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後記

啓康三十三年,流雲山莊,秋日,流金歲月。

滿園秋色,盡是亭亭綠牡丹鋪就,這一派的絕色風光,天地之間唯流雲山莊獨享。

夕陽尚有溫熱的餘輝,斜斜照射在一方大理石砌就的方臺。方臺之上,有一玉壺和綠玉酒杯兩隻,杯裡斟滿了瑩綠青梅酒。

石凳之上,有明黃袍服,龍紋森然,尊貴盡顯。

歲月留痕,玄鬢之上,星星點點是斑白顏色;昔日清峻的面容上有長鬚三縷,越發顯得雍容淡定,波瀾不驚。

舉杯輕掬了一口淡遠清幽的青梅酒,宇文川遠微笑着望着身軀依舊窈窕的喬津亭,“歇歇吧,你都忙了好一會了!”

三十年的漫長歲月沒有讓宇文川遠忘卻當日的鄭重承諾,三十年一到,宇文川遠毅然禪位嫡長子宇文思檀,與喬津亭歸隱流雲山莊。

回眸一轉,盈盈秋水中,盡是歲月不減的清華。喬津亭停下了手中的金剪,回身坐在石凳之上,光潔的額頭之上竟有細密的汗珠子。

宇文川遠嗔怪地取出絲帕,伸手替喬津亭抹去了汗珠,“瞧你,還不累麼?來,喝一杯!”

脈脈間,一段綿長的情愫不曾因爲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唯有隨着日月的沉澱而日益厚重。

三十年,三十年光陰,或是金戈鐵血,或是風平浪靜,皆因堅貞攜手而一一安然渡過。三十年的勤勉,大魏朝早已是海內昇平,民生無憂。

大魏朝的第四代君主宇文川遠胸懷寰宇,恩加海內,布國威於四方,終成一代雄主,以致萬國來朝,開大魏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盛世。

今日,拋卻一世光環,退隱泉下,皆因三十年前金玉砌就的一句承諾。

凝望着峨冠廣袖,飄飄然是林下名士的宇文川遠,喬津亭頓覺眸底一陣潮溼,能因一個諾言而毅然從權勢的頂峰退卻的帝王,望卻今古,怕是唯他一人而已。

三十年的深情,其實何止推卻皇權一件?三十年來,他廢六宮,虛嬪御,三十年如一日,獨寵她喬津亭一人,終是矢志不渝。

相守日深,益覺相依入了骨血,今生難分。

萬千言語,盡在默然相視一笑之間。

儘管歲月不饒俗世男女,但在彼此眼中,宇文川遠一樣是當年的清俊溫雅;喬津亭依舊是風華清絕。

慢慢的,端起綠玉杯,酒至脣邊,喬津亭突然眉頭一皺,望着手中拈花一支的宇文川遠,卻又不禁一笑,這人,數十年了,仍獨愛綠牡丹一支,一如對她的依戀從不曾更改,“思耿出塞快一年了,怎麼還不見迴轉?不會出了什麼差錯了吧?”

殷殷思念之情,盡在寥寥數語之間。思卻當年,自蕭琰死後,宇文思耿便如玄冰化作冷厲冰劍,無數次地傷了喬津亭的心神。但人非草木,數年之後,終於春暖花開,玄冰化作春水,如今,母子親厚,不輸於親生。

舉起酒杯,宇文川遠微微眯了眼睛,愜意地望着柳眉微擰的喬津亭,“呵呵”一笑:“你操心什麼?思耿多大年紀啦?何況現在四海昇平,賊寇不起,刀兵不興,或許再過幾日他就回來了。”

話才說完,白蘋快步而進,圓潤的臉龐之上,一笑意盎然。

白蘋如今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夫婿成別思,已是位極人臣,但因與喬津亭情意深厚,故而一直追隨在主子的身邊,數十年如一日。

當初的流雲六豔,均已爲人妻爲人母,安然度歲。

“莊主,逍遙王來了。”

喬津亭大喜,“思耿回來了麼?快,快讓他進來!”轉頭吩咐白蘋,“逍遙王肯定餓了,你吩咐廚房,將我午時做的桂花糕取上來,思耿愛吃。”

宇文川遠見喬津亭笑逐顏開,不由得搖頭,喬津亭對思耿的用心,並不輸於對待親生的宇文玥和宇文思檀宇文思楠,但正因爲她的不偏不倚,才贏得了宇文思耿的真心相待,這輩子,真是難爲了她。

逍遙王宇文思耿年已過了四十,這些年來,從喬津亭處學了一身的醫術,一年當中,倒有大半在外遊歷,故而宇文川遠給了他一個逍遙王的封號。

一身的風塵在盎然闊步之間抖落,絲絲倦怠隱藏在歸家的喜悅背後。

喬津亭含笑凝望着大步而來的宇文思耿,彷彿是時光倒流,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歲月,二十年前的夫婿,正是今日思耿的模樣:星眸闊口,長眉挺秀,俯仰之間,盡顯男兒無懼無畏、傲然挺立的風采。

“兒臣參見父皇母后!”宇文思耿單膝點地,恭謹問安。

“思耿快起來!”喬津亭上前扶起宇文思耿,含笑上下打量着,“累了吧,來坐下!”

