿里是帝國支持的,本質上,熱那亞在北非的殖民地因爲帝國的緣故陷入了混亂。

因此,哪怕英法把這片殖民地佔領,也不改變當地的局勢,只是熱那亞的專屬利益受到損失罷了。至於帝國所受到的經濟利益損失,那就不在帝國政府的考慮範圍內了,若是經濟利益這麼重要,帝國也就不會支持當地的阿拉伯起義軍了。

而且,奪取熱那亞的殖民地,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熱那亞會更傾向於靠攏帝國,這可比熱那亞總是首鼠兩端的好。

薩里伯爵眼見李昭譽和威廉王儲一唱一和,頗得意趣,他也不再挑撥二人,而是說道:“既然如此,那合作就此達成了,對嗎?”

李昭譽點頭:“各得其利,這是雙贏的局面,不是嗎?”

薩里伯爵呵呵一笑:“我討厭雙贏這個詞,法國不是與沒有帝國合作過,所謂雙贏,總是你們贏兩次。”

李昭譽眼睛眯起來,他聽到這話是憤怒的,因爲那是他父親的時代,他沒有父親的智慧,也沒有生在那個好時代。但世人總是認定,他不如他的父親。

章三九 罄竹難書章六九 分鍋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一 新生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三三 覺悟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三九 學習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四五七 情況章三 造船章三六七規矩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三七九 海戰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九五 呼瑪爾章一五二 間諜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六 招募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五四 敵情章五四 意圖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一 改造章三八 監獄風雲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一一一 叛徒章十六 陝西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一零五 暗棋章二三 覆滅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一五一 恩科章三六七規矩章二十五 優勢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六 招募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六一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章四五六 私下操作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三七四 第烏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二二八 分析章七九 荷蘭船章八六 商屯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八一 誤會章四一七 民族理論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一七一 登陸章三四四 突襲章九六 馬來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六九 答應章七一 兒子們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八七 瑞典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章三四六 籌碼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七三 大婚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四四二 圖鬆章三十 陷城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七二 人員章七十 江南震動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
章三九 罄竹難書章六九 分鍋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一 新生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三三 覺悟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三九 學習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四五七 情況章三 造船章三六七規矩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七六 滿清的應對——反華大聯盟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三七九 海戰章二一七 三皇之戰 迫戰章九五 呼瑪爾章一五二 間諜章三三 營地大戰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六 招募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五四 敵情章五四 意圖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三一 改造章三八 監獄風雲章一二一 多管齊下章一一一 叛徒章十六 陝西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一零五 暗棋章二三 覆滅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一五一 恩科章三六七規矩章二十五 優勢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六 招募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六一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章四五六 私下操作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三七四 第烏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二二八 分析章七九 荷蘭船章八六 商屯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八一 誤會章四一七 民族理論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一七一 登陸章三四四 突襲章九六 馬來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二五五 第三等級的奮起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六九 答應章七一 兒子們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八七 瑞典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章三四六 籌碼章八九 以鐵換鐵章七三 大婚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四四二 圖鬆章三十 陷城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七二 人員章七十 江南震動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