“謝母后!”宇文思耿坐在喬津亭的身旁,“勞母后父皇惦記了!”

宇文川遠放下手中的酒杯,威嚴的眸神在宇文思耿的臉上一掃而過,“怎麼纔回來?你母后天天惦記着!”

“行了,孩子回來就好,思耿,餓了吧,母后做了桂花糕,你一會嚐嚐!”喬津亭拍拍宇文川遠的手,微微有些責怪。

白蘋端着桂花糕和熱茶上來,放至宇文思耿的面前,“王爺,皇太后方纔還惦念着呢,這不,午時還特地做了桂花糕等王爺歸來!”

宇文思耿心內一陣熱流涌動,若非是喬津亭這些年的悉心教導和關愛,他宇文思耿在失卻母愛之後不知會是何等淒涼。如今,他雖是兒女繞膝,但在母后面前,他已然願意一如二十年前的依戀。

“都是兒臣不好,讓母后擔憂了!”宇文思耿爲父皇母后斟上青梅酒,歉然一笑。

“好了,別說了,思耿,你先吃些點心,一會母后讓廚房給你做你喜歡吃的菜。”

喬津亭看着宇文思耿吃得津津有味,滿足地一笑,眼角眉梢,無一不流轉着慈愛的光彩。

宇文川遠欣慰地暗中嘆息一聲,若非喬津亭,他今生不知會是何等的光景?夫妻之情,父子之親,在陰暗的宮闈中原本就是遙不可及的美夢,但正是喬津亭讓這個夢想變成了真實!在最爲險惡叵測的宮闈中,她讓每一天都變成值得期待的溫馨;讓宮闈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成爲了世上的寧馨兒,包括宇文思耿和宇文舜華。若問世間情是何物?那定然是每一個夜晚可以安然入夢的恬靜;是患難時最爲渴望的相偎相依。

夕陽在緩然滑落,漸漸滑落入西山的山坳。漫天的霞光映照着每一張靜好的笑臉,讓人幾疑這不是人間帝王家。

一碟桂花糕一掃而光,宇文思耿滿足地將一杯熱茶一飲而盡。

“父皇母后,舅父要我代爲問父皇母后安!”

舅父,就是三十年前留在了大涼國的蕭珉,大涼國君穆爾藍沁的王夫。

多年沒有聽到蕭珉的消息,雖是知道他日子安然,但從宇文思耿的處聽到了蕭珉的問候,喬津亭免不了一陣感嘆。多年了,從青年邁向了中年,從中年進入老年,幾十年的光陰似乎是白馬過隙,但情意依舊沒有改變。

“你舅父,他好麼?”喬津亭不理會宇文川遠眸神中因她對蕭珉過於關切的微微責難,含笑細問端詳。

宇文思耿看了一眼父皇,“舅父安好,就是多年遠離故土,思鄉心切,希望有生之年能回故土一看,了卻生平夙願。”父皇母后和舅父的情感糾葛,宇文思耿多少知道一些,此次前往大涼,也深知舅父對母后的情意深重,雖不再是少年時期的情懷熾烈,但也未曾因爲歲月的流逝而淡去了半分。

喬津亭一陣難過,當日是她親手將蕭珉交於穆爾藍沁的手中,將蕭珉留在了邊荒之國,雖說是天從人願,讓蕭珉成爲大涼國人人敬重的王夫,撮合了一段尚算美滿的姻緣,但人離故土,夢魂難返故鄉,這不也是人生的一件憾事麼?猶記得三十年前的離別,蕭珉曾對她說:“今後,我就替你守護着這邊塞的一片清空,讓流沙沉了刀戟,讓牛羊遍野!”如今,在彼此的努力之下,邊塞確是幾十年刀兵不作,一片昇平景象,但是蕭珉呢?不管是兄妹之情或是朋友之義,她都不能讓他帶着遺憾永遠遙望東方,畢生有恨。

喬津亭望向宇文川遠,緩緩地,“明日派人回京,讓思檀修書一封,邀請穆爾藍沁和蕭珉到大魏一行,以增進兩國情誼,你看可好?”

四人之間的重重糾葛,是愛也好,恨也好,嫉妒也好,都已經隨着時光的流逝而風流雲散,回首來時路,宇文川遠深覺自己比起蕭珉,已是幸運了太多,畢竟,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是自己的畢生之所求。

“好,在外漂泊了幾十年,是該回來看一看了。”宇文川遠回眸喬津亭,別樣清澈的眸光有着別樣的柔情和感慨,“不然,遺憾的不僅是蕭珉,恐怕你也一樣!”話到最後,依然有些微的醋意,讓喬津亭啞然失笑。

幾十年的夫妻,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惜讓兩人幾成了一體,宇文川遠,總能明白她的心意的。

“兒臣這就去辦!”宇文思耿正欲起身,但被喬津亭一把按住,“慢,思耿……”一個遲疑,還是問了出口,“你出塞前,母后曾讓你到永寧庵一趟,你見到靜心師太了麼?”

靜心師太,昔日的喬姮,記得臨別之時,喬津亭曾留書與她,約她三十年後回到流雲山莊會晤,時日越發的近了,她能來嗎?三十年,怎樣的恩怨情仇心酸苦痛,也應該淡了吧?在暮年時期,喬津亭只希望喬姮可以回到流雲山莊,回到親人的身邊,安度晚歲。

誰知宇文思耿神色凝重,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聲音有些低啞:“這是靜心師太給母后的書信,母后過目!”

喬津亭突覺心跳加速,記得那一年,第一次收到喬姮的手書,信上所言是爹孃的噩耗。今日,信中說得又是什麼?

一紙書信有千斤重,喬津亭遲疑着,不敢從宇文思耿的手中接過。

宇文川遠嘆息一聲,安撫地拍拍妻子的手,宇文思耿手中接過書信,拆封細讀。

“……年來多病,恐難遠行,惟願圓寂之後歸葬祖墳,伴隨爹孃於九泉之下!”

喬津亭有淚上涌,多年了,恐怕喬姮未能真的靜心,否則,出家之人四大皆空,如何還惦念着歸葬祖墳,追隨爹孃?或者正因爲多年的憂思焦慮過甚,所以纔在過了知天命之年後“年來多病”,也許,她真的該趁着這段時日,出塞去探望喬姮了,如今,世上姓喬者雖衆,但骨血相連的畢竟只有喬姮一個。

姐姐!一滴淚滴在書信之上,字跡化開了墨字,霎時,信箋上模糊一片。

宇文川遠默默無語,輕輕替喬津亭拭去了眼角珠淚,聞言慰籍,“如果你願意,我就陪你走一趟吧!”

多年風雨,幾番糾纏,怕是終歸塵土一抔!

喬津亭深深嘆了一口氣,含淚朝宇文川遠一笑,“我怕真是年老了,這麼容易傷感。”

“思耿,你將年來所見所聞跟母后說說吧,你叔王可好麼?”

“叔王”指的是宇文景微,當年喬津亭和宇文川遠遠征歸來,宇文景微不辭而別,多年來,他邀遊四海,未嘗見了喬津亭一面。

“叔王?呵呵,母后,你不知道,兒臣出滄州之時前去拜見叔王,時值叔王納妾吉日,兒臣還和叔王大醉了一場!”

宇文川遠一皺眉頭,微微一哼,“這是你叔王的第幾回納妾?第十二回了吧?”

宇文景微至今未曾娶進一門正妃,卻有姬妾十二房,聽說每一位均是絕色佳麗,隱約聞說這十幾門的妾侍在眉眼之間均與皇后有某些相似之處。

喬津亭不禁苦笑,未有妻而先有妾,或許,這一輩子,宇文景微都不會有正妃了,在他心裡,正妃的位置恐怕早就許給了當年在華山之巔,在月夜吹蕭引鳳的謫仙人!

歲月無情催人老,但老去的似乎僅是容顏,有某些人,某些事,根本不曾從歲月的時空中消失!例如宇文川遠之於喬津亭;例如宇文景微之於喬津亭,甚至喬姮之於宇文川遠……

太多的糾紛,太多的錯亂,讓人心在隱隱作痛!

喬津亭悵惘無語,眼望青山,突覺有暗風盈袖!多年的美滿生活,遂了平生與子偕老的心願,但終因宇文景微的孤獨、蕭珉的遠離、喬姮的死寂讓人悵惘不安,在夜半夢迴之時,偶然驚慌搖落半懷愁緒!

宇文川遠默默的,無言凝望着寥落無語的喬津亭,這一生,她牽繫了三個男人的心,一世不易!所幸者,他能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與她一起悲喜憂歡。

她多情卻又無情。多情者,在她心中,不僅有夫妻之情,也有朋友兄妹之義,故她一生多了許許多多的牽掛;她也無情,無情者,將一腔男女熾情許了他之後再也不曾動搖了半分!這多情與無情,無論哪一樣都讓人心生了愛戀,心生了憐惜和敬重!

牽了喬津亭的手,微微一笑,“不要這樣,這一生,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半點勉強不來!”

喬津亭展顏一笑,是啊,個人均有緣法,或許,真的是半點勉強不來的,如果可以再選擇一次,儘管是對蕭珉和宇文景微心有愧疚,她也一樣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宇文川遠!

眼前有柔情如水,有秀色江山,有美酒如傾,或許,人生至此,不再有憾。

且將傷感收起,喬津亭與宇文川遠脈脈相向,頻頻舉杯,在青山綠水中傲嘯煙霞,悠然度歲!

突然,耳畔有一陌生的女音傳入耳際,嬌叱着,“你別走!”聲音雖甜美,卻未免失於驕縱。

宇文川遠放下手中玉杯,“是何人喧鬧?”

宇文思耿有些尷尬,喃喃道:“是舅父的小女兒,這回兒臣回來,小公主非要跟來不可。這不,一到京師,就纏上了三弟,天天要皇弟陪着玩,這回,恐怕是皇弟不勝其煩,避到山莊來,小公主也跟着來了!”

正說着,宇文思楠闖進了“鎖煙擒月”,一見宇文川遠和喬津亭,顧不得行禮,口中嚷道“父皇母后,千萬不要跟小魔女說我來了這!”說着,一溜煙躲進了內堂。

宇文川遠皺眉,不滿宇文思楠失了分寸,做不到榮辱不驚。

喬津亭卻莞爾一笑,仰頭笑對宇文川遠,揶揄了一句:“三十年前是母親驕凰追鳳,三十年後是女兒窮追不捨,莫非,前輩難續之緣要我們的下一輩來延續麼?”

宇文川遠大笑,朝喬津亭眨一眨眼,語帶雙關:“皇太后說得是!”

這話之意,顯然是指蕭珉和喬津亭不了之緣。

喬津亭潔淨的臉龐微有紅暈,卻又禁不住一笑,“但願我們的思楠消受得起!”

能否消受,只在於“緣”之一字而已。想當年的喬津亭和宇文川遠,一個是杏林聖手,一個是內苑驕子,誰能相信,在一場場的災劫中緣定三生、終不離棄?

青山不老,人間有情,只要情在,緣,自然也在!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6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6)第21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4)第4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4)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17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10)第33章 烽火邊城(1)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8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1)第28章 鳳鳴天闕(5)第8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1)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40章 烽火邊城(8)第26章 鳳鳴天闕(3)第22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5)第12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5)第25章 鳳鳴天闕(2)第22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5)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23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6)第24章 鳳鳴天闕(1)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27章 鳳鳴天闕(4)第24章 鳳鳴天闕(1)第33章 烽火邊城(1)第40章 烽火邊城(8)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23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6)第14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7)第34章 烽火邊城(2)第26章 鳳鳴天闕(3)第39章 烽火邊城(7)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12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5)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27章 鳳鳴天闕(4)第6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6)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1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1)第22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5)第1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1)第26章 鳳鳴天闕(3)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18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1)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33章 烽火邊城(1)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11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4)第34章 烽火邊城(2)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10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3)第31章 鳳鳴天闕(8)第10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3)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38章 烽火邊城(6)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6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6)第34章 烽火邊城(2)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18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1)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14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7)第12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5)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13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6)第18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1)第1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1)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37章 烽火邊城(5)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31章 鳳鳴天闕(8)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21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4)第31章 鳳鳴天闕(8)
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6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6)第21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4)第4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4)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17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10)第33章 烽火邊城(1)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8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1)第28章 鳳鳴天闕(5)第8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1)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40章 烽火邊城(8)第26章 鳳鳴天闕(3)第22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5)第12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5)第25章 鳳鳴天闕(2)第22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5)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23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6)第24章 鳳鳴天闕(1)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27章 鳳鳴天闕(4)第24章 鳳鳴天闕(1)第33章 烽火邊城(1)第40章 烽火邊城(8)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23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6)第14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7)第34章 烽火邊城(2)第26章 鳳鳴天闕(3)第39章 烽火邊城(7)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12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5)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27章 鳳鳴天闕(4)第6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6)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1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1)第22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5)第1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1)第26章 鳳鳴天闕(3)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18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1)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33章 烽火邊城(1)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11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4)第34章 烽火邊城(2)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10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3)第31章 鳳鳴天闕(8)第10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3)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38章 烽火邊城(6)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6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6)第34章 烽火邊城(2)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18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1)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35章 烽火邊城(3)第32章 鳳鳴天闕(9)第14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7)第12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5)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19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2)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13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6)第18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1)第1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1)第7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7)第37章 烽火邊城(5)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31章 鳳鳴天闕(8)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3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3)第2章 一宵冷雨之春歸何處(2)第15章 萬里風沙之驕凰求鳳(8)第30章 鳳鳴天闕(7)第36章 烽火邊城(4)第29章 鳳鳴天闕(6)第21章 簾卷西風之人比黃花(4)第31章 鳳鳴天闕(8)